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8年第10期
 
论社会体育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

2008/10/8 15:22:09 浏览次数 6660  

王传友  张洪庆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苏州 215021


摘要:在社会学的视角下,以社会运行论为理论主线,分析了社会体育运行和社会运行的关系,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体育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针对两个方面的条件,又简要提出了社会体育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不同对策,旨在从社会体育运行条件的角度为人们提供一些发展社会体育的建议,促使社会体育实现并维持良性运行的状态。
关键词:社会体育;社会运行;社会体育运行;条件


    社会体育在体育中占主体地位,它的运行和发展关系到全体国民的身心健康,这决定了它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明确要求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构建全民健身体系,所以社会需要社会体育;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满足生存需要后,需要层面不断提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成为人们的主要需求,而社会体育正能够满足人们的享受和发展需要,同时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大,需要社会体育来消除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所以个人也需要社会体育。因此如何发展好社会体育便成为一项意义重大的课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条件,社会体育也不例外,在社会体育的运行和发展中有一系列的条件,既有促进条件也有阻碍条件,通过文献资料发现,很少从社会体育运行条件的角度探讨社会体育的发展,所以本文在社会学的视角下,以社会运行论为理论主线,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社会体育运行和发展的条件及对策等问题。

1 社会体育的概念和三种认识
1.1社会体育的概念
    关于社会体育的概念,有众多不同的定义。1918年第四届全国体育联合会会议提案《推广体育计划案》中提出:社会体育者,指学校军队以外一般社会之运动而言。期以锻炼身心,养成坚实之国民也。1995年《体育法》中定义社会体育为:公民自觉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如卢元镇认为:社会体育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群众体育活动。李建国等人认为社会体育指在余暇时间里,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增添情趣、增加交往、增长技能为主要目的的自主性体育活动。尽管这些概念的表述不一,但他们表明了社会体育的一些共性:如身体运动的根本性,参与主体的全民性,范围的普遍性,时间的余暇性,所以结合以上概念和分析,本文认为社会体育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利用余暇时间,以多元化的目的,在各种场合下进行的以身体运动为主要形式的自主性体育活动。
1.2 社会体育的三种认识
    关于社会体育人们有不同的认识,综合理论和实践一般有三种理解。
1.2.1  社会体育活动
    对社会体育的最一般理解就是人们头脑中首先想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体育活动,如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早晨和傍晚都有一些老年人在做各种健身活动,有扭秧歌、太极剑、倒退走的、打羽毛球的等,这些活动形式一看就知道是社会体育,因为它们是社会体育的最本质,最根本的表现形式。
1.2.2  社会体育事业
    社会体育事业是指面向大众的,具有公益性的,以非营利的手段和目的来为人们提供服务的行业。它不仅包含社会体育活动,还有更广的范围。如组织,体育队伍、场地设施、传媒等,都是社会体育事业的形态。与此相对应的是社会体育产业,一般人们不会把社会体育理解为社会体育产业,一说到产业,它的经济性就比较突出。
1.2.3  社会体育行业
    这种理解就是在社会体育事业和社会体育产业之上的一个总概念,就象体育涵盖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社会体育也涵盖社会体育事业和社会体育产业。我们把这种理解叫做社会体育行业或直接叫做社会体育。

2  社会运行和社会体育运行
2.1社会运行
    社会运行指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多种要素和多层次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1]55
    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类型有三种,分别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中兴运行和模糊发展以及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范围之内。[1]6-7
2.2社会体育运行
    这里的社会体育是指以上对社会体育的第二种理解即社会体育事业,它是一项公益性事业。首先从主客体的角度理解社会体育的构成要素。
2.2.1 社会体育的构成要素
2.2.1.1 社会体育的主体
    主体在哲学上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2]1643
    社会体育的主体 指全体与社会体育事业有利益关系的人,这些人包括职业群体和业余群体,职业群体中分为体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和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业余群体分为业余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骨干,积极分子,体育志愿者,广义上的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以及进行社会体育活动的普通社会成员。
2.2.1.2 社会体育的客体
    客体在哲学上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2]717
    社会体育的客体包括:
    对象要素,是指社会体育事业运行的对象即社会体育活动,这也是社会体育事业最本质,最根本的表现形态。
    自然环境要素,主要指社会体育事业运行和发展的地理空间和地理环境,因为任何一事物的发展必须依托一定的地理空间和地理环境。
    经济要素,经济基础是社会体育运行和发展的物质保障,主要表现在物质资源和资金资源两个方面,物质资源有社会体育的场地设施和器材等,资金资源主要是社会体育得以维持自身运行和发展的经费来源。
    政治要素,在宪法,体育法,和全面健身计划纲要等相关法规中对社会体育的运行和发展做出了规定和指导,这是社会体育得以运行和发展的政治保障。
    文化和心理要素,社会体育的运行和发展需要一定的文化和心理来维系,而社会体育本身就属于文化活动,它的运行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体育事业的主体乃至整个社会的文化和心理环境。
2.2.2社会体育的多层次子系统
    按照行政区域的标准把社会体育分为农村社会体育,乡镇社会体育和城市社会体育,那么依照这个标准把社会体育分为三个层次,社会体育的运行系统就分为农村社会体育运行系统、乡镇社会体育运行系统和城市社会体育运行系统三个子系统,而每个子系统内部又有不同要素和层次的区分。
2.2.3社会体育运行
    根据社会运行和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社会体育运行是指社会体育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体育主体要素、客体要素和农村社会体育、乡镇社会体育与城市社会体育等多层次子系统的交互作用以及他们多方面功能的发挥。
    而社会体育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指社会体育的多层次子系统以及各子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体育的障碍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范围之内,进而促使社会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3社会体育运行与社会运行的关系
    社会体育是体育的主体部分,是体育的一个子系统,体育是文化活动的一个下位概念,“从准确说明体育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实际需要出发,文化活动作为体育概念的临近属概念,是比较合适的。”[3]因此说体育是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当然社会体育也是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而一般来说,社会运行系统包括政治运行系统、经济运行系统和文化运行系统。任何一个子系统的运行速率超前或滞后于其他子系统,都将影响或制约其他子系统的运行。[1]47社会体育运行属于文化运行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的运行,是文化系统运行的一部分,而文化运行系统又是社会运行系统的组成部分,所以说社会体育运行也是社会运行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社会运行系统的局部运行。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最外面的一层是社会运行,第二层是文化系统运行,最里面一层是社会体育运行,它包括农村社会体育、乡镇社会体育和城市社会体育三个子系统。当然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社会体育,社会体育是普遍存在的,[4]但此图只表示社会体育运行和社会运行的关系范畴,并不表示地理空间上的联系。

3  影响社会体育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分析
    在影响社会体育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中,既有有利的条件也存在妨碍性的条件,下面就这些条件做了简要分析
3.1 促进社会体育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
3.1.1社会体育的构成要素方面的条件
3.1.1.1高质量的人口条件
    社会体育的主体要素是全体与社会体育事业有利益关系的人,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促使社会体育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只有高素质,德才兼备,具有专业知识等条件的人才能对社会体育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起促进作用。
3.1.1.2结构协调的对象条件
    结构指事物各要素相互联系,而结构协调是指这些要素的联系具有较高的有序性、合理的排列和组合、严密的组织性。[1]57作为社会体育的最基本形态,社会体育活动的结构只有具备了协调性才能保障社会体育事业结构的基本协调,进而促进社会体育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3.1.1.3优化的自然环境条件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经常和必要的条件之一。[5]自然环境是一种体育资源,为社会体育的发生、发展和持续利用提供了基本物质条件。[6]所以社会体育也离不开自然环境。而恶劣的自然条件,如沙漠地区,及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要么不适合人类生存要么给人类带来灾难,当然在这种环境下也不适合社会体育的运行和发展,只有那些优化的自然环境才能对社会体育起促进作用。
3.1.1.4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条件
    社会体育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离不开经济上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经济得到了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而这样的经济发展给社会体育带来了物质和资金上的保障,利于社会体育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3.1.1.5不断完善的政治条件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文件的颁布和实施,促使社会体育的运行和发展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得到了良好的政治保障。
3.1.1.6繁荣的文化与和谐的心理条件
    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先进的文化,不断促进文化的繁荣,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都对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持;随着我国和谐社会的不断加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促使整个社会形成了和谐的社会心理条件,当然也促使了社会体育事业形成和谐的心理环境。
3.1.2社会运行系统方面的条件
    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为社会体育的运行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保障,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2.1经济系统良性运行的条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确立,使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经济系统呈现了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这些都为社会体育的经济要素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满足了社会体育运行和发展的物质和资金需求。
3.1.2.2政治系统良性运行的条件
    我们党在三个代表具体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继续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不断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不断加强我国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这为社会体育的政治要素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满足了社会体育运行和发展的政治需求。
3.1.2.3文化系统良性运行的条件
    作为社会体育系统的直接上位系统,它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直接要求和包含社会体育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文化系统运行的全面性要求文化系统的各要素和各层次子系统全面发展,文化系统运行的协调性要求文化系统各要素和各层次子系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当然这其中都包含对社会体育系统的要求和保障。
3.2 妨碍社会体育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
3.2.1社会体育运行和发展的主要矛盾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体育事业的主要矛盾,董新光认为我国体育事业的主要矛盾是“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所能提供体育资源不足的矛盾。”[8]根据这些认识,本文认为,社会体育的主要矛盾是全体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社会体育需求与社会体育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是社会体育运行和发展的主要障碍条件,也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重点解决的突出矛盾。
3.2.2 社会体育运行和发展的主要问题
    社会问题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指的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1]358
    体育社会问题是指在体育领域中发生的一种超常状态,它影响到体育系统抑制社会正常运行,使部分人意识到它的危险性并希望使之得到改善。体育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社会和群众的力量。[9]169据此分析社会体育问题是指在社会体育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体育结构和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了社会体育的主体的共同生活,对社会体育的正常秩序甚至社会体育运行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需要依靠社会和群众的力量来解除威胁的社会现象。社会体育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3.2.2.1社会体育的构成要素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主体要素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我国体育人口数量和比例偏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管理缺乏规范性。体育人口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体育指标,它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及亲和程度,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志。[9]68而《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表明,2000年,我国有35%的人参加了至少一次体育活动,占全部人口的33.9%,65%的人没有参加一次体育活动,占全国总人口的66.1%。[9]170截止到2OO4年底,我国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已达43万余人。[10]显然这在我国总人口中的比例也是偏低的,还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存在职业性和业余性两种人群,对他们的管理也是缺乏规范性的,这些都只是社会体育的人口结构缺乏协调性,形成了社会体育运行和发展的障碍因素。
    其二在经济要素方面,缺乏体育场地设施和经费投入。尽管在我国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中,与第四次普查数据相比,全国体育场地占地面积增加了11. 8 亿平方米,场地面积增加了5. 5 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加了0. 38 平方米,人均投入体育场地建设资金增加了117. 09 元。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了1.58 个[11],要想使我国社会体育达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很显然,这些数据相对于我们13亿人口来说还是偏低的。
    其三是政治要素方面,关于社会体育的法律法规仍是不健全的。《体育法》第41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国民经济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但在法律方面没有规定如果未能做到对社会体育提供必要资金支持或比例过低时作何处罚,体育行政部门对侵占、破坏公共体育设施的行为并没有执法权。[9]172这些都说明了社会体育的法制建设是不健全的,致使社会体育的运行缺乏相关法制的保障,可能导致社会体育运行安全方面的问题。
3.2.2.2社会运行系统方面的问题
    即使社会实现了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但由于功能作为一种活动,常常是变动不居的,功能上的协调也是经常变化的。功能协调变动不居的特点也说明,社会运行总是处于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新的不平衡……的矛盾运动之中的。[1]58这表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即使在社会良性运行的状态下也存在一定的矛盾,那么,在中兴运行和恶性运行的状态下会有更多的矛盾,那么这样的社会运行肯定给社会体育系统造成不良的社会环境,也会制约社会体育各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3.2.2.3转型社会和迟发展社会带来的问题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加速期,在这种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受到了转型效应的影响,转型效应是指有社会体制、社会结构等转换的不同步性而对社会运行产生的影响和制约。[1]33这种影响和制约也会折射到社会体育系统之中,使社会体育的体制和结构的转换受到制约,给社会体育的运行和发展造成障碍因素。
    从国际环境上看,我国属于现代化起步较迟的国家,属于迟发展国家之列,因此我国社会是一种迟发展社会。[1]33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我国在国际经济分工和竞争中会受到较多的限制,因此影响了社会的良性运行,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当然这种影响也会折射到社会体育系统之中,主要表现在妨碍我国社会体育与国际社会体育的及时与平等交流。

4  社会体育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对策分析
    针对以上社会体育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正反两个方面的条件,下面也从正反两个方面简要分析社会体育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对策。
4.1 促进社会体育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对策
4.1.1提高人口素质
    社会体育需要高素质的人口同时也缔造高素质的人口,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为社会体育的运行和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口条件。
4.1.2促使社会体育活动全面协调发展
    作为社会体育运行的对象,我们要坚持科学的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上创新社会体育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等,促使社会体育活动自身结构的全面协调发展,实现自我良性运行,为促使社会体育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提供对象上的保障。
4.1.3 保护自然环境
    环保活动已经是全球性的活动,为建设优化的自然环境,我们采取各种各样的环保形式和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发起环保建设活动,为社会体育的良性运行创造美好的自然环境。
4.1.4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和成果,说明我国经济社会逐步走向将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4.1.5推进和维持和谐安定的政治和社会局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已经使我国呈现了和谐安定的政治和社会局面,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努力推进和维持这种和谐安定的局面,为社会体育的运行和发展创造政治上的保障。
4.1.6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正如十七大上的报告所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12]为社会体育的运行和发展实现文化上的支持。
4.2 消除妨碍社会体育运行和发展的障碍条件的对策
4.2.1积极面对和解决社会体育的主要矛盾
    首先我们要承认并紧紧抓住现阶段社会体育的主要矛盾,由于我们国家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决定了社会体育的主要矛盾。社会体育事业关系到全体国民的身心健康,是一项公益性事业,这个矛盾的解决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所以要想解决这个矛盾就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由政府作为引导者,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共同发展社会体育事业,使社会体育日益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进而消除社会体育运行中的主要障碍。
4.2.2 增加体育人口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体制
    在改变人们体育观念的基础上,是非体育人口通过社会体育的参与转化为体育人口;在《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两个制度下同时发展两类社会体育指导员,分清两类性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实现他们的统一化管理。
4.2.3解决体育场地设施的不足和增加社会体育经费来源渠道
    充分提高现有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率,增加便民利民的体育场地设施。充分利用身边的条件,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开辟各种各样的体育健身场所,自得其乐地开展体育活动。[13]近几年全国范围内逐步兴起和建设体育公园工程,便有效地增加了体育场地设施;社会体育的经费来源主要靠政府财政拨款,除此之外,我们要不断开拓其他筹资渠道,例如,社会赞助,社会集资以及社会体育自身产业的开发。
4.2.4完善现有的法制建设
    针对当前法制中的漏洞,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解决社会体育运行中的法制缺陷因素,使社会体育的运行和发展有充分的法律法规依据。
4.2.5促使社会运行各系统的协调配合发展
    社会运行总是处于平衡和不平衡的矛盾统一体中,要想正确解决这些矛盾,就需要社会各系统的协调配合发展。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个社会子系统的改革应当保持同步关系,某一子系统的改革过分超前或过分滞后都会对改革产生不利影响。就某一领域看,单项改革必须由配套改革来支持。[1]9 进而使社会大系统的运行给社会体育系统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而减少给社会体育系统带来的制约和不利因素。
4.2.6解决转型效应和迟发展效应的不利应影响
    针对转型效应和迟发展效应给社会体育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要努力使社会体育的体制和结构的转换同步和一致,尽量减少转型效应的不利影响;在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上,使社会体育的地位不断提高,加强社会体育的影响力,逐步使我国走向体育强国的道路。
5 结 语
    社会体育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社会运行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社会运行的要求。同时它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又为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提供了保障条件,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当然社会体育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不会自动达成,这种良性运行状态的实现和维持需要我们付出努力,需要我们创造有利条件,尽量避免和减少障碍条件,本文从社会体育运行和发展的条件出发,分析了有利条件和障碍条件,并从理论方面简要分析了这些条件,以期能为我国社会体育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
[3] 杨文轩,杨霆.体育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
[4] 李建国,吕树庭,董新光.社会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5.
[5] 社会学概论编写组.社会学概论(试讲本)[M].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35.
[6] 董新光,曹彧,徐焕新.论社会体育与环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4):51.
[7] 江泽民.党的十五大报告.[EB/OL].[1997-09-12]. http://www.zhushan.gov.cn/zsdj/wsdx/ddhy/200504/851.html 竹山党建
[8] 董新光. 论群众体育的主体地位[J]. 体育文化导刊,2006,(12):8.
[9] 卢元镇.社会体育导论[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 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63.
[11]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N] . 中国体育报,2005 - 02 - 03.
[12]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EB/ OL ].[2007-10-24].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_6.htm新华网
[13] 董新光.论我国群众体育的特色[J].体育文化导刊,2006,(3):7.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384231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