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7年第2期
 
高校开设武术功法课程的可行性、必要性及作用意义研究

2007/7/12 10:52:56 浏览次数 6894  

梁燕飞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250014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法、网络检索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普通高校开设武术功法课的可行性、必要性分别进行论述,并阐述了武术功法课程的作用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普通高校开设武术功法课可以进一步推动武术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   功法课程   作用意义
1  前言
    武术功法是武术运动形式的一种,“是指为掌握和提高武术套路及格斗技术,诱发武技所需人体的潜能,提高某一素质或锻炼某一特殊技能而编组的专门练习[1]”;“是专门用于锻炼和展示武术功力的运动方法”[2]和“武术运动基本锻炼方式,练功方法”[3]。随着武术运动的发展,武术功法正在逐渐的被人们认识,更重要的是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经过武术学者的发掘、整理和逐步完善,现在已经成为同竞技武术一样具有相当规模的赛事,2007年全国武术功力大赛正式立项为全国武术功力锦标赛,武术功法进一步受到人们的重视。
    武术功法课程则可以定义为指导学生掌握的练习方法、锻练方式、运动形式及各种武术功法方法的一门课程。作为新时代武术的新一支,已经成为现代武术分化发展中的一支劲旅,为了避免武术理论研究明显滞后技术研究的发展之路,在武术功法发展正恰当时开设相应的功法理论课程,使武术的发展内容完善和充实。

2  可行性的探讨
2.1 具备了相当的武术师资和理论基础
    目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和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发出通知,全国有33所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68所普通高校招收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学的学生,从2005年的63所增加到现在的68所是否向我们说明了中国教育的发展态势。武术功力比赛经过几年的发展,理论正在逐步完善,近几年出版了多本有关的理论教材,国家体育总局运动管理中心科研部编的《武术功法功力比赛资料汇编》,2006年9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武术功法运动教程——竞技功法》,另外还有大量相关的武术功法音像资料,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开设武术功法课的指导材料,并且还有连续多次举办的武术功力、功法的培训班,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方向的教师参加培训,为我们开设武术功法课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基础。
2.2 现代普通高校的教学设备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把教育工程建设作为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通过多年的努力,现代普通高校教育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所以目前中国各个普通高校软硬件设施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基本能保证各个学校都有一定规模的场地。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教育的教学设施大多采用了多媒体投影技术,可以很好地把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现给学生,避免了理论教学无法直观演示的弊端,做到了一目了然的,武术功法课本身就直观易懂,再加上现代先进教学仪器的辅助,教学效率那是可想而知的。
2.3 评价客观,标准量化,争议少
    期末考评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传统的武术考试规则众多考生很难把握,考试的尺度,评价方法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学生成绩的评定有着很大的主观性。加上各个学校的体育教育课程的安排不同,使得各个学校的评判准则的侧重点也不一样。武术本身就存在着评判规则的主观性,学生对考试的结果难免有些不良反映。武术功法的评价却很客观,量化性强,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考试成绩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必要性的探索
3.1 武术功法是保持武术本质功能的现代的重要形式
    武术功法是武术运动的一部分,中国武术通过挖掘整理,目前已经确定的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有131个,中国的武术学者们把这些拳种所包含的名目众多的器械和徒手套路统称为套路运动;把拳种包含的各种各样的攻防技法称为格斗运动;而把这些拳种所包含的种种练功方法称为功法运动。显然武术功法是中国武术的重要一部分。另外武术功法作为武术的重要练功方法,是现代社会除了推手和散打之外,保持中国武术技击本质特征的重要项目。开展武术功法运动使中国武术沿着技击本质发展,既保持了中国传统文化原有的本质特点,又使中国武术继续发扬光大。
3.2 武术功法拓宽和丰富了武术内容和发展
    现代学者不断地认识到武术分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武术功法作为武术运动形式中的重要一种,有自己独特的功能。为了促进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学者们群策群力提出了各种发展方案,武术功法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同现代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一样必然成为重要的一支,武术功力大赛和功法课的开设是其发展的重要部分。因此必然丰富武术内容和发展方式。
3.3  武术功法课的开设可以提高学生对是中国武术的认识程度
    现代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大多是五步拳、初级长拳、初级的器械(刀、剑等)、简化太极拳,而且教学内容与小学、中学的几乎相同,课程安排成直线式、间隔式排列,反复重复中小学的教学内容。使得一部分学生把武术当作是“舞术”,更让人不可以理解的是有很多的学生对武术防身和防御功能的认识持有异议,在报纸上看到习武者打不过地痞流氓的事情已不新鲜。现代的武术功法却不是这样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功夫,掌劈砖头、手指倒立、石锁上拳等等。如此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程度。
4  推广武术功法的重要作用
4.1武术功法课对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有重要的作用
    古谚亦云:“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拳先练功”等等说法,再好的套路没有功法、功力作基础,只能是花拳绣腿。通过开设武术功法课可以使人们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使现实和理论统一起来,“中国功夫”之所以被大家称道,对外国人有如此的吸引力也就不足为奇。从而对历史名人如甘凤池、霍元甲、“燕子”李三等认识更加深刻,也是对《少林》这部影片狂热痴迷的原因所在。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最具有民族代表性的体育项目,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蕴涵了丰富的文化背景和人文思想,也就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最好的载体,从内容到形式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民族精神。因此对继承和弘扬中国武术有着重要的作用。
4.2武术功法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有重要的作用
    武术功法训练是重复练习,按“微量递增的原则”进行,如谚语亦说:“练功要有愚公劲”、“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舍本求末瞎胡闹,循序渐进最为高”和“练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等等,学习武术功法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当我们从根本上认识到练功的重要性时,关键是看我们能否持之以恒,这也正是人们能够体会到《少林寺》武僧身怀绝技的奥秘——十年苦练的艰辛。通过武术功法的锻炼将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们优秀的中华民族品质。
4.3强身健体的作用
    武术功法锻炼同样讲究精、气、神,有意到气到力到之说,练习时要求以气运力,做到一动俱动,全身上下都在活动,即武术拳谚所说:“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练习又讲究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久练自化,熟极自神”。宏观地看武术功法运动体系包含着广博内容,有对全身各个部位进行锻炼的方法,并且强调练习的整体性;微观地看每一种具体功法的练习方法,则是专门用于提高某一种特定能力的练习方法。所以进行武术功法的练习有很好的锻炼身体的效果,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4.4 防身自卫的作用
    现代普通高校的学生由于缺少锻炼,身体素质普遍较差,一些人便把他们称为“弱势群体”,当面对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的欺辱、侵害时绝大多数不能给于自己很好的保护;或者富有正义感的人看到他人受到不法侵害时想出手相助,但是苦于自己势单力薄而无能为力。武术功法作为武术中的一种运动形式,其本质是技击,拳谚云:“拳为武艺之源,功为百艺之基”、“招没绝,功夫有绝”和“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等等,自古以来就是人们防身自卫,保家卫国的基本方式,武术功法简单实用“从技术构成看,表现为以单一技术动作和以少量简单技术动作编成串两类”[5],俗话说:“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通过武术功法的练习可以掌握一些最基本的防身方法,动作简单实用,面对危险境况时,在没有援助到来之前起到自卫的目的。

5  开展武术功法的重要意义
5.1  扩大宣传、提高认识地位
    从2004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发文征集武术的健身方法,这是对武术功法的重视,并且于2004年、2005年及2006年12月举办了全国武术功力大赛,但由于起步较晚,人们对他的认识还不够,而高校体育作为继承、发扬和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并能用科学原理与方法指导武术功法的普及和提高。让民族传统体育——武术功法这一特殊形式的武术文化遗产,经过高等学府的提炼与发展,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并且通过他们传播到社会中去,提高人们的认识,扩大宣传。学校本身作为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对武术功法有着强大的宣传作用。
5.2拓宽武术研究领域,丰富了武术的竞赛形式,推动了传统武术的发展
    从2004年以来,成功地举办了三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武术功力得到了人们的进一步认识,因为其评判规则的客观性,易于量化的特点,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肯定,使武术中的三种运动形式“功法、套路、格斗”的比赛全部形成,这是对武术竞赛形式的丰富;同时也拓宽了武术的研究领域,从套路、散打和功法三个方面同时进行,注重了研究全面、具体的中国武术,推动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的发展。

6.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开设武术功法课程,顺应时代节奏。在原有的基础上开设武术功法课,增加了教学 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等等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可以起到宣传,扩大影响,从而推动武术事业的发展。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武术功法教学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未来,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高校民族体育教育将为继承、发扬和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提供良好的场所,并用科学原理与方法指导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和提高,所以在普通高校开设武术功法课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亚慧、何叶. 武术技法的演变轨迹[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4):38-39
[2] [4] [5]  康戈武谈武术功力比赛[J]. 中华武术,2004:10-11
[3] 施秋桂. 武术功法的特征及其社会实践中引发的思考[J]. 体育科学,2006(6):85-86
[6] 洪浩. 在创新中发展——“军安杯”第二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述评[J]. 中华武术,2006(1)
[7] 张莉. 开创武术新纪元的盛会——李成银教授谈首届全国武术功力大赛[J]. 山东师范大学报, 2004(12):8
[8] 武术功力运动教程编写组. 武术功法运动教程——竞技功法[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9]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管理中心科研部编. 武术功法功力比赛资料汇编[M].2005
[10]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 中国武术史[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11] 中国武术拳械录编纂组编. 中国武术拳械录[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381264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