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8年第6期
 
我国高校攀岩运动开展现状之研究

2008/6/10 16:07:32 浏览次数 7495  

宋绍兴1  韩春远2 何琼3
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0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我国高校攀岩运动的开展现状及当前所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高校攀岩运动的开展具有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尚不能与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2.高校攀岩运动尚未建立完整的教材、教学体系、专业师资队伍短缺。3.高校攀岩课程男女选课比例失衡、经费和场地设施不足以及科学技术的应用不充分。
关键词:我高校;攀岩运动; 开展现状;存在问题;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学校应根据学生特点以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等不同情况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力求丰富多彩,为同学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 [1] 。 攀岩运动作为一项新兴的极限运动项目,一方面,能够拓宽高校体育的内容和空间,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攀岩运动在国际交流、体育竞赛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同时攀岩运动也因其自身的特点日益发展已成为现代人们建身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当前这一形势,部分高等学校率先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在学生中开展了攀岩运动,然而该项运动在我国高等学校开展现状如何?目前尚无人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为此,本文针对当前攀岩运动在我国高校开展状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为推动攀岩运动在高校进一步广泛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文以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攀岩锦标赛的30所高校及其它开展攀岩运动的8所高校(含港、澳地区)共38所为主要研究对象。
1.1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国内外攀岩运动发展的基本状况
    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派生出来的体育运动项目,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欧洲,主要是以攀登自然岩壁为主。世界攀岩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1948年苏联在国内举办了首届攀岩锦标赛,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攀岩比赛。1974年举行了首届世界杯攀岩比赛。1976年苏联举办了首届国际攀岩比赛。
    1987年,中国登山运动协会派出8名教练员、运动员赴日本长野系统学习攀岩技术,从而拉开了我国攀岩运动的序幕。虽然我国攀岩运动的开展比欧美国家晚近半个世纪,但是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发展,整体水平已有了很大的进步,规模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攀岩运动也在全国许多大、中、小城市中逐渐开展起来,尤其是在许多高等学校。近年来我国高校成功举办了多种类型的国际、国内攀岩比赛。

    这些国内外大中小型攀岩赛事的成功举办,对提高我国攀岩运动水平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攀岩竞技水平与亚洲、世界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但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新的突破,逐渐缩短这一差距[2]。
2.2 我国高校攀岩运动的开展现状
    1) 高校攀岩运动开展的基本情况
    高校攀岩运动为中国攀岩界培养了大批精英人才,为攀岩运动的普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攀岩运动早期的开展仅局限于原地矿系统的直属学校,但随着攀岩运动的发展,很多高校都认识到在学校开展攀岩运动对学校体育教学与改革的重要作用,纷纷加入到这一行列,办高水平运动队、办专业等,通过这一渠道来宣传学校、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开展攀岩运动的学校已经从原来的十几所高校发展到现在将近四十所高校[3](见表2)。

    在以上三十八所开展攀岩运动的高校中,广东省有九所列首位;其次是吉林省八所;北京各有四所位列第三;上海三所居第四位;香港、澳门、江西各两所;甘肃、河北、湖北、浙江、陕西、福建、山东、四川省各一所。在全国仅有15省、市、行政区的高校开展攀岩运动,占我国34个省市自治区44.12%,且集中在广东、吉林两省,而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高校集中的北京、上海两市开展的不尽人意,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由此可见,我国高校攀岩运动的开展具有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尚不能与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据资料显示,我国攀岩运动虽然在亚洲居中上水平,但比起韩国、日本尚有一定的差距,与高水平欧洲强队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其原因,一是攀岩运动在我国高校还没得到充分的重视;其次,是大部分高等学校把体育教学训练的重点置于办高水平运动队上,从而忽视了攀岩运动这一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后发优势作用,这也正是攀岩运动未能在高校得到普及发展的关键因素;再者,攀岩运动本身会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在没有完全了解攀岩运动的情况下,为了尽可能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许多高等学校也不愿开展这一具有“危险性”的运动项目。
    2)高校攀岩运动的课程设置   
    当前,我国高校较为典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大致有:俱乐部型、三基型、一体化型、并列型和三段型等五种体育教学模式 [4]  。由于我国各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不同,因而攀岩运动的内容也就以不同的形式分列其中,如:厦门大学主要是俱乐部型教学模式、华南理工大学是一体化型教学模式等。调查显示:我国开设攀岩运动的普通本专科类院校,一般都是在一、二学年开设介绍此项目,只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在三、四年级还开设专选课,甚至在研究生教育中还开设有攀登攀岩选项课。各高校攀岩运动的教学时数也稍有不同,列为选项课的一般为每学期32学时(如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列为专选课的一般为每学期72-80学时(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体育进修学院等)。由于各高校的性质、任务和培养方向的不同,各高校攀岩运动开设的内容、形式、对象、及学时数等方面也各有差异,通常是以自选课、必修课、专选课、运动队训练、俱乐部、学习班等形式开展。
    3)高校攀岩运动的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我国高校目前还没有统一完善的攀岩教材。有的高校只有依靠所搜集的国外零散的攀岩资料来进行教学训练;只有很少数高校根据自编的简易资料进行教学训练(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解放军体育进修学院等);而大部分高校只有根据自身的慢慢摸索和长期积累的零散经验来组织教学训练。因此,如何使教材、教学体系的完善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4) 高校攀岩运动师资水平
    现阶段只有较少的高校开展攀岩课程,普及面较狭窄,大部分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还未涉及到攀岩运动。攀岩运动的教师、教练员的来源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高校水平较高的运动员任教;二是高校体育教师的短期培训(占大部分);三是高校教师兼教练员和运动员。这三类人员各有特点。第一类具有较高的运动能力和经验,但缺乏理论基础,为数较少;第二类,具有较高的体育素质和理论基础,但有大部分没有从事攀岩运动的经历,且为数较多;只有第三类较为理想,既有丰富的攀岩经历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但为数极少。如何将这三类人的特点有机结合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教师、教练员是目前高校攀岩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
    5)高校攀岩运动的组织形式
     高校学生参加攀岩运动的组织形式及运动效应。目前我国高校攀岩运动锻炼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俱乐部形式、班级授课形式、运动队训练形式等几种。
     高校攀岩运动的场地条件,调查显示:目前只有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上海同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长春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州白云学院、解放军体育进修学院、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等少数高校拥有比较完备的攀岩场地设施。攀岩的场地、设施是攀岩教学训练不可缺少的硬件设施,然而目前高校攀岩场地器械的短缺也是制约我国高校攀岩运动发展的巨大瓶颈。
2.3 高校攀岩运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练员的技术和训练水平较低
    多数高校攀岩教师、教练员都是毕业于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工作是体育教学和管理。一方面,没有经过较为系统的攀岩训练,缺乏实践经验,并受带队经历、运动实践、工作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对攀岩运动了解深,理论水平有限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从而制约了攀岩运动的教学和训练。
     2) 攀岩选课男女比例失衡
    通过调查发现,攀岩运动对校园男生的吸引力较大,且发展速度远大于女生。这可能是由于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决定的;再者可能是宣传力度的不够,且偏重于男生,使女生在攀岩项目上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攀岩运动科学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以及对攀岩运动深入的,必将为更多的女生所接受,成为高校校园中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
    3)经费不足和场地落后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校攀岩队的经费来源主要依赖于学校的有限拨款,而所有的攀岩装备都是消耗品,价格昂贵,多是从国外进口;此外,大部分高校目前还没有自己的岩场。如何筹集资金和解决场地问题是推动高校攀岩运动发展的重要问题。
    4)高水平攀岩运动员的培养体制不健全
    首先,攀岩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开始训练到出成绩大约需要4-5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学生从进校时开始训练,到具备一定比赛实力的时候已经毕业。其次,目前大学生学习就业、压力较大,也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投入训练,短期内培养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不现实,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体育资源,完善“一条龙”课余体育训练体制,与省、市、地区学校、体校挂钩,签定联合培养协议,使高校攀岩运动员的培养具有连续性,建立一支高水平运动队。
    5)科学技术的应用不充分
    目前我国高校办运动队在计算机管理、先进仪器设备应用以及综合学科攻关服务等方面,未能全面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缺乏科学手段和先进的科学仪器对运动员训练过程的监控及理化、心理指标的有效测试,各种技术指标难以量化和模式化。因此,提高高校攀岩竞技水平,要强化科学技术在体育领域的运用。

4 结论与建议
    1)我国高校攀岩运动的开展具有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尚不能与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2)高校攀岩运动尚未建立完整的教材、教学体系、专业师资队伍短缺。
    3)高校攀岩课程男女选课比例失衡、经费和场地设施不足以及科学技术的应用不充分。 
建议
    1)加大高校攀岩运动的宣传力度
    加大高校攀岩运动的宣传力度,鼓励女生积极参与。使学生认识到攀岩锻炼对体质、体能、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作用;认识到攀岩运动能够培养他们的顽强意志和创新意识,促进个性的充分发展。
    2)增大高校专项资金投入和增强自身创收能力
    攀岩运动是适合在全民推广的运动项目,充分利用高校攀岩运动专业方面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利用校园优越的攀岩场馆、设施和运动环境优势促进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专款购买攀岩保护器械和维修场地设施是既必要又必须的运动前提。高校攀岩运动的俱乐部化和市场化经营是增加创收、减缓专项资金压力专款专用和开创全民健身的有效途径。
    3)建立攀岩运动科研中心,完善教学教材体系和科学评价体系,进行优质专业教学软件的开发研制。建立以高校攀岩主管部门和专业优势学校为核心的多形式、多渠道的信息资料传递系统。
    4)加快专业攀岩教师和教练员的培养
    从高校攀岩运动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专业的攀岩师资力量是必须和必要的。定期开设高校攀岩运动业余教练员、指导员(包括学生)培训班,鼓励女教师的积极参与,培养学生骨干。
    5)注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是学生体育生活的重要空间,对学生的体育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积极组建攀岩运动休闲俱乐部是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余暇生活,推动高校攀岩运动快速发展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十一条 [S].2002,8.
[2] 黄静等主编.攀岩运动[M]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
[3] 中国攀岩网.攀岩历史[EB].2006.
[4] 潘华山等.我国高校定向越野运动开展状况调查与分析[J].广州: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2):51-53.
[5] 吴鹏等.高校攀岩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J].沈阳: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3):117-119.
[6] 吴志刚编著. 攀岩[M] .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 .
[7] 张庆宝.高校开设攀岩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0(2):80-84.


关闭窗口

你是第 38987994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