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璐 河北联合大学
在中国做点实事非常困难,为公共的事情,搞不好还要搭进去个人关系,《体育学刊》的时评系列就是这样。记得早年的奥运会座谈会,到《“杨殷争辩”的思考:中国体育该往何处走》,《大型运动会是不是太多了》,再到现在这个《体育与高考——体育在线学术论坛网友讨论摘登》。 应对体育领域发生的时事的学术评论,我们学界做的非常少,就像书评、访谈这些非正规的成果形式,我们的学界是不屑一顾的。青年记者杂志是新闻类核心期刊,可能是因为行业的原因,上面有很多这样的紧贴时事的行业评论论文,但是体育期刊做不到这个魄力。因为现在的期刊评价体系非常功利,你搞一个这样的评论,10来个学者来讨论一个问题,算几篇论文?影响因子是不是要下去?哪个傻帽期刊敢搞这样的活动?哪个傻帽编辑刊登这样的文章?答案是肯定的。用一篇论文吧,署名又成问题,谁排前后都别扭。现在的学界已经不是原生态的学术传统了,正处于机械生产的世界,至于未来可能想象的“人文”世界,我辈能等到否? 这次学刊主题征稿的号召未能响应,源于信心不足,我没有这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看到学者点评,感触良多。斗胆说上两句,多为不成熟看法,欢迎拍砖。 主题讨论主要是针对体育进高考,这样紧贴一线实践的话题,应该要让中小学的一线教师广泛参与,至少具有“合法性”。但仅有一位作者来自中小学。这就很像中国的人大代表,在象征意义上,在具体事务上,具体代表了谁?又代表了哪个层次的利益诉求? 各学者的评论充分体现了 体育在线这个学术交流平台的批判性特质,主流观点完全是持批判态度。这体现了体育在线网友的忧患意识,或者有点“愤青”色彩。也体现了学刊“够意思”,拒绝学权、特权,提携一线网友。总体上有唐炎这样的理论派,卫京伟这样的思辨派,纪成龙这样的评论派,陈青这样的实践派,呈现不同价值视角的观察。 总体上而言,有几个方面需要再进一步做讨论。 第一,体育进高考与体育学科地位有关系?就像人人都会唱歌似的,这和表演这个专业的学科地位好像没有啥关系。我以为,体育的学科地位是体育学人对跨学科的影响力和认同程度。举个例子说,一个靠研究生帮他写论文的人,混上了博导,这并不表示从此这位哥们就具备了学界影响力,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这个职位或权力的影响,学生们要考博士生,必须要表现对权力的敬畏。当官位一失去,所有的荣誉和尊敬就失去了。体育的学科地位,应该是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深度得到跨学科的认可,这样才能真正的赢得一个学科地位。你想想,我们总是把跨学科的东西拿过来,结合论述一下就生产出新成果,这样能得到跨学科的认可不?体育进高考,只是增加了体育作为权力的色彩,至于学科地位,他进还是不进,都还在那里。就像2013新年春晚总导演哈文说的,春晚不管你看不看,她都在那里。还是要自身功夫过硬,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一个学科只要肚里有货,就能拥有学科地位。 第二,学者们很好的区别了体育的功能,并不是解决健康的唯一途径。论述时也应避免把体质健康联系在一起。健康这个概念是近10年并入到学校体育领域的,有些学院也借机改名为体育与健康学院,那样显得更有内涵,更充实,心理更有底气,更好壮胆,以便出去喊话。建议先别研究健康,国外的医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等,都在凑热闹研究健康问题,健康研究是一个超级大的问题。体育领域先把体适能这个领域研究好已经不错了,健康问题先放下一段时间也不迟啊。 第三,有些学者指出,体育高考肯定搞成应试教育,最后毁掉了学生的运动兴趣。我以为,这是体育课程文化论的翻本,也就是说,学生连专项技能都没掌握,你去和他讨论运动兴趣还是文化,这不是在扯淡吗。现在有些学校,上课把球一撒走人,下课收球,曰为探究式教学,个性化教学,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这点结合10年的工作经历,感触太深了。可以说,中小学教学大半是失败的,失败之处就是在名义上讲了太多的文化,太多的理念,太多的玄虚扯淡的东西。而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连一项专项技能学生都掌握不了,这就是10多年的学校体育。你的运动兴趣,你的乐趣从哪里来,我看会打篮球的学生玩的都挺快乐,那些不快乐的,最了无生趣的,都是那些不会打球的人。你不会打球,当然体会不到篮球的快乐。运动是身体的实践,技能学习的过程是很痛苦的,要反复的练习,不断练习,甚至枯燥的训练过程。你连球都接不住,还去谈乐趣,谈文化,这不是扯淡是什么。中小学体育不要那么高深,做到一点,我看就算是成功了。就是教会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啥都行啊。就这么一项运动技能,我相信,学生10多年的中小学光阴,也不一定能够掌握,倒是像专家所言,掌握了一堆的先进“理论”、“理念”、“文化”的东西。有时候上大学体育课很无奈,我总觉得自己是在完成小学的技术教学,因为学生们什么都不知道,我不知道他们的中小学都干嘛去了。有时候问下学生们,学生说中学体育课不就是发个球,自己玩去呀。O了,打住,我也不问了。当然我承认有体育单项基础好的学生,但肯定是极少数。我还是有良心的教师,因为我还必须教会学生们一点运动技能,毕竟不能让他们往操场上一站,和我谈点“文化”和“理念”,就考试通过了。 总之吧,别扯那么多悬乎的东西,跨学科的东西我也能看懂,我也会搬过来展示。先把学生们的运动技能教好,再来谈运动兴趣和运动文化也不迟啊。 总体上我非常赞同学者们的观点,即体育不需要进高考,进高考弊大于利。 但是如果体育不进高考,按照现在这个模式走,也好不得哪去。真正的要增强学生体质,就必须搞好学校体育工作,就要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变化。陈青的观点比较赞同。消除在工作量计算等方面的职业歧视,真正提升体育教师的待遇。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比进高考可能更有效。例如,将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翻10倍,教师工资翻2倍,切实提升工作效率。但是要让学校增加体育经费,我看肯定不可能。所以说,不管体育进还是不进高考,现在这个状况还是会延续下去,不会有太多改观。其实,体育领域大可不必自责,看看核心期刊即可,我们体育学界的核心在市场上的价格是跨领域核心期刊的2倍、甚至4倍。体育领域总体上还是非常不错的,看看那些应试教育的科目,再看看音乐、美术、劳动、思想政治那些科目的状况,就知道体育已经发展的很不错了。 陆炎的观点我非常赞同。体育服务于生活,而非健康第一。我这里要说,体育甚至不能和体质联系起来。体育只能作为生活中的一个部分。体质只是运动的附属品。参与体育是为了高品质的生活,乐趣的生活,有意思的生活,让健康、体质这些东西见鬼去吧。 还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真理”问题,需要澄清。“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这是一个伪命题。我所知道的现实情况是,学生相对于历史课、马克思主义课、思想政治课、外语课,相对于枯燥的理论课,相对于功利的应试教育课程,更喜欢体育课。《体育学刊》早年也刊登过辨析这一观点的论文。大学生现在喜欢打游戏,有时候白天补觉就懒得去上课了,但体育课一般都会去,因为同样是玩一玩,比上理论课强多了。 体育进高考会引发“突击”应试问题,反而会造成学校体育的被动局面。这一问题存在疑问,在论证时,不能用事实的反向推理提供证据。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体育不进高考,高三体育课不也挪去用做文化课使吗?这种论据是没有说服力的。再例如,如果体育不进高考,现在学生体质不也是这个状况吗?学生们不也啥也没学着吗?啥也不说了,一线体育工作者,都知道那个体质测试是咋回事。 最后,提一下 清华大学 刘波博士的观点,“强迫运动”是一个必须的过程,没有“强迫”就不会有“兴趣”,就不会有“乐趣”。我不知道评论的学者们是不是真正的参加过令人难忘的竞技,反正在我跑完那枯燥的环城路线时,我感觉自己赢得了世界,那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让我懂得无论何时都要坚持下去的人生真谛。就像目前这个异常艰苦的学术生活,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坚持下去,至少我现在还在码字,还在网上发帖,还在坚持,感触争鸣的乐趣,而这正是儿时艰苦的冬季长跑比赛馈赠给我的,正是竞技和比赛赋予我的,并将受益终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