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请将我们网站的LOGO链接放置在贵网站的适当位置。 |
>> 本站LOGO及代码
|
|
|
|
|
: : 体育人文沙龙 : : |
|
【大 中 小】
|
关于近日所发四个帖子得到回复的集中作答(卢元镇) |
2012/3/15 8:56:31 浏览次数: 3598 次 |
|
关于近日所发四个帖子得到回复的集中作答
卢元镇 前些日子,陷入编写教材的困惑之中,便发了《我的无奈与忐忑》一文,一来是诉诉苦恼,二来是想做个说明:卢某人还活在世上,虽然有些郁闷,但还硬朗。年岁大了,久不露脸朋友们难免会有些遐想,算是一个公告,没想到引来那么多朋友的回复,多是关切我的健康和生活,有发来偏方的,有为我的眼疾出主意的,有提出设法分担我负担的,甚至有发来歌曲让我小憩的,让我心生感动,常怀感激之情。此刻,我的眼向着电脑里的虚拟世界,我的心向着各位年轻朋友,三揖长谢! 我对编写这部教材的无奈,不仅在于着手的困难,也有些其他的缘由。其实,我一生编了不少部书,编写体育类理论书我还轻车熟路,并不让我慌张。但现在年岁大了,开始厌倦写那些理论腔调十足的文章,总想摆脱出来,哪怕每天写写供网上阅读的短文,只要有感而发,只要真实,就心理踏实。 在我的心目里,写诗歌,如同在花前月下晤妙龄少女,会砰然心动;写散文,如同在柳岸垂钓,可期望意外收获;写杂文,如在高堂与一班才俊辩论,可血脉贲张,意气风发;而写当下“八股文”式的教材、论文,实在味同嚼蜡,兴味索然。 好在四册教材,我已审改完44章,已有三册陆续交付了出版社。阿弥陀佛!再有10天我就可以交差了。请大家放心。 《学雷锋 干傻事》一文写毕,先发给我哥哥看,回答了四个字:哭笑不得。其实,正说明了我的矛盾心态。推行学雷锋,确实是件好事。但这事必须在特定的政治与社会环境中才能成事,今天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当口重提此事,绝非偶然。当年的学雷锋是和学大寨、学大庆、大学解放军、学毛 著搅和在一起的。这几“学”为一两年后文 革的发生奠定了社会思想基础,这是事实。因此,也可以说明这事所能起的社会作用是相当有限的。当前,试图用学雷锋、学焦裕禄来劝诫贪 官 污 吏、腐 败分子是天方夜谭,是欺人之谈,而这些蛀虫的作为才真正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是亟待解决之事。他们能学雷锋吗?而官员恰恰应该是全社会的榜样。把社会注意力转移到别处,真不知用心如何?结果如何?学雷锋,毕竟只是一种我们平民之间相互自救自助的活动,不要期望值太高,就像几年前大起急落的学8荣8耻。但毕竟,有,聊胜于无。 那篇关于“称谓”的文章,是忽发奇想成文的。我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就醒了,怕惊动身旁的爱妻,便在床上冥想苦思,构思文章,那天想的就是这件事。这篇文章竟激发了好多朋友的联想,大家补充了好多故事和观点,真是十分有趣。其实,中国的称谓不仅与地域文化有关,也与时代文化有关,不仅与中国人的爱面子文化有关,也与官本位文化有关,不仅与出口称呼的人有关,也与竖耳接受称谓的人有关。我初回北体大教书的时候,有个学生竟称我为“师傅”,后来研究生管我叫“老板”,到了华师,博士生硕士生私下称我“老爷子”,我都一笑了之。 昨天早上冥想出的这只《百灵鸟》,源于新浪体育记者对我的一次电话采访,在采访中我才知道了一位体育高官又开了黄腔,我感到对记者的回答意犹未尽,想来想去有点愤愤然,一怒之下翻身下床,打开电脑就写。妻子起床时,我已经写好,读给我的“第一读者”听,没有异议。她在省队当过运动员,吃过当运动员的苦头,也深知她那些同伴的凄惨遭遇,因此只让我改了几个不当的字,我就贴在了网上。我同时发给了资深的熊老先生,他回复了这样几句话:“看了你的时评,我在网上看了总局这位副局长的宏论也不禁想‘恭维’他几句,后来考虑这种人太浅薄,不值一驳。就有这号人睁着眼睛说瞎话。太可爱了!……”诚然,既得利益集团为了保住“举国体制”下自己的金饭碗,真是什么瞎话都可以说得出口呵!
另,冰小凉小朋友,你的的几个帖子我都读到了,看来我们还有一点忘年之交的缘分。送给你的书,待我忙完这几天就寄到郑州去。 早几天向我要书的朋友,我已将书寄出,注意查收。如未能收到尽请告知。
——2012年3月11写于北京木樨园容笑斋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