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7年第5期
 
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 担负增强学生体质重任---新世界实验小学组织开展体育活动课的实验与研究

2007/11/15 16:26:53 浏览次数 6246  

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 担负增强学生体质重任---新世界实验小学组织开展体育活动课的实验与研究
何祥国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世界实验小学


摘    要:本文根据对《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关于浦东新区中小学生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的通知》的深入学习和本校的初步实践体验,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方法对组织开展小学体育活动课的有效性问题进行实验研究,旨在引起进一步的思考与探讨,使课程标准、通知的实施和落实更具可操作性、更具人性化,以期有效地激发和保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课的兴趣,达到全面增强学生体育素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及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和体育活动课改革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   体育活动课   增强体质

1  问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已提出近二十年了,但去年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等十部委公布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报告: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滑坡,上海市民体质综合指数虽居全国首位,但其中青少年儿童相对最差。在上海,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水平、机能水平下降了,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数提高了,但肥胖超重儿增加了;青少年体质、素质下降了,对自然力适应能力下降了,体育精神下降了。前不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更是大声疾呼:“增强青少年体质,刻不容缓!当务之急就是要让更多的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年轻时即使体质在差也未必会生病,但危害却会在十年、二十年后逐渐显现,可以说,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是一项意义在未来的事业。”是关系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昌盛的大事。
    新课程的实施,给了我们体育教师更多的发挥空间。但在新课程实施了几年以后,却发现:“运动量大的不教;危险的不教;学生不喜欢的不教”的三不教局面。体育课变成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放羊课”、“无技能课”。青少年儿童健康水平明显下降绝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它是由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并直接、间接地影响学校体育教育而形成的必然结果;三不教局面的出现,是在体育新课程实施进程中,由于体育教师对新课程认识的困惑而造成,实属正常。但我们体育教师必须在实施新课程后,不断总结,从新认识我们的体育课。所以,如何让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如鱼得水与运作自如,怎样肩负起“增强学生体质”,遏制少年体质滑坡趋势的神圣使命,这应当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更应是解决党和政府长期关注的问题以及促进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鉴于此,本文以《课程标准》和《通知》为指导,试图通过实验探索更为有效的体育活动课的内容与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体制;提高学生应用体育动手操作的能力,发挥创造性,拓展知识面,扩大视野,发展个性特长,陶冶品德和情操;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养成经常锻炼的良好习惯,为终身锻炼打下扎实的基础。

2  研究对象、方法与措施:
2.1研究对象:上海市新世界实验小学全体学生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研究法
    查阅相关理论书籍与文献资料、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组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实验法
    实验年级在原每周二节体育课的基础上再增加两节活动课,组织学生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活动并定期举办主体化的体育竞赛(见附件)。通过一年的教学,在2005年学生体育测试中,将三、四两个年级的测试成绩运用对比方法与区均值对比分析及全面体育素质的分析对比。
2.2.3统计法
    将实验年级和对照年级的测试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处理,并对比分析结果。
2.3实验对象活动课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2.3.1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明确意义
    实验开始,学校领导、实验教师都存在着一定的想法,其主要表现在:认为场地、器材设施不足,资金短缺;要改革活动课,教师势必要花很多的时间搜集、整理、归纳材料,备课困难,组织管理也相当麻烦。针对这些想法,我们积极寻求领导的支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学校体育工作条列》、《全民健身纲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通过学习,使老师们明确改革活动课的意义,认识到改革活动课是适应新形势下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
2.3.2依据课标,整体设计,克服随意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课时分配和我校实际情况,决定每周用2课时全校学生一起上大体育活动课,并排进课表。为了克服活动课的随意性,使活动课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我们在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来确定体育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
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活动目的,遵循活动原则,教师从“幕前”走向“幕后”由“主演”变为“导演”,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了体育大活动课的管理模式和教学形式。已基本建立了一个自上而下合理、科学的体育大活动课管理网络和机构进行管理、协调和评估,形成校长统领,体育教师牵头、指导教师主抓、班主任辅助、学生主体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2.3.4检查反馈,及时总结,做好评价
    每节活动课结束前,主带体育教师要对学生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上课人数、进退场秩序、活动是否积极主动等)进行公正、以鼓励为主的定性评价,并从优秀和须改进两个方面做好记载,为以后的周评比、月考核、学期总评积累第一手资料。
    几年来,我们采用了举办“星星点灯擂台赛”,“世奥光环伴我成长”,组织体育竞赛,鼓励学生创办体育小报(小报的内容是自己感兴趣的体育内容,或最新体育新闻,提高活动课质量的金点子和活动课上的新人新事新风尚等),在体育周开设体育知识讲座,展示学生自制的体育教具或自己发明的体育小游戏等活动,均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
3  结果与分析
3.1体育活动课达到了促德、辅智、健体、审美的教育目的
    几年来,我们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发展,体育大活动课已经成为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健康心态和文化素养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更令人感到高兴的是,活动课激发了学生创造热情,孩子们的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学生在自编自创体操动作,自己设计体育游戏和其他活动中萌发了创造的种子,提高了创造能力。
3.2 活动课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兴趣、习惯和品质
    体育活动课落实到位,强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改革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更浓厚了,锻炼的内容和方法更多了,逐渐养成了自觉坚持锻炼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抓好活动课不仅发展了师生的身体素质,还培养了学生的思想品德,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正如很多学生在开展活动课的问卷调查中写得那样,“体育活动课是我最盼望的课,活动课是我更喜欢体育了”。
3.3 活动课促进了学校特色与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相互协调与合作中,构建学习主体,有特色的学校与有个性和特长的学生才能脱颖而出。自2001年以来我校自编操队多次获得上海市自编操比赛一等奖,已六次蝉联浦东新区自编操比赛第一名;广播操也先后获得新区第四教育署、浦东新区、上海市比赛的特等奖、第一名、一等奖等好成绩。
3.4 活动课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在2006年学生体育测试中(跑跳掷3项),将三、四两个年级对照年级和实验年级的测试成绩作了比较,如图2。从图2中可看出,两个年级学生实验年级比对照年级的合格率分别高出10、15个百分点;优良率分别高出14、16个百分点,存在显著性差异。达到了大面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3. 3.5体育活动课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几年的活动课研究探索中,体育教师积极学习理论、钻研教材、搜集、整理材料,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积累了很好的活动课系列材料;其他教师在组织参与活动中,由不会到会,在不知不觉中也掌握了许多健身方法,强健了体质,培养了能力。活动课也是全民健身活动在校园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
3.6 体育活动课为学生放松身心提供了一个跳动的舞台,教师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
    学习毕竟是一件辛苦的事,整日伏案苦读,总会有一些学生会因此而产生烟卷情绪,而在体育活动课中,学习上的压力被暂时放在一边,学生的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心理上的压力自然就减轻了.老师们积极融入活动中,与学生同喜同乐,形成了一种亦师亦友的和谐师生关系。由于在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力被有趣的活动所吸引,与教师的交谈反而被放在了一种从属的地位上,他们不会有太多的顾忌,在这种“不设防”的情况下,学生心灵之门自然就悄无声息地打开了。此时此刻教师再与学生谈论学生的学习态度或方法问题,他们就会在一种比较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乐于接受老师的建议。
4.结论与建议
4.1 从以上的结果与分析中可以看出,活动课从时间上确保“一小时活动”的落实开展,增强了学生体质。实验证明只要在教学中肯钻研课题,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效果就会显著。也符合新课标中“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4.2 本课题在活动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具有积极的、深远的意义。
4.3本课题的研究在教学中,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学校特色与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
4.4本课题可操作性强,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和学习的乐趣,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深受学生和老师们欢迎,因此,可以大胆实施。
4.5体育活动课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碰撞最佳场所,使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也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进而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4.6学生体质持续滑坡绝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社区等有关部门和组织统一认识,配套措施,相互监督和促进,形成全社会联动的局面,确保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权利得以实现,使“一小时活动”落到实处。
4.7 推行为学校青少年儿童购买“安全保险”的措施,确实解决学校和体育老师对体育教育活动中安全问题的顾虑。
4.8 教育主管部门要把学校体育真正纳入学校教育的综合评估体系,确定适当的权重系数;要按新的《课程标准》配足体育设备、器材,教师,并定期对已有配置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学校用足用好已有体育资源。
4.9 体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努力上好一些较苦、较累、较危险的运动项目(如器械体操、长跑等)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勇敢顽强的体育精神。

5  主要参考文献
[1] 沈建华等.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解读[M].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
[2] 曲宗湖.确保一小时,促进学校体育整体改革[J].《体育教学》,2004(6)
[3] 季  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赵建军.让大课间成为育人的载体[N].中国教育报,2005-2-20
[5] 罗伟强.大课间—享受运动乐趣的大课堂[J].教育导刊,2005(10)
[6] 何祥国.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J].中国学校体育,2004(1)

附件:
                         世奥光环   伴我成长----新世界实验小学体育活动课主题活动之二


一、活动意义:以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的筹办为契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弘扬世奥精神,大力倡导“多一份付出,添一片异彩”。落实“一小时活动”,让学生充分享受运动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通过“世奥光环”活动帮助学生检查前期活动课学习情况,体验失败与成功时的甜、酸、苦、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自信性;通过擂台赛、挑战赛的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培养学生勇争“第一”的意识。
二、活动时间:每周二、四的体育活动课(如天雨时间顺延)
三、活动地点:新世界实验小学校园内
四、活动对象:新世界实验小学所有在册学生
五、参加办法:
1、在主题活动开始的前一周,每个学生都能领到一张“世奥光环”记录卡,在这张卡上有十二颗活泼可爱的‘世界星’,它们分别代表着本次活动的十二个不同运动项目。你能找到他们吗?并请你猜猜它们都分别代表什么运动项目,最后请你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将这张卡打扮得漂漂亮亮。
2、全校学生在规定时段内(最好为期一个月,8个课时),自选项目测试,凡达到本年级段评价标准,自己就可以在相应项目‘世界星’旁画上一颗星,并请活动课指导教师沿图案边缘画上金色的光环。如果学生当时没有达到该项目本年级段评价标准,学生可通过日后的刻苦学练在一周后在规定时段内进行再次测试,达到本年级段评价标准,自己也可以在相应项目‘世界星’旁画上一颗星,并请活动课指导教师沿图案边缘画上金色的光环。
3、每学期每个项目每位学生可进行多次测试,如果第二次测试能打破自己第一次纪录,你就能获得第二颗星,以此类推,最多可获得三颗星。
4、每周四产生各个项目的“周冠军”,学生可凭自己的“世奥光环”记录卡上的记录,凡获得各年级段单项周冠军者,可到体育组领取单项周冠军奖。
5、学生在规定时段内(一般在学期的最后一个月)凭“世奥光环” 卡上的记录,凡获得单项周冠军者均可报名参加校擂台赛和挑战赛。‘擂主’在规定时段内可以反复被新的纪录创造者所替换。
6、学期结束时以星的多少评选出“世奥之星”,获得最后单项项目冠军的同学,学校将为其颁发冠军证书;对在装饰记录卡上有独到创意和活动中成绩优秀的学生及涌现出的好人好事给予物质奖励或口头表扬。


关闭窗口

你是第 38984611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