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8年第9期
 
安徽省部分高校健美操普及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08/9/9 16:57:01 浏览次数 6257  

黄梅林1   李元1
           (安徽省淮南师范学院体育系,安徽 淮南 232001)


摘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问法对安徽省高校健美操课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淮南市高等院校健美操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高校健美操活动开展的一系列因素。结果表明,安徽省各高校存在着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有待于提高。教师授课没有统一教材,教学模式陈旧,考核形式混乱等问题,制约了健美操在高校的发展。
关键词:安徽省;高等院校;健美操;教学

1 前言
    健美操是近几年兴起的体育运动项目 ,它因其健美、韵律感强 ,把健与美融为一体 ,再加上音乐的伴奏 ,加之它简单易学 ,不受场地、环境等条件的限制 ,因此它受到广大大学生的欢迎 ,健美操运动不仅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受到重视 ,而且 ,在社会各阶层都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和重视。而学校作为教育的最直接、最集中、最有效的场所 ,它不仅是学生接受知识 ,掌握技术、技能的主要场所 ,而且对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 ,对推广健美操运动在社会中的开展 ,起着重要的作用,健美操不仅能健美体魄,还能振奋精神,健美操深受大学生的青睐,在如今高校体育从“阶段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的趋势下,对健美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1 研究对象
    此次调查主要对象是淮南师范学院、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建筑工程学院、安徽大学等5所高校的师生。
2. 2 研究方法
2. 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课题的需要,在学校图书馆借阅书籍并查阅了1995年至2008年的20多篇有关健美操研究的文献资料。其中,间接相关16篇,直接相关4篇。
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不同的调查对象设计了2份问卷,其中有《对高校健美操教师调查问卷》,《开展健美操的大学生调查问卷》,基本内容要包括对健美操的认识程度,喜好程度,开展比例及对该项目的选择动机等。此次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10份,回收率为83.11%,其中有效问卷241份,有效率为77.7%。
2. 2.3 访谈法
    以目前普通高校健美操开展情况及发展方向为主要线索,走访了专家,主要针对大学生对健美操内容的兴趣爱好,器材设施,师资情况,教材内容及健美操开展情况,影响高校健美操运动开展的一些因素等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健美操教学的认识程度
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3个问题:
    (1) 对健美操的喜好程度
    (2) 在高校开设健美操课的意义
    (3) 健美操对掌握一种终身健身方法的必要性。
    对健美操教学认识程度表n1(被测学生数)=160  n2(被测教师数)=81,见下表:


    从表1、2、3中可以看出高校健美操教师对健美操教学的认识程度比较高,这说明高校体育工作者对健美操教学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认识明确。高校体育学生对健美操教学的认识程度的认同率都在50%以上,这说明高校体育生对健美操的认识也很明确。这对于高校进一步开展健美操运动无疑是一个极其有利的条件。
3. 2 教学对象的现状
3.2.1 各个高校开展比例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各高校体育专业中男生选修比例平均占到6.3%,而女生选修比例平均占到48.9%,男女生选修比例严重不平衡。大部分院校的健美操课程几乎全部为女生所开,无形中将健美操归为女子项目。但是,健美操属于一项男女老幼皆可参与,形式多样,节奏明快、活泼,内容可难可易,适与大众开展的新兴体育项目,有必要鼓励和提倡男生参与,并对其教学内容、方法及价值作进一步的研究,使其发挥出应有的健身效能。
3.2.2 课外锻炼情况
    我市大学生参加健美操的练习形式虽以有偿训练班为主,但学生自发组织也占很高比例,而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参加课外锻炼的次数也不多,据调查得知,经常参加的只占42.5%,可见我省高校在健美操课外锻炼的组织上存在缺陷,可能与我市高校缺乏俱乐部以及学生会政策导向性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健美操在我市高校的推广与普及。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对于推动健美操运动的发展不容忽视。
3.3 教学状况
    健美操教学在我省高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许多高校开设健美操一般是根据大纲的课时,制定教学计划,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3—4套的动作套路,讲几节理论课,再考一下已学过的几套固定动作,就结束了。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传授理论知识不够,单纯学操的现象,且教学手段单一,抑止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长期坚持锻炼的一贯性。
3.3.1 健美操教学的师资
    在调查的5所高校中,合格的专职健美操师资占70%,他们在校期间的主修项目是大众健美操,从性别看,80%是女性,男性偏少。他们中高学历的人才相当少,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是主体组成部分,没有博士,这与国家要求的“本世纪初高等学校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人数达到40%”有很大差距。这就要求高等体育院(系)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目前的教师学历结构。
目前,高校健美操教师的年龄结构较好,大多在30岁左右,偏年轻化,这也适应健美操教学的特点。因此,要鼓励中、青年教师往高学历职称层次发展,更好的完善人才梯队的年龄结构,以适应未来体育事业的发展和需要。
3.3.2 教学内容
    安徽省普通高校没有统一的授课教材,通过走访部分教师了解到,不同教师上课内容各不相同,专项考核内容也不相同,这样学生的考核标准也不相同,不能准确客观的评定学生的成绩,在近几年来,由于课时数不多,学生只有被动机械的学习成套的健美操套路,缺乏科学有效的健身方法与健康知识,不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许多高校形体健美课开设的不多,与学生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调查显示,各高校对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健美操教学与训练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甚少,这说明大多数教师只注重实践教学,而忽略了理论上的提高与研究,未能把好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和行之有效的训练手段及时总结上升到理论层次,从而制约了健美操的提高和发展。
3.3.3 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一套规定套路为主,课堂结构始终是“开始-准备-基本-结束”,以“讲解-示范-练习-纠错”较为固定的程序进行。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师只注重教会学生套路,而忽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培养。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有机结合的行为。所以必须深入研究“教”与“学”的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据调查,安徽省大部分高校流行的教学方式是传统式和滚动式,双边式也占有18%,在大学生普选中大部分教师用滚动式教学,而在专业选修课中大多为传统式和双边式,而在健美操专选学生中有35.9%的喜欢滚动式,34.8%的学生喜欢双边式,这说明老师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这在一方面很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方法,培养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促进他们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
3.4 场地器材状况
    由于安徽省经济相对落后,虽然健美操对场地器材要求但不高,在调查的5所高校中有固定的健美操室内场地很少,在有些学校也配置地毯、大镜子、练功把杆、电视机、音响等器材,但是大部分高校的室内场地都不对学生开放,只在规定的上课时间可以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4 结论
4.1调查结果表明,合格的专职健美操师资占70%,从性别看,男女教师比例不协调。整体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也有待于提高。
4.2安徽省各高校健美操课开设情况比较好,大学生对学习健美操有良好的动机和行为倾向,为推动大学生健美操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4.3 竞技健美操作为健美操的一个分支已发展成为一项竞赛运动。
4.4高校体育以素质教育为切入点,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问题作用,可使健美操运动更深入的发展。
4.5 教师授课没有统一教材,教学模式陈旧,应重视教材建设。
5 建议
5.1更新观念,使各级领导及教练员有正确认识,高校积极组织常年训练队和健美操俱乐部。
5.2建立“一条龙”训练体制。形成基础扎实的人才网络,试点高校是龙头,基础是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中学和小学,教育部以及省教委应建立整体管理机构,实行学生运动员的输送制度。
5.3重视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
5.4实施科学管理,完善竞赛体制,巩固己形成制度的全省大运会的健美操项目, 建立完备的竞赛制度,以竞赛促训练,以竞赛促成绩。
5.5拓宽经费来源,实行多种办队形式,促进学校办队社会化。

参考文献:
[1]雷强,李凤梅.《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在西安市高校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  
[2]王淑芝.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
[3]高林洲.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论思考[J].浙江体育科学,2006
[4]陆善芬.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及对策[J].体育科技,2001
[5]曹莉、孙晋海、韩春利.中国高等体育院(系)师资结构的例研究[J].体育科学,2004
[6]袁明莲.高校健美操与全民健身[J].四川体育科学,2002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430383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