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洪章1 杨毅1 张创松2 (1广东省汕头市潮阳西元中学 515163 2 汕头市潮阳区教育局 515100)
摘 要:自2007年12月起,课题组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导向,以课题研究为基本操作形式,以体育校本课程为主要的教学活动,以华东师大汪晓赞博士研制的《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系统》为工具,对体育校本课程进行评价,目的是对课程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发现课程和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尝试探讨体育校本课程的评价,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评价研究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课程,新课程的学习评价,在实施过程中遭到了一线体育老师和专家的普遍诟病,也是新课标实施中遇到的最大难点。评价问题不解决,校本课程开发实在难以进行,这是时下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者发出的最强烈的声音。课题组抓住课改的有利时机,进行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新课程标准下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改革的研究”(课题批准号:ELA060226),进一步有效地实施学校体育整体改革和推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1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 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在于学生发展,学校只是课程开发的平台,就课程开发本身而言,无论是教师开发还是学校开发的课程,不能只满足于校本课程设置或校本教材的编写,必须进入学生学习层面,让学生与课程、教材产生互动。没有进入学生学习层面的课程开发不可能产生效益。我们认为“评价是评价者搜集与提供有效的评价信息,促进校本课程方案持续改进的历程”。
2 体育校本课程结构体系的评价 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认为“评价过程在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对于已确立的课程目标的再评估,也由此成为了其他评价者批判的一个靶子。这一点对于我国当前的校本课程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自身的实际开设的,每所学校有不同的实际情况,不同的价值追求。加强校本课程目标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校本课程开发的粗制滥造与盲目模仿。“评价软件”很好的解决了校本课程考试内容的评价指标和测试内容间所占权重的问题。“评价软件”内置了制定校本课程评价标准的方法,体育老师只需要选择一年学生的历史测试成绩,系统会按照内置的制定标准公式把标准制定出来。计算标准的公式是根据统计学的原理,按正态分布曲线来设计的,其计算出来的标准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我们制订了校本课程《毽球教学大纲》,我们对大纲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校本课程目标是否与国家课程目标相符合; (2)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校本课程组织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4)校本课程评价标准是否明确; (5)校本课程评价方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3 对学生的评价 3.1开展体育校本课程的过程性评价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的评价太随意,诸如“很好”、“不错”、“太棒了”之类的空洞词语充斥整个课堂。学生到底“好”在哪里?“棒”在什么地方?不但学生不知道,甚至连教师也不清楚。这样空洞的评价无法让学生得到真实的信息反馈。我们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做到宜实不宜虚、宜简不宜繁,以朴素自然,实事求是为好。因此我们设计了学生课堂学习表现评价表。
实验证明:这样的评价明确具体,学生知道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学生到底做得怎么样,是可以观察和评价的。 3.2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 根据反馈的数据分析,如果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没有愉快的体验和良好的感受,上体育课时,就会“身顺心违”,就不可能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不可能提高学习效果,见表2。
实验证明:校本课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设置有一定难度的目标,把目标转化为问题运用到课堂教学,在身体练习中承受一定的心理负荷,从而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标。在不断体验进步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92.6%的学生能坚持不懈地努力达到学习目标。只有让学生一次次地去体验成功、体验失败,才能激发他们奋斗拼搏的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3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
表3的统计表明:校本课程的实施,对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通过课程改革,学生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精神;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学生性格开朗,交往能力、团队意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学习中更能关心同伴,帮助同伴,关心班集体。这些品质的发展,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班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对教师的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不是让教师编教材,而是基于一定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而进行课程编制与实施的过程。对校本课程教学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学生的学业进程、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等方面进行的评价,它也应该是形成性的评价,以利于对校本课程的方案进行不断完善,促进教师教学不断改进,保证校本课程的质量。 在校本课程教学结束后,我们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反思性的评价。要从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自己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等内容进行反思,并在反思后不断地对课程进行重构与改进,使教师实施校本课程的能力日趋提高。
5 评价标准 这是最具争议性的问题之一。由于评价标准与“价值”紧密相关,所以评价极易遭到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的挑战与质疑。 5.1 只有内容,没有标准 在新课标所制定的学习评价方案中,只给出了学习成绩评价的内容,而没有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这意味着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价可以有很大的随意性,即使是两个在身体、心理发育和体育学习水平上都基本相同的双胞胎学生,由于在不同的学样就读,他们二人的体育成绩可能会由于两所学校体育学习评价方法和标准的不同而出现较大的差别。 5.2 评价操作难度大 新课标强调了发展性评价,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意表现,但在评价这些内容时,操作难度较大。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时候,评价方法不仅繁琐,而且还加大了体育老师的工作量。 5.3 成绩评价构成不合理 新课标建议从“体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五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是按照学习领域来进行评价,这不符合课程评价的内在逻辑性。但按照现行的评价方法,学生的体育成绩并不能反映出其是否达到了学习领域相应水平所规定的目标,也就无法判断其是否达到体育课程的总目标。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斯塔克认为,评价标准应该反映“社会权威人士、课程教材专家,教师、家长和学生”这五大主体的价值观,通过多元协商的办法形成评价标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之一就是强调课程开发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开放性。校本课程开发必须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必须考虑学校教育哲学、学生学习需要、教师自身特点、学校所在社区的资源与需求等多种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在对上述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评价的标准。“评价软件”对“体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健康行为”五个方面的评价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比较,根据各自所占的比重自动计算出评价成绩。让体育老师使用课程标准评价理念进行教学的同时大大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6 评价方法 应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运用评价方法。评价方法要多样化,评价方式应灵活、多样,除考试或测验外,还要研究制定具有科学性、简便易行、有实效性的评价工具。教师需要创造性地,而不是生搬硬套地选择运用评价方法。因为,不存在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为使校本课程开发评价落到实处,还需要确立合理评价范围和适宜的评价标准,“评价软件”自动化建立和管理成长记录袋。评价上注重多元化,即教师评、同学互评、自评、家长评、社区人员评等。在实践中主要采用学生自我报告、问卷调查、考核、同学评价、成长记录袋等评价方法。 体育校本课程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校本课程评价的实施也面临着教师专业水平、教师工作量、评价方案的完整性、学生及学生家长的诚信和文化素质等多方面的制约。我校目前也只是进行了初步的尝试,评价方案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郭海玲等.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体育课程改革[J].体育学刊,2003,10(4):92——94. [2] 季浏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4. [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96., [4]李雁冰.课程评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27。 [5]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施良方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