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学期,导师马卫平教授担任了新生运动训练专业篮球班(男生)田径普修的教学任务。对于这些刚进入大学校门,活泼可爱的孩子,马老师内心充满期待,和以往一样对他们的要求是严中有宽。遇到学生有些伤病需要见习的,一般来讲,马老师都会同意。记得开始两次只有1-2人见习,后来几次课就增加到了4人左右。这次课竟有9人之多。对此马老师百思不得其解。他回想起他们当年的大学学习生活,见习的现象很少,学习热情很高。每次课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都希望每次课不缺,而目前遭到的这一状况,问题出在哪里?是教师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是培养计划的问题,还是教材的问题?最后马老师认为,学生见习现象的背后一定有我们值得深入思考的诸多问题。为此,马老师和我一道,与见习学生进行了一次访谈。访谈在宽松的环境下进行,同学们道出了自己的一些真实想法。今天写出的这篇文章只是肤浅的认识,希望引起同行、同学们更深的思考,并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进程: 今天2006级运动训练系篮球一班有一堂田径普修课。这个班共有26人,做准备活动时,有9个学生申请见习。利用这个机会,马老师想了解一下学生的思想情况,便招呼这些见习生到办公室聊一聊。结果有3个学生听到要去办公室,以为是要批评他们,立马起身上课去了。 我们对余下六位学生做了大约1个小时的访谈,涉及到了学习动机、态度、学风、就业打算等其他思想情况方面。 这些学生见习的原因无一例外都是伤病。有的确实是还正处于手术后的康复期,而有的则说不出所以然来。问到他们是如何走上体育这条道路时,大部分是两个原因,一是因为长得高,被别人怂恿的,二是因为高中文化课成绩一般,想以体育生的身份考大学,在文化课上占点便宜。术科课的到勤率一般都可以保证,但文化课就差多了。他们都很坦承地表示,术科课除了篮球课,文化课除了语文外,其他的大部分的课都不愿意去上。一是因为听不懂,二是因为没意思。要不是文化课的老师坚持每堂课都要点名,他们一般都不会去。即使去了,也是在课堂上睡觉。加之社会和同学中有很多人对他们这个群体有成见,认为他们没有参加高考,是花钱进来的,有点瞧不起的意思,他们对此也讳莫如深,更无力去争辩,久而久之就有了一种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认为反正学习搞不好,还不如痛痛快快地去玩,混个文凭算了。 谈到毕业后的出路问题,六位学生都说自己刚进大学,还没有考虑过四年后的就业问题。不过,他们听说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只有15%的人会去当体育教师,因此他们表示自己今后毕业后恐怕也不会去当体育教师。有几位学生则是希望在读书期间能多考几个其他领域的证书,如律师证、导游证等等,期望毕业后或许能有用。因此,有人建议在课程设置上多添加一些体育以外的课程,如管理、法律等等。这表明这些学生对体育并不感兴趣,也不了解,其志向也不在体育,完全只是想靠体育当敲门砖,叩开大学的校门。说起大学生活,有同学说大学比高中时好玩,没有人管,有的说人际关系很复杂。 在学习上,受访的几位同学们都说明显感觉学风不好。有时候他们想看看书,刚把书翻开,旁边的人就会嘲笑:“还看书,你以为你谁啊?又不是考进来的,走,玩牌去”。刚燃起的学习欲望,就这样被扑灭了,转而去打牌、上网、闲聊。 思考: 运动训练系的学生可以说是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真正想学习的人没有氛围。俗话说:“学好难,学坏易”。学校应该创造条件,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传播优良风气的环境,使不好的风气没有立足之地,而不是任由其蔓延。 大部分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并不是不想学习,也不是没有学习的欲望,而是没有学习的气氛和环境,没有监督机制。高中时他们被管习惯了,一旦进入学习方式天壤之别的大学,就像久被囚禁了的鸟儿,一朝得到自由,肯定是无法控制地的疯玩。人都是有惰性的,需要有人去监督和鞭策,但大学显然不能像高中那样严格的监管,然而完全靠个人的自觉和自省来改变这种现状,也是不实际的。 此外,职业规划教育宜早不宜迟,学生刚进校门就应该有这样的危机教育,最好带他们去招聘会现场去亲身感受一下那种激烈的竞争氛围,以树立和增强他们的就业危机感,使他们在四年中不敢混日子。最近不是有新闻报道:上海白领时兴“现代陵园游”吗?其目的是为了让借此机会与生命进行交流,去思考生命的主旨,进一步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让新生去参加职业招聘会也是这个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