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8年第4期
 
高校体育专业武术教学改革的试验与启示

2008/4/9 10:35:26 浏览次数 5077  

摘    要:采用实验法和调查分析等方法,结果表明:非实验区B组的教学过程,则是继承与阶段性提高相结合指导思想的真实写照。实验区A组教学过程的作用和意义,一是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原始基础,技能迁移与发展优势,自学与互学,即教学过程的三种重要关系向社会实践需要的良性互动层面转移;二是激活了武术本质属性和结构原理其内在的创新规律与教育的本质意义有机统一为通识的发展作用。
关 键 词:武术教育;创新规律;规范化

1  问题的提出
    根据20余年我院武术教学课前的调查揭示:被调查学生在中、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中,几乎都接受过体育教育专业学历的教师指导,但是,其中88.6%的学生在考入体育专业前的武术基础为零。由此说明,高校体育专业武术课程的内容设置与初级学校教育阶段的实际需要存在着一定的不相适应性,研究和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当前高校体育专业武术课程体系改革的首要问题。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择陕西理工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0级前3届武术普、选修课程(以下简称武术课程)学生为非实验区B组;2000级之后(包括2000级)3届武术课程学生为实验区A组;抽样对象以2000年为中界(更新教学内容的时间),各发放问卷50份,实地考察访问68人次。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6%。通过对同等条件(教师不变;教学年级、人数和课时相同;学生的武术基础均等)实验区A组与非实验区B组各3轮次以上的不同教学内容、过程、方法、评价标准、影响度等有关问题的试验、调查和对比分析。为完善当前学校武术教材的内容建设,梳理教学过程与教育目标之间的矛盾,正确把握学校武术应该由谁教、教什么、如何教等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1]。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技击性元素与健康教育目标的统一是学校武术课程教学内容建设的灵魂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体育院、系的武术课程中,教师对技术部分的内容设置,基本上是由基本功、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套路学练习、专项素质和辅助练习、格斗技术5项内容所组成。虽然在不同学期的侧重点不同,但总体上反映出B组的比例,见表1。2000年之前,我院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其他院系同出一辙。之后,通过对现代武术研究成果的分析,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趋势,以及新颁《课标》的深入研究,我们在教改内容和比例上做出了大幅度的调整,初步呈现出表1、A组的比例。
3.2评价标准与个体基础和发展因素的有机统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标志
    在2000年前,对于我院体育专业武术教学实践能力的评价,基本上是以1986~1996年期间2次《武术竞赛规则》的修订版本为依据。随着人们对教育目标与武术价值体系内在关系的进一步理解和深化,我们在武术技术实践能力的评价标准和方式方面作出了重大修改。
根据固定考核组对非实验区B组课程结束后的基本功和套路考核成绩显示:86%以上的学生在武术课期间,掌握了长、太、南、刀、枪、剑、棍等规定、传统类拳、械的套路技术;82.6%的学生成绩在82~96分之间,说明B组学生的基本功、专项素质和套路技术水平较高。但是经调查发现,92%的学生在工作后1~2年时间,约有85%的套路基本遗忘。占据前两位的原因是,套路结构的严谨性和模式化与中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能力是不相适应的;教育观念仍然是陈旧的,教育模式是保守的,教育方法是死板的。这实质是造成学生在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基础以及自身体质和机能的自然下降而无法适从,导致早早的陷入到遗弃这个怪圈之中。结果揭示,B组学生的学习内容、效果和评价标准,重点体现出继承与阶段性提高相结合的目的。
    通过固定考核组对A组课程结束后的基本功和多项套路考核成绩与教学能力检测点的综合评定显示:95%以上的A组学生在限制性条件下创编的基本功辅助操、组合动作、拳械套路以及其创新内容和教学过程的陈述与演示,具有生动多样,短小精练,战术特征鲜明,针对性强,适用面广,创新丰富和熟练自如的特点。83.2%的学生成绩在81.5~95分之间。调查揭示:A组学生的学习内容、效果和评价标准,是武术本质属性、发展性质和规律与教育目标相结合的集中体现。
3.3以人体结构可能性之上的、弥散类的攻防取胜手段,与聚合性的、特点鲜明的因素的积极结合、 改造和统一为立足点,对于武术运动发展性质的科学解释和佐证奠定了基础。
    根据A、B两组教学过程与结果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揭示,A、B两组成员在对武术是什么的问题上各持己见。虽然双方在校学习阶段都遵循着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且身体形态、体能和考核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在其影响度上却形成了显著性差异。深入探讨二者形成差异性的成因,最终则关系到武术是什么的问题。A组的结果,实际是继承与提高相结合指导思想的忠诚践行;而B组的结果则是继承与发展相结合指导思想的真实写照。与此同时,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面对崇尚真理、注重科学为特点的新一代大学生,在有关武术是什么的深入探究中,仅依据所谓权威性的高校武术专业教材中之文字定义的回答和解释,是十分苍白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愈加显著,这是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4个体基础与武术运动的原理、规律和意义的不断统一,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指导思想
    实践揭示,学生在学习某一拳种动作时,对于每个动作的姿势、轨迹和速度3元素的学习和练习,具体是以其规格为依据。但就其实际动作规格的目的而言,3要素规格性的最终依据,无非是以其是否合理地反映出取胜的目的来说明。在武术套路教学时,学生对每个动作特点的表现,是建立在自身条件的基础之上。他们在面对每一个新的内容学、练习时,其身体条件和能力并非完全具备教学内容的规格要求,但却蕴涵着攻防取胜合理性的发展潜力和某种规范化特点的可塑性。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相应性的启发和引导,不仅对学生体能和健康的发展有益;而且对个体某一战术特征与艺术旨趣和审美理想的成功塑造是极具优势的;尤其对个体进攻、防守实效性其素质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这样的教学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时说明:动作姿势、轨迹和速度3元素的准确性、趋同性和集中性,是决定某一拳种特点的基本因素,它与对象的某种能力发生着密切的联系。显然,攻防动作3元素的规格性,是由攻防动作的合理性取胜意义来说明;而构成攻防动作合理性取胜意义的基本因素实际是武术规范化的硬核和依托(具有不变性,对特点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武术规范化思想的理论基础。所以,只要主体表现出的客观形态具备以上条件,包括在套路练习时对动作的增与减、难度的升与降、动作编排和难度设计等问题的处理,只要与武术的规范化法则不发生矛盾,应该是无可厚非的。在这种师生共同依据创新规律和发展基础与教育目标和谐互动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不仅让每个学生聆听到了历史人创造武术运动独特风格时的心灵汇语;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劲力、素质、体能;节奏、风格;眼神、呼吸 、服饰、音乐;新颖、难度4类要素(具有变化性,对硬核起到了保护带作用)与规格因子及其取胜目的之有机统一的不断探索中,触摸到了武术规范化的思想真谛。这实际是对武术之所以能够造福于人类之哲理的科学印证。
3.5教师根据由一般到规律的认识原理为中心,为学生的创新和发展以及教学内容的科学构建则发挥出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95%的师生认为,实验区A组的教学内容具有动作简练,层次分明,节奏鲜明,正反交替,影响全面,系统性强,变化灵活,适应度高,利于记忆和老少皆宜的特点。它是建立在传统功法的基本作用和武术结构原理与教育规律有机结合基础上的又一创新。其教学作用与意义一是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原始基础、技能迁移与发展优势、以及自学和互学与社会实践需要的良性互动关系。二是激活了武术本质属性和结构原理内在的创新规律与教育的本质意义有机统一为通识的指导作用;体现出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一般到规律、由基础到提高的发展原则;激发了师生共建创新环境的积极性;促进了许多由师生共同研究和创造的、同结构不同特点与个体基础和特长相得益彰的新内容向丰富和完善教学活动的活教材的转变。例如,有氧柔功、车轮功、靶子功、架子功、站走功、腿法组合功、跳跃、步法等辅助练习功。该功法分为站立势、垫子练习、把杆、节奏操、格斗组合和套路创编等练习形式;在速度的快与慢、幅度的大与小等变化和要求上兼顾基础与发展、认识与实践、创新与法则的统一。这样以来,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而且使师、生双方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具有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大量的创新实践中有所选择,有所提高,有所总结。学生普遍认为,教学水平的高低与认识层次息息相关;个体特长与动作的姿势、轨迹和速度3要素的趋同性和集中性,决定了某人或某拳种规范化的特点。这无疑是对历史创造者创作生命的升华,实际也是对武术特点不一,适应性广泛的皈依。
3.6注重个体能力与规范化特点最近点的开发和利用,是凸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根本体现
武术文化的物质财富,主要是由形式多样,特点不一和广泛适应性的套路运动形式为载体。其形态是以进攻和防守赢得胜利为目的,是建立在人类生物体结构的既定性和运动能力开发的无限性与人类关怀意义上的追求相互统一的基础上。三者的统一,孕育出武术文化财富常青不衰、枝繁叶茂的发展特性。这一特性的形成无疑与一个个新型运动特点的融入是分不开的,而每一个新型特点的产生则意味着人类创新动机的躁动和奔放,同时也是人类智能与体能的一次次超越和新生。武术的教学过程注重对学生基础的引导,是弘扬“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真实反映。武术的教学环节,师生注重利用和开发个体能力与武术规范化的最近点和发展面之间的统一性和超越性。对个体的健康里程而言,必将终生占据主动位置。对人类的发展而言,则意味着为发挥武术在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的活动中扎下了生命之根。

4  结论与建议
4.1当代学校武术教材的主体内容和教学过程,突出了规格化和公式化的倾向;耗时较长较集中;教学过程单调枯燥
    它是政治、文化、道德等意识形态发展阶段的一种缩影和使然,其历史的局限性愈加明显。21世纪是以创造为特征的世纪,应是一个充满健康的时代,也将是解开众多体育奥秘的时代。创造学校武术教育的恢弘局面,广大体育工作者应把着力点放眼在民族文化传承、交流、创造和发展的洪流中,深入研究武术产生和发展的原理与规律,着眼于武术运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基本动作结构的变化规律与教育对象不断适应性的套路创编、辅助功操和格斗练习的和谐统一为学校武术教育的逻辑性基石,注重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探索,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教学能力与终生体育健康习惯都是非常有益的。
4.2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主导者,在武术教学中实质发挥出的是外因条件的属性
它的作用、效果和影响力,一方面是通过教师的武术知识和技能结构与对象的已知和未知基础的不断联系与和谐互动为途径;另一方面是利用规格化的共性因素(最小单位——姿势、轨迹、速度3元素的规格标准)与个体适应性的规范化特点(3元素同义不同型)的揭示和引导,积极调动每个人官能专注于可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事一物之中[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部分在接受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能动作用,全面体现“以人为本”,健康发展的教育目的,同时不可忽视武术创新动力要素的准确掌握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高和发展中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 肖红征,曾于久. 武术理论研究若干问题的讨论[J].体育科学,2004,(8):70~72
[2] 傅雷译.(英)罗素论幸福[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56~65


关闭窗口

你是第 38987255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