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7年第1期
 
国际象棋矫正城市学龄前儿童某些心理障碍的研究

2007/6/25 11:50:20 浏览次数 5775  

                                             荆明好
                         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石家庄 050016
 
摘要: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据资料表明,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儿童约为13%。为了使儿童的某些心理障碍得到有效矫正和治疗,本文试图通过国际象棋教育来矫正学龄前儿童的某些心理障碍。结果表明:国际象棋教育能提高学龄前儿童注意力,有效消除学龄前儿童某些心理障碍,促进身心健康。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国际象棋;心理障碍;

    国际象棋历史悠久,据可靠文字记载,至少有1500年以上的历史,它开展广泛,在全世界拥有3亿以上的爱好者,它的世界性组织—国际棋联拥有159个成员国(地区)。它源于亚洲,兴于欧洲。国际象棋是科学、艺术与竞技三者互相结合的智力体育项目,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智力活动,被革命导师列宁称为“人类智能的体操”。由于国际象棋活动棋子的形象性、行棋方式的游戏性、趣味性、竞技性,是儿童非常喜欢的活动。幼儿园通过开展“以棋养德,以棋会友”国际象棋活动,可以使儿童学会懂得尊重别人,同时做到自尊自爱。在下棋的过程中,既陶冶了情操,又结交了朋友,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基于这一点,本文提出假设:通过开展国际象棋教育,能够矫正学龄前儿童某些心理障碍。本文试图通过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国际象棋教育干预,以期寻找一条适合矫正学龄前儿童某些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

1    国际象棋游戏干预的主要策略如下:
    (1) 按照行为塑造和系统脱敏的原理,将需要矫正或培养的心理品质与国际象棋的角色、
规则、玩具(棋子)结合起来,以逐步调整儿童认知,去除心理障碍和培养良好的替代行为为序列编制儿童乐于参与的国际象棋教学步骤和方法。
    (2) 以国际象棋中对局双方布局的变化和棋子本身的玩具性特点吸引着儿童参与国际象
棋,并乐于接受国际象棋角色和规则的约束。
    (3) 以国际象棋中角色行为和比赛规则的要求,对学前儿童特定行为给予限制或促进,
使其心理障碍症状得到缓解。
    (4) 以学前儿童对国际象棋中棋子的操作和使用刺激其感官,发展学前儿童的观察力、
想象力,提高其注意力。
    (5) 在国际象棋活动中,参加者需要学习思考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样才
能提高水平,取得好成绩,对弈时与同伴相互交流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参加这样的国际象棋活动能够有效的培养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6) 在类似国际象棋的游戏中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缓解学前儿童的紧张、焦虑、恐惧,
形成良好的情绪情感,替代不良情感,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性格。

2  学前儿童心理障碍的评定方法[1] 及变量的控制
2.1 多动症
    多动症儿童也叫注意缺陷障碍儿童,即ADD儿童。采用康纳多动症平分表以及参考康纳多动症的诊断标准,对患儿进行坚定。
2.2 孤独症
    孤独症是指发生在3岁前儿童的全面的发育障碍。通过观察患儿的行为表现症状,并结合《儿童孤寂感问卷量表》进行诊断。
2.3 焦虑症
    儿童焦虑症又称儿童焦虑性神经症,是儿童期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临床诊断标准:过度的忧虑与恐慌,有时拌有睡眠障碍,做恶梦、讲梦话、紧张、多汗、尿频、便秘、手足发麻等症状。为了科学诊断,同时采用莱戈雷卡(Lagreca,1998)简明焦虑量表,用与协助测定儿童有无焦虑存在。
2.4 变量控制
2.4.1  为避免教师关注带来的罗森塔效应,要求实验者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孩子,不要有任何期待和特别关注。
2.4.2  让家长对实验毫无察觉。
2.4.3  把实验对象和和非实验对象混合在一起进行测试,尽量避免人为误差。

3  研究对象
    本文以绍兴市望花幼儿园及石家庄长安区第一幼儿园总共26名患有心理障碍的学前儿童(4~6岁)为研究对象,其中孤寂症8名,焦虑症8名,多动症10名。

4  研究方法
    查阅了国内外有关儿童心理障碍及矫正方法的文献书籍30余篇(本),采用心理学相关量表确定被试,对被试进行6个月国际象棋教育干预,实验完毕再次利用心理学相关量表对被试进行测量,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前,实验后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26名被试在经过国际象棋教育干预后,各种不良症状明显减轻。其中3名被试数据缺失。对其余23名被试的实验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实验结果都达到显著性水平(P<0.01或P<0.05)。
5.1 国际象棋对ADD学前儿童的影响
    ADD儿童主要表现在坐不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情绪改变快,容易兴奋和冲动等等,在学龄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矫治,对他们成长极其不利。目前对ADD儿童的关注最大,相关研究也最多。对ADD儿童实施矫正的手段很多,但是大多数实施矫正的环境不理想,对孩子心理会造成一定的压力,通过创设轻松的国际象棋教育环境,既抑制了孩子们的不良情绪,又提高了他们的注意力。从实验结果来看,国际象棋教育干预后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见表1。
5.2 国际象棋教育对孤寂症学前儿童的影响
    国际象棋棋子呈立体状,造型古朴、生动,棋子和棋盘色彩鲜艳,很像儿童熟悉和喜欢的玩具,而且下棋有特定的棋规,儿童在弈棋过程中结交了朋友,同时也分担了儿童的一部分孤寂感。从实验结果来看,被试在接受国际象棋教育干预后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见表1。
5.3 国际象棋教育对焦虑症学前儿童的影响
    学前儿童处于“人的神经婴儿时期”,这个时期他们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力持续十分钟左右,通过国际象棋教育,可以使孩子在玩乐中思考和想象,能有效的把“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从而逐渐降低其焦虑感。实验结果表明,国际象棋干预后孩子的焦虑感指数明显下降,由实验前的14分降低到11.26分,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6  讨论
6.1 教师的期待和关注对心理障碍学前儿童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为了尽量避免教师的期待和关注对本研究造成的潜在影响,让被试跟其他正常的学前儿童一起上国际象棋课的,对国际象棋教练隐瞒了实验真相。即使这样,由于被试的特殊情况,教练还是对他们特殊的关照,使得被试的心理障碍大大缓解。这说明教师和周围人的关心对他们的心理疾病的治疗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因此呼吁加大对学前儿童的社会关注,使他们在快乐的环境中成长,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6.2 被试的流失问题
    尽管实验前我们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但实验期间还是有3名被试退出实验。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被试对国际象棋课就是不感兴趣,无论教练怎么引导都无济于事,最终在孩子家长的要求下放弃国际象棋课。其二:家长对孩子的心理问题早已心知肚明,在送孩子入幼儿园时隐瞒了真相,当孩子在幼儿园活动中表现出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时,他们就不再送他们入园。 其三:孩子家长对孩子的问题认识不足,认为幼儿园的环境宽松,当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出一些不良症状时,索性就直接把他们送入小学,进行严格管教,认为这样就可以消除他们的一些心理障碍。因此在采用国际象棋作为干预手段来矫正学前儿童的某些心理障碍时,家长的配合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林仲贤,武连讲.儿童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2] 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陈永胜.小学生心理咨询[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 吕晓昌.体育游戏对矫正城市幼儿不良心理行为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9(3):47~49.
[5]Ejorklund,D.F.The role of immaturity in human development[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7,122(1):15.23-169.
[6]Johnson,J.E.,Frankie G.H.,& Yawkey,T.D.Play and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M].Addison Wesley Longman,Inc.1999.
[7] 周敏娟,姚立旗,王蕾敏.离异家庭青少年不良心理行为综合干预对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4):290~291.
[8] 禹继洪.将国际象棋纳入小学素质教育课中的可能性分析与设想[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增刊),1993,23:118~119.
[9] 谢军.国际象棋教育与发展儿童、少年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1):44~46.
[10] 谢彩云.学龄儿童不良心理行为与周围关心教育的关系[J].中国校医,1999,13(5):386~387.


关闭窗口

你是第 38987324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