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稿件查询使用说明

 
 
 
 
 

  请将我们网站的LOGO链接放置在贵网站的适当位置。

>> 本站LOGO及代码

体育学刊

 

 

: : 体育人文沙龙 : :
《中国大型运动会多了还是少了》读后感(huanglu797)
2012/3/1 9:26:51   浏览次数: 3230 次 

    记得学刊2003年第6期《奥运会与中国体育的未来——中西体育理念比较座谈会发言纪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对胡小明风趣的比喻,恰当的点出问题记忆犹新。之后这样的专题讨论很少见了。近期学刊的《中国大型运动会多了还是少了》属学术时评的范畴,记得李寿荣在《从体育事件看体育科技论文的周期性变化》谈过,现实中大型运动会的广泛争论,加之学刊的积极努力,引出了这一专题讨论。
    卢元镇的《中国体育不能泡在运动会里》以一以贯之的写实派风格切入,与卢氏坚持与主张体育社会学的中国道路相呼应,提出了大型运动会改革的切实举措,这是典型的卢氏风格。社会学讲究批判,要直面问题,深入实践生活,最后紧密结合本土特点提出真真切切的解决策略。这几个改革策略的提出具有很好的实践价值,具有改革方向选择的实践操作性。
    狐鸣的《中国体育的运动会问题》直面体制的尖锐批判,就像狐狸黑夜里的一叫唤,让心术不正者揪心起疙瘩。以当下的政风,本来夜里应该是歌舞升平、花花世界的,这狐狸黑夜叫唤带来的那种鬼神恐惧和不详的预兆,肯定是败了某些同志的兴致了。《建议停止“举国体制”的提法》、《走出侈谈“以人为本”的误区》等这些狐狸黑夜叫唤之作,也刺痛了体制的神经。这不就是学者应该坚持的底线吗!忧患于社会,忧患于行业,忧患于国家。希望今后这类有理有据的批判多起来,可能国家会有一个更敞亮的未来。
    马廉祯的《中国运动会“恐龙时代”的终结》结合早年东德体育和奥运会研究功底,并与案例结合的角度,阐释了中国运动会转型的价值。马廉祯一直是我的学习榜样和敬重人士,多次学习他早年和卢元镇在《体育文化导刊》连发的系列论文,他的学术潜力是无限的。但马廉祯读博这几年似乎没啥动静,感觉功力还停留在一个地方,可能是在积聚实力、十年磨一剑中。这篇论文的前半部分有效传达了他之前研究的学术积累,后半部分举了很多的例子。可能是我对马廉祯的期望太高了吧。
    易剑东的《多中心治理与社会公共治理——体育赛事运营管理的中外比较》分享了主要发达国家的经验案例,易剑东获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体育产业政策研究》,又回到了早年体育产业研究的轨迹。这篇论文属国外体育产业政策研究范畴,体现了体育赛事运营研究的国际视野,对拘于本土价值建构和中文跨学科语境的体育学界吹进了清新凉风。最重要的为我们开启了一个必然来临的研究道路,体育人文社会学国际研究视野的重要价值。
    路云亭《国家仪式的重构》将近期的研究范畴(如《礼仪教育的感性化符号——作为规训表演的广播体操》)与体育赛事相结合,从仪式与认同的角度谈了大型运动会存在的积极意义。这种路向不同于卢元镇、易剑东的实践派,有点像抽象派艺术风格,专业性问题涉猎较少,主要还是跨学科的宏观阐释。对文中论述的古罗马、文 革的分析我不赞同,古罗马的娱乐以角斗士盛宴为代表,体现了罗马帝国辉煌时代和晚期的奢华姿态,这也是罗马晚期**、糜烂生活的一个缩影,也是导致罗马亡 国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将这个作为国家仪式和团结一心的需要,似乎很难说得通。观点有多元,也可以争论,更重要的是尊重别人的观点。我还是非常尊崇与李力研同时代的路云亭先生滴。
    张军献的《我们需要多少大型的运动会?》与路云亭的评论取向一致,在为大型运动会存在的积极意义辩护。主要是基于亲身经历和来自区域实践案例的讨论。去年南昌举办了全国城运会。该文以涉及大型运动会各个操作性环节举了很多实际生动的例子,为宣传江西革命老区的改变和形象,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这种感觉很有共鸣。张军献不是江西人,在为地方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不是唐山人,并经常批评唐山重工业化城市没有文化基础,不解的是却在为它的改变而努力。这种区域努力,体现了人的一种社会责任与感情。
    金汕的《体育盛会申办潮应该减弱》、张博的《论构建多元化的运动会体系符合中国国情》和郭叶的《也谈运动会被“点名”》进行了思辨,提出了相关批评和一些改革方向。
    我自己的《大型运动会真的太多了?》主要从一个大面和认识论的角度讨论,存在“虎头蛇尾”的论述情况,诚挚接受坛友们的批评指正。
    最后回过头来说这种学术时评的形式,直接切入社会敏感问题,真的是非常好。中国的体育学术期刊应该开办两个栏目,一个是评论与回应,或探索与争鸣,涵盖学术时评类型稿件,一个是书籍与媒体评论栏目。可能大家对现实比较麻木,也鲜有静心读书并做出评论的习惯,造成了现在这个局面,很多期刊的探索与争鸣栏目刊登一些研究性论文(栏目名实不符),书评文章得不到编辑部的重视(引用率不行,对评价期刊没啥用)。当然,学术时评这种讨论形式与国外体育期刊的专题研究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欧洲体育管理季刊》2010年第4期的体育管理文化专题。最后,我以为这种时事评论的形式,适合采用一种学术随笔的手法,用贴近实践的白话表述,以理论惯有的高屋建瓴和深入阐释,为未来实践优选一条通达之路。

 

http://www.tiyuol.com/bbs/viewthread.php?tid=14454&extra=page%3D1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313882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