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8年第4期
 
影响大学生自主体育活动因素与推进策略

2008/4/8 11:35:53 浏览次数 5724  

王红福 张宏成 王政 仲云才


摘要:通过对江苏省16所普通高校大学生、专家领导的调查结果表明:场馆器材匾乏、学生学习负担重、无专人指导、无锻炼伙伴等因素是影响大学生自主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本文从课外体育观念、制度、物质保障、专业技术知识四个层面深入探讨课外体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管理目标,构建科学、和谐、适合当前学校体育的课外俱乐部活动与管理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 ;自主体育活动;阳光体育运动;推进策略

    《全国普通高校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对普通高校深化体育教育的改革起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公共体育教育的课程管理体制、课外体育锻炼提出了“现代化教育”理念。而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学生的体能素质有明显下降趋势,出现“两高两低”的现象,即学生的肥胖率、近视率增高,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持续降低。这些引起党中央、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
    本课题通过对江苏省16所普通高校大学生、专家领导的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自主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学校课外体育的现代化研究要立足于现实,着眼解决当前的实践问题,从课外体育观念、制度、物质保障、专业技术知识四个方面深入探讨课外体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管理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高素质”“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构建科学、和谐、适合当前学校体育的课外俱乐部活动与管理模式。为江苏省普通高校贯彻落实大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学校体育工作制定新的措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江苏省16所普通高校大学生自主体育活动的现状及走向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以“学校体育现代化、大学生自主体育活动、课外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等关键词进行查询;以江苏省教育厅和高校体育近年来对全省研究会调研的数据为研究依据;近年来对大学生与本课题有关的专著和论文资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材料和科学依据。
    2)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大学生自主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表,对苏南、苏北和南京三个地区的普通高校进行分层抽样框来抽取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每个地区按本、专科二类院校分别抽取二所本科、二所专科院校,然后在抽取的每所本科院校1-4年级中随机各抽取50名学生,共200名;在每所专科院校1-3年级中随机各抽取50名学生,共150名,全省共发放学生问卷2100份,回收1987份,回收率为94.6%,有效问卷1925份,有效率达91.7%,其中男生占40.2%,女生占59.8%。),了解大学生的自主体育活动情况,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代化模式提供具体思路、方法与对策。
    3)专家咨询法。
    咨询与本课题研究领域有关的专家和学者,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建议与可行性论证。
    4)数理统计法与比较分析法。
    通过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比较大学生自主体育活动的认知态度,参与动机,活动形式和管理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发现大学生自主体育活动规律与不足之处。

2 结果与分析
2.1 影响大学生自主锻炼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大学生和高校体育部领导或专家进行关于“影响大学生自主锻炼的主要因素”的调查中发现,影响江苏省大学生自主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大学生认为场馆器材匾乏占71.9%,学习负担重占33.2%,无专人指导占24.6%,无锻炼伙伴占23.9%;专家领导认为场馆器材匾乏占25.0%、对体育锻炼认识不足占25.0%,学习负担重占14.6%,缺乏科学锻炼知识占10.4%,有兴趣而怕苦怕累占10.4%
2.1.1 物质保障
    学校场地设施是学生进行自主体育活动的物质保证,学校运动场地设施的类型、状况和规模,都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参加自主体育活动的运动项目、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等。当前必须处理好场馆质量与学生参与程度的矛盾、场馆类型与学生兴趣的矛盾、场馆的管理、维护与学生使用的矛盾。
    1)体育器材设施匾乏。
    调查结果表明器材设施的缺乏是阻碍大学生参加自主体育活动的最主要因素,普通高校体育场馆建 设严重滞后,截止到2007年5月人均活动面积只有4.1m2,这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基本配备类人均5m2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特别是近年来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部分学校出现挪用或占用现有的体育设施,使本来就不足的校园体育设施被侵犯,直接影响大学生自主体育活动。
    2)体育场馆资源数量、质量及种类。
    体育项目场馆设施数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省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和开展体育活动的侧重点。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最普及的是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项目,场馆配备相对比较充足,基本能满足日常教学需要。而一些新兴体育项目,如轮滑、壁球、台球、手球等开始在高校兴起,但场地设施发展缓慢,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受到限制,降低了相当部分学生的锻炼热情。
    体育场馆器材设施质量的好坏也是影响大学生课外自主体育活动的直接原因。只有不到4成的学生对本校体育场馆器材设施质量表示满意,表明高校体育场馆器材设施质量状况一般,而体育场地、器材本身就属于耗损比较严重的一类,扩招后学生人数的剧增,学生对场地及器械的使用频率加快,则加剧了场地、器材的耗损程度和速度。然而只占高校教育经费1%的体育经费不仅要维护场地器材,而且还要用于大量增添场地和器材及运动队训练比赛等方面,所以有限的体育教育经费条件下,场地器材的养护、维修和增补方面很难保证课外锻炼的需要。
    高校体育场馆在数量、质量、种类上的短缺,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课外自主锻炼的正常开展。不过值得高兴的是在调查的过程中许多高校正在加大力度改善这一状况,许多的体育场馆工程也正在上马或正在建设之中。相信这些体育场馆的建成将极大地有利于我省体育教学、训练与课外锻炼的开展。而当前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来实现资源共享是一个解决当前体育场馆与大学生人数发展不平衡的一个好方法。
2.1.2 时间保障
    “没有时间而学习负担重”是制约大学生自主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低年级学生每周要上20~30学时的课程,还要参加各种普修课、选修课的学习,以完成规定的学分,而高年级学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考研、考证和求职上面。在课余时间中,玩电脑或上网正以飞快的速度占据着大学生的余暇时间,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目前的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经达到了9000万人,其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1650万人,占19%,而2005年人民网全文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网瘾比例约13.2%,另有约13%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在很少的课外体育活动时时间中,还要受到场地、器材的制约,出现早占位置、排队等现象,体育锻炼时间就相应减少。
    如何合理利用学生的早晨、下午、晚上的课外时间进行锻炼,除了大力宣传体育健身,引导更多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走出教室,走向运动场,走向自然,呼吸清新空气,沐浴和煦阳光,领略体育的魅力,感受体育的激情,体验体育的快乐。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的又一新的课题。
2.1.3 学校体育工作观念的保障
    从专家领导对“影响大学生自主锻炼的主要因素”调查中,可发现与学生的认识有一定差距,这要求针对目前大学生体质下降、自主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的事实,学校工作管理部门必须统一认识: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体育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管理机制,保证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的活动时间,广泛开展群众性、学校传统性的体育活动与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与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1.4 专业知识技术保障
    “无专人指导、无锻炼伙伴”是大学生参加自主锻炼的又一重要制约因素。目前多数大学生还没有形成自我锻炼的习惯和能力,仍需要有人组织、指导,很多高校虽然要求学生出早操,且形成了一种制度,但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大多数学生表现为出工不出力,早晨出操目的是应付考勤或是学英语,很多高年级学生干脆就不出早操,许多学校对高年级也是“网开一面”。
    不少高校虽成立了各体育单项俱乐部或协会等体育社团,但由于没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加上宣传不力,经费不够,条件不好,因而在学生中的威信不高,号召力不强。从统计数据反映,喜爱体育社团形式的人数只占调查总数的15%,不难看出,体育社团的作用目前是有限的。倒是一些由学生自发组成的小团体在课外体育活动中非常活跃,他们依靠兴趣爱好和相互间的情感维系,经常从事某一项或几项体育活动,且在活动中极为投入。但由于没有合理的引导与正确的指导,亦表现出效率低、随意性、无序性、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因此如何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健全合理的高校课外体育活动领导班子,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外自主锻炼管理模式是我们当前应该急需解决的问题。
    此外,“没合适项目”、“无同伴”、“有兴趣,但怕苦怕累”、“无体育锻炼氛围”和“对体育锻炼认识不足”等也是阻碍大学生自主锻炼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有兴趣,但怕苦怕累”、“无同伴”成为制约女大学生参加自主锻炼的重要因素。
    可以说,影响大学生自主锻炼的因素是复杂的,有效解决的办法是在加强组织管理,力争改善场地、设施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挖掘现有场馆设施潜力,加强管理,延长开放时间,提高场馆利用率,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和引导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进行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提高自主锻炼能力,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余暇时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教育学生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锻炼,必要时可以参加社会体育团体、组织和活动,以弥补学校校内运动场地、器材、师资和运动项目开设等方面的不足。从多种渠道满足学生对体育的需求,使学生回到阳光下,回到体育场。
2.2  大学生自主体育活动推进策略
2.2.1 构建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实行课内外一体化
    多年来,人们就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然而,发展还很不平衡。重视课内体育教学,忽视课外体育的开展,使课内外严重脱节的现象,在有些地方和教师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他们只局限于课内是课外的基础,片面而被动地认识课外是课内的继续;谈教学改革,往往只是就教学论教学,很少认识到课外体育对课内教学的需求和影响。这样的改革,必然是片面的、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建立体育与健康的新的教学模式,对体育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及两者结合的价值进行一次重新认识:课内与课外是缺一不可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课内与课外是两个活动过程,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没有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便没有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结合。课内外一体化可以使课内课外达到完美的结合与统一,为学生自学、自练和自我创造,参与竞赛,体现自我价值,培养竞争意识创造良好的氛围。此模式的创建最能体现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所追求的目标,它突破了现行的教学模式和弊端,扬弃分明,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习空间大,弹性强,有利调节。因此实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当今改革的需要,是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关于“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的时间”一种有效手段,是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2.2.2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体系
    多数的大学生能够摆正学习与锻炼的关系,渴望得到教师指导、帮助和提高。但是还有部分的大学生缺乏参加锻炼的自觉性,需要有人去引导和督促。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走出教室、寝室、电脑房等场所去参加体育锻炼,而且合理安排锻炼时间以期达到最佳效果,就应对其加强组织领导。在组织领导的过程中, 校、(学院)系、团委、学生处等单位领导的重视是必不可少的,最关键也是最实际的一个环节则是需要学校有关部门(体育部门、学生处)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和体育教师的科学指导。这样有利于全校课外体育活动组织领导一体化;责任明确、分工清楚, 有利于监督和辅导;有利于高质量的完成体育教学的有关课外作业, 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利于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利于统筹安排场地器材,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质。
    学校体育的科学化、制度化和终身化,要求学生自发性的体育活动要与有序化的制度管理相结合,实现自觉锻炼与接受规定教育相统一,使每个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的统一要求,提高整体素养。在一定制度的规范约束下,经过反复实践,增强健康意识,并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真正做到自发与制度管理相结合。对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效果评价、考核等必须尽快进行较深层次的研究,构建课体育活动的管理网络与质量评价体系,促进课外体育活动尽快健康有序地发展。
2.2.3 深化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体育课程教学管理范畴
    要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组织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实践,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在课程改革中要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教学内容选择应是学生易于接受并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使学生真正掌握1~2项行之有效的体育锻炼项目和方法,切实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性。
    为了使具有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互为验证关系的课内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体现课外体育活动所具有的诸如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传递人类体育文化的功能,为推行素质教育服务,应采用考勤、考核等手段,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出勤率和质量以学分或体育课成绩按一定比例纳入制度化的体育课程教学管理范畴,以强化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意识,引导更多的学生进入运动场馆。
2.2.4 培养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能力,提倡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的组织模式
    在组织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要组织好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体育兴趣小组,培养好学生体育骨干、尽最大努力发挥好这些社团的作用。在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中,形成领导重视,教师尽责,学生积极投入的新局面。
    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是最适宜的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模式,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意向是支持的,动机是健康积极的,大部分学生的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正在逐步形成,建立高校体育俱乐部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学生比较喜欢既有组织又比较自由的课外活动形式,也希望课外体育活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由选择。
    国内外课外体育活动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兴趣、要求、意向,营造和谐、民主、融洽和愉快的活动环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活动形式,即体育俱乐部形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运动技能、运动素质、体育与专项特长等自愿选择各单项俱乐部,每个单项俱乐部可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并有体育教师进行专门辅导,学生参加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的时数每周应不少于三个小时。
    要想满足全体学生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学校体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组织形式上需要化整为零,更多地借助学生自治。所谓化整为零,就是把过去一个项目一个俱乐部变为一个项目多个俱乐部;所谓更多地借助学生自治,就是提倡学生自愿组合、自行管理,把许多俱乐部工作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诸如俱乐部冠名、编制、活动时间安排、聘请辅导教师、俱乐部之间的比赛活动和校外比赛活动,甚至必要的经费筹集和使用等等,都可以让各俱乐部自主处置。作为学校有关部门,重点把握宏观导向,做好注册和协调管理工作即可。要相信学生中潜在的巨大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一旦被充分发掘,必将为体育俱乐部注入无限生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一定会呈现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进行学生体育社团学分制课程化管理试点实验。目前国内众多高校如上海交通大学等对体育社团管理上实行体育社团学分制课程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管理措施得到学生的充分肯定。探索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社团的课程化管理,无论从素质教育角度,还是教学改革角度,都具有实际价值和长远意义。实行体育社团学分制课程化管理可以有效解决经费投入、场地器材、教师薪酬及学生积极性等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是一个发展方向。
2.2.5 加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执行力度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是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是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在校的大学生必须达到的目标。可以把《标准》的成绩作为体育课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可使学生的重视程度提高, 组织工作也就容易做一些,对于《标准》中影响毕业、评优等规定一定要认真落实,坚决执行。
2.2.6 改善师资队伍的专长结构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体育专业教育是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而在竞技体育项目中又以便于开展、耗资较少的项目为主。所以目前高校在职体育教师的专长,多集中在田径、三大球、体操和武术等几个项目上,而像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体育舞蹈等项目的专长教师就较少。师资队伍的这种专长布局,显然不能满足新时期高校体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弥补这个缺口的办法,一是在选调教师时优先考虑那些具备紧缺专长者。二是安排现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职或脱产培训,解决专长教师的不足。例如田径和篮球、排球专长教师过多,可从中挑选部分教师经过“再学习”转成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等项目的专长教师。
2.2.7定期组织各单项体育竞赛裁判员、运动员的培训工作
    通过系统学习, 对具备裁判员、运动员技术等级水平的同学, 通过考核颁发相应的裁判员、运动员等级证书, 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有些竞赛项目可能会出现裁判不足的问题,就可以采用体育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而有些小型比赛完全可以有学生自己来解决,而关键场次或特殊比赛, 由专业教师把关执裁。
    学校还应继续加大体育场馆建设投入力度,改善和增加体育设施,充分利用现有场馆器材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加强管理,延长开放时间,提高场馆利用率,发挥其更大的作用,让学生有充分的场地、设施、条件进行体育锻炼。只有把握学校体育现代化的体育观念、制度、物质保障、专业技术知识四个层面,深入探讨课外体育现代化的内涵与管理目标,解决当前学校体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才能构建科学、和谐、适合当前学校体育的发展观。

3 结论
    1)影响学生自主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场馆器材匾乏、没时间而学习负担重、无专人指导、无锻炼伙伴等。必须处理好体育设施的不足和功能的单一与学生积极锻炼的主观愿望形成鲜明的矛盾,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观念与实际体育活动现状形成较大的矛盾。
    2)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新模式,使课内与课外两个活动过程能真正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达到完美的结合与统一,是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创造和体现自我价值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推进自主体育活动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学校课余体育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
[2] 张迎春.中、美、日三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比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4
[3] 郭升平.影响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因素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2
[4] 杨小红.构建高校体育活动体系一体化的初步设想[J].体育学刊,2002.5
[5] 潘志贤等.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动机的调查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3
[6] 裴德超.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对策研究[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2
[7] 王燕飞,朱建清.关于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体育行为问题综述[J].浙江体育科学,2005.6
[8] 马宁.重新审视课外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316921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