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 静 薛 宇 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陕西 西安 710068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法、访谈法等调查研究陕北秧歌的起源发展、动作特点、功能等,对其在全民健身中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总结,旨在增强陕北秧歌的普及性,让其更好的服务于全民健身。 关键字:陕北秧歌;全民健身
1 研究目的 全民健身是终身体育观念指导下我国发展全民体育运动的一项重大决策。1995年6月20日,我国国务院就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这是一项由政府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有目标、有任务、有措施、有步骤、有计划、有完善的领导体制和完善的运行机制的社会系统工程。同年8月29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体育法》,将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纳入国家法律保护的范围之内,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全民健身的法律地位。为了配合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和实施,国家体育总局推出了“一二一”工程,它对个人、家庭、社会和学校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国家体育总局的大力推行与各级地方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全国各地掀起了空前的全民健身高潮,健身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开展,人们体育观悄悄发生变化,体育行为动向也随之改变,对体育内容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发掘传统健身项目优势的同时要不断地创编新的健身项目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陕北秧歌作为中国四大秧歌分支之一,其表演形式与表演内容都是由广大陕北民众在生活中感悟、提炼出来,并经过千百年的重复与积淀而形成一套比较稳固的艺术形式,对于知识的传承、思想的革新、精神的丰富有不可代替的作用。由于民众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是通过大量实际生活中的种种习俗和事项的效仿、遵循而实现的。因此,利用陕北秧歌的自然结合性,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可以使现代陕北秧歌成为一种与民众生活最贴近、感情最亲近、行为最切近的特殊教育方式和健身方式。因此,本文通过对陕北秧歌的起源发展、动作特点、特征等进行详尽分析,并结合全民健身及健身秧歌的相关内容,使陕北秧歌在国家大力推行“全民健身”及“健身秧歌”的同时,更好的服务于“全民健身”,更好的服务于和谐社区的建设,以便有利于人民身体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便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2 研究方法 2.1 主要采用文献检索与分析法。 文献检索主要在中国期刊网( http://www.cnki.net )上进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D)以收录期刊多,检索方式多样、灵活,检索结果准确而闻名,是国内权威性的学术文献数据库,我国的一些主要体育期刊以及各高等院校学报大多收录其中。检索方式如下:在全文数据库中以“篇名”为字段,检索词为“健身秧歌”,进行检索;在全民健身网(http://tiyu.jiajiaoba.com)和百度上搜索有关“全民健身计划”和“陕北秧歌”的文章若干;在西安体育学院图书馆和阅览室查阅“全民健身计划”和“陕北秧歌”的文章若干,并对所搜索的文章进行分析整理。 2.2 访谈法 走访延安、榆林、绥德、米脂、吴堡等地的秧歌爱好者,询问他们有关陕北秧歌的一些典故及对陕北秧歌的一些看法和忠诚建议。 2.3逻辑法 在分析文献以及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比较与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的逻辑方法。
3 研究结果 3.1健身秧歌的产生 3.1.1 秧歌的简单介绍 秧歌几乎有1000余年历史,它起源于农村,是农民插秧时的歌唱活动,属于“种田人”的歌舞,现已演变为民俗性、自娱性歌舞,并以歌舞队的形式进行流动。它现在主要流行于东北、河北(地秧歌)、山东(鼓子秧歌)、陕北(陕北秧歌) 等地。 “秧歌”有“大秧歌”和“踢场子”两大类。 大秧歌,是一种在广场上进行的集体性歌舞活动,并伴有狮子、龙灯、旱船、跑驴等社火节目,也称为:“广场秧歌”。“踢场子”秧歌,参加人数一般为偶数,成双成队,就是现在在北方地区,大家所见到的传统街头秧歌,在大街上一些老年人穿着各式各样的红绿衣 服,头上戴着花,脸上化着浓装在扭秧歌。 秧歌的活动形式:可分为地秧歌(徒步在地面上歌舞)与高跷(双腿缚以木跷,双脚踩在木跷上歌舞,亦名“踩高跷”)两种。 3.1.2 健身秧歌的产生 2000年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组织,来自北京、河北、吉林、山东、陕西的秧歌专家和学者会聚北京进行研讨及技术培训。通过对我国秧歌四大流派技术的挖掘和科学整理,主要根据陕北秧歌,从中择出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扭”与“踏”,如“十字扭步”、“三进一退扭步”、“扭腰步”等共24个手法和步伐,根据人体运动生理的规律和中老年人的生活规律及身体承受能力创编出了健身秧歌规定套路。[1][3]目前,健身秧歌已被国家体育总局列入全民健身的96个比赛项目之一。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显示,2000年群众体育活动点从事秧歌锻炼的占43.1%,位列第三。[6] 2005年2月,中国健身秧歌团受澳大利亚多元文化节理事会的邀请,向澳洲人民和旅澳侨胞展示了中国健身秧歌风采,填补了中澳民间文化体育交流的空白,这是对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传颂方式。[1]目前健身秧歌已经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推广,各地市纷纷根据本地特色编排了大量的健身秧歌,异彩纷呈,套路翻新,无不受到当地群众的大力欢迎。 3.2 陕北秧歌的起源与发展 陕北秧歌的起源与太阳崇拜和祭祀有关。据陕北《州风俗志》记载:“元宵夜,……乡民扮杂剧唱春词曰唱:阳歌。”当举行祭祀活动时,当头一人手举令牌,名曰“日照”,取“太阳”之意,故曰“阳歌”;后来,随着农业劳动在人类生活中地位的加强五谷田苗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人们由对太阳的崇拜逐渐转为对田间秧苗顺利成长的期盼,“阳歌”遂逐渐成为“秧歌”。从陕北甘泉县宋金古墓出土的秧歌画像砖雕证明:陕北秧歌(舞蹈形式)早在宋金时代,已在陕北广为流传。 陕北秧歌分传统秧歌和新秧歌两个阶段,传统秧歌主要流行于子长、延川、志丹、吴起、延安、安塞、绥德、米脂、佳县、清涧、子洲、吴堡等县;新秧歌主要流行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陕甘宁边区,包括陕北、关中一部分地区和陇东、宁东等地。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延安大批新文艺工作者奔赴全国各地,新秧歌发展到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等地。1953年以后主要活跃于延安、榆林等地。 新秧歌,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由延安的新文艺工作者,在学习借鉴传统秧歌的基础上发展创造出的一种新形式。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通过农村体现生活,对秧歌进行了一次较全面的改革。[3]到1947年,延安新秧歌更大规模地向农村和厂矿发展,延安、绥德、庆阳、延川、富县等地,还于春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新秧歌剧会演。1949年全国解放后,秧歌的活动已不限于传统节日,各种欢庆集会都有秧歌表演。秧歌已成为一些专业歌舞团体经常演出的保留节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秧歌继续发展完善。八十年代初,榆林地区还成立了榆林民间艺术团,主要演出陕北秧歌。民间业余秧歌的活动也十分活跃,编演的节目有名的如《探亲路上》,由绥德韭菜园乡的农民艺术家李增恒,采用陕北赶毛驴的民间舞蹈形式演出,表演新颖动人。 3.3 陕北秧歌动作 秧歌要想扭的活,扭的美,首先就要抓住腰部的运用变化和与全身的协调配合,使腰随着音乐和鼓点的节奏扭动自如,做到力度、幅度和谐统一。扭动时腰既要灵活和松弛,又要有一定的控制,使腰间的动作变化达到刚柔相济,软硬交溶。只有掌握好腰,控制好腰,才能把秧歌扭好,进一步体现各地区不同的风格特点。 在秧歌中,手臂上的“文章”也不能少做,如陕北榆林北部的秧歌手臂多为大摆,有时双手比肩高,表现出的形象显得高亢粗犷;南部米脂、绥德等地区的秧歌双手多为小摆,大部分是在腹前做左右划圆弧形摆动,给人的感觉是轻松、自如;还有多为中摆的一些地区,架起大臂与肩平行,然后摆起小臂和手绢,表现出的形象生动有趣,活泼俏皮。 膝部的颤动与松弛是陕北秧歌的又一重要特点。只要一开始扭秧歌,大多都是在动的过程中,每动一步都要有膝部的颤动,而一动一颤就要求膝部必须松弛,只有膝部的松弛才能保持小腿以下的灵活,才能在舞蹈中变化更多的花样,反映不同秧歌的风格特点。但要求脚下节奏与上身节奏和谐统一。脚下如果是稳而慢的节奏,那么上身则多采用柔而长的大线条动作;脚下要是小而快的步伐节奏时,上身也多为巧而俏的动作。 3.4 陕北秧歌特点 现代陕北秧歌种类很多,按演出场次大小,可分为大场秧歌与小场秧歌两种。大场秧歌小则三五场,多则二三百人,由“伞头”领着,扭走各种各样,如“十三莲灯”、“卷白菜心”等花样;小场则不拘人数,三五人即可上演。按表演功能分,可分为庆秧歌、拜年秧歌、祝寿秧歌、斗争秧歌、工人秧歌、乡下秧歌、卫生秧歌等等。因演出功用不同,所选的节目也不同,常见的节目有《二流子转变》、《难民》、《新年快乐》等等。 陕北秧歌的表演队形规范完整,稳中有变,追求一种形势与内容的高度同一。如在通常的演出队形“天地牌子”、“过大桥”、“花手绢”、“枣牌” 等,场面形式和谐,线条勾连不断,角色相互包含,刻画形象鲜明,喻含了人在天地间,富贵繁荣,祥和安定,追求永恒的美好愿望。 在表演风格上,追求一种“走的轻巧,摆得花哨,扭的活泼”的表演风格,[8]这集中体现了陕北秧歌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由于陕北多为黄土高原,色调单一,故陕北秧歌推崇浓墨重彩,表演者多为红袄绿裤,脸上油彩鲜亮,手持彩帕。在秧歌表演中,悦目动情地色彩审美效应力量不仅是感知的直觉,还是表象的复活。他凝聚着一个陕北民俗特有的文化积淀,正是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才在人们的审美意识中建构起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美感世界。在陕北的服装和道具中色彩的审美象征含义,潜藏着对这一地域民俗的深层文化思考,表现了陕北民俗多种心理需要和审美价值取向,也因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陕北秧歌中所唱的歌曲,主要是陕北民间歌谣和地方小调,演唱中的道白也是陕北的方言土语。陕北秧歌的乐曲表演中,唢呐居于突出地位。陕北的唢呐采用埋在地下多年已不再干裂的柏木制成,音乐明亮浑厚,粗犷奔放,穿透力强,有一种雄健的阳刚之气。秧歌与唢呐,浓缩了陕北黄土高原的历史与风土人情。 3.5 陕北秧歌的功能 3.5.1 健身功能 对于秧歌活动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实践活动中大多数人已达成共识。秧歌活动是一种在乐曲的伴奏下对人体全身同时作用的运动。他不仅具有一般有氧运动,如慢跑、韵律操、民间体育等项目的改善心肺功能,减少脂肪,增强肌肉弹性,增强韧带的柔韧性,提高机体协调能力,还具有协调人体各部位肌肉群,塑造优美体态,陶冶美感的功能。[4] 3.5.2 交际功能 秧歌活动者中老年人居多,多属同龄人,他们彼此易于了解,容易产生共同的感受而形成比较亲密的关系,因此秧歌活动便成为了他们赖以交流思想、情感的最佳选择,成为他们社会交往的主要活动方式,使他们体验到了个体与群体的本不可缺少的联系,在生活中再次寻找到乐趣。 3.5.3 娱乐功能 秧歌作为一种民族艺术,它诱人的魅力在于自娱和娱人的特性。它使舞者自我情感得以表露,让人的思维得以引申。通过秧歌活动不仅可以体现人的情感的内在冲动,而且可以展示其愉快和美的心境。秧歌活动的娱乐性将为更多的人们所接受。 3.5.4文化交流功能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老龄人口的文化水平较低。进入老龄阶段以后,接触社会的几率减小,这使他们的知识面变的更加狭窄,信息闭塞,而秧歌活动是舞者获得各种信息、掌握知识的最佳途径。 3.5.5 自我展示功能 在公园、广场,一把彩扇、一块方巾,在鼓乐曲的烘托下,舞动身姿,在群体活动中尽情地展示自我。每个人都需要归属于群体之中,人需要别人了解自己,得到社会的承认。秧歌活动为活动者提供了显示自己气质、风度和个性的条件,使舞者乐在其中。[4] 3.6.6 和谐功能 在秧歌活动中,演员的存在是一种自由而理想的存在,而非功利性和目的性的存在。在秧歌表演中,演员可以暂时摆脱种种现实的功利关系和目的性的束缚,进入一种理想的存在状态;此时,人们重视的是参与其中的艺术乐趣和陶醉于其中的身心愉悦。因此,通过演员的狂欢化表演和非演员群众的广泛参与等,完全可以培养出一种个体创造精神和民主平等精神,从而有利于民间社会与和谐社区的建设。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陕北秧歌作为中国四大秧歌分支之一,有其独特的动作特点和表演形式。其表演形式与表演内容都是由广大陕北民众在生活中感悟、提炼出来,并经过千百年的重复与积淀而形成一套比较稳固的艺术形式,对于知识的传承、思想的革新、精神的丰富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利用陕北秧歌的自然结合性,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可以使现代陕北秧歌成为一种与民众生活最贴近、感情最亲近、行为最切近的特殊教育方式和健身方式。 4.1.2陕北秧歌具有健身性、观赏性、娱乐性、民族性、群众性、安全性等特点,以及其文化交流、自我展示、和谐社会的功能,它还是实现国家体育总局具有历史意义的“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号召的需要。要真正实现“人文奥运”的办赛理念,就要求大家着力发掘中国文化和中国体育中的优秀成分,通过推广和普及像秧歌、武术等多项民族传统体育,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体育的丰富内涵和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 4.2 建议 4.2.1 加大陕北秧歌的普及化。在面临群众体育活动场地短缺、设施不足的现实情况,广泛开展与推广陕北秧歌,使其成为大众健身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对边远农村地区的普及及非陕甘宁地区的普及。 4.2.2加强秧歌的专业化。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健身项目,应加强政府机构及有关社会组织对秧歌活动的领导和管理, 扩大社区锻炼场所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进行全民健身知识的广泛宣传和指导,把秧歌活动纳入群众体育活动内容之中,以提高民众健身潮的持久性。 4.2.3增强秧歌的竞技化。适时举行一些各层次的比赛,激发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使秧歌运动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群众体育运动,锻炼了体魄,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 邵 月 轮健身秧歌的产生、发展及健身作用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11月 [2] 孙永泰 健身秧歌文化管窥 体育科学研究 2005年9月 [3] 冯张昌 新兴健身项目—健身秧歌 首都体育学院 2003年3月 [4] 孙永平 沈阳市群众秧歌活动的体育社会学研究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2月 [5] 王桂欣,赵溢洋 东北秧歌的沿革和社会控制管窥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09月 [6] 孙永泰 优化健身秧歌的文化环境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05年7月 [7] 王建 论全民健身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体育与科学 2006年7月 [8] 赵鑫 陕北秧歌与东北秧歌动作风格的异同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