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7年第2期
 
“健康”概念的演变及社会价值取向

2007/7/17 15:32:57 浏览次数 6118  

闫万军,赵 斌
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石家庄 050011


摘要: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更是当今社会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健康地认识再发生着悄然的变化。本文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健康的概念,并将西方流行的“体始能”理论引入健康的概念,为构架健康与健康促进的理论体系提出一点个人见解。
关键词:健康、体始能、科学技术、全人健康

1. 健康概念的演变
1.1古人对“健康”的认识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人们就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而且始终把理想的健康状态作为一种追求。中国作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古代科学、哲学、医学的书典中自然不乏对古人健康观的记载和诠释。早期关于健康的论著多把“健康”与“长寿”相提并论,人们追求健康的实质是在追求长寿。《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了皇帝对健康与长寿问题的困惑。皇帝问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何也?”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精于术数…..,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此类的论述特别以我国古老的、土生土长的道教为多见。道教认为,生乃道之别体,修道在于保性命之真。奉行生道合一。这就规定了道教的出发点就在于保全自我,以求长生。同时,道教的另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天人合一”,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天之道乃人之理也”。在这样的宗教哲学观的指导下,人们在研究宇宙秩序的同时,更多是在思考人体内的“秩序”。中国古人所讲的养生,主要是指“内养”,也就是说要从改善身体的内环境入手,通过内视入静、呼吸调节、意念冥想、肢体导引、欲望管理等一系列的手段,来保持健康、不生病,进而达到长寿的目的。
    古人对健康的研究是基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研究的基础。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出身体是形式或工具,灵魂是身体的目的和动力的心身二元论观点[1]。这种观点提示人们,对健康问题的考虑需要从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进行把握,即身心统一的观点。纵观中外哲人与医家的思想可以看到,古人的健康观是一个整体健康观,即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人体与宇宙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中国古代的中医、气功,印度的瑜伽术等是古人进行健康干预的主要手段,而这些都强调从人体的整体入手进行调理,调动人体本来的免疫功能以抵抗疾病。中医则采自然之精华---中药来调节人体内在的功能。古代中医、气功理论源于古代朴素哲学。中国著名的阴阳五行图(又叫双鱼图)很好地反映了古人对世界的理解,即世界上万事万物皆有阴阳两种属性,阴阳相平衡且可以相互转化,这种平衡和转化是持续发生着的。
    古人的整体健康概念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的哲人和医家的聪慧与先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他们对更精细的健康概念探索的无能,因为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不可能让他们对人体的微观世界进行深入地探索。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控制能力也是微乎其微的,整体健康观的产生更多的是哲人“思辨”的结果。
1.2 近代人们对健康的理解
    虽然古代已有医家开始对病人实施手术,但对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系统认识是开始于近代。近代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劳动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人们不再去追崇那种思辨的哲学,转而利用工具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认识人类自身。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得人们有能力去探索人体的微观世界,精细的工具可以使医生能够完成更复杂的手术。血液循环理论的诞生,使得人们开始将物理学中能量的概念引入人体生理学,并开始研究人体能量代谢过程。近代科学的发展解决了人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问题,因而“科学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潮认为科学无所不能。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也开始了“物质主义”、“结构主义”的探索。
    近代社会,医学、生物学对人类的贡献可谓空前重要,人们控制了许多传染病,能够治疗许多过去认为的不治之症,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医学、生物学的研究就更加依赖,并期待着用医学的手段控制人类的健康,用对人体生理、病理、甚至细胞生理、细菌学的研究成果来控制疾病,延长人的寿命。所谓“生物-医学”的健康模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1.3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四维健康概念
    电子计算机的问世,特别是互联网的产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它使得信息交流变得十分便利,使人们对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发生着悄然的变化。“信息社会”在推动经济、政治、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人们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新的健康问题已油然而生。心理健康的问题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2],“亚健康”、“灰色状态”等健康问题困扰着人们。人们开始认识到,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远不能诠释和控制我们的健康。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它成立的时候就将新的健康概念写进他的宪章中:“健康是指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上都处于完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这个健康概念被称为是“三维”健康概念。
    现代社会的发展滞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人们的物质欲望的不断膨胀,使得部分人为获取个人利益而不折手段,道德失衡成为影响社会健康发展乃至个人发展的突出问题。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将道德健康纳入到健康的概念中,新的健康概念包含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的内容,即“四维”健康概念。
1.4 动态健康概念及“体适能”理论
    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四维健康概念虽然得到了全球的一致认可,但它所阐述的是一种理想的健康终极状态。他对健康促进与健康控制并不具有方法上的指导意义。因此,美国运动医学会提出了“动态健康”的概念[3],认为“健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人有时是非常健康的,有时又是有病的,甚至有时可能患上严重的疾病。生活方式的改变就会引起健康状态的改变”。美国运动医学会积极倡导人们从事科学的运动锻炼,并以“体适能”水平来衡量一个人的健康水平。所谓体适能就是指人的适应环境和运动活动的能力,它包括心肺耐力、肌力与肌耐力、平衡与柔韧能力、身体成分四部分。这种理论似乎又回到了机械唯物主义立场,用结构要素的方法来考察健康问题。事实上,动态健康概念与体适能理论也是在整体考察健康实质的前提下,为提高对健康状态的控制而提出的。体适能理论认为,健康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评价健康与健康概念本身一样复杂。体适能反映了人体的适应能力,即反映了人的身体的“性能”,因而可以反映人的健康水平,同时也为我们进行健康干预、健康促进提供了具体方法。

2.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对健康概念的影响
2.1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健康概念的影响
    科学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改变着人们对自身的认识,无疑也改变着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从健康概念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在不断地探索如何全面地把握健康的概念,如何控制健康的问题。甚至到了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人开始尝试运用现代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统计学的研究成果,对健康进行评估与控制,创立了一门新的技术——健康管理。作为一项新技术,健康管理把对健康的宏观和微观研究的成果结合起来,把多种学科的研究手段综合应用到对健康的研究当中,把研究成果直接与市场联系起来,开创了一种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可以说,健康管理不仅仅是一项新技术、新学科,而且更是一种新的科学研究范式。
是分子生物学、医学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控制能力,现代物理学、数学的研究成果又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疾病的检测能力。其结果是强化了人们的科学主义思想,进而促使人们去研究 “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健康问题。在促进人类健康水平,延长寿命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确功不可没。然而,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带来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道德问题又在损害着人们的健康。现代科学技术已不能包揽解决健康问题的重任。
2.2 社会发展对健康概念的影响
    社会的发展似乎永远滞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这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明显。但是,科学技术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又必须由社会本身去消化,这就促使了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探索健康问题,控制健康水平提供了方法上的可能,但它带来的对健康的不良影响需要由社会的发展来解决。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四维健康概念就增加了“社会适应”、“道德健康”这样的社会学范畴的内容。现代社会将健康放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多学科的探讨,从医学-生物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管理学,进而扩展到环境资源、经济学等学科。学科的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使得人们对健康的研究也在微观和更加宏观的方向上深入发展。的确,影响健康的因素既有宏观的自然界,甚至宇宙中的变化,也有微观的细菌、病毒。既有可量化的医学、生物学影响因素,又有只能模糊量化,甚至难以量化的社会学、心理学的影响因素,如人际关系、自我效能、焦虑、社会动机等。对健康的研究也需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协调配合。
    西方发达国家提出了“全人健康(Wellness)”的概念绝不仅仅是医学、生物学研究成果的结晶,而是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甚至政治、经济之大成的产物[4]。因为西方国家早就意识到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作用。因此,社会的和谐也是最大的健康促进因素。可以说,胡锦涛主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是最大的健康促进方针。

3.不同社会时期的健康价值取向
    古代科学技术水平很低,人们不可能认识到很多的关于健康的实质性的问题。同时,生活在农业社会的人们,相互交往与沟通的渠道很少,人际交往的范围小,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很小。人们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寿命的长短。我国古代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古人关注健康,其核心价值在于健康能够长寿,而且强调个人健康。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变化,工业化生产使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某些行业还出现了职业病,因此,健康被认为是坚持工作的前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由此看来,近代工业革命使得人们的健康的价值观有了更丰富的内容,即:健康为个人发展。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健康价值观已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人们关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人们关注个人的健康,也关注他人乃至全社会的健康,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不良影响也影响到健康水平;人们关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从古代到现代,健康的概念从整体的健康观到因素分析的健康观,再到全人健康的整体健康观,健康的概念也走过了螺旋上升的过程。如今,除了医学、生物学界的科学家们,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许多学科的专家们都在研究健康问题。未来社会,健康将会是人们普遍关注的,多学科综合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同时,各行各业都将以健康主题引领行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健康的研究将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包罗.沃尔夫 著,黄藿 等译. 哲学概论[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2]朱敬先 著.健康心理学[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7
[3]Steven T. Lee. Health and fitness theory. Paramount Education Press. Canada, 2005.
[4]张建平. 体适能概念辨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02,6
作者简介:闫万军,(1965-)山西祁县人,副研究员,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运动健康促进
*通讯作者:赵斌 (1956-),河北张家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444667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