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稿件查询使用说明

 
 

  请将我们网站的LOGO链接放置在贵网站的适当位置。

>> 本站LOGO及代码

体育学刊

 

 

: : 体育人文沙龙 : :
谈谈写作(熊斗寅)
2010/10/27 8:54:29   浏览次数: 5288 次 

熊斗寅

    我不是作家,也没有学过文学专业,所以对写作的理论几乎一无所知。最近有几位青年朋友看了我的文章,提出要和我交流写作经验,我只好勉为其难,谈谈我的写作体会,只能算是一得之见,供大家参考。
    我认为有必要先谈谈我的学习经历。我是在虚岁5岁那年就在江苏盐城一个私人家里开始启蒙读私塾,后来随我父亲回到扬州,一直到小学四年级以前都在私塾就读,这就为我的中文打下很好的基础。这四年间我从《三字经》、《百家姓》直到《四书》、《古文观止》和《唐诗》,《宋词》。所读的课文不仅老师要求背诵如流,而且有些还得默写,同时练书法、做对联也是必修课。这样我上小学时的知识很不平衡,语文很拔尖,数理化一直比较吃力。记得小学5年级我写的一篇作文《爱迪生是我们的榜样》就被学校推荐给当时发行量最大的儿童刊物《小朋友》杂志刊登了。后来我在初中一年级写了一篇短篇小说《红叶》,是写一对恋人因抗战烽火而断绝音信的故事,其中还写了一首七言古诗,受到语文老师的嘉奖,评语是:“冰雪聪明,勉之慎之”。这篇小说在学校的墙报上发表了。这些对我当然是极大的鼓舞。我曾经的确做过作家梦,我在中学看了许多名著,外国的有高尔基、托尔斯泰、果戈理和肖洛霍夫等等,国内的有鲁迅、郭沫若、田汉、巴金等等,其中我最爱读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即《家》、《春》、《秋》,尤其《家》我读了不止10遍。因为从时代和家庭背景与我比较接近,我最能理解,我甚至以觉慧自居。这些大概就是我的语文基础。所以我首先认为打好基本功是写作的关键。这就需要多读书,多练习,多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和人。说来有趣,我年轻时在公共场合就喜欢打量我附近的游客,他是工人?是学生?还是干部?从他们的面容、身材、服装、打扮、气质,在心里暗暗地描写一番,这也不失为一种练习描写人物的机会。
    下面我想从5个方面来谈谈写作的体会;
    1. 选题:这里我所指的不是起草公文和学术论文的写作,只是自己想写点文章,时评也好,感怀也好,这些大都是采取散文或杂文的形式的自由写作。这当然有个选题的问题。我一般不是先有题目再考虑内容,而是有了内容再考虑题目。题目要新颖,要有吸引力,要有气派,当然更要符合文章的内容。所以说题目是文章的画龙点睛之作。写文章要顺乎自然,水到渠成,切不可生搬硬套,煮夹生饭。鲁迅先生教导我们写文章就像“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考虑不成熟就不要轻易动手,等想清楚了再说。为什么有些文章读起来空洞无味,如同嚼蜡,就是作者自己还没有把想表达的问题说清楚,自己都没有感动,读者怎么会引起共鸣,受到感动呢?
    2. 构思: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理解所谓“十月怀胎”就是一个酝酿和构思的过程。我有一个习惯,如果我想写一篇文章,酝酿的时间比较长,动手的时间比较短。在构思过程中,我往往在吃饭、睡觉、走路的时候,常常在思考这文章该如何写,从哪里开头。与此同时我要在笔记本上写个提纲。分几个段落。按照我从小受的教育,写好一篇文章,要注意文章的结构,一般是“起、承、转、合”四个字。这大概就是写文章的一般规律。所谓“起”就是开头,“万事开头难”也完全适合写文章。有人说文章开好头就等于完成了一半。这有一定道理。开头最怕一般化,一定要使读者感到出其不意。例如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他一开头不是先谈荷塘和月色。而是谈他在乘凉,忽然想起满是月光的荷塘,于是把读者跟着他一起去到荷塘,这就是写作技巧。又如他写的《匆匆》,他一开头不是写时间如何匆匆,而是提出了一个问题: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这就是文学家的大手笔,他们一定不会陷入俗套,而是别出心裁。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至于“承”就是继承,文章继续写下去,把想说的问题说清楚。“转”是一种艺术,可以从反面论证、比较论证或引申论证,总之使文章向深入发展,形成全文的高潮。最后的“合”就是结论。可以是三言两语,也可以继续发挥你的论点,给人以出其不意的结尾。例如我在博客上发表的散文《樱桃红了》,我的结尾并不是结论,而是用一种自然而生动的手法来叙述:

    正在我处于沉思中,我可爱的孙女玲玲送来一盘红的发紫的樱桃。她天真地叫道:“爷爷,吃樱桃,真甜,真好吃。”

    3.资料:尽管我们写文章不同于写论文,不需要过多地引经据典,但我们也不能忽略文章的准确性,所以在构思完成之后,就要收集资料。现在有个有利条件就是上网查资料比较方便。我也尝到过甜头,有一次我写文章谈到列宁有句名言,大意是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是强调理论对革命的指导作用。我对原文出处和译文没有把握,后来在网上查到了原文。原文翻译应该是:“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所以写文章不能偷懒,越勤快越好。至于在书本上查文献也是必须的。切不可自以为是,马虎从事。那是对读者极不负责。
    4.动手:我这里说动手而不是动笔,是说明我们极大多数朋友不会再像过去那样爬格子了。我是在1998年72岁时写《冲浪人生》才开始学电脑的,由于我是南方人,至今普通话还不很标准,所以汉语拼音输入常常出错,但我写作已离不开电脑,的确比书写方便得多。我一般酝酿成熟,动手较快。5000字的文章大概集中力量两天就能完成。我写的提纲很细,连举什么例子也都注好,所以动手只是技术操作而已。值得注意的是标点符号绝不能马虎。过去我的手写稿就像是腾抄过的一样,几乎没有多少改动,很多朋友见了很佩服。其实关键在于准备的是否充分。如果边写边改那多费时间啊!这就是基本功的培养。现在网上改动很容易,但也不要反反复复修改,浪费时间。成语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文学的精华,我们在文章中确当运用能提高文字的品味和效果,不可忽视。
    5.检查:文章写完了并不等于已经完稿,这时需要认真阅读检查,鲁迅先生说写文章至少要读三遍,把一切可有可无的字删掉,这是一种精加工。涉及语法修辞等问题。不知朋友们感觉如何,我至今仍有语法不通,写错别字的情况。所以多看两遍有好处,没有把握就查查字典。尤其现在电脑打字有不少同音字,很容易出错。此外,为了文字精练些,有些虚字虚词是可以省略的。最后再定稿。
    写作没有秘诀,关键在于实践。每人会有不同的体会。我希望大家不断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勤动手,多写作,不断学习,一定要从读者的立场看待自己的文章,要虚怀若谷,切切实实对读者负责,使写作水平不断提高。愿我们共勉。


关闭窗口
你是第 39212751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