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7年第2期
 
学校体育学科的“结点之辩”——论体育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的区别与联系

2007/7/12 10:56:11 浏览次数 4971  

王    沂
哈尔滨工程大学体育军事训练部  哈尔滨  黑龙江  150001

1 曾经的困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校体育学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诸多学者从不同价值取向,对学校体育中的众多相关问题进行了颇多的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可以说,这些成果从不同的侧面和不同角度对我国体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校体育学科的理论性与科学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然而,在我们取得成绩的同时,却始终存在着一个较为混沌的模糊问题亟待澄清解决,即学校体育学科中不同子学科的相互区别与联系。从目前能够检索到的我国这一领域研究的成果和相关资料来看,对体育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论及体育教学论的概念、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等核心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混沌,未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把握。由于对这些问题解释和描述的模糊和不确定性,也就导致出现了学校体育诸学科的范畴不清,概念不明,研究零散和不系统。这一现状不仅不利于学校体育学科自身建设需要,而且也不适应当前体育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严重阻碍着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与深入。另外,从本人的亲身经历以及与周边学校老师的探讨中发现,有许多的体育教师,尤其是刚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对学校体育诸学科的辨析与认识都存在这一定的偏差。为此,非常有必要对我国学校体育诸学科的概念、性质、对象和研究任务等基础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本文通过对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等的比较研究,旨在从理论上明晰我国学校体育诸学科的相互联系与区别,提升学校体育学科的基础理论水平,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体育教学实践。

2理论的分析
2.1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
    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同属于学校体育学科的范畴,二者在研究的方法上都受到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制约与影响,同时又都从广阔的社会科学中汲取养料以充实发展自身。然而由于我国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的建设起步较晚,迄今为止,对于二者学科区别与特点的认识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也就是说,真正学问涵义上的,能获得学界公认的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的学科区分,却似乎依然遥远。为此,本文试在对体育教育学与学校体育学逐个阐述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以供大家批评指正。
    体育教育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是由前西德的学者倡导的。关于体育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在国外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将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教学、训练和教育(形成个性)作为它的研究对象,其使命在于研究创立借助于运动对运动员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理论和方法论,解决高效率地培养优秀运动员的任务。另一种则认为体育教育学是以整个体育运动中的教育现象(包括教学、发展和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其目的在于揭示体育教育活动的规律(主要是运动技术和战术的教学),阐明体育教育活动的原则、手段和方法以及运动课业的教学和教育,以便有效地发展人的体形、体能和活动能力以及个性。我国的体育教育学研究较之国外则起步更晚,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人提出应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体育教育学,并认为体育教育学应以体育人才的培养作为它的研究对象,目的是探讨培养体育人才的教育规律,高效率地解决体育人才培养的任务。1994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体育教育学》专著。该书作者认为体育教育学是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是一门交叉性的理论应用学科。是研究整个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及科学方法。对比国外与国内体育教育学的学科定义,我们认为,体育教育学不能将研究对象与任务仅仅局限于培养优秀运动员上,而应在此基础上拓展研究的领域范围,把体育运动中的所有教育现象包括在内。也就是说,体育教育学是研究体育教育全过程的学科,是揭示体育教育的教学规律、方向、发展形态、基本特点,从整体上阐明体育教育与各学科教育学所运用的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学科。它由体育学和教育学相结合而成的,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
    在我国,对学校体育学的科学认识是逐步加深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任务逐渐趋于明朗。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其标志是1983年出版的《学校体育学》。由此开始了学校体育自我认识的新阶段。最初学校体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仅仅是体育教学,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它的研究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目前,人们对于学校体育学的学科定义基本上取得了一致。即认为学校体育学是一门研究学校体育现象,揭示学校体育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它研究学校体育与外部的关系,即: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关系;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的关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还要研究学校体育内部的关系,即:研究体育锻炼、营养、保健的关系;体育课堂教学、运动队业余训练、课外体育锻炼的关系。换句话说,学校体育学关照的研究领域仅局限于学校范围中的教育现象。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由于体育教育学和学校体育学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明确与坚持各自的研究对象,有利于二者的健康发展。体育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在教育科学体系中,其学科地位比学校体育学要高一个层次,其研究领域自然也比学校体育学的研究领域宽泛得多。具体来说,体育教育不仅包括学校体育教育,而且还包括家庭体育教育、职业体育教育、社会业余体育教育、军事体育教育等,即是在体育学科范围内研究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就教学而言,体育教育学不仅包括普通学生的教学,而且包括培养体育人才(未来的体育教师、运动员等)的教学,而且以后者为主。而学校体育学则是以学校领域中的体育教师与普通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为其研究对象的。很显然,体育教育学涵盖了学校体育学的研究领域。
2.2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
    目前,国内有关体育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任务等学科定义论述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观点。如王伯英等人认为:体育教学论亦称体育教学法,是教育科学中的分科教学法之一。“它是以学校体育教学这一特定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揭示学校体育教学规律,探讨和阐明体育教学本质、过程、原则、内容、方法和组织,以指导体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张颂歧先生把体育教学论定义为“是以一般教学论和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从体育教育的实际出发,分析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总结长期以来体育教学的历史经验,揭示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诸要素(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的物质条件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帮助教师端正体育教学思想和形成体育教学技能,并对体育教学的效果开展科学的评价”。于长镇等认为:“体育教学论是体育教育学一门重要的科学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及其应用。刘清黎等认为体育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揭示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它是探索体育科教学规律和法则”。以上观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阐述了体育教学论的学科定义,各有千秋。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体育教学论是揭示体育教学的本质与规律,探索体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指导体育教学实践,从而达成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门学科。
我国体育课程论学科的建设才刚刚起步,虽然体育课程论的建设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以及众多学者的高度重视,但是直到现在,体育课程论的真实面目、体育课程论的学科体系等许多有关体育课程论的相关问题亟待于澄清。从“体育课程论”的名称看,体育课程论不仅是课程论的一个分支学科,而且还是学校体育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体育课程论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体育课程设计、编制、实施以及评价等的理论与实践,而其学科目的则主要是研究体育课程的特殊问题,揭示体育课程的特殊规律。也就是说,体育课程论是课程论领域中的一门部门应用学科,它以研究和探索体育课程的本质与规律为己任,具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研究视角,富有明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应用性,对体育课程实践具有特殊的指导作用。
    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的关系及其位置的分歧,一直是当前体育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目前,有关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的争辩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将体育课程论作为体育教学论的组成部分,前苏联学者一般持此种观点;另一种则认为认为课程的范围(母系统)大于教学(子系统),体育教学论从属于体育课程论。我国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多数学者也将体育课程论作为体育教学论的一部分来研究。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体育课程论研究,使之逐渐与体育教学论相区别,并逐步走向独立。由此,我们认为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是两个同等重要的不同领域,各有其固定的研究对象、任务、领域和范围,都是学校体育学的并列下位学科,都旨在促进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的科学化进程与快速发展。
2.3 学校体育学与体育教学论及课程论
    众所周知,学校体育学是一门研究学校体育本质及其规律的学科。其研究领域较为广泛,涉及体育教学目的、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原则、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评价以及体育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通过以上对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的分析可知,学校体育学研究领域中的教学过程部分,与体育教学论的研究领域有较大程度的交叉甚至是有所重复,只不过在体育教学论中把对教学过程的研究作为了重中之重,而学校体育学对体育教学过程的阐述则较之体育教学论来说更为浅显。相同地,体育课程论较之于学校体育学来说,在体育课程方面则更为完整、系统和深入。也就是说,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和学校体育学在研究的领域上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研究的层次上是深入和浅出的关系。总而言之,关于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与学校体育学的关系,与学校体育学和体育教育学的关系相似,体育教学论是学校体育学中教学部分的延伸和深化,而体育课程论则是学校体育学中体育课程部分的深化和延伸。学校体育学为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的学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而体育教学论、体育课程论的研究成果也必将进一步丰富学校体育学的相关理论。

3 恰当的结论
    众所周知,一门学科的位置是在与其它相关学科的比较中确立的。从广义上说,体育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及体育课程论等学校体育诸多学科都从属于社会科学,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艺术学等有密切联系,这些学科的发展为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的创建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依据和空间。而学校体育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或影响这些学科的发展。从狭义的角度看,体育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他的研究范围十分广阔,涵盖了体育运动中的所有教育现象包括学校体育教育、家庭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教育等等。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学校范围内的体育教育现象的学科,以研究和探索学校体育诸要素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为己任,显然在研究的对象与范围上学校体育学较之于体育教育学要窄一些。而体育课程论作为研究体育课程的相关原理、方法的学科,在研究的任务与范围上虽然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任务与方法有着一定的交叉重复,但体育课程论是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研究领域的具体化与系统化,在研究的层次上有着显著的差异。相同地,体育教学论作为研究体育教学原理与方法的学科,在体育教学方面较之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更为深入和系统。而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虽在学科位置上从属于学校体育学,但却是学校体育学的两个同等重要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研究范围,各有固定的特点和独立性。因此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是学校体育学之下的两门平行学科。总之,体育教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论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在不同的层面与不同的角度为我国学校体育学科的科学化作出贡献,各具自身独特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喻坚.体育教育学建设与课程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2(1)
[2]潘绍伟.关于学校体育学研究对象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1994(6)
[3]章岚,顾丽燕.浅谈体育教学论的学科特征及与其他几门相邻学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0(1)
[4]陈菊先.语文教育学对象、性质论[J].高等函授学报,1997(3)
[5]孙芙蓉.结点之辩:从分科教学论到分科教育学发展的一种认识[J].南通大学学报,2005(2)
[6]刘蓉.体育教学论与体育教学实践[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6(4)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312652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