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推荐站点 |
请将我们网站的LOGO链接放置在贵网站的适当位置。 |
>> 本站LOGO及代码

|
|
|
|
|
: : 体育茶座 : : |
|
【大 中 小】
|
有这样两段话……(卢元镇) |
2012/4/16 8:58:59 浏览次数: 2369 次 |
|
翻读前天收到的一本刊物,其中有一篇题为《从梅贻琦说清华》,文章的结尾有这样的两段文字,值得大学老师深省,值得在大学为官者深省,更值得“教育部大学”的官僚们深省。抄录于下: “我的一个朋友说过:没有一流的大学,就没有一流的国家。 大学的设置不是为了国家的选材,造才,更不是为了把人作为原料造就工具性人才,而是为了一个一个的人的人生奠基,视“做事”与“做人”为一体,以养成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会学习,会生活的人。大学更不应拿了问题探讨、思想对撞、学术研究当工业化大机器流水线上的工作那样去考核、管理;唯利是图,对课程只问“有用”,对学科,只问就业多少。当清华于百年中经历了教授治校、党委治校,已进入了类似商人治校的时段后,当整个中国的大学仍类似经济体制改革前的企业那样只是政府行政机关的附属物(见**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时,百年清华需要的是反思与检讨。 梅贻琦当年曾说:“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对此这些年来,我曾多次在言谈、文章中指出:前辈的话,于今已觉不足——大学,在今天的中国,既非大楼之谓也,也非大师之谓也。大学,是一个制度化的自由空间,没有了这种制度化的自由空间,就出不来大师,有大师,你也容不下。”
|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