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8年第6期
 
新课标下田径教学的初步探究

2008/6/11 10:31:17 浏览次数 4820  

韦雪棣    广东省云浮市云浮中学新校区   527300


摘要:田径为各运动之母,田径教学又是中学体育教学的基础,在新课标下要上好田径课,教师要树立新的体育教育理念和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兴趣;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应突出体育的健身属性,淡化竞技技术;同时要转变教学模式,分层次进行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田径教学;体育与健康

1.前言:田径的走、跑、跳、投不仅是人的基本活动能力,也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中,它是选修模块中必选的一个内容,记一学分,同时也是选修项中的一个大模块。然而它却是一项枯燥无味的体育项目,集苦、累、难于一体,可以说它是学生最不愿意学、最不愿意选修的一个项目。近年来,中学田径教学状况不甚理想,校园开展田径锻炼气氛不浓,学生对田径练习兴趣不高,这不仅不利于于田径运动在中学的广泛开展,而且直接影响到中学生体质的增强和身体的全面发展[1]。如何让田径受到学生的欢迎与选择,这是体育教师面临的一道难题。
2. 调查对象与方法:调查对象,本校高一5个班、高二5个班共640名学生。调查方法,采用问卷法,共发出问卷640份,收回620份,回收率为94%,对调查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并根据当前田径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3.调查结果
3.1 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情况 

 

                        
4.分析:调查结果(表1)表明,当前中学生对田径运动兴趣情况如下:喜欢只占16.13%,这部分学生对田径有一定认识,知道田径运动的价值与作用;一般占30.97%,这些学生对田径运动谈不上喜欢或不喜欢,只要老师安排就学与练,学习和练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但不把田径当着锻炼身体的有效手段;不喜欢占50.92%,占总调查人数的一半。
根据田径项目在各中学里开展的情况,可以了解到学生对田径运动学习与练习的兴趣不高的原因如下:
4.1 学生对田径缺乏正确的认识,不了解田径的意义与锻炼价值。在不喜欢的学生中,有18.9%的人认为田径练习没意思、没意义、不好玩;有29.57%学生认为田径运动太累、苦、脏,因而不愿意学。这可能是我们体育教师对有关方面的宣传教育做得不到位,因而学生不了解田径运动的作用与意义。
4.2 田径传统的教学完全按统一的竞技比赛技术与规则去教学,对身体素质要求过高,学习较为艰苦,所以有23.48%的学生觉得动作太难,不容易学,掌握不了。这是过于注重田径的竞技属性造成的。
4.3 有31.09%的学生认为田径太单调、枯燥、乏味,这除了田径其自身的特点外,还有我们的教学方法、方式也许不适应学生的要求了,传统教学一方面是按照教材和教学大刚所规定的内容,另一方面老师一成不变的讲解示范,学生按老师的要求练习,并一味强调“多练”,学生往往是被动地进行练习,学习缺乏自主性,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更不用说在学习中进行探讨或创新了。结果,使产生了学生单调、乏味的负效应。
5.探究:我省从2004年开始实行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新课标为体育教学提出新的理念与要求,以健康第一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课堂中要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自主、学会合作、探究与创新。为探究在新课标下田径教学的实效,我在本校进行以下的教学实验:
5.1实验方法:从本校高二年级中抽出两个班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内容是对田径的跳远与跳高两个项目进行实验对比,其中7班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2班按照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进行教学。在实验前先对两个班摸底测试,实验后又对两个班再进行测试,用前后平均成绩进行比较,探究田径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实效。
    以下表4是实验得出的结果。


5.2 实验分析:从表4可看到,两个班在实验前男女生跳高与跳远成绩都差不多,然而经过两个月的教学实验,结果则不一样了,跳远项目:2班男生平均成绩提高了0.519m,女生平均成绩提高了0.615m;7班男生平均成绩提高0.203m,女生平均成绩提高0.195m;跳高项目:2班男生平均成绩提高0.158m,女生平均成绩提高0.117m;7班男生平均成绩提高0.053m女生平均成绩提高0.067m。从这些数据可看出两个班实验前后的差距。从两个班在实验过程的课堂表现也可看出,7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仍是指挥员,学生都是按教师安排好去练习,没有自主性, 师生间互动不够,因而情绪不高,自觉性、积极性较差,气氛不够活跃。然而2班则不同,每节课课堂活跃,学生练习积极,相互竞争,互相学习、协作;师生间关系平等与融洽,在学习与练习中师生相互探讨。
通过进行新课标教学的实验探讨,觉得新课标下田径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5.2.1 提高认识,培养兴趣
    利用理论课、日常谈心对学生进行田径练习的目的意义教育,通过广播、墙报、录相、电视、多媒体等各种途径对学生宣传教育,让学生全面了解田径的锻炼价值,认识田径不仅是人的基本活动能力和各项运动的基础,而且是最能锻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品质的一项体育运动,是其它运动项目无法代替和比拟的。同时田径运动对运动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易于开展。这些特点使得田径运动成为一项可行性强且健身价值较高的运动,所以决定了其在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地位。只有让学生清楚认识田径在中学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爱好与兴趣,只有学生对田径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参与学习与锻炼。
5.2.2转变观念与教学模式 
    首先是角色的转换,学习中不再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不再是指挥员;而应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中有自主性,教师在课堂上应是参与者、引导者、指导者以及组织者。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应是互动、平等的,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让每个学生学习中有成功的快乐体验。例如在进行跳远复习课教学时,改变以往先由教师讲解、示范,然后按要求安排学生进行练习的模式,先让学生在短距离跳2-3次,然后再让他们加长助跑距离加快助跑速度,并指导他们运用正确的起跳技术进行试跳,同时用最简便的方法记录两次跳的成绩。这时学生发现自己的第二次的成绩提高了,情绪也高涨了,老师乘机提问:“ 为什么加长助跑距离,加快了速度和采用正确的起跳技术,成绩会提高了?” 并提示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抛射运动基本规律和人体运动规律,得出结论:人要跳得远,必须有最大的初速度和适宜的起跳角度,正因为刚才大家在跳时恰好符合这一运动规律,所以成绩提高了,这样跳远的正确技术在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中形成了,教师不是传授现成的课本知识,而是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来解决他们的新任务,从而获得新知识,同时也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得到进一步培养,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继续学习的良好愿望 [2]。
5.2.3 淡化竞技技术 
    田径运动本身具有竞技与健身双重属性。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要求下,中学的田径教学应该突出它的健身属性,以符合“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适当降低竞技技术要求 [3]。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把跑、跳、投项目完全按统一的竞技比赛技术与规则去教学[3] [4]。如要按竞技要求,大家都知道要掌握一项田径技术不是件容易的事,专业运动员所花的时间都要以年来计算,何况我们的教学面对的是普通的学生,他们的起点与水平都很低,且给他们的时间就那么几节课和一点课余时间,要很好掌握一项技术是十分困难的。例如,跳高与跳远主要是发展中学生向前,向上跳跃能力,及其下肢力量。在教学上我们只要抓住重要环节即可,对某些技术细节则可以忽略。如:跳远项目我们着重抓住助跑与起跳腾空技术,而对于准确踏上跳板和落地稍可忽略,允许学生超过踏跳板起跳,不受界线的限制的要求不要过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步点或节奏进行起跳,这样可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跳高项目的起跳可根据各人的习惯,允许他们用单脚或双脚;所用的横杆我们可用橡皮筋代替竹杆或者金属杆,这样在练习中可减轻心理负担,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学习信心。同时在跳的方式上也不强求采用何种方式,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与习惯,如:跳远的蹲踞式、挺身式、走步式;跳高的俯卧式、跨越式、剪式、背越式,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只要适合自己,且有助于提高成绩就成。只要跳得高或跳得远,就不论用何种方式,“不管白猫黑猫,凡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过,老师在学生所用各方式的基础上要进行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更好掌握其动作技术。
5.2.4 分层教学
    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在课堂上我们可根据他们的起点、水平与能力进行分层次、分级和分组练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由选择练习小组,这样能够使同一层次同一水平在一起练习,水平低的可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水平高的可以相互学习相互竞争,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同时分层教学对学生来说不应该是绝对的,随着学生学习程度的不断提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变化,课堂上随时可选择不同的学习层次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样可以形成教学互动,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法,尽量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达成和实现这一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要求。这样,就避免了以往统一安排而造成一些学生消化不了,而另一些学生则吃不饱,从而造成学习信心不足或学习积极性不高,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现象。
6.结论: 想让田径运动受到更多学生的欢迎与选择,首先教师要真正领会新课标的实质,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认识,让他们知道田径运动的价值、作用与意义,在教学中本着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着重突出田径运动的健身属性,淡化技能,发展体能,适当降低技术要求;并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理念,转变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探究、创新,把枯燥、乏味的田径教学变成生动活泼、让学生喜欢的项目,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  邹建国,周家峰.浅谈中学田径教学[N].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二期.
[2]  顾晓艳.从《课标》的基本理念谈中学田径教学的快乐教学[N].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
[3]  张振丰,董亚玲.新课标下田径教学应突出田径运动的健身属性[N]. 体育学报, 2004年,第五期.
[4] 韩英灵.对新课标下田径教学的思考[J].体育教学, 2004.5.


关闭窗口

你是第 38167275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