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8年第12期
 
大学生初学游泳心理障碍的预防和排除方法

2008/12/9 17:12:54 浏览次数 4976  

贾绍华1兰运平2刘渭彬3
(河北师范大学公共体育教育部,河北  石家庄  050091)


摘   要:在游泳教学中,一些大学生初学游泳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障碍的出现和发展,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干扰学生掌握游泳技能。为提高教学质量,让全体学生受益于游泳,本文作者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和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成功的经验,对在游泳教学中,如何预防和排除大学生初学游泳的心理障碍提供了一套完整、系统、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游泳;初学者;心理障碍;预防;排除    


    游泳是一项凭借人的肢体和水的相互作用力,在水上漂浮或潜游的技能活动[8]。它不受年龄、性别、体力强弱限制,是一项适宜于终身锻炼的健身运动。经常参加游泳不仅可以发展心肺功能、发达肌肉、美化肌肤、强健身体,而且可以培养毅力、丰富生活、陶冶情操[7]。此外,游泳还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技术,掌握了游泳本领还可以在关键时刻实施救人和自救。所以,学习游泳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终身体育观念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游泳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初学游泳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它的出现无疑对学生学习游泳产生不利影响。为让所有的学生收益于游泳,提高游泳课教学质量,探索预防和排除初学游泳者的心理障碍无疑是游泳教学首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结合多年来理论学习和积极投身于游泳教学实践获得成功的经验,在本文中,我们重点谈谈这方面的认识与体会。

1  心理障碍原因
    心理障碍是指人在体育活动或其它社会活动中,遇到难于克服的困难、挫折或失败,造成生理心理负担过重,产生心理上消极的即情表现[7]。究其原因很多,除学科内容特点和学生自身因素外,还与教师的责任心、事业心、教学方法、步骤、要求等因素有关,归纳起来,可分为外界因素和内在因素两方面,如上图示。

2  心理障碍及其行为表现
    心理障碍的产生往往与个体的素质、能力、感知、认识、情感及外在条件、环境有关[4]。实践证明不同的心理障碍会产生不同的行为表现,根据行为表现其心理障碍特征可分为以下几类:
    1)缺乏信心型。游泳学习中,初学者往往存在自己技能水平低 、身体素质不如他人、接受能力差、学不会动作、怕出丑等想法。这些人的显著特点是自卑感强,缺乏信心,在行为表现上为消极被动,必须在教师督促和同学帮助下才能进行练习,属消极型[7]。
    2)畏惧型。游泳学习中,不敢轻举妄动,处处小心谨慎,不敢越雷池半步[7]。在水中练习时,往往站在浅水区或池边看别人练习,自己不练或不敢练,转移能力低,属畏惧消极型。
    3)忧虑型。有一定好胜心,但又怕自己不如别人[4]。学习中既有积极主动的一面,也有意志薄弱的一面。属不稳定型[7]。
    4)过急型。学习中不管主客观情况,凭着一时冲动不顾效果,做动作缺乏冷静思考,应变能力差。练习中有一定积极性,精力旺盛,但由于中枢神经过分兴奋,抑制能力差,技能掌握上常常出现泛化现象,动作僵硬,进步缓慢,影响快速掌握技能,属高度兴奋型[7]。

3 预防心理障碍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关键
    通常,游泳课的教学内容、场地、环境、学生数量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障碍的关键在于教师。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贯彻预防为主,预防与排除相结合,早预防、早发现、早分析、早解决的总体指导方针。预防学生心里障碍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内在作用,要认真贯彻和落实“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紧紧地围绕提高学生学习游泳的兴趣和自信心,克服自卑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三个基本点就是重视提高教师政治素质,重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重视提高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上好游泳课,预防学生心理障碍的总体要求。

4  预防和排除心理障碍的措施
    1)教师重视自身素质提高,发挥高尚的人格影响力。教师自身素质高低体现在教学的言行举止上,它对学生情绪能产身重要影响[5]。一个具备高尚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强烈敬业精神及较高专业能力的教师,可以促进学生以积极情绪上好体育课,改变其不良心理定势,增强其信心[5]。一心一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受益,踏踏实实搞好教学工作是教师天职。我们认为:教师在传播健身方法、内容、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体现并传播爱心、热心、信心,弘扬体育精神、民族精神,提倡真、善、美,做到教书育人。教师也只有用引人入胜的科学教育方法吸引学生,用真心、爱心、热心、细心、决心、自信心、恒心感染影响学生,用简单、高效方法传授学生,用民族精神、体育精神激励和鼓舞学生,才会圆满实现教学目标,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总之,教师是学生前进的领航人,是培养学生质量的关键。在决定意义上讲,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是做好一切教学工作的灵魂和前提。因此,搞好游泳教学,必须强调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重要性。
    2)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准确把握教材中的难点、重点、关键;遵循教学规律,钻研教学方法,丰富和发展教学手段,严密教学设计。俗语说的好“打铁尚须自身硬”,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人才产品的生产者和锻造者。因此,教师仅具备高尚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要精通业务和教育规律,熟知教材的难点、重点、关键,拥有丰富、高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同时,教师要特别重视并认真贯彻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防止发生急于求成和‘一刀切’的错误。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只有采取针对性强、合适的教学方法、手段,才能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3)注意加强学生学习动机的引导与培养,不断巩固提高其锻炼兴趣和自信心,激励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以确保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游泳教学归根结底就是使学生通过生龙活虎的积极、主动、科学、快乐的学习与实践,达到掌握游泳技能,促进人体健康协调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和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1]。因此,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对高效率地促进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实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构建成功的大学生初学游泳的教学中,我们强调“三要”:一要准确把握游泳锻炼的价值、意义、功能,做到引趣教学。二要善于发现学生各自闪光点,运用富有激情和感染力强的言语和行为,设计引人入胜、催人奋进、跃跃欲试的科学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好学上进的情绪,调动其积极性,不断引导、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大胆的尝试与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内因作用;特别对于那些胆子小、素质差、水平低、领悟慢的学生,哪怕他们只有一点点进步,教师都要毫不吝啬地及时鼓励、表扬,以提高其信心。三要积极倡导和培养我能行、敢于挑战自我、敢于进步、敢于尝试的勇敢精神和自信心。通过成功教学,让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多次练习,去找准动作感觉,熟能生巧,达到锻炼身心、提高能力、体验人生、获得进步、拥有自信和快乐的目的。
    总之,针对大学生初学游泳的成功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不断地引导和激发学生练习动机和信心,巩固提高其锻炼兴趣,培养自信、自强、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克服自卑感是预防心理障碍关键的关键。

5  预防和排除心理障碍的具体方法
    避免心理障碍产生和发展要遵循预防为主,预防和排除相结合的原则。教学极富有挑战性,教师经过积极预防和努力,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障碍一般都能得到有效地扼制和消灭,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仍可能有个别学生心理障碍在一定时间内得不到显著改善和提高。这些学生往往是严重畏惧型的心理障碍。对个别特殊学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及早找出其心理障碍的原因,然后进一步采取下面多种方法,对症灵活运用,使学生彻底摆脱心理烦恼,战胜消极心理,早日感受进步 和成功的喜悦,达到成功教学。
    1)心理疏导法。心理疏导法我们既可以称之为“思想教育法”,也可称其“动机培养与激发法”,它是指用亲切、灵活、适当的语言激励学习者的自我领悟,增强克服心理障碍和身心疾病的信心,调动其能动性,培养主动应付精神应激反应的能力[6]。其旨在于把人的认识与行动结合起来调动参与者的能动性,提高其认识能力,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生一旦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对学好游泳重要性的认识,从内心深处提高了认识能力和求知欲,自然会把要我学,要我练,变成了我要学,我要练,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和学习动机,从而能推动学生更自觉主动地学习和健身。它常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目的性教育,启发自觉性(2)利用动机的迁移使之产生某种需要(3)培养求知欲和兴趣(4)利用结果的反馈,使之树立信心和决心(5)适当开展竞赛活动,激励其进取心(6)贯彻激励原则,从精神上、物质上满足其需要,以调整其从事体育活动的动机[8]。
    2)示范法。示范是体育教学中主要教学手段之一,其直观性极强[8]。由于水具有折射、反光等现象,在初学游泳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动作不仅要准确轻松优美,而且要节奏稍慢,便于学生看清、看准、看透,同时将教师示范动作和学生思维融为一体,形成互动式情境教学。教师准确、轻松、优美、清晰、节奏适宜、次数适量的示范,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动作印象,帮助形成正确动作概念,而且还能显著降低心理紧张,提高学习信心,引发兴趣,激发练习欲望和热情。
    3)想象法。想象是以人脑对过去的表象或经验为基础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8]。学习中主要采用随意想象,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进行想象,我们认为它是很好学习方法之一[2]。学生练习中有想,想中有动,做到想练结合。特别是要求学生运用优秀运动员动作图片、画面、教师的示范等进行动作顺序、动作幅度、动作过程、动作节奏、动作力度、娴熟程度、吃水深度的想象,以达到我越来越好了,越来越轻松协调了的效果。此法可显著降低学生紧张程度,提高教学质量,缩短学习进程,提高学习效率。
    4)趣味法。实践证明趣味法是消除恐惧等心理的有效方法之一[8]。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讲解应简练准确,生动形象,风趣诙谐,示范要准确、优美、自如,教学手段、方法要切合实际,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在提高学习兴趣中,激发学习斗志和热情,不给消极心理任何存在的条件和空间[6]。
    5)激励法。激励是通过某种刺激使学生产生一种指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动力[4]。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其行动并为达到目标采取最佳的方案和措施[4]。它常采取主要措施有:关怀激励、榜样激励、目标激励、竞赛激励等,正确运用激励法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其内在潜力的最有效的好方法[8]。
    6)优化教学环境法。体育教学课堂实际上就是社会缩影,教学中学生无不希望自己在团结、友爱、和谐环境中求进步、求发展、求快乐。首先,师生之间关系要融洽,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恐惧程度[6]。教师应通过对学生的关怀和鼓励使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环境中,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6]。其次,要努力营造学生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以缓解少数学生的紧张情绪[6]。再次,要积极倡导乐观向上,超越自我,敢于进取的良好风气和正气,引导学生比勇敢、比勤奋、比进步,引发学生间的学帮带,达到先进带动中间,中间促进两头,激发学生的勇气和潜能。
    7)语言暗示法。语言是人类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工具。教学中教师可用肯定性的语言,向不同个性的学生发出带有一定指向性指示,给其以某种心理上的稳定与激励[8]。例如“两腿并拢漂一会儿”、“两臂并拢要伸直”等语言来强化动作,也可以用“不错”、“大有进步”、“很棒”、”就这样”等语言来肯定其动作技能掌握的程度。
    8)动作提示法。初学者在水中实践时,由于注意力相对集中和外界水声等因素,几乎听不清他人的话语,只能凭借眼睛或皮肤触觉来理解他人的意思。为此,教师要利用身体语言作出不同动作或手势来提示初学者所要改进的动作[7]。例如在蛙泳完整动作配合练习中,教师站在池边用臀部示意其撅臀,用腿示意其收腿太多造成撅臀,竖起大拇指或点头示意其很棒很自然协调,用手示意其划水太浅或注意抱水效果等。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种动作、一句话,都会给初学者以某中心理暗示与启迪。
    9)降低难度法。在不改变动作结构的情况下,改变练习的难度和条件,从而达到改进动作,循序渐进的目的[2]。比如,降低动作次数、降低练习距离、降低动作力度和动作速度、降低水深度等。
    10)助力法。利用外力帮助,使练习者通过触觉和肌肉本体感觉体会动作要领,辨别空间与时间的关系,从而形成正确动作概念[3]。如助力漂浮、牵引漂浮、助力划臂和下肢收腿翻脚定位等,都是通过他人的帮助来稳定初学者心理状态,达到领会动作,形成和巩固正确的动作技能。
    11)互助练习法。在教师指导下,采用2人1组的互助练习法是游泳教学中典型手段。它既可以消除初学者心中的不安全感,同时也满足了彼此需要帮助的心理,是游泳初学者有效的学习方法[7]。
    12) 实物辅助法。教学中利用浮板、救生圈、救生衣、分道线等作为辅助手段,以帮助学生克服不同的心理障碍,体会游泳的正确姿势[7]。
    13)自我暗示法。自我暗示是一种自我刺激过程。练习者通过内部有针对性语言的作用想象或自信一些特殊的情境或事物的存在[8]。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增强自己的信心,例如“自我鼓励”、“自我号召”、“自我监督”、“自我说服”等是对意志的磨练和培养,它可以稳定自身心态[8],如“再练几次”、“再试试”、“一定能学会”、“一定要学会”、“他行我也行”、“我能行”、“没问题”、“肯定行”、“放松一些”、“注意节奏”等等,达到控制情绪降低紧张程度。恰如其分的自我暗示既能培养学生游泳能力又磨练提高了自信心,也是消除心理障碍有效方法。
总之,通过长期的成功的游泳教学实践,对大学生初学游泳预防和排除心理障碍方面,我们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和方法,这些颇有效果的措施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心理障碍要注意预防和排除相结合,多种方法措施想结合,有针对性地灵活、辨证运用,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有不当之处望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陈理标. 游泳速成教学实践与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
[2]魏润俊.体育课中学生恐惧心理的成因及其克服方法[J]. 中国学校体育,1999(3).
[3]唐春芳. 浅析如何消除学生在游泳课中心理障碍[J].湖北体育科技, 2001(2).
[4]苑毅. 游泳者初学恐惧心理表现和教学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3(4).
[5]汪孝英. 略论21世纪高校体育教师素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3(4).
[6]陈志山, 陈铁炎. 如何消除恐惧心理[J].中国学校体育,1999(3).
[7]孙云龙 .游泳初学者心理障碍的调控[J].浙江体育科学,1996(3).
[8]李晋裕等, 学校体育大辞典[M],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1.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448368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