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13年第3期
 
浅谈逆境应对策略---以乒乓球运动员以弱胜强案例心理分析为例

2013/5/17 9:29:41 浏览次数 4173  

熊志超 (圣保罗男女中学 康乐协会,中国 香港)


摘  要:本文通过一个以弱胜强案例心理分析进行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从反面引申出逆境应对策略概念,吸取对方的教训,为我们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乒乓球;逆境应对策略;以弱胜强案例心理分析

前言
    逆境应对策略探讨是在竞赛中运动员表现的最佳心理机制的研究中产生的,在现实中我们发现最佳心理机制实质是理想化的表现形式。在实践中都面临着操作上的困难,”首先是如何找到最佳心理状态,其次是如何引发最佳心理状态,再次是如何保持最佳心理状态。”[1]由此看来,”我们不应探讨竞赛中运动员表现的最佳心理机制,而应追求高压力下运动行为的有限合理性(指在不同情况下的合适的应对方案),应探讨高压力下运动表现的适应性机制”。 [2]本文对本校参加香港学界体育联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港岛西区乒乓球团体赛以弱胜强案例为例进行心理分析,其目的是要导出“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面对逆境的应对策略”的概念。

1.实战案例
    今年3月22日我校(香港XXX男女中学附属小学)乒乓球队参加香港学界体育联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港岛西区乒乓球团体赛,荣获女子甲组、女子乙组两项冠军和男子甲组、男子乙组两项亚军的好成绩。其中女子甲组在半决赛第1、2号发挥失常的情况下,虽以0:2落后,但第3号却顶住了压力,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对手,极大地鼓舞了全队的士气。最终以3:2实现大逆转,进入决赛。
    冠军争夺战,在对方主力明显高于我方实力(稳拿2分)的情况下,我们靠心理优势彻底摧毁了对方主力球星的心理防线,迫使她输掉了关键的第4盘。最终我校以3:1荣获冠军。稍后将代表港岛西区角逐全港包括九龙区总冠军。
1.1案例心理分析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决赛。我方抽到主队。赛前分析,从双方实力对比来看,我方明显处于劣势。对方主力Y实力超群(达到成人乙组的水平),不出意外的话,稳拿两分是没有悬念的。不过她们的2号X不如我方主力A(达到成人丙组的水平),却与我方2号B旗鼓相当。正常情况下双方第1主力应各拿一分,第3号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谁的第3号输谁就要背起沉重的包袱,我们考虑再三决定放弃6年级的3号C选手,出奇乒大胆启用小学1年级的新人对付对方6年级的3号Z选手,目的是想抓住对方以大打小更容易想赢怕输的心理拿下第三盘,第4盘好让我方主力轻装上阵与对方背上沉重压力的主力拼一拼。
    我对运动员说:你们不要被对方1号给吓倒了,即使她拿我们两分,我们每人拿她们一分照样能赢。结果前面打得和我分析及预期的一样,我们以大分2:1领先。这对我校很有利,不过我队主力A的求胜欲望很低,完全没有信心与对方主力Y较量,A觉得“很难赢”。她是处于最糟糕的心理状态。
    此时我鼓励A说:“你已经拿到一分,已完成任务了。这盘对双方都很重要,对方只有赢了这盘才有机会打决胜局,也就是说,她输不起,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而你不一样,你是没有压力可言的,轻松对阵就当是练习锻练自己,就能打出自己的水平逼对方犯错,战胜她是完全有可能的”。经过心理调整,结果第4盘的第1局A打得非常出色,比分一路领先,对方Y却打得很紧张,出手不够果断,失误频频,最后,A以11:7先拔头筹。第2局对方Y不愧为高手,以相同的比分11:7还以颜色。第3局比赛前,我对A说:“你看看她打出界外的球这么多就知道她有多么大的压力。你要大胆抢攻,你是没有任何压力的,输了正常,赢了就赚了。比赛就是这样,双方开始都是硬碰硬的,到了关键时刻妳硬她就软,妳软她就硬”。“一定会有一方会崩溃,这时候,没有崩溃的那一方一定要坚定,不能手软(保守)。否则对方缓过气来崩溃的就是你。”[3]“你要坚持原来的打法,积极主动决不手软,Y就会崩溃的”。
    结果第3局A以轻松的心态打好了开局,并以5:3领先交换场地。到了中局接近至尾局时一度比分胶着,不过A凭借心理优势,尾局敢打敢拼首先以10:8拿到了赛点。尽管被对方追回一分,但A没有手软,发球抢攻得分。A打出了超水平,而对方Y则背上了想赢怕输的思想包袱,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最后,A以这样扣人心弦的方式以11:9险胜。

1.2 小结
    从这盘以弱胜强的案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心理素质的重要。尽管小孩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没有成人大,但只要教练员把这个环节做到家,以弱胜强不是梦,完全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当然这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自己要调整好心态,还要发挥出应有的水平甚至超水平,迫使对方犯错,产生想赢怕输的思想包袱,从而影响她的正常发挥,才能做到以弱胜强。

2  逆境应对策略
    通过以上案例心理分析,作为教练员是否应该总结以弱胜强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吸取对方的教训?对我们今后的训练和比赛都有好处。
    我相信对方教练尝试过调整Y运动员的心态,可是没有成功。运动员在没经历过这种意外的环境中比赛,在短时间是很难转过弯来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任何级别的运动员都是致命的,其结果是超出了Y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压力和应激状态下发挥失常。可见,逆境中比赛大都是没有抵抗力的,笔者认为这不能怪Y运动员无能(她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处在高压力竞赛情境中的运动员不得不在短时间内做出一个又一个的决策, 并付之行动, 她的认知、动机, 甚至基本生理机制在这一过程中通常受到了限制, 要期望她在如此复杂的应激情况下总是表现出最佳思维与最佳行为可能是夸大了人的 ‘完美’理性” [4]。反之, 从脚踏实地的逆境应对开始做起,可能更有说服力。
    本文对以弱胜强案例进行心理分析的目的,主要是要导出“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面对逆境的应对策略”的概念。这里涉及到对理想竞技表现的理解。传统的运动心理学经典理论,例如“倒U形假说”指出,在“倒U形”曲线上升范围内,心理能量是积极的、正面的、驱动性的心理因素,比如出现坚强的意志力、顽强的拼搏精神、求胜欲望、必胜信心、专注的注意力,等等。在此范围内,随着心理能量的提升,运动成绩也会提高。心理能量处于过低或过高水平都会影响运动绩效。所以运动员要通过训练学会调整自身的心理能量水平,使自己在比赛中能够处于最佳心理状况,发挥自身的优势,展示自已的技术水平[5]。然而这种理论在实践中都面临着操作上的困难,首先是如何找到最佳心理状态,其次是如何引发最佳心理状态,再次是如何保持最佳心理状态[6]。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讲,上述传统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案受到挑战。
    理想的竞技表现应该是:“在竞赛中对逆境的成功应对。即便运动员不是处在最佳心理状态上(指最佳心境、流畅状态),只要能合理应对逆境,有效补偿过失、调节自身,他/她仍有可能达自身潜能的最好表现。不应探讨竞赛中运动员表现的最佳心理机制,而应追求高压力下运动行为的有限合理性(指在不同情况下的合适的应对方案),应探讨高压力下运动表现的适应性机制” [7]。
2.1逆境应对策略案例分析    
    以下是本人前年在香港教练培训委员会为教练员举办的持续进修课程上听姒刚彦教授讲课时记录下来的一个案例:他曾经为多支国家队提供过心理咨询服务,其中“为赢琼斯,罗雪娟大胆搏杀”一例最为令人称道。罗雪娟在2003年游泳世锦赛时依靠一个风险极大的心理战术战胜了澳大利亚蛙泳名将琼斯。“琼斯在100米蛙泳的预赛中游出了新的世界纪录,当时罗雪娟的压力很大,为了适应和改变这个逆境,罗雪娟入水后就全力冲刺,这让琼斯的战术被打乱。”琼斯如果跟随,最后20米的冲刺可能会出现问题;如果不跟,琼斯可能无法挽回差距。琼斯心理出现波动,最终只能遗憾地目睹罗雪娟夺冠。姒刚彦表示,之前,罗雪娟在训练中模拟过这样的环境,搏杀时,她对冲刺的体能问题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2.2小结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同人类对待疾病的态度一样,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是采取各种方法防患于未然,不是仅仅等到运动员在出现了问题再去治疗、调控,而是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教练员事先教会运动员心理调控的方法及为运动员设计在比赛中出现逆境时怎么应对的实景模拟比赛训练方案。让运动员明白在比赛中出现意想不到的逆境是常有的事,当比赛真正遇到时运动员就会有心理准备,就能泰然处之。可见,如果Y运动员的教练在比赛前模拟过大比分1:2落后,在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打第4盘,就有免疫力,结果可能就会相反。显然这种逆境应对策略比临场的心理调节来得更有效。

参考文献:
[1][2][4][6][7]姒刚彦 青少年运动员的逆境应对训练. [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3卷第3期185-186
[3]李隼 师徒十年. [J]乒乓世界,2012年第10期23页。
[5]熊志超 乒乓球运动员心理压力分析及其解决对策.[J]乒乓世界,2010年第4期98-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8953872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