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 (淮海工学院体育教研部, 江苏 连云港 222005 )
摘 要:21世纪是个大健康时代,面对我国不容乐观的健康教育和管理的现状,本文从必要性、紧迫性角度,依据健康管理对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对于增进整个人类健康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认为开展健康管理对当代学生拥有新型的健康价值观是不可忽视的。但是,作为新生的事物,高校开展健康管理有自身的规律,本文就高校开展健康管理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推动我国高校健康管理的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健康管理;新思路
1、问题的提出 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但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价值观念急剧变革,知识爆炸,竞争激烈,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自然环境严重破坏,社会公害日益严重,致使各种疾病尤其是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明显增加,严重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和生命。因此,我们应该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目前,我国高校健康教育和管理刻不容缓,2008年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学生的身体状况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特别是体能素质以及肺活量水平持续下降、肥胖学生继续增多的趋势,以及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等仍未得到遏制,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据国内的大量调查:12%的大学生已经存在类型各异、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常见的有:厌学、逃学、过度焦虑、人际交往障碍、自我中心、忧郁、强迫症等。另据调查,约有少数大学生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自杀等心理行为问题日益突出。作为具有较高智力,较高文化和较高自尊心的当代大学生群体,有着不同于一般青年更高的抱负和追求,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而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1998年,对我国12.5万名大学生抽样调查显示,心理疾患发生率高达19.23%,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马加爵事件”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新时期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众鉴于此,加强我国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使其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健康管理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开展高校健康管理,不仅是这些生长发育期的青年学生受益终生,而且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对成长起来一代人具有新型的健康价值观。对于全社会的健康的要求和影响将是不可忽视的。当代专家指出应从儿童期就开始预防成年期常见的严重的慢性疾病,如心,脑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从小就要学会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这都要依赖高校的健康管理来实现的。但是,健康管理在我国尚处于萌芽状态,高校的健康管理更是一片空白,因此在这种局面下探讨在高校内开展健康管理就更有现实意义。
2 健康管理理论的提出及实施过程 2.1 健康管理理论的产生 据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提供信息,2002年我国部分城市前10位死因的病种均为慢性病,其构成在所有病死中占了近90%。其中,恶性肿瘤在总构成中约占1/4,脑血管疾病约占1/6,心脏病约占1/6。这些慢性病都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密切相关,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而达到预防的目的。人们需要更有力的方法来鉴别冠心病、中风、糖尿病、肺癌等慢性病的高危人群,因为这些病占整个医疗费用的大部份。人们需要更有效的干预手段,在这些病状发生的早期,在疾病尚未发展成不可逆转之前来延缓其进程。 2. 2 关于健康管理的认识 根据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定义的健康标准,运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旨在提高社会健康意识、改善人群健康行为、提高个体生活质量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活动过程,就是健康管理。简单地说就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具体做法是根据个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和为个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及治疗,其重点在于对疾病的防治上。广义的健康管理包括疾病预防、诊疗、康复保健等应用医学的各个方面,是以一定层次的健康需求为前提,完善的医疗机构为支撑的医学服务,是以个人行为、生活方式、预防保健、慢病管理为重点的、全面的、连续的健康服务过程。
3 我国高校开展健康管理不利因素 3.1.高校健康管理机构尚不完善 按照健康管理的思路, 高校健康管理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收集健康信息,即收集在校学生的健康及生活方式相关的信息,发现各种健康问题(包括物理健康,营养,锻炼,学习,工作,娱乐,性,环境的应激等),为评论和干预及管理提供基础的数据。2、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即对学生的健康状况及发展趋势做出预测,以达到健康预警的作用并干预管理和干预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3、健康促进干预管理,即通过学生健康改善的行动计划,对不同的危险因素实施个性化的健康知道。高校管理健康应该融会了医学,心理学,行为学,哲学,社会学,传播学,美学,环境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课堂内外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把卫生知识和行为改变的技能传授给青少年,使他们建立起健康的概念。但纵观我国高校开展健康工作的情况,无论是健康教育促进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健康知识是断续的,片面的,短期的,主要承担者和组织者是高校体育教师和校医室人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管理机构来完成这一工作。 3.2 高校对健康管理体系的认识,尚有一个逐渐完善深化过程。 早在20-世纪30年代对“健康”的理解已经否定了“无病、无残、无伤”之说,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了更为深远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生理、健康观的影响根深蒂固,如果家庭成员大多数认为:人感觉没病就是健康。那么等到病到膏肓再去医院已为时过晚。其实建立健康档案不只是简单的信息堆积,而是在信息梳理的过程中,不断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有个全面的了解,可以建立预防的意识,为进一步管理好自己的健康做好准备。那么这种信息的采集、健康档案的建立就需要学生所属高校的专门机构进行,健康和生活方式的档案和他们的学习档案一样随着升学、工作带到他们的高校、单位。然而,另人遗憾的我国高校对健康管理体系的认识刚刚开始,仍处于一味的强调健康教育、而没有确实地做到管理,只针对于表现疾病症状的学生治疗,而没有做到提前预防,对健康管理所持观念、态度需要转换。 3.3 高校健康管理缺乏持续运转保证 高校健康管理体系的持续运转如何保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立体系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物力,更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来保证其正常运行稍有松懈难免前功尽弃。因此对高校健康管理领导要给予重视,提供培育师资、设备、场地、等的相关费用。其次,对初期健康管理体系的不适应,“管理首先使人感到的痛苦。”建立该体系并使之运转可以看作是改变原有不良习惯,建立新的工作程序的过程,来彻底改变原有工作程序,就不能迅速适应新的运行程序,从而使体系的正常运行产生阻碍。第三、人员素质局限,培训不到位,专业健康管理人员缺乏。目前健康管理的从业人数没有准确的数据,估计全国在10万人以上,享受科学、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只占总人数的万分之二。如今,健康管理在美国的发展日益迅速。有7700万美国人在大约650个健康管理组织中享受医疗服务,超过9000万的美国人成为健康管理计划的享用者。这意味着每10个美国人就有7个享有健康管理服务。而在我国虽然有不少机构在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但无论是人员自身的素质还是数目上都不能满足其要求。在高校从事健康工作的人员更是参差不齐,个别高校甚至认为健康工作人员只要卫生宣传教育监督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学习、劳动即可,因此从事该项工作的人有甚至未受过该方面的专业培养,导致开展工作的困难。第四,从众心理造成的形式主义。健康管理在我国刚刚开始,但京城的健康管理公司已经如雨后春笋纷纷崭露头角,当健康管理走向高校势必会使这股“劲风”吹向大、中、小、各类院校,但是具备开展健康管理工作的高校尚商榷。这些阻碍因素对高校开展健康管理工作是不容忽视的,如果不能克服这些初期瓶颈,效果肯定不会理想。
4 我国高校健康管理的有利因素 高校健康管理是一个新概念,但有开展健康管理的充足条件。首先高校健康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现代健康教育的发源地,它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增长青少年的卫生知识,使其具有现代健康教育的生活方式。其次开展多种促进工作。健康促进工作是在健康的基础上发展的,高校健康促进强调通过家长和高校所属社区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给学生提供完整的学习环境,提供适合的健康服务,让家庭和社区更广泛的参与,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另外,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实施为学生实施健康管理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特别是有的高校成立了体质健康测试中心,为实施健康管理搭建了平台,基于健康管理思想以及我国大,中,小院校一贯开展的健康工作,在高校开展健康管理可以利用已具备的人员,设备,场地等条件,这些有效资源为开展健康管理提供有利条件。
5 结束语 5.1 随着生物因素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改变,高校健康管理将越来越受到重视。西方成功健康管理模式显示,健康管理对任何年龄的人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孩子终有一天会变成父母、祖父母、也会衰老,但是如果能够从小就能进行健康及生活方式的管理防患于未然,那么健康的意义远不止于无疾病,而这一重要任务无疑落在了孩子成长的高校。因此,开展健康管理理念和内容、方法、效果的宣传教育,保持和促进传统食品和身体活动的措施,使健康管理融入个人和团体的日常生活中去。 5.2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对待卫生保健问题,从“依赖性”向“自助型”的转变。总趋势表明,个人新的生活习惯的培养,发展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而不是单纯依赖服药来强壮身体是健康管理目的。高校必须严肃认真地做好一年一次的体检工作,建立学生个人健康档案,它是为全面、系统、连续、准确了解学生体质状况、体质变化的一条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也是高校健康教育工作中最基本的一项工作。体检工作应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如检查对象、人数、项目、时间、仪器、场地设施等方面均应落实,有条件的高校可自行体检,师资力量薄弱、仪器缺乏的高校应邀请其他卫生保健机构的医务人员指导、帮助体检工作,以确保各类数据的准确性。 5.3 大学生健康管理工作内容要与学生生长发育特点相结合。在人一生中,影响人们健康发生改变的有生物,心理,社会因素这些改变使人在发展的时候面临着不同的健康危险因素。青春期是预防性的一个关键时期,尽管青少年已经具有为健康行为做出合理的认知能力,但他们也面临着一些诱惑,这些诱惑会引导他们向另一个方向发展。这个时期他们最有可能进行吸烟、喝酒、肥胖、心理问题、上网、发生性关系,这些危险行为是会互相影响的:吸烟和喝酒的青少年更有可能发生不安全的性关系。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及行为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未来生活。因此高校进行健康管理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长发育、心理特点,才能在各方面收集学生的健康及生活方式的信息,做出正确的评估和预测起到警示作用。鉴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在开展高校健康管理工作的时候就抓住了它的难点,这样才会使各种问题迎韧而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陈君石等.《个人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进展与趋势》.《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高层论坛》论文集.2003.[2] WHO《2002年世界卫生大会报告》. [3] 卫生部、科技部、国家统计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2004.10.12. [4] 曹 缨 姜春燕。《大力推进健康管理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医药产业资讯,2006.5 [5]沈志谦.预防医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 [6] 林斌松.《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3,10(2):27-28.] [7] 钟毓瑜,陈志锦 《健康管理在体检服务中的应用》[J]. 现代预防医学2006, 33(2) [8] 方黎明 任 洁《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署管制措施浅析》[J]. 煤炭经济研究 200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