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8年第8期
 
对中学生忽视锻炼的因素思考与对策探究

2008/8/5 9:33:59 浏览次数 4914  

梁宏明   梧州市第六中学  体艺教研组,广西梧州  543005


摘要:目前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不高,自觉锻炼的学生比例甚小,远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本文从中学生忽视锻炼的因素以及体育锻炼对体质健康和其他科目的作用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健康第一”的理念,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使之都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关键词:中学生;忽视锻炼;因素;对策

一、中学生忽视锻炼的因素
1.学校教育“重智轻体”的现象仍有存在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升学率的高低仍是评价一个学校的重要指标,这就导致部分学校领导不够重视体育工作,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偏重智育,忽视学生的身体教育。在这里,“素质教育”成为空话,“应试教育”大行其道,“一切为了分数”的观念,直接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同时学生自己也认为体育锻炼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会导致文化学习成绩的下降,因而锻炼的积极性不高。
2.学生缺乏科学锻炼的知识
    体育锻炼的目的在于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水平。在体育锻炼中,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锻炼前后的身体变化,这就要求锻炼者要了解有关人体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知识,学习有关体育的功能及如何进行锻炼的原则和方法、运动保健及自我监督、评价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运动技术及锻炼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由于现在的体育教学还是以实践课占主导地位,理论知识课时很少,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也很缺乏,学生不知道锻炼的作用,如何进行锻炼,对体育锻炼很是盲目,而在课余锻炼中又缺乏指导,从而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体育教学模式的单一化
    在大力提倡课程改革、创新教学的今天,体育教学进入了两大误区:一是体育教学仍局限于“老三部”——即包括准备、基本、结束三部分,体育教学的方法也是重复使用,给学生造成体育课就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没什么变化的印象。教师的教法单调无创新、态度生硬,沿用原有的“传习式”教学;二是认为创新教学就是完全让学生自由活动,形成了“放羊式”教学。中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特征的限制、缺乏教师的引导,认为体育锻炼除了跑步、打篮球外,再也没有其他的了,慢慢地,就觉得体育没什么好学、好练的,自然离开了自觉锻炼的队伍。
4.学生缺乏意志力,不能持之以恒
    体质的增强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实践证明,体育锻炼者,必须首先战胜自我,克服自身生理、心理的惰性,有坚强的意志力,才能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而有些学生缺乏吃苦精神,意志力薄弱,不愿付出艰苦的劳动,不能长时间地坚持,体会不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及对智力、学习效率的作用,从而降低了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更影响了锻炼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5.场地器材不足和经费缺口大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已不再满足于三大球和田径运动项目,乒乓球、游泳、健美操等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原有狭小的运动场地、陈旧的器材已不能满足学生锻炼的需要,但由于经费短缺,新场地、器材的购置很难完成。物质条件的落后,师资力量也相对紧张,学生喜爱的运动因无场地、无老师指导,使得部分学生参加锻炼的兴趣不高,影响了锻炼的自觉性、积极性。
二、体育锻炼对体质以及文化学习有促进的作用
1、体育锻炼对文化学习的促进
1.1体育锻炼促进人脑清醒、思维敏捷。大脑是人体的指挥所,人体的一切活动信息、指令都是由大脑发出来的,大脑的重量虽然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二,但它的需氧量却达到全身需氧量的百分之二十,可见脑力劳动的消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小于体力劳动,也就是说学习的强度并不比其他体力劳动的小;而脑力劳动的特点是呼吸表浅、血液循环慢、新陈代谢低下、腹腔器官及下肢部分血液滞缓。长时间从事脑力劳动,会感到头昏脑胀,这是由于大脑供血和供氧不足导致的。如果在这时候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在室外空气比较流通的开阔地中进行,可使疲劳的大脑得到积极的休息,改善大脑的供血情况,促使大脑保持正常的工作能力;同时,体育锻炼能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主导部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抑制加强,从而改善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大脑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1.2体育锻炼可以为更好地学习奠定思想基础。我们的生活就如同在竞技场上的比赛,大到与自然的竞争,小到与对手的竞争,无一不是在竞争中不断地寻求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学生也是一样,他们无时不要面对同学的竞争与挑战,但是他们由于个体差异的缘故,有的人勇于接受,但有的人却选择逃避。体育锻炼的功能之一就是:“培养竞争意识功能”。体育锻炼既是身体素质运动技术的较量,又是意志品质的磨练。在这个打磨的过程中学生具备了不怕苦、不怕挫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良好意志品质,就能较好地克服文化学习中的各种困难。
2、学生体质健康下滑对学习的影响
2.1学生体质不好,学习效率下降。有这样一个哲理公式:“8-1>8”(指从8小时中拿出1小时进行身体锻炼,其学习和工作效率大于8小时连续工作)。同样的道理,在相同学习能力情况下,体质好的学生对比体质不是很好的学生效果的大小关系就显而易见了。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使大脑补充大量的氧,能促使大脑新陈代谢,反之,不但学习的效果出不来,而且对个体自身也是一种伤害。我国体育科学研究者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进行观察发现,从小进行系统训练的青少年,不论在速度、灵敏性,还是智力上都优于对照组的学生,观察其它灵巧性项目也有类似现象。
2.2体质下降影响学生自信心。体育锻炼少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些学生一般“沉迷”于文化学习的海洋中,对外面的人、事漠不关心,当然在体育课上展示自我的机会就基本上是没有的了;但是体育锻炼很大的一个方面就是直观地展示自我,在展示的过程中充分体现自己的能力和信心,从而建立强大的自信心和优越感,他们缺失了这一部分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学生缺乏了必要的自信心就好比汽车失去了动力,进步就无从谈起了。
2.3体质下降影响学生合作创新能力。众所周知,在体育项目中很多都是需要通过合作创新才能够完成的,但是体质不是特别好的“困难户”一般都被体质好的同学排除在团队范围外,因而也就缺少了同其他同学一起同场竞技的机会。没有这样的合作体验,能力的培养更就无从谈起了。由于中学生看待问题是有很强的延伸性,体育课程的结果是这样,自然其他方面也会马上波及,久而久之,体质不是很好的学生就处于被孤立的状态,缺少了伙伴,合作又怎么来呢?没有合作创新对于学习也要受到很大的限制和制约,这对于成长中的中学生来说是相当不利的。
3、体育学习与文化学习的统一性
3.1体育学习是文化学习的前提。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不但可以增强筋骨,还可以增进知识,求得知识靠身体,直观靠耳目,思索靠脑筋,耳目和脑筋都是身体的组成部分,身体健全了,知识才能健全,学习现代化科学知识,无论是上学或者是自修总得力能胜任,力能胜任的人是体魄强壮的人,不能胜任的是体魄柔弱的人,身体的强弱不同,那么胜任的程度也就有差异了。”
3.2学习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能力也就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合力。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心理状态是指由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聚合而成的。智力因素指与人的认识过程直接相关的因素,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等构成的一个多维的连贯体;而非智力因素则指人为了一定的目标需要某种动力和支持力,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动机、意志情感等特征。显然发展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质量,光靠传授理论知识来开发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等智力因素是不够的,学习不仅要通过理论教学获得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敏捷而有创造力的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同时也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与个性心理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高度的注意力、浓厚的兴趣与求知的欲望、炽热的情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锐意进取的气魄等。而这些都是与体育运动密不可分的,是体育运动功能的体现。

三、对策
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自觉锻炼的重要性的认识
    加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宣传力度。其标准颁布实施以来,有许多中学生不了解。因此,学校要进行宣传,体育教师应该利用每期开学的第一堂课和雨天室内课组织学 习,并利用黑板报、宣传窗每月出一期课程和健康标准的专刊,以达到宣传之目的。
    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技能,使他们逐步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无论从体能还是心理,都将体育锻炼作为不是别人要我练,而是为了健康自觉练的高度境界。从中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把体育锻炼放在人生发展的重要位置上。
2、改变教学模式,加强创新教学
    增加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注重体育锻炼方法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养成自觉积极地锻炼身体的习惯;同时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引入到体育教学中,使体育教学中的情、景、声、图并茂,增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体会体育的美感,还应该多利用自主教学,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出谋划策,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使积极参与,提高教学质量。
3.提高教师素质,重视场馆建设
    加强在职教师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知识,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研究。使其成为既能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又能具体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实践的全能的新型体育教师。
4.切实推行素质教育
    由于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还继续盛行,所以,违背国家教委开课之规定,私自增加课时,加班加点,造成了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得不放弃自己的锻炼机会。作为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把学校办成合格加特色,把学生培养成素质加特长的社会主义新人,让素质教育在各校生根、开花、结果。
新课程实施以来,中小学体育教学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们更应该围绕“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使学生都养成了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体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3]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5]王永丰. “鱼”与“熊掌”可兼得. 体育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6期周刊
[6]裘月平. 浅析中学生忽视锻炼的因素与对策[J]. 网络科技时代,2008.06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8954369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