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7年第6期
 
赤峰地区古代少数民族体育浅析

2007/12/18 9:43:14 浏览次数 5556  

(赤峰学院 体育系,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 内蒙古赤峰市是红山文化的发源地,通过对她历史文化的研究,将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北方民族群的古代体育原貌还原,来对古代北方民族群体育类型的定型,及与古代中原地区体育交流的媒介、途径的梳理,从而加强当前民族体育的挖掘与整理、开发提供思路。

关键词:古代赤峰;体育类型;交流媒介

1  历史的回顾与分析
    在遥远的古代,中华民族的祖先不仅开发了中原沃野,还披荆斩棘,不畏艰险开避了万里边疆,劳动、生息、繁衍于北方各地区,在祖国北方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北方各民族的祖先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才智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主要特征是彩陶的出现,在黄河流域出现了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等,在黄河以北、辽河流域出现了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红山文化后期的文化)。红山文化是以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新石器遗址发现而得名,此文化南限在河北廊坊一带,北限是西拉沐沦河以北,中心在内蒙古赤峰市南部及辽宁朝阳地区,从出土的彩陶和玉龙看,属原始农业文化,比红山区文化稍晚的是富河文化(因1962年在赤峰市巴林左旗富河沟门遗址首次发现而得名),从出土的文物来看,虽然是不同于红山文化的细石器文化,但总体上看也是属于原始农业文化,只不过渔猎经济占有一定的位置,这一点也反映历史的过渡性,在中原文化(黄河中下游地区文化)进入青铜文化时代的同时,赤峰地区也进入了青铜文化时代,赤峰地区那一时期文化的重要标志为夏家店下层文化(因196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内蒙古考古队在赤峰郊区王家店乡夏家店村首次发现而命名)。文化今3800余年,相当于中原的夏代到早商,是由红山区文化演变而来的原始农业文化,与夏家店下层文化性质完全不同的是另一种文化,即夏家店上层文化,从出土的大量马衔、马镖等马具来看,应为文化是游牧民族文化。
    内蒙古赤峰地区面积为84361平方公里,西北毗邻大兴安岭南麓,西南被燕山山脉所环绕,东南是喜老图山脉 ,东北面紧靠辽河平原,西拉沐沦河横贯东西,老哈河流经南北,这里属北温带,是温暖湿润的华北平原的北端,又是干燥草原南缘,形成了具有过渡性质的中间地带,由这上特殊的地理环境,赤峰地区的西拉木沦河以北适于游牧活动,生息着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先民们,而西拉沐沦河和老哈河之间广阔地域则生息着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先民们,他们同属于北方青铜时代,同时两者青铜文化内涵性质完全不同,在西周末年春秋时代初,上层文化从西拉沐沦河以北向南推移遇到了下层文化的强烈对抗,由于上层文化的人们骑马活动,而且生性膘悍,互相争斗的结果,下层文化的城墙也无济于事,只好退避三舍,迁出了故乡,形成了文化重叠现象,从时间上看,征服者应是东胡族。

2  夏家店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地区的古代体育类型
2.1并立时期的两种体育类型
    由红山文化和其后期小河沿文化而演变成的夏家店下层文化,由于这种文化属于北方原始农业文化,其文化与中原农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点不仅从相同的图腾崇拜上反映出来,而且也从出土的大量铜礼器上充分反映出来,其体育类型由文化这个大氛围所决定的必然是农耕型的体育类型,由上层文化同时掺有部分富河文化这个大氛围所决定,又必然是游牧型的体育类型,由此不难看出古代赤峰地区存在着两种古代体育类型,即西拉沐沦河以北游牧型,以南的农耕型,重叠时期赤峰西拉沐沦河和老哈河之间广阔地区的体育类型,由于文化的重叠,赤峰西拉沐沦河和老哈河之间广阔地区的体育类型也是重叠型的体育类型,但是随着上层文化占据主导地位,此地区的体育类型也逐渐由重叠型向游牧型发展,最终演变成游牧型体育,但这个游牧型体育并不是完全的上层文化的游牧型体育,而是吸收了下层文化的另一种游牧型体育,这种新型游牧体育是具有双重性的,这也与中原文化背景的农耕体育之间的交流打下了铺垫,这一点从赤峰克什克腾旗达里湖畔的白岔河流域的岩画中反映出来,白岔河流域的岩画中刻有鹿形象,又有射猎时弯弓的岩画,杀牲祭祖的场面,还有绘有黥面人像和星云图案的岩画,这些岩画即与上层文化有关,又与下层文化有关,只不过打猎的岩画居多,这正好印证了上述的提法。
2.2  与中原文化的农耕型体育的交流
    两者的关系是互为影响,东胡族文化与中原文化早在华夏族所处的夏商时代就已有了密切的关系,如陕西绥德头村发现的商代铜器中就有了马头刀出土,这是一个把具有常用于游牧民族风格的冷兵器;在赤峰翁牛特旗大泡子中出土的两把青铜短剑上看,无论是质地还是纹鳞都有与商代后期青铜短剑相似,上述两例说明东胡族与中原华夏族有过一定的交流,这种游牧体育在春秋初时更不断地通过战争向中原发起冲击,因它具有双重性,所以它始终保持着一定的“渗透压”,直到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才使其逐渐与中原农耕型体育保持平衡,并且随着中原农业经济的重心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南迁而南移,为秦末汉初的大幅度普及骑射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和准备。
2.3  游牧型体育和农耕型体育互相扩散传播的媒介
    首先是战争媒介,夏家店上层文化的人是通过战争征服下层文化的人,东胡族也是不断地向春秋时代的燕国发起冲击的,所以燕王才不得不求助于齐桓公代山戎以救燕,反映到体育上最显著的例子莫过于,“秋千,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逝者,齐桓公北代,此戏始使中国”(《古今艺术图》)。可见古代体育各类型的交流主要依赖于战争,不管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这一点是无需置疑的。其次是商事媒介,内蒙古赤峰市东南部出土的贝币是我国西周到春秋时代使用的早期货币,此外还有布币和刀币,可见当时东胡族与中原国家在一定的范围内是互通贸易的,还有《周易》卷一屯卦中讲到的奴隶社会时期抢夺婚“屯如”,“乘马班如”,“求婚媒”,作为两周的大小奴隶主,因周礼的束缚,况且,“古代马只架车,不单骑”,是不可能乘抢亲的,这些人很可能是在西周国内从事商事活动东胡族人。再次,还有宗教媒介。出土的玉龙和卜骨最能说明这一点的,相同于中原人对图腾崇拜和对自然力的拜服,不由我们不做出这样的推断。

3  对结论的讨论与分析
    原始社会体育最后一次质的飞跃是以原始赛会的出现为标志,“秋马肥,大会于碟林,课校人畜计”(《汉书、匈奴使》),这个碟林便是今天赤峰市克什克旗东北部的黄岗梁这个碟林大会,后逐渐演变成“敖包会”,史前体育除了具有原始跃居第一 外,到了新石器晚期已经开始表现出初步的地域文化特征,进入奴隶社会的青铜器时代,这个特征便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在游牧民旅程 ,骑马、射猎成了首要的体育方式;在渔猎民族中,划船是主要的体育活动;在农业民族中,舞蹈、摔跤、举重、球戏等占有突出的地位,生产劳动在使猿向人演变中起了主导作用,在使动力的动作转化为人的动作、自然动作转化为身体练习动作过程中,生产劳动方式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古代人民的生产劳动方式主要取决于所处地区的地理环境。
    综上所述,在战国时代以前,游牧型体育主要是通过古代赤峰地区与中原华夏族的农耕型体育进行交流的,两种类型的古代体育通过像赤峰这些特殊的地理区域作“中介”,是通过战争、商事、宗教等诸多媒介来交流的,游牧型体育给农耕型体育以竞技性,给注重“礼”的中原农耕型体育注入了活力。反之,中原农耕型体育又给予了游牧型体育以规范性和系统性,从而共同发展,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民族体育。

参考文献:
[1] 张碧波.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1.08.2
[2] 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赤峰蜘蛛山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79.2
[3] 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赤峰西水泉红山文化遗址》.《考古学报》.1982.2
[4] 张星德. 红山文化研究/教育部十五211工程辽宁大学东北边疆与民族子项目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12 .1


关闭窗口

你是第 39399656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