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8年第5期
 
中德两国体育师资培养比较研究

2008/5/9 15:51:11 浏览次数 6446  

刘波   清华大学体育部, 北京 100084


摘  要:文中介绍了德国体育师资培养的相关理论和培养过程,并通过德国科隆体育学院和北京体育大学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对中德两国体育师资培养进行具体的比较研究,指出两国在体育师资培养方面即在对体育教师素质要求和“三阶段培养体系”等方面具有共同点,也存在对专业理论课程、教育科学课程和实习阶段重视程度不同的差异,进而对造成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体育师资培养改革和学校体育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体育; 师资培养; 比较; 课程设置

前 言

    德国的师资培养不仅与中国相比,与世界上其它国家相比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其“二二制”,即教师必须学习掌握两个专业、经过两次全国统一考试才能获得任教资格的制度,这种制度不但保证了中小学教师的培养质量,对教师资源调配、教师地位提高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体育师资培养作为德国整体师资培养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具有这些特色,因此,研究了解德国体育师资的培养方式、特点并与我国的情况进行比较,对于我国体育师资培养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有着重要意义。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德国高等院校不开设体育课,因此德国体育师资培养专指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培养。

1  德国体育师资培养简介
1.1 体育师资培养相关理论
    在德国体育教师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体育教师是指所有教授体育类课程的师资总称,根据职业自由的原则所有人(包括没有获得资格证明和通过相应考试的人)都允许从事广义体育教师的工作。而狭义的体育教师是指那些取得特殊资格证明并通过相应考试的人。从职业领域来讲,体育教师包括两类:第一类在学校以外的机构(如企业、体育协会、公共机构、军队、疗养机构等)接受过培训,包括健身教师、理疗教师、韵律音乐教育教师、专项运动教师等等。第二类是接受学校领域的培训并通过国家考试,一般指中小学体育教师,即狭义的体育教师。[1]518 狭义体育教师培养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也是与我国情况进行比较的主要内容。
    在对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上,德国体育联合会(Deutsche Sportbund)下属相关委员会在1975年推出的体育教师培训模型中列出了四个基本能力的要求,即运动的、学术的、政治的和教学的能力。[1]519 这个模型成为当时大多数具有体育师资专业高等院校培养体育教师的基础目标,作为对体育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至今仍然普遍适用。
    具体到高校中的体育师资培养,德国学者认为体育教师在学习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学科)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体育教师应该以学生为基本的考虑和出发点,因此需要学习和掌握:(1)人类学和心理学知识(能够把人作为有行为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生物来理解和教授);(2)教育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知识(能够帮助明确和实现当代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任务);(3)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和卫生保健学知识(能够明确不同年龄阶段的运动需要、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其次,为了能够确定教与学的一些基本原则,体育教师还需要学习和掌握:(1)生物力学和运动学知识(用来研究运动学习的基本规律);(2)训练学知识(以明确不同运动项目合理的学习方法和负荷形式)。最后,为了能够比较和评价以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育教师还需要学习一些教育史和体育课程发展史等历史类课程。[2]

1.2  体育师资培养过程
    德国体育师资培养包括三个阶段,即学习阶段、实习阶段和继续教育阶段。其中学习阶段和实习阶段是比较重要的两个阶段,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60年代以前,德国的教师培养(学习阶段)主要在师范专科学校中进行,60年代以后,师范专科学校纷纷升格为师范学院,在师范学院里学术性教育的比重逐渐压倒了实践培训。再后来,师范学院开始并入综合性大学,数量大大减少。因此以前体育教师的培养任务主要在师范院校中进行,而目前则主要在综合大学中培养。[3]
    德国教师培养的最大特点就是要学习两个专业,体育教师也不例外。因此学生除了在科隆体育学院(德国唯一一所体育院校)、综合性大学或高等师范院校中学习体育专业以外,还要在其它大学中学习第二专业。以科隆体育学院体育师资专业为例,学生要学习体育(第一专业)和教育科学相关课程,大约100个周学时①,同时要在其它高校比如科隆大学选修第二专业,大约70个周学时。修完全部课程并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之后就可以成为实习教师。这个阶段与我国体育教师培养的第一阶段基本类似。另外,德国传统上对教师的培养是按照学校类型②来进行,70年代以后又提出按照学习阶段③培养教师的要求,但目前各联邦州的做法不完全一样,在北威州(Nordrhein-Westfalen)基本是以学习阶段与学校类型综合来划分,以科隆体院为例,对体育教师的培养包括以下四种类型:重点中学和综合中学体育专业、普通中学和实科中学体育专业、小学体育专业以及特殊教育体育专业。
    学习阶段结束并通过第一次国家考试之后,下一个重要阶段是实习。实习是成为正式教师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历时两年,实习期间可以从州政府得到工资,大约是正式教师的一半左右。实习期第一年主要是旁听其他教师的课程,每个专业每周独立承担的教学任务大约在一课时左右,第二年原则上要承担满工作量的教学任务,同时要接受其他教师的旁听。实习期间除了正常的教学任务之外,实习教师还要经常参加指定的教学研讨班。经过两年的实习,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笔试和教学实践综合)之后,就可以正式取得教师资格。根据对实习阶段的描述,可以看出这个阶段非常重要,类似于我国教师的“入职培养”阶段,但时间更长,要求更加严格。另外,从70年代以来,德国也加强了教师的在职教育(继续教育),明确在职教育为教师培养的第三阶段。[3]

1.3  与我国体育师资培养的比较
    德国体育师资培养与我国相比有三个方面的共同(或相似)之处,另外还有三个明显的区别。共同之处主要表现在:(1)对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基本相同。在《新编体育教育学》一书中作者提出我国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包括: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全面的能力、健壮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4]27 这四点要求与德国体育联合会提出的运动的、学术的、政治的和教学的能力四点要基本一致。(2)两国针对不同级别的学校均有不同的教师培养计划和要求,稍有区别的是我国只划分为小学和中学两个级别,而德国的培养计划还包括针对不同类型的中学。(3)尽管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两国均采用三阶段培养体系。德国的三个阶段包括学习阶段、实习阶段和在职教育阶段,我国的三个阶段为职前培养、入职培养和在职培养,[5]161 由于入职培养即岗前培训也属于在职培训的一种,因此这三个阶段在有些教材中也被合并为两个阶段,即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6]399
    两国体育师资培养的区别同样比较明显。首先德国的体育教师除了学习体育专业之外还要学习第二专业,这是德国体育师资培养与我国,甚至与其它国家最大的区别之一。其次中国针对不同的体育教师培养机构不一样,比如目前中等师范学校以培养小学体育师资为主,而高等师范院校和体育专业院校以培养中学体育师资为主。[6]400 而德国体育教师培养主要在综合性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中进行,而且同一所高等院校中可以培养所有类型的体育教师。第三点区别是德国在体育师资培养中更重视理论培养,其很多实践方面的培养内容可以在实习期内完成,而中国由于没有实习期,入职培养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在职前培养中比较重视实践能力。

2  实例研究:体育师资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为了对两国体育师资培养进行更具体的比较,笔者选取了德国科隆体育学院(以下简称科隆体院)的“体育师资专业”和北京体育大学(以下简称北体大)的“体育教育专业”进行实例研究,对两校课程设置进行比较,以发现其异同,并对两国体育师资培养的比较提供具体依据。

2.1 北体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简介
    北体大体育教育专业学制4年,按要求修满165学分(包括部分实践环节),达到外语、计算机和运动水平的相应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后可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下面从三个方面对北体大的教学计划做一个简单介绍。

2.1.1 培养目标
    北体大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工作、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级体育人才。”④

2.1.2 教学计划
    表1是北体大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由于科隆体院与北体大的学分计算标准不一样,因此在表中同时注明学时和学分两组数据,以便于比较,其中学时是按照德国的标准以“周学时”(参见注释①)来表示。

2.1.3 附加要求
    北体大的学生除了修满学分、完成毕业论文之外,还要符合以下附加要求才能获得学位:外语(主要是英语)通过国家四级水平考试;计算机达到国家考试二级水平;专项水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④

2.2 科隆体院体育师资专业课程设置简介
    科隆体院体育师资专业学制5年左右(含第二专业),包括4种不同类型的培养计划,为了与北体大进行相应的比较,笔者选取的是培养重点中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计划。

2.2.1 培养目标
    德国体育师资专业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即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具体到科隆体育学院,则强调“为学生提供一个非常优秀的培养机会,使其能够为毕业之后实现职业目标的要求做好理想的准备”。

2.2.2 教学计划
    体育师资专业完整的教学计划包括三部分:体育(第一专业)、教育科学和第二专业。其中第二专业不允许任意选择,每个学校只提供一些固定搭配,比如体育与数学、体育与生物、体育与拉丁语等等。以科隆大学的生物专业为例(师资培养第二专业),要按规定在9个学期修满70周学时的课程。由于我国没有第二专业,因此下面只介绍和比较体育(第一专业)和教育科学两部分,即由科隆体院开设的课程内容。这两部分课程设置见表2。

2.2.3 附加要求
    主要是两个方面,即紧急救护和救生游泳。其中紧急救护只需要经过培训即可,而救生游泳则要通过相应的考试并取得银质证书。⑤

2.3 比较与分析
    虽然都是培养体育教师,但两所学校在教学计划上的共同点并不多,共同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一些专业课程的类似,比如田径、体操、游泳和常见的球类项目都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项目。除此之外,更多是两校之间的差别,这些差别有的是由于政治、社会、经济和教育体制不同造成的,有的则由于文化传统和培养目标上的差异而产生。下面主要比较两校在课程设置上与专业相关的一些差别,并对产生这些差别的原因进行分析。

2.3.1 学时和教学内容的差别
    北体大体育教育专业的周学时为180左右(外加毕业论文),科隆体院为170左右(两个专业),从数字上看差不多,但实际内容上却相差很大。首先,德国是两个专业,如果把第二专业(如科隆大学生物专业)的学时去掉,与体育专业有关的学时只有100周学时,远少于北体大体育教育专业的总学时。其次,科隆体院的学时虽然少,但都与专业直接相关,而北体大的课程中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等内容,如果减去公共课和任选课的59.25周学时,北体大与专业直接相关的学时与科隆体院基本持平(120:100)。
    我国高校中开设的公共课以政治课和外语、计算机、法律等工具课为主,公共课的学时和学分都占了较大比例,以北体大为例,公共课学分和学时分别占总学分和总学时的18.2%和25.4%,而德国高等院校中几乎没有此类公共课。这与两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等密切相关,以外语课为例,德国中学对外语学习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学习两门外语(英语和第二外语),加上德语与英语同为日尔曼语系以及在德国生活的外国人比例较高(大约10%)等因素,德国人学习英语相对要容易一些,高中毕业后的英语水平基本上可以达到要求,因此如果不是学习外语专业或者对外语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大学里一般不开设外语必修课。而在我国,高校中开设外语必修课则是非常必要的。

2.3.2 学科与术科比例的差别
    如果把科隆体院的讲座课和讨论课算做理论学习(学科),运动技术练习作为实践课程(术科),则可以明显看出两校在理论和实践课程比例上的差别。科隆体学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分别为61和39周学时,在总共100个周学时中理论学习占61%,实践课程只占39%。而北体大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中学科与术科分别为43和72周学时,所占比例分别为33.7%和66.3%。考虑到我国实践课程中也有一定比例的理论教学,北体大专业课程中学科和术科所占比例分别会有所上升和下降,尽管如此,北体大的术科比例还是远大于科隆体院。另外两校在教育理论课程方面差异也很大,北体大只开设两门共5个周学时的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学和学校体育学),而科隆体院除了教育科学的30周学时外还有14周学时的体育教育学和学校体育方面的课程,合计44周学时。
    重术科轻学科,或者说重实践轻理论并不是北体大特有的现象,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中普遍存在这个问题,这与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和对体育教师职业的认识有关。在我国一般认为,体育教师和教练要具备一定运动水平,才能更好的进行体育课教学和运动训练,这种观点到现在还是主流。因此我国体育院校对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这两个将来从事教学与训练职业的专业都有运动水平的要求。而国外目前在体育师资培养方面不太重视术科和运动技术水平,主要原因包括:(1)提高运动技能要花费大量时间,对其它内容的学习造成一定压力;(2)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看到一流的技术,体育教师示范动作的重要性降低,教授、分析和评价体育技能的能力越来越重要;(3)大众体育和终生体育的发展,使大部分社会成员将体育视为休闲娱乐、健身调心的手段,而追求运动成绩提高只是少数人的目标。[7]

2.3.3 运动项目数量的差别
    下面进一步比较两校术科的内容,即两校学生学习的运动项目。北体大的学生一共要学习和实践6~8个项目,必修项目包括: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和自己的专项,同时还要选修一个运动项目作为副项(从这6个项目和乒乓球、游泳、网球、羽毛球、健美操、体育舞蹈、跆拳道、健美等8个项目中选一个),如果主项和副项都没有和必修项目重复,则最多可以学习8个项目。相比之下科隆体院学生接触的运动项目要多一些,除了田径、体操和游泳这些传统项目外,集体项目(足、篮、排、手、曲棍球)、小球项目(网、羽毛、乒乓球)、自行车、轮滑、健美操、舞蹈、柔道、户外项目(如皮划艇和赛艇)、“流行项目”(如高尔夫球和马术)和冰雪项目(如越野滑雪)等都有机会学习或实践,最多可以选修十个项目以上,但每个项目的学习要求差不多,并没有所谓的“专项”之分。
    接触和学习更多的项目,尤其是一些新兴的运动,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也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因为德国的体育非常发达,尤其群众体育的参与率非常高,据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DOSB)的统计,2006年德国共有9万多个大众体育俱乐部,会员2732万人,其中7-18岁的在校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的比例更高达61.97%。⑥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运动项目的要求,尤其是新兴运动项目的要求会更高,同时一些新兴运动项目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而在我国,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术科课程还主要局限于传统的和便于开展的运动项目。

3  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德国体育师资培养相关理论和不同培养阶段的介绍,以及体育师资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的实例研究,可以得到以下两个主要结论:首先,德国和中国体育师资培养均采取“三阶段培养体系”,即职前培养(学习阶段)、入职培养(实习阶段)和在职培训(继续教育阶段),对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也基本类似。但三个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我国主要以职前培养为主,入职培养和在职培训等工作相对比较薄弱;德国的学习阶段和实习阶段时间比较长,尤其两年的实习阶段和两次国家考试作为获得教师资格的必要过程,对提高教师质量起到了关键作用。其次,在职前培养(学习阶段)中德国更重视理论素质的培养。以体育师资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德国的课程设置中没有政治课和工具课等内容,几乎所有课程都直接与专业相关。理论课(学科)占总学时的比例达到70%左右,教育科学课程受到很大重视,相关课程占总学时的40%。另外学生可以学习更多的运动项目,尤其是一些新兴户外运动项目。而我国的课程中实践课程(术科)所占比例更高,教育科学类课程比较少,学生学习的运动项目多以传统项目为主。
    任何一种教育制度的形成都与本国国情密切相关,体育师资培养也不例外。我国体育师资培养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改革,基本上形成了符合目前我国国情的培养体系,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改革中,如果能借鉴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例如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更加重视实习和在职培训、适当调整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增加教育科学课程和新兴运动项目,我国体育师资的培养体系就将更加完善,从而促进学校体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注释
① 周学时指的是一门课程每周的学时数。由于德国与中国在学分计算的标准上不完全一样,例如北体大一般学分数等于(专业课)或小于(公共课)周学时数,而科隆体院学分数大于(专业课)或等于(基础课)周学时数,因此为了统一比较的标准,本文皆采用周学时来进行描述和比较。
② 德国的中学分为四种,即重点中学(Gymnasium)、普通中学(Hauptschule)、综合中学(Gesamtschule)和实科中学(Realschule,相当于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
③ 德国中小学的学习阶段包括:初级(Primärstufe,相当于小学,学制4年)、中级I(Sekundärstufe I,相当于初中,学制6年,四种类型的学校都有)和中级II(Sekundärstufe II,相当于高中,学制3年,只有重点中学才有)。
④ 选自北京体育大学2003本科专业教学计划。
⑤ 选自科隆体育学院2007年冬季学期教学计划(Personal- und Vorlesungsverzeichnis, Wintersemester 2007/2008)。
⑥ 数据选自德国奥林匹克体育联合会2006年统计年表(DOSB, Bestandserhebung 2006)。


参考文献
[1] RÖTHIG P, PROHL R (Hrsg.). Sportwissenschaftliches Lexikon [M] 7. Auflage, Schorndorf, 2003
[2] SEYBOLD A. Welche und wie viel Wissenschaft braucht die Sportlehrerausbildung? [M] // HASLER H R. Theorie in der Ausbildung von Sportlehrer/innen, Magglingen, 1994: 84-87
[3] 饶从满, 满晶. 德国教师教育的演进[J]. 外国教育研究, 1994, (5): 50-56
[4] 刘绍曾, 周登松主编. 体育教育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 龚坚, 张新主编. 体育教育学[M].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6] 周登松主编. 学校体育学[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7] 汪鸽, 潘宪民. 中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28(4): 515-517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314026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