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稿件查询使用说明

 
 

  请将我们网站的LOGO链接放置在贵网站的适当位置。

>> 本站LOGO及代码

体育学刊

 

 

: : 体育学术动态 : :
学术动态
2006/7/13 17:34:07   浏览次数: 2638 次 

2006年6月14日,由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人文学科教授倡导的首届“体育人文沙龙”在学院会议室举行,讨论气氛热烈。胡小明教授发言指出,我国体育理论的缺陷,往往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或者强调体育的生物效果,或者强调体育的社会功能,就是不重视体育的人文价值。近年来夸大竞技运动的政治、经济功能,体育事业发展出现了失衡,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忽视了体育的人文精神、人文价值的重要作用,没有认真从体育对人本身发展的作用上来思考问题。华南师大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在国内影响较大,特别需要利用“沙龙”的宽松形式对体育人文学科研究进行有效整合,形成有创新能力的人文学派。与会者认为,推进人文学科的发展,可以带动《体育学刊》和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基地的建设。陈琦教授认为,多年来华南师大聚集于体育原理、学校体育等方面研究,实际上就是进行着一个体育人文学科方面的奠基,后来引进体育哲学、体育美学、体育史、体育文化等人文学科,自身又生长出体育人类学、健身学、大众传播、休闲娱乐等新鲜的分支,需要整合力量,发扬体育人文学科研究的学术传统,进行理论创新。程大力教授提议要有计划地进行学科、学刊、基地三者的协调和规划,发挥整体优势,推动体育人文学科建设。赵柄南教授则说明民族传统体育是人文学科研究的组成部分。《体育学刊》的郑植友、李寿荣副编审从学术期刊的传播、引导和培育体育人文学术研究的角度进行了发言。参与“沙龙”的外校老师和部分博士、硕士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对当前体育人文研究的新看法。大家一致认为,这样的讨论形式很好,希望经常举办“沙龙”,提高体育学术研究的水平。
                                                         (石龙)

关闭窗口
你是第 32877947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