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稿件查询使用说明

 
 
 
 
 

  请将我们网站的LOGO链接放置在贵网站的适当位置。

>> 本站LOGO及代码

体育学刊

 

 

: : 新闻出版动态 : :
樋口聡《竞技运动的美学——竞技运动的美的哲学探究》节译(王水泉)
2009/3/4 8:45:15   浏览次数: 4987 次 

樋口聡《竞技运动的美学——竞技运动的美的哲学探究》不昧堂出版(东京), 1987年
 
翻译:王水泉
序论
 
第一节    本书的目的
    经验告诉你我,竞技运动[[1]]中存在着美。高水平400米跑运动员后程的加速、冲刺,自由泳运动员两臂有节奏的击水,花样滑冰运动员舒展、稳健、利落的空中转体两周——这些让你我感受到的就是“美”。还有,奥林匹克竞技也被称为“美与力的祭奠”。甚至,第一印象与优美无关的马拉松运动,当马拉松选手在四十二公里的征程上跃动的身姿映入眼帘时时,也能感悟到一种无以言表的美。一般认为,对这样的美的现象进行理论性考察(讨论)所构成的研究领域,就是竞技运动美学。
    然而,此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多数出自1970年以来。而且,稍加细心整理的话,我们会发现:这些文献涉及问题极广的同时,居多的却是零散的短文,甚至,这些冠以竞技运动美学的文章能不能称得上学问, 都非常值得怀疑。另外,即便竞技运动中存在美的现象,为什么要构筑竞技运动美学,那样的构筑对竞技运动现场(实践,译者注)及竞技运动科学又能发挥什么作用?还有,美——这一微妙、不能测量、而且带有主观趣味性的判断,究竟能不能被赋予学问的位置,或许都值得怀疑。事实上,宰夫(Ziff)就对竞技运动美学的研究持否定态度。我们还是把视线集中到宰夫与库珀(Cooper)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吧。
    宰夫的论据,来源于他的位相(phase,译者注)观。即,如果不是添加一定特征(individuate)的存在物,该存在物也就谈不上活动位相。(美学可以按阶层划分)某阶层的美学的成立,就必须依赖该阶层的成员具备美的位相。而竞技运动并不具备美的位相,竞技运动的美学自然就是空谈。
    针对宰夫(从位相上理解,译者追加)的观点,库珀以饮食与营养学的关系为例,对其进行了反驳。在宰夫的逻辑下,与饮食相关的营养,在为饮食——这一活动添加特征方面完全可以被剔除,因此营养不是(饮食活动的)位相。这样一来,饮食在营养学中也就没有了意义,营养学者(的研究工作)也与饮食(活动)无关。这简直是荒谬的结论——库珀这样反驳。
    可以说,在此成为问题的依然是宰夫的位相概念。如果把在某个存在物上添加的个性化特征,称之为位相,竞技运动的确不能借助美被添加特征。即,因为美不是竞技运动成为竞技运动的必要条件,竞技运动就不具备美的位相。但是,如果按库珀提示的饮食与营养——这一事例考虑的话,在某个存在物上添加的特征与该物自身(内部,译者追加)具有的特征,难道不该分别对待吗?被宰夫的位相的层面遮蔽的美的价值,从竞技运动(本身)就不能找到吗?
    要彻底解答这样的疑问,依赖于对美一般及竞技运动的美的构造与原理的阐明;依赖于竞技运动的美是什么;依赖于(竞技运动的美)对人类来说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得以被世人理解。
    本书的展开及目的如下。着眼于竞技运动中作为事实存在的美与竞技运动(自身具有的,译者追加)的美的侧面,以这样的美学性质的考察作为铺垫,以竞技运动美学在学问上得以成立的可能性与意义作为前提,对竞技运动的美展开体系性考察。目的是阐明竞技运动的美的基本构造及原理。
 
第二节 考察的对象
 
    在本书中,“竞技运动的美”,既作为考察(研究)的实质性内容,也是要考察的对象。只不过、“竞技运动的美”这一词汇虽然时常被提到,但并不意味着该词汇的语义涉及的范围已被明确。因此,本节要讨论的是:明确本书中使用的“竞技运动”指的是什么,明确“美”的概念如何存在,讨论(作为考察对象的)“竞技运动的美”涉及的领域(范围)。
 
第一项    “竞技运动”——语义的界定
 
(一)   界定的必要性
    为什么有必要对“竞技运动”这一用语进行界定?如果“竞技运动”作为一个名词,是对某个物体(东西)的表述,我们就没必要对其进行界定。而实际上是那样吗?
    “竞技运动”,已经成为(日本的)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一个用语。意识到“竞技运动”这个词汇时,(在头脑中)浮现的是某种印象,只不过,我们稍加仔细斟酌的话,我们又会察觉到一些相当模糊的语句。例如,棒球及篮球是竞技运动,一般我们不会怀疑,但是,钓鱼是竞技运动吗?节假日,全家步行郊游、骑车旅行是竞技运动吗?还有,打扑克,下象棋等棋牌活动有时也被称为竞技运动,这到底又是为什么?这类疑问,恐怕能诱发各种各样的见解。
    另外,不仅在日常用语的使用上,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的竞技运动的概念,也存在诸多疑问。正如岸野雄三指出的那样,在竞技运动科学的不同专门领域,学者们(对竞技运动概念)的理解则是多种多样。小到把其限定为竞技性质的运动(项目)本身,大到把其扩展为人类的运动、运动的人类(58:84)。
    正如上面叙述的那样,眼下使用的“竞技运动”可以说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代称,这也不妨碍我们根据具体语境去理解其具体含义。然而,(这样的现实也提醒)笔者有必要对本书中使用的“竞技运动”进行界定,界定本书中的“竞技运动”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二) “竞技运动”概念中蕴含的内容
    多样、不固定,可以说是竞技运动的语义(在使用上)的现状。具体来说,竞技运动到底有哪些含义呢?
    语源论,可以说是探究竞技运动——这一词汇的含义一个重要的视点。(在日本)已经有几位研究者,对竞技运动的语源进行了关注(58:62,80-82;160:2f;173:175f;247:7;262:9-11;et al),一直以来对其语源上认识的错误,也被指了出来(58:80f;160:3),竞技运动的本意,大体上也已经得以明确。简单来说,就是放下手头的活计、离开自己的职业之后的玩耍(活动)。正如岸野指出的那样,古代的竞技运动包含着:耍嘴皮子、哼小曲儿,唱戏、跳舞,下棋、打牌等一切享乐(活动)。
    然而,竞技运动的概念,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发生变化。现在,从不同研究者身上,能够发现他们之间对竞技运动的概念的理解上的细微差别。语源意义上最具代表性的是:要么是从“身体性活动”去理解,要么就是像基莱(96:9-20)那样从“竞争性质的身体性活动”去理解。对眼下的我们来说,追索竞技运动的概念史上的发展,并非重点。只需大致明白:前者可以称作竞技运动的语源性解释,后者可以称作竞技运动的近代性解释,竞技运动的语义也能依据这两个基本特征加以区分。
    这两种区分方式在迪姆那里得以体现:以娱乐为根概念各种游戏=广义的竞技运动,身体游戏的技艺(技巧)及身体竞技运动=狭义的竞技运动。另外,水野认为,语义上(词汇的含义方面,译者注)竞技运动的双重性格是“恬淡”和“激越”(58:64-66),这也应该与上述的两种解释有关。还有,在近代性解释中,也有影山那样的区分方式:不仅仅竞争性运动,野外活动与舞蹈、以及体操等所有游戏(play)性身体活动=竞技运动;在英国产生的“近代竞技运动”,即主要是竞争性运动=竞技运动。
    概括来说,现在我们在讨论竞技运动时,如果站在语源性解释的视角,就要放在极其广阔的范围理解竞技运动的概念;如果是站在近代性解释的视角,就要紧扣激越、竞争的特征,对竞技运动的范围予以限定。这样一来,(我们还可以推断)在广(义)与狭(义)造成的跨度中间,还可以搭建由另外几种解释铺成的阶梯。
    基于以上的梳理,我们能够发现:伴随历史的变迁,对竞技运动的理解方式,发生了从广(义)到狭(义)的变化,那也能被理解为——我们今天的竞技运动在语义上多样性的反映。只不过,即使在理解方式上存在多样差异,从竞技运动——这一名称的底部,就不能提取出具有特征性的各种要素吗?
 
 
 
 


[1] 译者注,原文是日语外来语的“スポーツ”,语源上是英语的sports的音译。在我国也有学者音译成“斯泡茨”。译者考虑到我们的语言习惯,参照周爱光先生的译法,把日语外来语的“スポーツ”翻译成“竞技运动”,以下同。
 
参考文献(文献的序号,保持与原书一致)
58.朝比奈一男ほか『スポーツの科学的原理』大修館,1977
96.ジレ(近藤等訳)『スポーツの歴史』白水社,1952
160.岸野雄三ほか『スポーツの技術史』大修館,1972
173.近藤英男ほか『スポーツ新論』タイムス,初版1979,3版1981
247.佐藤信一『スポーツの目標』泰流社,1973
262.菅原禮ほか『スポーツ規範の社会学』不昧堂,1980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289526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