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体育馆 叶凤彩
一、摘要
柔道是两人直接接触进行触斗的一项对抗性项目,其强度大、对抗性比较强,是短时间内和对手比力量、比速度、比耐力和比灵敏,而这些素质在柔道比赛中必不可少的,现代柔道的特点是时间短、节奏快,它要求运动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综合和较高水平的连络技术动作,才能在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关键词:柔道训练、连络技
三、前言
近年来,柔道技术不断更新,世界很多国家训练水平快速发展,特别是我们中国、南韩迅速掘起,欧洲不少国家的飞快发展,已经打破了日本在柔坛的统治地位。我国运动员在巴塞罗娜、亚特兰大和雅典奥运会上三次证明了这个实力。同时,随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所要求的运动员在体能、技能上就要更高的水平,从以往单凭一个“得意技”的运用取得一场比赛的胜利,目前看来有很大的难度了,因此,强化连络技动作进攻的方法和手段是当前柔道竞技发展的趋势。本人通过文献综合法、训练经验总结和资料阅读对柔道运动员在“连络技”训练进行了一些探讨。
四、连络技的形式 连接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动作方法来取得效果的技术动作,它是建立在基本技术全面,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得以保证实施的。
连络技的形式就是一个投技动作来得分转入另一个投技动作,它表现了高水平选手的聪明、才智、造成亦真亦假,为个人创造进攻时机的方法。如:大内刈接体落;使用大内刈进攻对方时,对方迅速摆脱被刈的左腿,当对方左脚即将落地的瞬间,底手用力向自己身体的左下方拉扯,上手用力损住对方,使他失去平衡,成为单脚支撑姿势,使用体落动作得分,关键是要使对方的身体失去平衡。
五、连络技形成的基本要求
1、连络技术建立在正确的基本技术,全面熟练的基础上。柔道基本技术是多种多样的,连络技的形成和使用,是以运动员自身正确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单个技术动作为前提条件。一般要求运动员至少掌握10个以上动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进行相互连络,围绕着自己的得意技动作为主,配合其它动作进行有效连接。单个动作要反复练习,形成正确、定型、有效技术,这需要运动员上千次有针对性地反复练习,同时,要掌握正确的把步法配合运用,才能发挥单个技术的效力,从而提高连络技术的成功率。
2、良好的全面素质是实施连络技术的主要基本 柔道竞技是向人徒手直接对抗的项目,高水平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和对手比力量、比速度、比耐力和比灵敏,这些素质在柔道比赛中必须具备的。现代柔道的特点是时间短、节奏快、技术动作快速连接,因此要求运动员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全面素质。柔道比赛主要是克服活的阻力,两人在激烈的对抗中根据对方的移动变化来确定自己的进攻和反攻的意向,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速度、灵敏的素质,才能保障动作的效果。
六、连络技的训练方法
1、结合个人技术特点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技术基础都不同,一个连络技术的练习和掌握过程要结合个人得意技动作,平时的练习要在运动员个人的手法、特点的基础上加强动作的连络性,要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实践性的各种练习相互结合,这样才能使动作的发展有所成效。
2、防守与反攻练习
柔道比赛中,进攻的技术动作经常遭到对手的防守和反攻的破坏,因为进攻——防守一一再进攻是两人对练中主要形式。首先要正确掌握进攻方法再进一步加强正确反攻技术练习,只有在进攻中,对抗中和反攻中才能觉悟出连络技术动作构成的方法,没有高水平的反攻也就没有高水平的争夺,在防守和反攻之后,紧接就是一连串连继进攻连络技术的形成。作为一个优秀运动员,除掌握过硬的进攻技术外,还要掌握多种多样防守和反攻方法,这是提高连络技术主要手段之一。
3、真假动作的结合 技术训练课必须遵循渐进,由易到难和由简单到复杂的训练规律。在实践对抗中,连络技术动作的运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真假动作的结合主要以假动作为创造条件和机会,但是做假动作要认真不要太过虚假,有时假动作变成了真动作,真真假假,让对手防不胜防。如两人在实践对抗中,进攻者做大大刈刈动作,同时,故意让对手看上自己进攻的意图,进攻者刚刈对手的腿一瞬间改变动作,支撑腿一转变成了体落,这招声东击西方法主要是前面做的假动作为后面的真动作创造有利机会。再如:两人对抗中进攻者先扫对方的左腿,在对手撤右腿再进攻扫右腿得分。因此,在平时训练中要刻意安排一些真假结合动作方法,或者是条件练习、配合练习和实践练习的方式,这对提高运动员连络技、意识都有很大的帮助。
七、结论与建议
1、加强连络技的训练是当前柔道竞技高水平发展的趋势。
2、连络技是两个动作以上的进攻方法,主要是一个投技动作转另一个投技动作的连续进攻的方式。
3、在练习中要注意连络技中主动作与辅助动作的关系。
4、两次进攻的关系有真有假,但更注意第一次进攻的真实性,才能造成第二次进攻的时机。
5、应改变动作单调的缺点,尽可能发展技术的全面性进攻线路的多样化。
参考文献资料:
[1]《全国青少年运动会柔道比赛报告》,国家体委出
[2]《摔跤与柔道》,山西体育科技出版
[3]《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柔道》人民体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