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8年第8期
 
中国2008年奥运会猝死事件的干预对策研究

2008/8/27 9:53:31 浏览次数 4158  

胡世青  浙江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4

摘  要:运动性猝死是运动医学面临的严重问题,特别是一些优秀运动员猝死常常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中国2008年奥运会预防和救治猝死系统工程的启动,将是我国运动医学借此良机向前发展的好时机,也是我国应对大型运动会突发事件综合能力的体现,是我们当今需要解决的一项系统工程课题。本文阐述了运动性猝死的定义、特征、诱发因素和预防干预,并提出了我国2008年奥运会猝死事件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关键词:2008奥运会;猝死;诊断;治疗;预防

1 前 言
    运动性猝死是运动医学面临的严重问题,特别是一些优秀运动员猝死常常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运动性猝死包括运动服务行业、运动会期间游客、运动会观众应急性事件和运动员性等猝死,是大型运动会突发公共事件之一。奥运会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筹备和举办过程中除了面对政治、经济、宗教、民族、安全和环保等多种风险外,运动医学在赛季紧急应对大型运动会猝死的能力也是奥运会突发事件风险管理的内涵之一,猝死预防和急救措施的到位,就能够在最低成本的前提下,降低运动员、观众及服务人员的死亡率,中国2008年奥运会预防和救治猝死系统工程的启动,既是我国运动医学借此良机向前发展的好时机,也是我国应对大型运动会突发事件综合能力的体现,该系统工程的建设,将使我们永远不再面对2004年北京马拉松运动员猝死由外国参赛运动员救治的尴尬,能够在今后可以面对任何大型体育运动会的猝死问题。能应对大型运动会性猝死是我国运动医学和国力水平的体现、是促进我国运动医学发展的机遇,也是我们当今需要解决的一项系统工程课题。

2  猝死的相关定义
2.1猝死的定义   所谓猝死是指自然发生的、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以及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将猝死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情况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
2.2运动性猝死   运动性猝死是指世界性运动会参与人群:运动员,观众、游客和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等在大型运动会期间或在运动比赛过程中或运动比赛后24小时内自然发生的非创伤性、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发生运动性猝死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运动员,观众、游客和服务人员患有潜在心血管疾病,二是参加运动的运动员超负荷运动的运动、观众过渡的情绪反应,游客和服务人员过渡的劳累导致心脏缺血。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运动性猝死发生的时间范围尚无一个统一的界定,他们大都是根据各自的目的来确定,所以时间就由30秒到24小时不等,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心脏病学会将其定义为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或体育锻炼者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 小时内意外死亡。

3 国内外运动性猝死概况
3.1国外运动性猝死    运动性猝死与马拉松在历史上就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人类历史上第一例有据可查的运动性猝死可追溯到公元前490年。那一年,希腊军队在雅典附近的军事重镇——马拉松与入侵的波斯军队展开了一场决定希腊命运的激战。希腊军队大获全胜后,青年士兵菲迪皮德斯奉命跑回雅典报告胜利的喜讯。但是,当他跑到雅典时,他只喊了一声“我们胜利了”,便倒地死去。为纪念菲迪皮德斯,“马拉松”长跑运动诞生。历史上在运动中猝死的运动员为数不少,近年来就有一些曾在运动场上创造过辉煌的运动员的运动性猝死引起过轰动,例如吉姆•菲克斯(1984年,马拉松,美国)、弗乐•海曼(1988年,排球,美国)、谢尔盖•格林科夫(1995年,花样滑冰,俄罗斯)。法国联合会杯赛喀麦隆对哥伦比亚半决赛中,喀麦隆队的球星维维安•福突然倒在绿茵场上,全世界无数球迷和电视观众通过电视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维维安•福在被送至体育场的医疗中心后,医生们对其进行了45分钟的救治,但没能挽救他的生命,年仅28岁的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3.2国内运动性猝死   中国排坛最有实力的副攻手朱刚2003年在四川绵阳随队训练时突然感到背心痛被迅速送到了绵阳医院,后转到了四川华西医科大学,经“核磁共振”诊断为心脏血管瘤,12个小时的手术之后病逝,这无论对他的亲人,还是对中国男排,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2004年10月17日,在200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暨第5届首都高校马拉松挑战赛过程中,两名业余选手——北京某大学学生(男,20岁)和某长跑俱乐部联队队员(男,64岁)猝死。一年后的10月16日,在2005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上,又发生了相似的一幕:一名业余选手(男,26岁)猝死。
2006年8月21日,第九届全国公开水域游泳比赛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61岁的江苏无锡游泳运动员金伯康(原2002年该赛事男子组5000米冠军得主)在比赛中意外死亡,调查显示猝死原因为突发心肌梗塞......

4  运动性碎死的主要原因
    运动性碎死绝大多数是心脏性碎死和脑性碎死,而导致运动性碎死最常见的是心脏性碎死,国外报道占82%,国内为87.5%,其中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为主要病因。青少年猝死原因主要由肥厚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脏瓣膜和心肌传导系统疾病引起;40岁以上心源性运动性碎死则几乎全部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引起,另外脑溢血、中暑、呼吸系统疾病、肝脏、肾脏等疾病也有导致运动性碎死的病例。其它如体内存在感染灶(扁桃体炎、胆囊炎等)、运动时心脏部位的创伤性出血和疲痕、饱食后运动、高原缺氧、暴晒、运动后立即热水浴等原因也可导致猝死。
国外文献中关于运动性猝死的病因的排列顺序依次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冠状动脉先天异常、脑血管意外、心肌炎、瓣膜性心脏病、心脏传导系统异常、特发性心肌肥厚、主动脉破裂、而国内文献的排列顺序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心肌炎、急性肺水肿、主动脉瓣狭窄、冠状动脉先天异常。在年轻运动员中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脏瓣膜、心肌及其传导系统的疾病,在40岁以上的运动员中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性猝死主要原因有脑血管畸形、动脉瘤或高血压、动脉硬化至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溢血,而脑血栓、栓塞年致突然死亡很少见。其它,如急性出血性胃炎、先天性单侧肾缺失、支气管肺炎、胸腺淋巴体质和肾上腺机能不全、饭后运动导致食物吸入气管等待原因引起运动性猝死的病例也有报道。

5  运动性猝死的诊断和急救
5.1诊断    我们知道,在成人发生的全部猝死中,心脏性猝死占80%以上。猝死可能发生于任何年龄,其临床特征主要是突发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在20-30秒的叹息样呼吸后呼吸停止。猝死发生前可能胸疼,气急,也可毫无预兆就突然发生。猝死发生后,如果在2-4分钟内没有获得有效的治疗干预,大脑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超过8分钟人就死亡了。对于发生于健康成人的猝死,特别是无基础心脏病的心脏性猝死,若救治及时,部分病人可获存活。而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原发性心室颤动若经及时电除颤复苏成功率可达70%-100%。
    突发猝死后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是以秒来计算的,前4分钟内的抢救特别关键。一般情况下,心脏停跳3至5秒患者感到头晕,20秒时会发生晕厥,40秒左右瞳孔放大,60秒时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分钟后患者脑细胞开始发生不可逆损伤。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当发现有人突然意识丧失而倒地时,应立即令其平卧,拍击其面颊并呼叫,同时用手触摸其颈动脉部位以确定有无搏动,若无反应且没有动脉搏动,就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心源性猝死的表现心跳停止5~10秒后,由于脑缺氧,出现昏厥;心跳停止15秒以上,可出现抽搐、昏迷、呼吸困难和周身发紫;心跳停止20~30秒,呼吸停止,心跳声音消失,摸不到大动脉搏动;心跳停止45秒时瞳孔散大;心跳停止1~2分钟,瞳孔固定;心跳停止4分钟,大脑细胞开始发生不可逆转的坏死。
5.2 猝死的抢救   大多数猝死是有预兆的。运动者一般在发病前会感到短暂的心悸、早搏、心绞痛,或是觉得咽部哽咽,并伴有大量出汗,出现3~5秒的胸闷。最常见的征兆是浑身乏力、头昏、心悸、胸闷。一旦引发猝死其临床表现为突然昏迷、脉搏消失、呼吸停止、听不到心跳、瞳孔放大。4分钟后脑细胞将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一般最佳抢救时间为4~6分钟,如果在4分钟之内得不到紧急抢救,患者随即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其生还的希望极为渺茫。故此,抢救运动猝死的关键是速度,争分夺秒非常重要。值得提醒的是,当运动场上若出现心跳骤停者,一定不要惊慌失措,保持冷静,一方面高声呼救,让别人迅速通知医院或现场医生;另一方面尽快让患者就地仰卧,并迅速进行心肺复苏术予以抢救(即胸外心脏挤压和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解开患者的衣领及腰带,头部稍后仰,施行者一手将患者的口张开,另一手捏紧鼻子,并深吸一口气向患者口中吹气,吹毕后再用两手按压患者胸部(胸骨中下端1/3处),可每连续吹气2次,则有节奏按压15次,直到可摸到心跳为有效。
    总之,在猝死发生的第一时间,尽快进行心肺复苏,尽快建立有效的呼吸和循环是复苏成败的最重要的环节。首先令其头部后仰以畅通气道,继之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这些基本的救治措施应持续进行到专业急救人员到场。在进行基本的心肺复苏的同时,应尽快呼叫急救人员以采取进一步的救治措施。猝死的现场抢救应争分夺秒,猝死后的4分钟是抢救的黄金时间。临床实践中发现,很多医务人员在心脏停跳4分钟内,忙于进行反复心脏听诊、量血压、做心电图、看瞳孔对光反应等,浪费了宝贵的抢救时机。急救人员应在30秒内确认心脏骤停并进行有效的心脏按压、人工呼吸、药物复苏和电除颤等心肺复苏抢救措施。在患者心跳、血压恢复后,必须在严密心电图监护及不中断的治疗和护理下,将患者送往医院进一步抢救处理。

6 运动性猝死的预防
    运动性猝死的预防,首先要对运动性猝死的病例和在剧烈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潜在临床症状有所了解,其次是进行体格检查以及早识别那些潜在的高危因素和高危人群。运动性碎死发生虽然很突然,但并非没有任何预警信号。不少人在运动时可能出现胸闷、气促、心慌、头痛、恶心等情况,可大家往往以为这是运动过程中的正常反应,不予理睬继续运动,而这恰恰增加了运动性碎死发生的概率。尽管运动性碎死是生命的危险杀手,但并非不可防范,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只要多加注意,积极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运动性碎死发生的。国外运动医学专家认为,对于运动性碎死可采取以下3级预防措施。
    (1)一级预防  在既往没有心脏疾病的人群中进行的预防,因为有25%的碎死者来源于这一人群。全面体检,早期检出潜在的危险因素,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和有关家族史等。检查项目包括血压、心肺体征、心电图、胸透、血糖、尿常规、血脂和肝肾功能等。发现上述情况异常者,未经治疗和医生许可,一般不能参加剧烈运动。初级预防更多的应是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教育,掌握好运动强度,低强度运动的脉搏为100次以内,中等强度为130-150次,高强度则为150次以上。一般推荐中低强度的运动。有学者认为,老年运动时每分钟心跳超过“170一年龄”就要注意,如果这一数字再上升10%就有危险。另外,还要强调适宜的准备活动和放松运动,修改游戏规则以减少对抗,以及根据环境运动等。
    (2)二级预防  典型的冠心病根据症状、心电图即可诊断。但一般情况下,只有冠状动脉狭窄大于75%者,才出现心肌缺血症状(如心绞痛)和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有些冠状动脉轻度狭窄者在一般活动中无症状,但在情绪或体力应激下,由于内分泌改变,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心跳加快,血管收缩,可能诱发冠脉痉挛,加重心肌缺血甚至坏死。所以,对一级预防可疑者应进一步检查。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心脏器质性病变,如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心肌病等;运动心电图如活动平板运动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可发现潜在的心律失常和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对有器质性疾病者,虽心功能尚好,也要严格掌握运动适应症,应选活动量小的运动,运动后每分钟心跳次数宜维持在这样一个数值(运动后每分钟心跳数减去本人年龄数所得的数值)以内,而且无明显症状为妥。曾患心肌梗死者应定期门诊,评估心功能情况,由医生制订运动方案,严禁参加运动比赛。在患有冠心病或其他心脏异常的人群中进行的预防,因为运动性碎死者中多数都有心脏疾病,如心肌炎、心室壁薄、心脏肥大等(这些在普通的体检中很难发现,有条件的话最好进行心肺功能的全面检查)。对于已确诊的运动员和普通人来说,关键是减少危险因素和及时发现前驱症状,最好在医生或运动专家的指导下从事体育锻炼。
    (3)三级预防  在运动比赛时,举办方应制订急救计划,提供现场医务监督和落实现场急救措施,以保障安全。参赛者运动中如感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一旦出现晕倒,医护人员应立即检查生命指征并予以相应救护处理。治疗急性心跳骤停以防止发展为心脏猝死。主要是加强对运动者运动医学知识的普及教育,让他们了解最基本的运动医学常识,提高运动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再者,提供现场医务监督和建立急救体制,使其逆转,换救生命。
    2008年中国奥运会猝死预防建议:开展全民猝死预防和急救教育,印发运动性猝死的宣传教育手册,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进行猝死专题讲座以及急救措施,政府给与相应的配套经费支持;强化大型城市急救中心猝死抢救,各急救中心应当强化运动会性猝死的概念并应有专项抢救设备和病房建制以及专业人员培训;各级社区医疗结构与大中型医院之间应当建立猝死抢救网络;政府机构投资在各赛场各大型人群场合投入ICD 实现猝死现场就地挽救生命。

参考文献
[1]唐培.运动与猝死[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0(9).
[2]浦均宗.体育运动与心血管意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6(4).
[3]徐昕等.我国运动猝死调查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 1999(18).
[4]李之俊等.上海和华东地区运动猝死调查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18).
[5]唐培,高云秋.非创伤性急死和运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1(10).
[6]Pelliccia, Antonio a; Thompson, Paul D b The genetics of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in competitive athletes[J].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7(4):267-270, April 2006.
[7] Napolitano, Carlo a; Bloise, Raffaella a; Priori, Silvia G a,b Long QT syndrome and short QT syndrome: how to make correct diagnosis and what about eligibility for sports activity[J].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7(4):250-256, April 2006.
[8]Germann, Carl A. MD *; Perron, Andrew D. MD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athletes: a guide for emergency physicians[J]. Americ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3(4):504-509, July 2005.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8959170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