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7年第1期
 
《运动竞赛学》网络课程的设计制作与应用

2007/6/19 10:03:47 浏览次数 6188  

郭荣  暴静敏  苗磊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1.研究目的
    2003年国家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计方案”中,已正式将《运动竞赛学》列为体育教育本科专业选修课程。目前我国已有不少高等体育院校开设了运动竞赛学选修或必修课程。但由于运动竞赛学还属一门新兴学科,因此在教材编写,课程教学设计等方面尚处于初始阶段。为帮助本科学生更好的学习《运动竞赛学》这门课程,了解和掌握更多的运动竞赛知识,作为运动竞赛学课程教学的一部分,我们在构建《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的同时,根据《运动竞赛学》学科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利用网络技术与资源建立了《运动竞赛学》网络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网络课程的辅助教学,对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补充,通过网络信息和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运动竞赛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组织、编排运动竞赛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对促进《运动竞赛学》课程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高等体育院系《运动竞赛学》本科课程教学网络课程建设。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现有运动竞赛学教材以及相关书籍,为选择《运动竞赛学》课程教学内容、构建《运动竞赛学》网络课程教学体系奠定理论基础;通过查阅有关网络课程制作技术、网络教学等方面的文献与资料为顺利构建网络课程提供技术支持。
2.2.2专家调查法
    调查了国内16所高校体育院、系教授、副教授共40人,针对《运动竞赛学》教材体系构建及教学内容选择方面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2.2.3软件编制法
    利用学校网络编辑器创建流畅、交互性的、易于学生理解和领会的运动竞赛学网络课程。
2.2.4教学实验法
    在05级运动系本科课程教学中进行教学实验,通过面谈及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建议与意见。

3.结果与分析
3.1《运动竞赛学》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构思
    随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运用,使教学信息的显示与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运动竞赛实践的发展使运动竞赛学涉及的教学内容在不断的扩展和更新,在课堂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许多教学内容无法在课堂上进行讲授,或只能是一带而过,在课堂上只能讲授那些比较难理解的并且是基础性的知识,许多与竞赛相关的内容、案例等不必也不可能编入教科书当中。与此同时又有一些新的案例和教学内容需要随时更新和补充。而网络课程通过自身独到的特点能够大大增加教学的知识含量,并且能够通过直观的案例在辅助教学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网络课程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时空观被打破,加快了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更新步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有选择的进行学习。一些基本的概念方法通过教科书课堂讲授,具体的一些案例、范例则可以通过网络课程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生动形象的反映运动竞赛组织的一些具体过程,避免知识内容过于抽象,以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进一步丰富了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更加自主化、个性化。
《运动竞赛学》网络课程的设计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运动竞赛学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系统地学习运动竞赛学的基本知识,掌握运动竞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运动竞赛活动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3.2《运动竞赛学》网络课程教材内容体系的构建
    不同的教材体系、教材的组织方式都是在一定的教学法的支持下形成的。教材的体系不仅能容纳、组织知识,还能使知识的教学作用得到最佳发挥。根据《运动竞赛学》课程教学需要,我们设计的网络课程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基于学的网络课程。基于学的网络课程是完全以WEB技术按照一定的教育技术规范来编写的多媒体网络学习课程。通过网络课程提供的大量相关资源、借助一定的协商交流工具使学生实现自我提高。
     首先我们在广泛收集资料和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运动竞赛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及教学进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运动竞赛学》教材内容体系。在教材内容体系上充分体现出运动竞赛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应用学科的特点。
    在网络课程中,按照教材体系编制学习内容,对于教学重点的内容,通过增加大量的案例和图表等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利用网络优势,选择大量竞赛方面的信息以资源库的形式便于学生浏览学习,同时提供一些文献资料和相关网站便于学生查阅。通过网络课程丰富的教学内容形成《运动竞赛学》教材新的教学结构。
   运动竞赛学网络课程教材内容体系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见表1)。


表1    运动竞赛学网络课程教材内容一级目录列表

3.3《运动竞赛学》网络课程的基本结构
    尽管运动竞赛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但是《运动竞赛学》纸质教材中以文字加以描述的内容往往比较抽象,有些概念深奥难懂,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比较枯燥乏味。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设计《运动竞赛学》网络课程时,通过形象化教学手段使抽象问题具体化、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其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集音频、视频、图像、动画于一身,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也可供学生课外学习。设计了包括网络课程教学课件,视频、图片资料,案例点评,常见问题解答,在线测试等多种类型的内容。在每一章中都包括学习内容、思考与习题、自我测验等,使学生能够按照教学要求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此外,在网络课程中建立的《运动竞赛学》资源库,提供运动竞赛相关网页,参考文献以及案例演示等,有助于学生自学,加深对运动竞赛的理解,了解更多的信息。通过网络信息和形象化教学手段,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运动竞赛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实践课学习,培养学生在运动竞赛学设计、编排、组织管理工作等方面的能力。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运动竞赛学》网络课程教学结构的建立,是在课本编制中,结合具体内容教学的可能需要,对补充材料、活动、情境、策略、方法和艺术等教学因素及其使用的设计。它与文本结构有一定的关联,以心理学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依据,是课程教材编制中需要研究与开发的领域。
    根据《运动竞赛学》课程的特征和性质,《运动竞赛学》网络课程由理论学习部分、资源学习部分、案例分析部分、学习导航部分、工具平台部分和评价检测部分等六大组成部分构成。基本结构见图1。

图1   运动竞赛学网络课程基本结构框架图


    运动竞赛学课程教学总学时为36个学时,讲授30学时,实践6学时。课程教学内容共六章。教学资源素材形式主要有教学课件,视频,音频,图片,文本等。关于模块的相关说明如下:
    (1)课程信息:包揽了课程目的、课程计划、课程要求和课程大纲四大部分,就如同一个导航图,使学生可以很清楚地了解本学科的学科性质、大纲要求和学习内容的主次等,可以进一步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学习
    (2)课程学习:根据自编教材内容有选择的构建出《运动竞赛学》网络课程的学习体系,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配以大量的图形图表,增强视觉效果。提供讲授该课程所要求的各知识内容的电子教材,学习本课程用到的授课教案,包括文本和相关的各种类型多媒体资源,便于学生网上学习。
    (3)学习资源:包括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网站、教学文件、参考文献以及教学课件等,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主选择学习的空间。
    (4)精选案例:运用具体运动竞赛组织与运作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
    (5)在线测试:本栏目包括教材各章的自学试题,以选择题、问答题等形式呈现,学生在网上答完各章测试题并提交后可及时得到测试结果。这为学生检测自己自主性学习的效果提供了方便。
    (6)学习论坛:将本栏目与学校体育科学学院的网络论坛链接,使之成为进行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良好平台,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与相关专业老师和学生交流,不断拓展知识面,增加自我修养的机会。

3.4《运动竞赛学》网络课程的应用
    通过对05级运动训练学生课堂教学实验情况的反馈调查,学生普遍反映:网络课程学习情景新颖,在教学内容编排和学习界面设计方面,通过选用一些相关的案例与图片等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大部分同学认为这种图文组合,动静结合的方式印象深刻,不觉乏味,不易走神。
    在典型案例一栏中运用的具体实例,把抽象问题直观化,例如在培养学生编制竞赛规程和竞赛日程的能力时,通过提供相关的竞赛规程和日程的案例使学生在了解相关背景知识的基础上,较快进入学习,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网络课程知识信息容量大,能开阔眼界,在介绍国内外大型竞赛时通过网络媒体下载关于历届奥运会的相关报道,增加知识量,图文并茂的网络课程,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经过05级学生教学实验表明,《运动竞赛学》网络课程的建立对促进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此外,通过运动竞赛学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制作,进一步促进了教师对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了解与掌握,通过学习和研究,大大提高了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应用的实践操作能力。

4.结论与建议
4.1《运动竞赛学》网络课程的设计制作为开发《运动竞赛学》教材新的教学结构提供了可能。络课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
4.2《运动竞赛学》网络课程将计算机多媒体应用技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以计算机,尤其以Internet为媒介,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大大增加了学生所接触的知识信息量,通过生动的竞赛案例使学生在了解相关背景知识的基础上,较快进入学习,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4.3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当代课程与教学材料越来越丰富多彩,正在逐渐地网络化和多媒体化,  因此在教材体系的设计上应该充分考虑到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
《运动竞赛学》网络课程的建立在运动竞赛学多媒体教学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由于《运动竞赛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学科与课程建设方面还需经过不断的努力与长时间的建设才能使其走向成熟,因此,《运动竞赛学》网络课程的研制也将随之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网络教育应用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2001.
[2]谢幼如.高等学校网络课程的开发[J].电化教育研究,2000,(8).
[3]谢幼如,柯清超.网络课程的开发和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纪永毅,黄建军.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实践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4,(5).
[5]刘建和.运动竞赛学:现状与重点关注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9):1262-1263,1273.
[6]刘建和等.运动竞赛学.[M].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8.
[7]编写组.运动竞赛学.[M].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
[8]王家宏等.运动选材 运动训练学 运动竞赛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2004.7重印)
[9]汪玮琳.运动竞赛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6
[10]李少丹.惠民.运动竞赛学(成人教育体育专业系列精品教材).[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7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8953400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