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张岩,贾富池 (石家庄学院 体育系,河北 石家庄 050035)
摘 要:当前跆拳道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随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跆拳道的研究也越加深入。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跆拳道运动在跆拳道概念、特点与作用、训练方法与手段、技战术方面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我国跆拳道运动的研究提供参考,为教练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跆拳道;中国;研究;进展
我国跆拳道运动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展以来,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自2000年跆拳道成为悉尼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我国跆拳道女选手陈中在悉尼、雅典两届奥运会和罗微在雅典奥运会勇夺金牌后,其发展更加迅速。由于此项运动具有发声扬威、崇尚礼节、健身防身等特点,一些大中城市、学校出现了练习跆拳道的热潮,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研究者也越来越重视,相关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力图通过对我国跆拳道运动研究现状的分析,为我国跆拳道运动的研究提供参考,为教练员提供借鉴。 1 跆拳道概念 跆拳道起源于朝鲜半岛,是一项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的运动。跆拳道的“跆”字,意为像台风一样猛烈地,强劲地跳,踢的“脚”;“拳”是拳头之意,是用来防护和进功的武器,“道”是指人生的正确道路。跆拳道运动要求练习者不仅学习跆拳道的技术,更注重对跆拳道的礼仪,道德修养的学习和遵从,每一次练习都要求“以礼始,以礼终”,培养人的礼仪,忍耐,谦虚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所以有研究把跆拳道的概念定义为:“跆拳道是一项源于朝鲜半岛的古老而又新颖利用手、脚技术和身体能力进行自身修炼和搏击格斗的一种东方武技。它分为传统跆拳道和竞技跆拳道。传统跆拳道包括基本技术、品势(套路)、实战、击破和特技以及防身术、表演等内容,练习者通过修炼可以达到健身、防身、修身的目的;竞技跆拳道是指奥运会模式的实战比赛,运动员按照世跆联竞赛规则,穿戴道服、护具进行比赛,在2分钟3局的比赛时间内,使用各自的技战术,由裁判员判定最后胜负的一种竞技体育项目”[1]。此定义从跆拳道的起源、特点、种类、作用等方面全面的论述了跆拳道,使读者对跆拳道有一个较为系统地了解,但过于繁杂。现在多用以下两种定义:跆拳道运动是一项运用手脚技术进行搏击的方法,跆,其意为脚踢,摔撞;拳,是力量的象征,表示以拳头击打,以武斗智斗勇;道,指道义,是一种艺术方法。这是跆拳道追求的最高境界[2]。 跆拳道是一项利用拳和脚进行搏击的对抗性运动。它通过竞赛、品势和功力检验等运动形式,使练习者增强体质,掌握技战术,并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3]。
2 对跆拳道特点与作用的研究 有关跆拳道特点和作用的研究较多,就有关内容归纳如下:[4-6] (1)跆拳道运动可以提高练习者神经系统的反应速度及对人体骨、关节肌肉产生良好影响。跆拳道讲究动作速度要快,可改善大脑皮层各中枢之间以及皮层中下枢之间的协调关系,提高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的转换过程,促进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的发展。长期坚持跆拳道练习,可使骨变的更加粗壮和坚固,从而提高骨的抗折、抗弯、抗压缩和抗扭转性能,可增大关节的稳固性,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可使肌肉纤维变粗,肌肉的体积增大,增加肌肉的耐久力。 (2)跆拳道运动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及休闲娱乐性。跆拳道运动运用踢、劈、旋、摆、踹、蹬等法进行攻击,腿法攻击的动作幅度大,变化多样,常有出人意料的精彩动作出现,跆拳道的功力检验更是精彩纷呈,它主要是表演者徒手或赤脚,原地或腾空,运用不同技术以肢体直接接触木版或瓦砾,瞬间发力将其击碎,充分展示了激烈对抗中的形体美,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同时现代工业文明的精细分工、紧张的工作节奏、多重的社会角色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当代人强烈渴望精神家园的绿洲来滋润疲惫不堪的心灵。而当保龄球、网球及健美操等时尚运动为人们熟知后,跆拳道正以集竞技、健身、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崭新姿态来到人们身边,成为时尚运动家族的一员。 (3)跆拳道运动的教育意义。“以礼始,以礼终”是跆拳道运动所推崇的尚武精神。练习中要以“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为宗旨,将“礼仪”意识生活化、学习化、工作化,从而激发人顽强果断、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的品质。跆拳道中的道,本身蕴藏着一种精神追求和信念,就是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为正义献身的崇高精神。道,作为民族精神的体现,要求练习都需具有勇猛善战、敢打敢拼的素质,培养坚忍不拔的作风,讲究礼仪修养以及完善的人格。因此,练习跆拳道是内修精神、性情,外修技术、身体,能培养出常人难以达到的意志品质和忍让谦恭的美德,是培养人们优秀品格的有效方法,并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激发爱国精神。 (4)跆拳道运动的时代意义。21世纪,市场经济全球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特征已将生产者个体由从属地位推向基本利益主体的地位,它强调优胜劣汰,各显其能。跆拳道运动是通过肢体和精神的内外融合而唤醒人类生存的本能意识,将人们的竞争欲求具体化,要求练习者勇猛善战,敢打敢拼,从而激发斗志,鼓舞精神。所以迅速、有力、准确的跆拳道精神正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品质。在21世纪的今天,跆拳道以一种精神动力的载体出现,恰恰迎合了社会需求。
3 跆拳道训练方法与手段研究 3.1跆拳道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训练方法与手段研究 跆拳道运动的技术主要以下肢为主,要求动作快速、准确、有力。在快速进攻时以积极躲闪和快速移动来进行防守。规则规定:运动员的有效得分必须使用规则允许的技术,准确有力的击打有效得分部位。每次进攻和防守的时间仅在0.45秒-0.54秒之间,这表明跆拳道技术动作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爆发性肌肉用力[7]。由于骨骼肌中ATP只能满足最大强度激烈运动6-8秒,CP储备只能满足肌肉最大强度收缩50次。因此,要求跆拳道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ATP、CP储备和供能能力,也就是有较强的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那么跆拳道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跆拳道训练方法与手段已有的研究比较一致认为,在跆拳道运动员的训练中应重视无氧耐力训练,提高无氧酵解能力。袁飚等[8]的研究认为跆拳道练习时应HR≥90%Hrmax,其负荷情况与跆拳道比赛高强度对抗时的相似,练习中应以糖酵解系统作为主要的能量供给来源,适用于跆拳道专项无氧耐力训练。林革友等[9]根据血乳酸与LDH活性变化的研究,也认为在跆拳道运动员的训练中应重视无氧耐力训练,提高无氧酵解能力。杨煜琳等[10]测试及分析了23名跆拳道运动员的有氧、无氧供能指标情况。结果揭示跆拳道在训练中宜优先发展机体无氧供能能力,同时兼顾提高有氧供能能力。 据研究和实验证明,跆拳道运动员采用大强度反复进行5-10s左右的极限训练或30-60m的最大强度反复跑、行进间跑等手段来发展ATP-CP系统供能能力最为有效[11]。具体的方法[12]如:(l)跑:10-50m×10每组间歇30s,及20m+40m+50m或50m+40m+30m+20m等全速跑。(2)室内:①拳腿组合空击,1min30s为一个回合,10组,中间休息3min。②也可采用打沙袋,方法同上。 高原训练作为提高耐力性项目竞技能力和赛前强化训练的一种有效手段得到运动训练专家的普遍认同,并在实践中取得一定成绩。自八十年代以来各国的教练员进一步努力探索高原训练的内涵、奥秘。有研究表明在提高跆拳道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上,HiHiLo训练法(高住高练低训法)较LoHiLo训练法(低住高练低训法)更加有效[13]。比赛前1-2个月进行高原训练,调整1-2周(第15-28天达到竞技顶峰);高原训练的理想高度为1700-2400米,最佳高度为1800-2300米[7]。 3.2 跆拳道技术训练研究 3.2.1跆拳道绝招技术的训练研究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在各国优秀选手的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方面的差距日益缩小的情况下,绝招技术掌握程度和运用的是否合理准确,会对比赛的结果产生重要影响。高峰[14]的研究认为跆拳道运动员在全面掌握跆拳道技术技巧的基础上,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熟练掌握,运用1-2个技术技巧,以形成自己的技战术优势——绝招技术,并能在比赛中寻找“战机”或制造“战机”,充分有效的发挥自己的技战术优势并有效地得分。若要获得相应的绝招技术,需要依据区别对待原则、直观性原则、系统训练原则,通过选择绝招动作和全面训练和配对训练等方法才能获得有效的跆拳道绝招技术。 3.2.2 跆拳道横踢技术训练研究 跆拳道是一项拳腿并用的武术搏击运动,在现代奥林匹克竞赛制度下,多采用腿法进攻得分取胜。基于既得技术统计结果,横踢技术是比赛中最直接有效的得分手段。因此,在竞技跆拳道运动的训练中,横踢技术的训练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15-16]。有研究表明快速踢靶练习可以很好提高跆拳道运动员横踢技术水平[15]。快速踢靶练习主要分为单腿最大速度横踢踢靶和双腿轮换最大速度横踢踢靶:①单腿最大速度横踢踢靶:每组20次,做4组, 组间休息15秒;②双腿轮换最大速度横踢踢靶:每组共40次,做3组,组间休息15秒。 3.2.3 跆拳道技术训练内容构建等方面研究 赵磊[17]提出跆拳道运动员的基本技术训练方式有靶位训练、攻防训练、条件或模拟实战训练、智能和心理负荷训练、实战训练5种训练方法。袁震澜[18]通过对国家队跆拳道运动科学训练的特征研究,认为其主要特征包括:跆拳道运动训练指导思想的先进性、负荷安排的科学性、赛前竞技状态调控的时间学规律性、训练手段和内容的实效性、运动训练人员的智能化和多样性。曾于久[19]在多年跆拳道赛场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内动打抢攻、小动打迎击、大动打反击的行动对策。这些行动对策通过实践检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内动打抢攻、小动打迎击是主动进攻的打法,大动打反击是防守反击的打法,主动进攻和防守反击的成功率成反比,主动进攻技术掌握得越好,对方就越难有反击的机会反之,进攻成功率越低,对方的反击成功率就越高。因此,内动打抢攻、小动打迎击是跆拳道技能训练的重中之重。蔡景台[20]认为跆拳道主要训练内容包括:基本技术训练、基本战术训练、身体素质训练、综合素质训练和实战训练,其中基本技战术训练是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3.3 跆拳道训练方法与手段其他研究 跆拳道比赛竞争激烈,对抗性强,不仅是比技术,比战术,也是比体力,比意志。要打完一场三局的比赛,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体能。有研究表明[21]:打拳:一次打拳500次至l000次,打拳可做快速打数次后,再用中、慢速度打拳,练一年后可拿小哑铃等物练习。踢腿:一次踢50次至200次,待体力耗尽时可扶物练习。这两种方法可以很好发展跆拳道运动员的体能。 “超等长训练”对增强运动员的爆发力有很好的效果[22]。根据跆拳道项目特点以及“超等长训练”在其中的具体体现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手段的设计。在“超等长训练”训练中将其练习手段依练习部位不同主要可分为上半身练习和下半身练习。上半身的练习:①击掌俯卧撑;②单臂上抛实心球;③转体抛球;下半身的练习:①Z字跳;②侧向跳障碍;③侧向左右单脚跳跳箱。 结合拳道移动步法特点可以进行行进间跑、加速跑、借助外力跑、追逐跑、反复跑、组合跑、变速跑来提高跆拳道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能力十分有效,但更有效的训练手段是踢活动靶的训练,此训练即有目标,目标又是活的,要比踢固定靶的效果好的多[23]。 曾庆国[24]的研究认为对跆拳道专项水平起作用的身体素质为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和柔韧,在训练上,要有针对性的发展速度耐力素质和力量与灵敏的素质,并在发展柔韧性上下功夫。高志红等[25]的研究认为我国跆拳道运动员应高度重视高分击头技术的训练。杨煜琳等[10]测试及分析认为反射时应作为跆拳道运动员极为重要的机能评定指标,在训练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任何一个运动项目在选择使用训练方法和手段时,要考虑其项目特征或项目特点。作为教练员必须深刻理解自己所从事的运动项目和个体特点,根据运动项目和个体特点采取合适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跆拳道技、战术研究 4.1对跆拳道横踢技术的研究 跆拳道技术中踢法很多,但基本技术只有几种。分别是横踢、下劈、侧踢、旋踢、后踢等技术。从各种类型技术占技术总量的百分比来看,几种技术中横踢技术使用率最高(男54.36%、女67.78%),以后男子依次为侧踢、下劈、旋踢、后踢。而女子排在横踢后的技术分别为:下劈、侧踢、后踢、旋踢[26]。陈育[27]对在广东肇庆举行的2000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上女子47kg冠军王莹的比赛中后腿横踢技术进行了运动学分析。他将这一技术分为启动、提膝、屈膝、击打四个阶段。所选参数为:启动、提膝、屈膝、击打的时间;人体重心高度的变化(m);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速度(m/s);还有踝关节的运动轨迹。他对横踢技术的研究是从技术诊断方面出发,通过对47kg冠军王莹和女子67kg级冠军贺路敏后腿横踢动作两运动员的关节速度、关节运动轨迹和完成动作所需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找出运动员动作技术的优势和不足。此研究在对比中发现运动员髋关节展的不足是影响膝关节最大速度的主要因素。但是在参数的选取方面没有关节角度的变化,显得说服力不够。 刘云峰[28]就如何提高横踢速度进行了分析,选取浙江队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男女各4名为研究对象。在解析过程中,选取摆动腿的5个关节点,其中包括: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脚跟和脚尖。选取膝角,大腿与YZ平面夹角,小腿与YZ平面夹角及髋、膝、踝、脚尖点速度等参数。此研究的结果是:在横踢动作中,高水平运动员腿部动作的轨迹十分相似,并且高水平的男、女运动员在横踢技术上也没有明显差异。文章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横踢的速度,但是这一“速度”是什么速度文章中论述的不是很清楚。文章提出良好的技术特征中由大腿带动小腿踢出,小腿在踢出前应尽量放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快速、有力踢腿。而在陈育[27]的研究中提出提高踢腿速度的关键是展髋。 4.2 跆拳道边角技战术研究现状 由于我国跆拳道开展得较晚,对技战术运用研究得还不深,但一些研究表明运动员在边、角区域对抗时,技、战术水平的发挥与比赛胜负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迫使对方进入边角,使对方没有退路。首先在心理上进攻方就占有主动,可多用推踢、上步前腿下劈、双飞踢、三飞踢以及组合动作进攻,并加强对头部的击打(新规则规定:击头得2分,如击倒则再加1分)[29]。杨亮[30]、门凤伟[31]、李旺华等[32]的研究都认为边角战术在跆拳道比赛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合理有效的边角战术对比赛结果起到决定性作用;跆拳道比赛中败方先进入边角区域时间比率高于获胜方,积极主动迫使对方进入边角区域是取得比赛胜利的重要因素。 4.3 跆拳道战术研究 跆拳道战术是指在跆拳道比赛中,运动员为发挥现有的竞技水平和战胜对手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33]。孙尊航[34]通过研究江苏省各级别跆拳道选手在比赛中,运用主动进攻、防守反击、杀伤战术、边角战术情况和成功率。结果发现在主动进攻战术使用方面,处于级别两端的小级别与大级别在战术的使用上明显低于中间级别的选手、用防守反击战术最多的是中间级别的选手,而小级别和大级别不十分突出,杀伤战术使用情况是重量级两端的选手使用杀伤战术比例较大,而中间级别选手使用比例相对较低、边角战术使用上是不规则波动。李玉清[35]的研究认为跆拳道比赛中三局战术使用有不同特点。第一局以试探和得分为主要目标、第二局以得分为主,双方竞争激烈,是得分比例较多的一局、第三局是整个比赛的高潮,也是战术使用最多的一局,其中主要有拖延、犯规、KO、优势、强攻等战术。刘威[36]研究发现跆拳道比赛中,失败方先进入区域时间比率高于获胜方,积极主动迫使对方进入边角区域是取得比赛胜利的重要手段。由此建议加强对跆拳道规则的学习,重视研究边角判罚的有关规定,加强边角战术的训练。战术训练首先要努力培养战术意识,这是战术训练的中心环节。 4.4 跆拳道技、战术其他研究 高志红等[37]的研究认为我国跆拳道运动员使用的技术种类较为单一,而且其得分率较低;击头技术的发展明显停滞不前;侧踢技术击头使用不多,但效果较好。应进一步增加技术的应用种类,以此提高技、战术的多样性与运动员的应变能力。同时高志红[38]对我国跆拳道运动员在2006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中贴靠技术应用情况的调查发现:习惯性的贴靠技术使用过多,造成跆拳道比赛不精彩、不激烈;贴靠后无攻防意识的休息多、等待多;贴靠后的被动分开多,后续技术使用少、得分少等。她认为应加强运动员贴靠后续技术的使用意识与得分能力,进而提高运动员在跆拳道比赛战术中的攻防转换能力,使贴靠技术成为一项攻守兼备的技战术。 黄鹤等[39]的研究认为我国女子跆拳道大级别运动员国内比赛组合技术的运用次数、击头次数、组合技术的成功率和组合技术种类均多于国际比赛,但组合技术击头的成功率低于国际比赛,当前国内外比赛组合技术运用次数是随技术数量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成功率是随动作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等。朱辉等[40]的研究认为我国男子运动员国内比赛中总的腿法技术运用频率和各种腿法运用频率低于国际比赛,腿法进攻手段较为保守和单调,在高难度或击头技术动作和创新技术动作上落后明显,而对常规腿法进攻的防守能力相对较弱。 鲁凡等[41]的研究认为当前世界男子跆拳道技战术的发展趋势是:强技战术对抗、强智能对抗、强专项素质对抗、强心理素质对抗贯穿整场比赛;“技战术一体化”和“攻防反一体化”的技战术应用发展趋势明显。 随着对跆拳道技、战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的技、战术又不断地重新组合,这不仅完善了跆拳道技术动作和战术行为,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跆拳道运动理论体系,在教学和训练的应用中缩短了训练时间,提高了教学训练效果。
5 问题与展望 我国跆拳道运动研究的范围与相关的文献资料,不止以上所述,本文仅对我国跆拳道运动在概念、特点与作用、训练方法与手段、技战术方面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阐述。从文献资料来看,国内对跆拳道运动的研究十分关注,但研究主要集中于运动员选材、生理、生化指标、战术运用、运动损伤等方面,最近两年才见到有关基本技术和肌群工作特点的研究。从本文的阐述来看我国对跆拳道运动在训练、技战术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可能是由于跆拳道运动在我国开展比较晚的原因。近几年国内对跆拳道横踢技术已经有了初步的研究,他们分别在比赛和实验条件下利用先进仪器从三维角度对这一技术进行了运动学的研究,可以说起点比较高。所得结论有相同之处,也有矛盾之处。他们从不同角度选取了评价参数,但在对比参数的选取上还有不合理之处。 对于跆拳道运动的研究,我们可以借鉴、移植其他项目的训练理论、研究方法应用于跆拳道的训练与研究中。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产生重大影响,训练已不是单一的体系,而是综合的体系,借助多学科、多种知识、不同项目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训练理论和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跆拳道项目的训练水平的提高同样要求在训练理论和方法上加以创新,借鉴其他项目例如拳击、散手、体能类等项目的训练方法、原理加以革新应用,构建自己的训练体系,使跆拳道训练水平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谊.《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3-4 [2] 曲淑群.浅谈跆拳道运动在普通高校体育课中的开展[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2,18(3):97-98. [3] 马君.高校开设跆拳道课的实践探索[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3):100-101. [4] 马振水等.跆拳道运动风靡世界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15(3):60-62. [5] 牛久伟.浅析跆拳道的特点和作用[J].科技信息,2007,(19):48. [6] 李爱琴等.跆拳道运动的美育功能对大学生的作用[J]. 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12):88-89. [7] 赵振.跆拳道运动员的高原训练初探[J].长治学院学报,2007,24(2):75-77. [8] 袁飚,刘宝成.跆拳道三人脚靶成组转换练习组合的改进及生化监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4):76-78. [9] 林革友,郭永安.跆拳道运动员比赛前后最大耗氧量、血乳酸及血清LDH活性变化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0,36(11):40-41. [10]杨煜琳,潘冬,周薇等.跆拳道运动员身体形态机能指标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25(2):63-65. [11]王虎.跆拳道运动的生化特点及运动员的有氧和无氧训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09-110. [12]杜新宝.浅谈跆拳道运动员的无氧及有氧训练[J].辽宁体育科技,2002,24(2):25. [13]田春宽,乔柱,高颀等.HiHiLo训练法与LoHiLo训练法对女子跆拳道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影响的比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7):59-63. [14]高峰,徐德正.跆拳道绝招技术的训练原则与方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5):115-116. [15]李梦,候天德.跆拳道运动中横踢技术发展下肢快速力量的训练方法探讨[J].体育世界,2008,(1):55-57. [16]周财有,徐海虹.2005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得分技术统计分析[J].山西体育技,2005,(4):46-47. [17]赵磊.高水平竞技跆拳道训练指南[J].中华武术,2000,(10):56-57. [18]袁震澜.试论国家队跆拳道运动科学训练的主要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4):544-546. [19]曾于久.跆拳道运动员的技能及其训练[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2):86-87. [20]蔡景台.跆拳道训练内容构建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2003,(3):59-60. [21]刘永忠.跆拳道运动员无氧耐力训练方法研究[J].体育师友,2006,(1):21-22. [22]吴星亮,王鹏.浅探Plyometrics训练法在跆拳道运动中的运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12):107-108. [23]张传龙,郑丽梅.跆拳道运动员下肢速度力量训练方法探讨[J].内江科技,2007,(5):31. [24]曾庆国.析跆拳道运动员身体素质与专项运动水平的关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2):86-87. [25]高志红,崔志强,张立红.我国跆拳道技战术存在的问题及执裁导向[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6):100-102. [26]刘宝成,赵秋蓉,鲁凡.1996年“万基杯”中国跆拳道锦标赛调研报告[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6,14(1):48-51. [27]陈育.对跆拳道后腿横踢技术的分析与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0,(4):19-20. [28]刘云峰.跆拳道横踢动作的运动学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1,(4):51-52. [29]周仁志.对跆拳道比赛中边角技战术的分析与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5,26(4):63-56. [30]杨亮.跆拳道比赛中边角战术的探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20(3):108-111. [31]门凤伟.跆拳道边角战术在比赛中的应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843-844. [32]李旺华,黄海滨.跆拳道比赛中实施边角区域战术运用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4(4):79-80. [33]卢文超.跆拳道比赛技巧的运用和发展特征[J].体育科技,1999,20(1):94-97. [34]孙尊航.江苏省跆拳道选手比赛中4种常用战术的运用特点及其训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15(4):82-84. [35]李玉清,侯健,刘宏伟.女子跆拳道实战中战术应用的分析[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2,(3):34-35. [36]刘威.关于跆拳道比赛中边角战术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2,24(4):27-28. [37]高志红,马振水.2004年全国跆拳道冠军赛技战术运用情况的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06,13(3):122-124. [38]高志红.2006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暨第十五届亚运会选拔赛贴靠技术应用分析[J].体育学刊,2007,14(4):58-60. [39]黄鹤,蔡利敏,王蓓蓓.对我国女子跆拳道大级别运动员组合技术运用现状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431-1433. [40]朱辉,薛新轩.中外男子跆拳道运动员比赛腿法技术运用情况的对比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6):149-150. [41]鲁凡,高志红,张雷.世界男子跆拳道技战术的发展趋势和中国跆拳道男队的差距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2):96-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