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8年第8期
 
NBA赛场暴力行为的美学审视

2008/8/27 9:52:36 浏览次数 5887  

(侯艳清 田雨普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南京 210097)

摘要:作为篮球的顶尖赛事——NBA联赛的激烈程度和水平之高被世人公认为世界之最,激烈的对抗中不可避免出现的攻击性暴力事件也成为其中一道独特的景观。文章结合典型的暴力事件解析NBA赛场暴力的形成因素,揭示NBA暴力美学的美学功能。
关键词:NBA联赛;暴力行为;暴力美学

    暴力,作为一个关乎生死的哲学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个严重对抗的社会问题,历来受到人们的厌恶。然而,在美学视角下,却将暴力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语),与后工业社会的多元化文化形态一样,产生了“暴力美学”。它因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种族的差异,而呈现出一种同时包含同质和异质因素的多元风格样式和精神内涵。体育暴力,作为“文明暴力”,甚至可能成为现代社会最有刺激意味和最引人注目的观赏形式。
    作为篮球的顶尖赛事——NBA联赛的激烈程度和水平之高被世人公认为世界之最,激烈的对抗中不可避免的攻击性暴力事件,也成为其中比赛中一道独特的景观。篮球场上的暴力虽然不同于以暴力为题材的“暴力影片”那么刺激,但是它的突发性和可控性,同样给观众提供了一种审视暴力的全新视角——暴力美学视角。球星的每一次暴扣,每一次阻击,每一次身体对抗,在速度和力量的展现中,在“下里巴人”似的的豪放中,一种有异于常态“阳春白雪”似的美感便由然而生。
    令人关注的是,融含于NBA之中的暴力美学思想,也同样是释放现代人精神压抑的另类方法,具有强烈的娱乐和休闲功能,是一种优质的审美对象。人们在观赏比赛的同时,除却享受到内在价值的认同以外,还理应获得更大的审美满足。
1   NBA赛场暴力行为经典回顾
    可以说NBA是将“暴力美学”发挥到极致的角斗场,火爆成为NBA的代名词,一群身高码大的彪形大汉攻防交替、奔跑往返在一起,空气中的荷尔蒙和火药味混合在一起,呛得人都要窒息,不找个出口宣泄怎么行?于是就有了层出不穷的暴扣和“盖帽”,而在激烈的身体碰撞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球场暴力也随之应运而生。回顾一下几场让球迷和媒体一直津津乐道的经典极端暴力事件:
1.1奥本山宫殿群殴事件
    2004年11月20日“奥本山宫殿群殴事件”被称为NBA甚至是美国体育史上最黑暗的一幕。当东部两强步行者和活塞的对决即将结束的时候,步行者队的阿泰斯特和斯蒂芬•杰克逊冲上看台,和活塞队的球迷打作一团,暴力冲突最终在现场工作人员和一些球迷的拉扯结束,几名步行者球员的衣服撕破,比赛也在一片混乱中草草收场。
1.2 “圣殿蒙羞”
    2006年12月17日NBA联盟最著名的球馆——号称“篮球圣殿”的纽约麦迪逊花园球场,在丹佛掘金与纽约尼克斯队的比赛接近尾声时,尼克斯队球员马蒂.科林斯对掘金队JR.史密斯恶意犯规,在对方上篮时夹住后者脖子硬生生摔倒,引起掘金队球员不满。主力前锋卡梅隆.安东尼冲上前去一记老拳击中科林斯,随即在场边不断奔跑追打后者,最终事态以双方在场的10名球员全部被罚下场而告终。
1.3球场上的“西洋拳争霸赛”
    2007年1月20日在明尼苏达森林狼主场挑战活塞的比赛中再次上演了一场武斗,狼王加内特与活塞替补安东尼奥-麦克戴斯在争抢篮板时后者的一个小动作激怒狼王,引发了一场武斗。此后经过裁判判罚,加内特与麦克戴斯双双被驱出场。
    最初人们还担心NBA的吸引力会因此而打折,球迷将不愿再到现场看球。但实际上NBA的魅力并没有因此而减少,看球的人反而更多了。NBA“暴力美学”从表面上弱化或者摒弃了社会劝诫或道德审判,依据社会学和心理学来说,它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裁判、球员和观众,不提供社会楷模和道德指南,也不承担对观众的教化责任,只提供一种纯粹的审美判断,在一定程度上精彩的赛事又将暴力虚化为一种唯美主义的镜语表演。就像一枚硬币总有两面,对于球场暴力我们也应该一分为二地看,一方面,它与体育的纯净性相悖;但另一方面,它也是推动NBA发展的一种催化剂。
2   NBA暴力行为的成因分析
    根据攻击与暴力领域的最新理论——Anderson及其同事Dill与Bushman近期提出的GAM模式,可以得出NBA联赛中暴力行为形成的一般模式为:

2.1激烈对抗性的比赛特点
    作为篮球的顶尖赛事——NBA联赛的激烈程度和水平之高被世人公认为世界之最,比赛中双方在有限的时间内展开短兵相接的争斗,争夺控球权进而进攻得分。项目的特点决定比赛中双方队员必然有高频率的身体接触,必然有球员从对抗中吃亏。根据挫折-攻击理论暴力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的,挫折的存在也总是要导致某些形式的攻击性暴力行为,继而产生球员极端暴力行为。当场上出现暴力倾向,同时球迷的自我控制能力下降时,极易引发球迷的集群暴力行为。
    另外,NBA作为一项竞技项目每场比赛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这也正是它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比赛进行到紧张激烈时,双方球员的进攻、防守表现及裁判的判罚都有可能引发球员暴力行为。球迷是怀着强烈的主观情绪去看球的,他们都希望能看一场精彩绝伦充满力与美的球赛,并且期望自己喜爱的球队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球场上两队细微的变化都会引起球迷喜、怒、悲等情绪的形成,当比赛的结果与球迷赛前所建立的预期目标偏离的越远,球迷觉得付出与回报平衡失调,这种释放的欲望就会越强烈,从而会导致球迷不理智或者极端暴力行为的发生。
2.2主客场制的比赛地点
    NBA联赛的地点对球员和观众、球迷的攻击性也产生很大的影响。主客场优劣势在NBA赛场得到了最为明显的显示。不仅体现在球员对场地的适应以及裁判的判罚很容易受影响,而且主场的观众成千上万的聚集起来,为本队加油、呐喊,对敌队虚叫、喝倒彩等行为,如果受到某一些或少部分暴力行为的影响,就会发生大规模的暴力冲突。一些社会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情绪感染”,所以在场景混乱的情况下,观众很容易从其他观众、球员那里得到暗示。当他们看到其他人以极端的方式活动时,如果他们认为极端行为是正当的话,他们则也会表现出极端的暴力行为。
2.3比赛双方的历史过节
    如果两支NBA球队的比赛成绩在历史上难分胜负,特别是在一场至关重要的比赛中,双方球员心理上的紧张和求胜欲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为。一些球迷也很有可能对过去的比赛和遭遇怀有宿怨,比赛一旦开始,双方球迷就充满了火药味,这些无疑增加了攻击性暴力行为,如果得不到正确疏导的话,也容易导致球场极端暴力行为的发生。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一场与名次密切相关的比赛,其观众攻击性暴力行为的频率一般很高。
2.4媒体的负面鼓动
    媒体的宣传有强化单向性心理定势的作用,大众传媒在传播有关NBA比赛报道中所表现的不公正看法或营造的气氛,能强化人们的心理定势,使观众和球迷产生明显的心理倾向。比如对比赛中的暴力镜头不断重复播放,对一些攻击事件和暴力事件的报道使用大量带有煽动性的语言。如果球迷及观众所形成的单向心理定势与赛场现实差距明显,或心理定势的积怨被激发,就会丧失理智,产生暴力行为。同时媒体对暴力事件的报道缺乏后继追踪,让观众感觉不了了之,心无顾忌,继而模仿,也容易产生暴力行为。
2.5社会情绪的宣泄
    NBA赛场暴力作为体育文明的非理性化产物,是社会不良大环境在人们心理中的积淀性的反映。它的产生有着独特的社会原因,英国研究政治问题的学者们把发生在体育场上的暴力和冲突事件,归咎于财富和就业机会的分配不均,甚至失业和富足的生活也是产生球场暴力行为众多复杂因素中的一个间接原因。尤其是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出现,导致社会贫富的分化加速,更容易引起社会不同阶层的对抗心理。
    此外,受文化模式的影响,使人们对从事体育的人和体育活动本身存在着一种固有的偏见。认为与体育活动有关的打架、斗殴、对抗执法等行为都属于较为正常的行为。这种放大的意识辐射造成对球场暴力管理和处罚不力,没能起到震慑作用,不能减少或杜绝暴力行为的产生。也使有些人心存不畏,敢以身试法,为赛场极端暴力行为留下生存空间。
2.6 球员素质的展现
    人们在不同的区域文化下,从事篮球运动时,无不打上了自己民族文化的烙印,呈现着民族的多样性,以至于形成自己的篮球风格和流派。美国人的民族文化特点形成了他们的篮球风格,比赛中球员显示出气势凌厉、强攻猛打、攻击性强、善于即兴发挥,善于创新和敢于冒险的特征,这些在NBA比赛中得到了明显的展示。在比赛中球员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高水平的唤醒状态,如果其不能正确地对待场内的或场外的不良行为和环境,也就是说球员的道德归因较低时,外界诱因易引发球员的粗鲁动作和冲动行为,进而引发场外观众的暴力行为,产生极端暴力行为。
3   NBA“暴力美学”的美学功能
    NBA暴力之所以长久以来被众多球迷、观众和媒体的热门话题,从而使“暴力”变成了人们审美对象并受到大众的欢迎,是因为NBA“暴力美学”具有其独特的美学功能。
3.1 有助于人们内在暴力冲动的疏导与宣泄。
    它为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提供了一个正常的出口,使他们受到压抑的“心理冲动”通过得到某种缓解。观众和球迷寄情于NBA,一般都有自己所喜爱的球星和球队,因此心理倾向极为强烈。他们追求赛场上精彩、火爆的暴力场面带来的强烈的感观刺激,达到各自欲望的宣泄。他们或呐喊或嘘叫或鸣喇叭或跺地板或动举止毫无顾忌,以支持自己所钟爱的球队,由于胜负而大喜或大悲,完全不顾周围的一切。球场热烈的气氛让他们在近一个多小时内忘却现实中的忧虑、烦恼与焦躁,得到在现实中得不到的释放和宣泄,由此既满足了普通人的暴力幻想,也缓释了现代社会给人的巨大压力,更宣泄了根植于人类内心深处的攻击本能。
3.2给人以强烈的视听快感和审美愉悦
    从生理上看,人的快感绝大多数来源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我们所接受到的外界信息,有90%来自视觉,那么人们的快感中的绝大多数成份当然也就是视觉带给我们的,正所谓观看本身就是快感的源泉。“这种对物自身的迷恋就像人们对香烟,对酒精的迷恋一样,到时间就要享用,就要满足,人们对这种习惯本身的嗜好已经超过了对习惯之物的嗜好,这就是所谓迷恋的本质”。而NBA比赛本身就有审美快感的基础,对声音的喜悦、对色彩的偏好、对画面的体验、对情节的投入、对价值观念的认同,NBA赛场的所有这些特质,都为人类的审美娱乐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要素。除去暴力场面的道德因素和心理作用,单纯从审美感官来说, NBA赛场中的许多暴力场景比如技艺高超的扣篮和激烈的身体对抗本身就能给人以审美愉悦。
3.3 满足了人们追求刺激愉悦、享受美感震颤的心理需求
    西方哲学大师尼采曾经指出现代人因为精神麻木, 心态需要刺激,“人们仿佛害怕自毁于厌倦和麻木, 于是唤出一切恶魔, 让它们像猎人驱赶野兽一样来驱赶自己”。人们渴望痛苦、愤怒、仇恨、激昂、出其不意的惊吓和令人窒息的紧张,于是,把NBA联赛场当作这场精神狩猎的巫师召到自己面前。激烈的攻防场面、紧张的比赛节奏和热辣的篮球宝贝强烈地刺激着观众的注意力,再加上赛场电子屏幕精彩进攻、犯规等暴力行为的不断回放深深的吸引着观众。这些场景使得人们心灵在这种紧张和松弛之间来回转换,并获得独特的“审美震颤”。
4   小结
    暴力其实生来就和“美”有着不解之缘。尽管NBA比赛中暴力也伴随着道德和伦理的审判,但从美学上来讲“没有事物不可以称之为美”。NBA暴力美学从诞生的那一刻起, 就有着与生俱来的审美的特质。如果有一天,NBA赛场上的球员个个都像穿着雪白衬衣、打着一丝不苟的领带的绅士一样彬彬有礼,比赛也变得温文尔雅,人们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愿意观看NBA比赛。因为这样,NBA也失去了灵魂。
    当然,在NBA的赛场上,人们需要努力创造的是健康的发展环境。这包括具备良好的商业伦理和基本人道情感的裁判、球员和观众,包括高度法制化的社会氛围。这样,人们所欣赏到的则是充满迷人魅力和美学“暴力”的精神文化产品,人们就能从文明的“暴力”中获得享受和启迪。

参考文献
[1]侯本华.对篮球比赛中攻击性行为的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1 (4).
[2]张炜.灵魂的冲撞——电影暴力美学的启示[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1.
[3]司慧.浅论电影“暴力美学”的美学功能[J].新学术,2007.2.
[4]袁云,俞小青.浅析体育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
[5]康兴.对足球运动员比赛中攻击与暴力行为的分析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6.7.
[6]路云亭.赵氏孤儿>与暴力美学[J].长治学院学报,2006.6.
[7]潘绮敏.攻击性理论及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07.13.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426400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