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7年第6期
 
民间体育入选湖北省体育院系教材的对策研究

2007/12/18 14:56:42 浏览次数 4221  

胡海旭   湖北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2006级 武汉 430079


    具有悠久光辉灿烂文明历史的华夏民族,经历代先贤的创造和劳动人民生活的积淀,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丰富多彩,集健身除病、养身保健和娱乐于一体的民间体育,它为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由农业经济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使由农耕文明发展起来的民间体育,失去了原有的社会文化背景,加之近代西方体育的冲击,使我国民间体育的“自然进程”受到强烈的排挤,并由之失去了应有的空间【1】。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殷实,人们逐渐意识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间体育是人们休闲、健身、娱乐时发自内心的追求。民间体育所具有天人合一的健身性、民族区域的多样性和全民参与等特性,是民间体育耐以生存、发展的源泉。越是民族的越属于世界,现代社会认同“和而不同”。因此对待民间体育,我们应本着努力挖掘,妥善保护,积极推广和普及的方针,加大民间体育开发的力度,以为我国及世界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下面我们试从民间体育入选体育院系教材的角度,就如何弘扬民间体育作深入的探讨。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湖北省体育院系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体育科学》、《体育文化导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教育研究》等十多种学术期刊,上网查询了与民间体育相关的文献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设计了包括10项民间体育项目的调查问卷,对湖北省12所体育院系(武汉体院、华中师大体院、湖大体院、长江大学体院、湖师体育系、黄师体育系、咸宁学院体育系、湖北民院体育系、孝感学院体育系、襄樊学院体育系、黄石高专体育系、沙洋师专体育系)开设民间体育课程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2份,回收12份,有效问卷12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民间体育项目繁多,根据20世纪80年代中国体育博物馆和原国家体委文史委组织有关专家所进行的全国调查,我国各民族的民间体育项目共计977项【1】。然各省、自治区体育院系开设民间体育课程的情况不尽相同。我们就湖北省的地域特征,选取了10个民众较为熟悉的民间体育项目进行问卷调查。下面是我们对湖北省12所体育院系开设民间体育课程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
    在被调查的10项民间体育项目中,湖北省体育院系普及率最高的是民族武术,普及率为100%;其次是踢毽子、民族舞蹈,普及率为33%;普及程度最低的是射箭,目前在12所体育院系里均没有开展。至于其它民间体育,如五禽戏,抢花炮,竹竿舞等项目,开设的更是寥寥无几。
在被调查的10项民间体育项目中,除了赛龙舟、射箭对场地设备有特殊要求之外,其它8项可就地取材,对场地设备均没有严格的要求。如此看来从事民间体育教学的专业教师是开设这些项目的主要制约因素。民间体育普及的前提,是必须有从事教学的专业教师,而且专业教师越多普及程度就越高。因此当务之急是解决民间体育的师资问题,然如何培养民间体育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民间体育项目如何进体育院系教材的问题,体育院系是体育教师来源的主体渠道,只有体育院系开设了民间体育课程,民间体育教师的问题才会较好的解决。

3  湖北省体育院系开设民间体育课程的对策
    民间体育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它各种健身和区域多样的特性与现代体育形成了良好的优势互补。在“大体育观”【2】的背景下,若不重视民间体育的发展,则会导致大体育不健全的发展。目前民间体育的发展尚不乐观,就湖北省而言,民间体育的发展是其薄弱环节,这种不良局面的形成,与湖北省体育院系开设民间体育课程不力密切相关。从上表调查结果可知,湖北省体育院系开设民间体育课程,还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严重缺乏民间体育师资。至此笔者试从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院系开设民间体育课程,将民间体育入选体育院系教材,进而从培育民间体育师资的层面进行探讨。
3.1 确立民间体育入选体育院系教材的原则
    民间体育项目入选教材,并不是指对现有一些项目完全的照搬或简单对其进行加工,而是要本着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间体育风范的精神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因此,民间体育实现教材化,必须要根据民间体育内在的精神、作用,对一些可操作性的项目,在内容、结构、要求、侧重点、难度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改造,更好地为教育、教学目标服务【3】。缘于这一指向,我们认为在改造民间体育时,要遵循时代性和民族性、健康性和娱乐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注重选编的科学依据,考虑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方法、组织形式是否符合运动规律,健身价值是否符合运动生理的基本原理,利用民间体育娱乐时是否能使参与者得到情感的体验。在进行民间体育的实用性改造时,必须考虑到民间体育项目的普及性、简易性、可行性、安全性,内容应便于大部分学生能掌握的动作技术及课外体育活动便于参加的项目。这里我们可以借鉴确定一个时期内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要进行普查——筛选——培植——建设【4】四个步骤的建议,对民间体育项目入选体育院系教材做具体分析。如抢花炮,比赛时双方队员你争我抢,用传递、掩护、假动作、奔跑等方法,力图把用红绿布缠绕的花炮放进对方花篮内。强烈的对抗性和独特的比赛方法使抢花炮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特征;比赛一般8到10人组成一组,只要将比赛规则合理化也是一项具有健康性和娱乐性的项目。这一项目在高校开展符合年轻一代心理和生理的运动特征。因此,它是一个比较可取的民间体育教材,适合在湖北省体育院系中开展。
3.2 对民间体育资源的藏量进行普查与研究
    由于民间体育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所以我们需要对它进行具体的认识。如在黄河流域,从农业劳动、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发展起来并向外延伸的体育运动。由于这些地域深受黄河的福泽,加之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了人们忠厚、质朴、坚毅的性格,倾向于力量、耐久力的追求,如腰鼓、秧歌、秋千、捶丸、射、角力、风筝、投壶、毽球等项目就是其代表产物;而以西北游牧民族为主要代表的人群,产生了本民族独特的体育运动项目,如新疆维吾尔民族的叼羊,蒙古族的摔跤,白马族人祭山神的刀舞;又如以渔耕为生的南方少数民族产生了龙舟竞赛、狮舞、抢花炮运动项目等等。组织者在实施教材化工作之前,应该深入地研究民间体育运动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说我们要吃透需要改造的项目的深层地理、文化等内容。只有这样在实施教材化的过程中才有可能不犯错误。就湖北省而言,首先,根据其地理环境特点判断,它属于以农耕为生的南方地理特征。在进行民间体育资源藏量的普查与研究时,要注意抓住这一特点。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称号,水上项目繁多,荆楚文化悠久,根据这个特点可有政府组织知名体育专家和民间艺人对湖北省民间体育的藏量进行全面的调查。以历史进程为脉络,对民间体育进行梳理,提炼出能融入体育院系课程结构的民间体育内容。其次,在我们对地方的特色项目进行研究时,要注意分析地方性的深层地理、文化等内容的区域性特点,象黎族的竹竿舞,也叫跳竹竿,黎语意为“跳柴”,据传,跳柴是黎族一种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古老祭祀方式【5】。随着时代的变迁,跳柴习俗在黎族中传播、演变。如今,祭祀色彩已逐渐消失,它已成为一种既是文化娱乐,又是体育健身的活动。
3.3 对民间体育资源进行鉴定与筛选
    民间体育项目种类繁多,我们不可能不加以鉴定与筛选一味全搬。组织者应该选择一些最具代表性、最能体现民族精神的精华项目。在鉴定与筛选过程中,组织者一定要本着民间体育项目的可操作性原则,兼顾健康性、娱乐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对一些能够代表我们民族精神却缺乏可操作性、健康性、科学性的项目,要适当考虑,能增就增,不增就减。另一方面应因地制宜,具体选择。地理环境较优越的学校,可以把选择的面放宽,地理位置较差的学校,应在自身实际条件的基础上有选择的挑选。如具有和水资源距离较近的学校可选择一些水上项目,而内陆学校则可选择摔跤、五禽戏、风筝、毽球、秋千等项目;场地、场馆设施较齐全的学校可以挑选一些对这些方面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反之则可选一些对场地、场馆要求低的项目。总之,在选择的过程中,应避免不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盲目上马的错误做法。此外,还应该确认教学任务和主要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如黄冈师范学院,位于长江以北,地理环境比较优越,学校附近有较为有利的水资源和较开阔的平原空间,因此经过鉴定、筛选,可开设龙舟、放风筝等简单的水上项目和适宜平原开展的项目,这不仅有利于构建学校传统文化氛围,而且有利于丰富体育教材资源。
3.4 对民间体育项目进行改进与培植
    对民间体育项目进行改进与培植,一方面要以分析素材的观点去加工素材,主要有“重点”、“补充”、“省略”三个工作【3】。重点就是指组织者在改进与培植的过程中,应该把握该项目的核心成分。在分析、补充和省略的过程中,可试行两种操作方案:一是弥补某些项目中缺乏的内容,适当汲取其他项目的精华或者省略该项目中不合理的内容,使之更合理、有效,更具有可操作性。另外我们可以对那些极具健身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但缺乏娱乐性和可操作性的运动项目,从运动规则、运动场地、运动器材等方面进行认真改进,使不合理的内容、规则、器材要求变得合理些。另一个方面我们还要全面借鉴竞技体育的先进思想、做法、内容。在民间体育改进与培育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两种文化相冲突的地方。对此,各级、各类学校要本着相互兼容的原则,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如:竞技体育中对运动量、运动负荷的科学要求也可以适当引入民间体育中,给民间体育新的时代内涵,以实现其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改进的运动项目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扶持,不仅组织者本人而且要呼吁当地政府、学校在可能的范围内给予行动支援,使课程资源不断丰富起来,使民间体育运动项目更具有生命力,以满足培育师资的需要。如踢毽子,我们重点要将多种不同的踢法加以搜集、整理,然后可以借鉴现代体育项目如足球、花样体操里的技术动作,根据毽子运动的实际情况,对它的游戏规则进行合理的“补充”和“省略”,可以尝试编成固定的套路,演变成“中国式艺术体操”项目。
3.5 开展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教材化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民间体育的评价,一方面,可以了解新教材能否操作及操作的程度、学生对新教材的兴趣程度以及是否达到健身的目的等;另一方面,教师可把学生对民间体育产生的反应以及本身存在的问题,反馈到教学当中去,从内容、规则、器材或教学方法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研究并加以解决。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其成熟起来,更好地为推广新教材服务。如对风筝项目,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体力不同制作适合达到个人锻炼目的的风筝,对风筝的外型和构造进行合理的调整,在器材、规则方面也可以不断尝试优质材料。这些工作便需要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反馈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摸索,以在对民间体育课程的评价中,找出更适合的游戏规则和教学方法等。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民间体育项目教材化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需要做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它不仅要求组织者眼光敏锐、大胆尝试,更需要他们有较深的民间体育文化知识和人文、地理、历史知识。当今,湖北省体育院系能开设民间体育课程的学校很少,开设的项目也非常有限。缺乏师资是制约推广民间体育课程的瓶颈。因此,对民间体育课程入选湖北省体育院系教材的对策研究,对加快民间体育师资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在民间体育入选湖北省体育院系教材的工作上,我们要遵循时代性与民族性,健康性与娱乐性,科学性与实用性的原则,加大对民间体育资源藏量及普查的研究力度,科学地进行鉴定与筛选,合理地进行改进培植,理性地进行课程的评价。争取在最短时期内培养出具备从事民间体育运动教学的教师队伍。这对传承与发展民间体育有重要意义,对构建和谐社会也有深远影响。我们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在相关专家学者的积极探索下,民间体育入选湖北省体育院系教材将指日可待。
4.2建议 组织专家学者和民间艺人成立课题小组,深入到民间基层进行发掘、收集、筛选和鉴定的细致研究,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对有价值的民间体育项目,在内容、规则、场地器材等方面进行实效性的改进,向教材的层面改编。


5  参考文献
[1]虞重干,张基振.中国现代风筝运动及其对民间体育发展的启示[J].体育科学,2006(1)
[2][2]胡晓风. 大体育观.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10
[3]郜春霞.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文化学”思考.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4]范兆雄.课程资源的层面与开发.教育评论,2002(4)
[5] www.e56.com.cn民族时讯网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8952886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