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8年第10期
 
对我国“五四”以前体育师资培养的研究

2008/10/8 16:10:55 浏览次数 5529  

胡靖平  张健伟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  321017


摘要:通过对我国“五四”以前体育师资培养的的分布、分类、课程设置及师资来源等情况的研究,发现体育师资的培养与政治、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课程设置与办学目标有着紧密的关联,师资来源参差不齐,对体育师资培养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五四”;体育师资;培养
1 前 言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近代体育通过各种渠道传入中国,并逐渐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传统体育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以西方近代体育为主的中国近代体育逐渐得到发展。随之各类培养体育师资的学校、科、班及传习所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从无到有地发展题来,培养了一批体育专门人才,推动了近代体育的发展。
    在撰写本文过程中,查阅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中国体育史料》、《中国体育文史》、《中国体育史》等全国性体育史料、杂志及各省(市)、地区的《体育史料》、《体育文史》等资料。但由于这方面资料欠全面详实,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一时无处考证,故本文难免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2 中国近代体育师资培养起步的历史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国力孱弱,土气不振,清政府昏庸无能,摇摇欲坠。面对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内外交困,无力抵抗,只得卖国求荣,苟且偷生。西方殖民者视我为“东亚病夫”,侵略步步深入。在此国难当头之际,一些仁人志士想方设法寻求自强救国之路。严复在〈愿强〉中说:“惟知亡,败知强”,林则徐等人极力倡导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渴望从西方政治学说、科学技术中找到救亡图存之路,他们认为,中国之所以弱是因为人种不强,武风不振之故,而西方的文化教育,特别是体育被认为是强国强种的有效手段。这就为西方体育传入中国创道了主观条件。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西方文化有可能以各种渠道传入中国。另外,西方体育具有一定的科学基础,是时代的产物,能够被人们所接受,这又是西方体育传入中国的客观条件。因此,西方体育通过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教会学校、组织青年会、留学生出国、外籍书刊、外国人在中国的影响等一系列途径传入中国,随着西方体育的传入和扩展,对体育师资产生了需要,为体育师资的培养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1901年,内外交困的清政府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和增强国力,不得不宣布实行“新政”,使新式教育得到一定的发展,主要是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建立教育行政机构和颁布《学堂章程》。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堂堂章程〉。这是由政府公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第一个学制,第一次把体育列为必修课,规定小学堂每周三学时,中学堂二学时,高等学堂每周三学时,师范学堂和实业学堂也做了规定,并指出体育课之宗旨:“…扩展儿童身体,令其发育及强壮国民之气体为宗旨。”章程颁布后,新学堂的数量猛增,体育课(旧称体操课)又列为必修课,国内又无培养体育师资的专门学校,造成体育师资奇缺,这也就促使体育专门学校的产生。特别是1906年,清政府学部通令全国各省,于省城师范“附设五个月毕业之体操专修科,授以体操、游戏、教育学、生理学、教授法等,以养成体育教习。”对体育师资的培养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由于西方体育的不断传入和发展及清政府实行新政,颁布章程,把体操列为必修课。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国近代体育师资培养从无到有,并逐渐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19年以后创办的培养体育师资的体育专门学校(堂),附设专修及短期培训班、传习所共45所,其中体有专门学校(堂)共21所。各类学校(堂)附设体育专修科共13所,短期培训班及传习所共11所。

3.分布状况
    由于经济交通发展状祝以及政治文化意识水准的不同,45所体育专门学校及科班传习所在全国的分布也很不均匀。(见表1)从表中可见:近代我国培养体育师资的专门学校、各类学校附设的专修科及培训班传习所主要分布在华东区(21所)、华西的四川(6所)、华北区(6所)及华南的广东(4所)。


    华东区历来是经济文化交通最为发达的地区,上海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成为当时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加之其又是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西方体育传入较早且开展得较广泛,故其体育专科学校达七所之多,其中包括著名的中国体操学校和上海私立东亚体育专科学校。江苏、浙江两省是“渔米之乡”,由于经济文化的背景,其西方体育运动的开展也走在前列,其专门体育学校及附设的专修科也多达10所,有著名的南京体育师范学校及大通师范学堂附设体育专修科。
    华西地处偏僻且交通不便,体育传入较晚,开展也较少,除四川外,只有零星几所培训科班、传习所。但四川——天府之国,农业发达,长江横贯,与外界联系也较多,经济相对较好,因而华西地区此 时的体育专门学校和专修班多集中于此,有成部体育学堂、重庆体育学堂、四川高等学堂附设体育学堂等。
    华北地区主要有历史名城,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但经济相对于华东地区差。当时创设的体育专门学校及专修科共6所,有最负盛名的北京师范大学附设体育专修科。
    华南地区的广州一直是开放的通商口岸,经济贸易发达,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也较先进,对外交往多也使其受外国体育影响最大,体育运动开展较为广泛。主要学校有松口体育会,私立广东女子体育学校,广东官立初级师范学校体育班、广州高师春季体育班及秋季体育班等四所,占华南地区此类学校总数的2/3。另外,华南地区的香港虽经济文化也发达,但由于有外来师资,因而没有体育专门学校。

4  分类
    根据办学主要目的不同,可把当时兴办的体育专门学校科、班传习所分为两类:一类:借办体育学校(科)为名,培养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武装力量。主要有:大通师范学堂、台州耀梓体育学堂、广东松口体育会、重庆体育学堂等五所学校。其中大通师范学校是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先驱、同盟会会员徐锡麟、陶成章等创办的,是中国近代最早的设立体育专门学科的学校,是中国体育师范培养之首创,位于浙江绍兴。除台州耀梓体育学堂为光复会会员杨镇毅等人创办外,其余均由同盟会会中同创办,学生毕业后均受同盟会支配,均参加了辛亥革命,同时也培养了一些早年的体操教练,为近代体育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另一类:以培养体育专门人才为宗旨。如中国体操学校就以“提倡正当体育、发扬全国尚武精神,培养完全体育教师,以备教育界专门人才”(3)为宗旨。又如: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东南亚女子体育师范学校等体育专门学校及各级师范学堂附设体育班和体育专修班、体育传习所,共三十八所。这类学校确实为近代教育界培养了不少体育人才,推动了近代体育教育的发展。
    根据创办方式资金来源,可分为官办和私立两类。所谓官办就是指各省市公立体育学堂和各级公立师范附设体育专修科及体育专修班,其办学经费由各级政府抛拨给。如:云南体操学校、北师大附设专修科、南京高级师范体育专修班等共18所,不到总数的一半。可见,当时政府并不重视。所谓私立就是指主要由个人或民间团体集资创办,有些学校官府给予适当的补贴,这些学校基本上都由留日学生创办。浙江体校等由军政界人士创办,上海女子青年会体育师范学校、成都基督教青年会叫”体育可专修班”等由基督教青年会创办。其中,中国体操学校以“增强中华民族体质,洗刷‘东亚病夫’之耻”为校训,私立广东女子体育学校数“强国必须先强民,强民必须先强种,要有强壮的母亲,才会有强壮的儿女”(4)为校训,充分体现了留日学生的办学思想和爱园热情。私立学校合计25所,占二分之一强。可见当时有不少进步人士对体育的重要性有较高认识。

5  师资来源
    中国近代体育师资培养的专门学校:专修科、班及传习所的师资来源主要有这样一些途径。
5.1来自出国留学生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洋务运动”中,清朝朝庭统治集团取道“西法”,求富、求强,以达到和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目。实行新政,其间于1872年开始向美国派遣留学生,之后又相继向英、德、法等国派遣留学生。1895年,赴日学生大增。1901-1906年约有一千三百多人,其中有不少都专攻体育,就读于“大森体育学堂”、“振武体操学校”,这部分学生回国后仿效“大森”和“振武”学校,办起了体育专门学校—并亲自任教,成为近代体育专门学校、专修科、班的主要师资。如上海中国体操学校由留日学生徐—冰、徐傅霖创办执教,私立广东女子体育学校李莲创办并执教。此外留美学生庞醒跃、傅球等创办执教的上海私立东亚体操学校。总之,归国留学生成为当时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骨干。
5.2 直接聘请外国人任教
    当时,由于体育师资奇缺,能够胜任体育专门学校的教师更为少见,因此,有些学校直接聘请外籍教师,如广东省官立女子初级师范学校体育班就由日本人任教,江苏省体育传习所由美国人麦克乐执教。当时—些普通学校由于请不到本国教师,连日本面包师也聘为体育教师,喊的口令口都是日语,弄得学生莫名其妙,闹了很多笑话。
5.3来自军人、武备学校毕业生
    由于体育兴起之时,兵操在学校体育中占有一定地位。因此,一些体育专门学校聘用军人、武备学堂毕业生充当兵操教员。如:云南体操学校、浙江体校等都聘用军人、武备学校毕业生任教。
5.4来自早期体育专门学校的毕业生
    由于上海体操学校、成群体育学堂、江苏两级师范学堂专修科等创办得较早(均在1910年前)它们的早期毕业生有一部分被学校留用或被其它后创办的学校聘用。如被北京师范大学附设专修科、南京高等师范体育专修科、私立中华体操学校等校及专修科聘为教师。
    总之,体育专业教育的师资初期主要来源于归国留学生,后期本国较早期体育专业毕业生都是师资主流的构成部分。

6 课程设置
    初期的体育专门学校,专修科的课程设计基本上仿效日本“大森”和“振武”学堂,但也不完全相同,主要的课程是学科和术科。学科主要有人体解剖、生理学、国语、外语、教育学等;术科以体操为主,有兵式体操(日式)、瑞典体操(徒手操、哑铃操、棍操等轻器械体操为主)有些培养武装力量的学校,尤以兵式体操为主,练习射击、队形、野荒行军、格斗等军事训练。如大通师范学堂、重庆体育学堂等。其中女子体育学校课程有所不同,学科课程基本相同,术科以瑞典式体操为主,并设有舞蹈。上海私立东亚体育专科学校其课程设置如下:学科:体育哲理、体育管理、生理卫生、人体解剖、运动生理、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国语、英语等。术科:日式兵操、日式轻器械;瑞式徒手操、德式体操(单杠、双杠、跳马、肋木),武术、游戏、舞蹈、音乐、田径。此外,北京私立体育学校、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专修科的课程设计亦与此校大体相同。这几所学校均予1918年前后设立。可见,后期创办的学校,专修科的课程设计有所不同。在原来基础上添设了体育行政管理方面的学科。术科方面增强了田径、游泳、器械体操的单、双杠、跳马等,同时,删去了射击、野营、行军等术科。这样,就使课程设置设计更为科学和完整。
    此外,由基督教青年会创办的体育班、传习所由于学期短、所设课程较少,且多以田径、球类、体育管理、裁判法为主。
    总之,近代各类体育师资学校的课程设计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学校而有所不同。但不同之中又有其共性,且随时代进步而日臻完整。

7 毕业生去向
    中国近代体育专门学校、专修科、班及传习所的毕业生,由于其学校本身和办学宗旨、教学方式、特点不同,加之当时特定的的历史政治形势,所以去向不一。但望其主体,大致有三条去路。(1)从事各级学堂(校)的体育教习(师)和体育行政工作,以培养专门体育教师为宗旨的学校,如:(上海)中国体操学校、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专修科、奉天体育师范学校等都为我国近代培养了一大批体育专门人才。尤其是北京体育专科,在北京是创办最早的,培养师资也最多,当年北京体育教师及市、国家体育代表队队员大多出自该校体育科学生。目前,许多老体育工作者都出自该校。师大毕业的知名人士有王耀东、徐贡超、王江山、傅毓珊、牟作云等。这类学校毕业生大多从事体育教学和体育行政工作,但当时经济文化的落后愚昧,有些学校更不知体操为何物。故当时体育教师待遇较低,体育设施不完善,校方及政府又不重视,地位低下,很多人纷纷改行。教会办的体育传习所、培训班的毕业生一般从事教会学校的体育教学和体育组织管理工作。(2)从事旧民主主义革命。一些以办学为名,培养武装力量的学校,如大通师范学堂、重庆体育学堂、上海女子体操学校等,多为同盟会会员所办,毕业生基本上从事旧民主主义革命,成为辛亥革命等一系列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骨干,为资产阶级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3)从事军警界工作。浙江体校后期毕业生大多从事军警。如国民党高级将领汤恩伯即毕业于此校。云南体操 学校其毕业生大多从军。值得一提的是:开国元勋、伟大的军事家、革命家------朱德同志就毕业于四川高等学堂附设体育学堂本科班。
    但由于经费困难、战事纷起等一系列原因,加之政府不重视,大多数学校、科、班、传习所时辍时办,总的毕业生数不多。

8 结 论
    清未和民初颁布的学校教育制度都是仿效和抄袭日本的学制,由于受德、日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强调学校教育必须以军国民主义为中心,实行军国民主义化,当时的学校把培养“尚武”精神作为学校体育的宗旨,把兵式体操作为学校体操的教学内容,这就是当时我国学校体育的特点。以军国民教育为中心的学校体育,学校体操课强调兵式体操为主,使体育变成为一种机械、单调、枯燥乏味的活动,不仅不符合儿童、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而且失却了学校进行体育的根本意义。
教会学校和基督教青年会都是控制在帝国主义手中的一个宗教组织,虽对促进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他们在我国开展体育运动的目的,是扩大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影响,为帝国主义推行殖民政策起着“尖兵作用”。特别是资产阶级的“选手制”体育、锦标主义以及形形色色的腐朽的资产阶级体育道德作风在在中的广泛传播,它对我国的体育运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后果,这也是我们所必须认识清楚的。
    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夕,我国近代体育专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随着近代的各方面兴起,地理分布上不均匀,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的制约,举步维艰。但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发展壮大起来。这与近代仁人志士大力宣传,艰苦创业分不开。其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初时仿效日本,并随时代的发展有所变化而日趋完善。其毕业生大多从事体育教育工作,为我国近代体育的兴起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现代体育事业奠定了基石。也有此毕业生从事旧民主主义革命,为革命事业建功立业。
    从近代体育专门学校、科、班及传习所的基本规模、课程设计、教学方式等各方面看,虽有一定规范但有其很大局限,尚属初级阶段,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的关怀支持下,我国体育专业教育才得以真正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启君,等. 中国近代体育史人民体育出版社[M]. 北京: 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9.
[2]王西慧,李宁.中外体育史[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
[3]沈阳体育学院资料室.史料[M].沈阳:沈阳体育学院,1986.
[4]中华书局编辑部.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M].北京:中华书局,1994.
[5]中国史学会主编.辛亥革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6]张彩珍,等.当代中国体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关闭窗口

你是第 38987340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