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洪明 河南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漯河 462000
摘 要:本文从休闲体育概念的释义入手,以文献资料为基础,从社会学与文化学的角度,就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形成、内容、形式及其延伸等方面进行了阐释,旨在为加深对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认识,以促进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休闲体育 文化 高校 发展趋势
高校是学校与社会的最终交接点,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高校休闲体育文化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与形式,又是体育文化的一个缩影。进入21世纪,休闲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范畴,已在校园悄然兴起,并在短时间内得到大学生的认可,受到普遍的欢迎。大学生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极强的吸收借鉴能力以及善于创造的能力,使他们不自觉地就成为领导社会潮流的特殊群体,代表着未来体育文化发展的方向。因此,在校园体育文化方兴未艾的今天,加强对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探索,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休闲体育及其文化的内涵 1.1休闲体育 是指人们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体育活动,以此来丰富文娱生活,发展人的志趣、才能和个性。作为一种文化范畴的休闲体育已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而发展高校的休闲体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如何科学的构建高校休闲体育的框架,从而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创造积极的休闲体育文化,丰富广大师生生活,使之更健康的普及和发展,是体育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2 休闲体育文化 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劳动、家务、社会义务之外的余暇时间里主动地从事身体活动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物质文化体系,包括运动休闲的设施、环境、生活用品中所渗透进的体育文化因素,如运动场、运动服装、运动设施等;二是制度文化体系,它是指在运动休闲中所遵循的管理文化氛围及所起的特定文化作用,如活动规定、安全管理、管理制度等;三是精神文化体系,它是指在运动休闲中形成的价值取向、文化观念、道德意识等。
2 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形成、内容与形成 2.1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形成 随着工作时间大大缩短,而休闲时间逐步增加的国际化大趋势,随着我国五天工作制的稳步推进,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大学生用于完成学业的规定时间逐年减少,而自由支配的时间逐年增加。教育部规定,四年制本科生总学时不超过2800学时,理科不超过3200学时,与此同时,除去寒暑假之外,学期中间(包括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在内若以每学年40周计,本科生四年在校时间为1120天,这就给休闲体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对于现代高校的大学生来说,除了学习、生活(吃饭、睡眠、处理个人卫生)等必需的时间之外,可以按照个人意愿支配的自由时间即闲暇时间,大致是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的:①两个连续学习日之间短暂间隙的“八小时之外”;②一周紧张学习生活中相对放松的“双休日”;③两个学期之间的一段较长的寒暑假。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特征,以课外活动为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活动。有人调查过,学生每天的余暇时间平均为四小时左右,余暇时间为大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活动方式和发展自我创造了条件,他们根据自身需要、兴趣、爱好投身到学校文化之中,面对各种社会的内容和模式,是自己在社会文化的运转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2.2 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内容 2.2.1物质文化体系 物质文化是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基础,也是运动休闲文化实施的保障。当代大学生不再把自己局限在校园这个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里,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体育项目,开阔的视野使他们运动休闲的空间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追求时尚使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为了从“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中摆脱出来,他们开始走出校园,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回归自然,宣泄情感。同时,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也成了他们的首选,滑旱冰、攀岩、登山、冲浪、蹦极、探险、野营等等,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也使他们寻求刺激和富于冒险的心理得以满足。运动休闲服饰文化也是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以其丰富的内容而在其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印有夸张图案的T恤,故意开洞的牛仔裤,样式各异的花哨运动鞋,棒球帽,耳环,粗大的项链,MP3,墨镜,也都成了他们的行头。其实,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大学生追求时尚、表现自我的一种形式。 2.2.2 制度文化体系 制度文化体系是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休闲文化是人生享受的文化,高校休闲体育文化是以群体活动的方式出现的,其活动范围大,自主选择,参与灵活的特性决定了休闲体育是自主、随意的活动。于是,有些人认为休闲体育似乎就不需要管理。但是,从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讲,学校的育人功能和管理的能力决不允许对大学生的休闲体育不理不睬,放任自流,这就需要一定意义和层次上的管理,使大学生的休闲体育在学校的宏观调控下进行,加强对高校休闲体育的组织、引导,既倡导自由参加,又反对放任自流。由于各个学校在类型、条件、环境的差异,决定了相应的政策、制度应有所不同。同时,规范化的制度体系也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休闲体育的行列中来,实现学生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 2.2.3 精神文化体系 精神文化体系是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核心,也是校园体育文化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校园精神文化体系是维系一个学校的精神力量,而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就是其鲜明的外在表现之一。客观地讲,校园体育文化是多种意识形态的温床,在其中可产生各种新的观念和思想。作为高等学校文化参与主体的大学生,正处于最活跃、最富有朝气的青年时代,较强的鉴赏能力,较高的自我表现能力和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较强的吸收并内化为指导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能力,使他们不会因循守旧,独立性和自主性使他们乐于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做事。但是,由于涉世未深,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而休闲体育文化的兴起,可以起到净化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的特殊作用,在休闲体育中所寄托的理想与追求,意识与观念,可以使大学生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在其内部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体育文化的环境中,以较高的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优化,进而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大学生在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后,又会走向社会,这样就会把良好的体育文化带到社会大文化环境中去。一旦高品位的体育文化进入到社会中去,从吸收文化的角度来讲,它会对社会大文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高校校园成为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示范区和净化社会文化的一块阵地。 2.3 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形式 高校休闲体育文化大多是以“余暇体育”的形式进行的,其运动休闲的组织形式主要有:①体育俱乐部(协会),②自发形式的锻炼团体,③个人形式参与。目前来看,体育俱乐部是高校开展运动休闲的最基本的形式。自发形式的锻炼团体是高校休闲体育的另一类形式,这类方式多见于校园内朋友之间,在运动方面兴趣相投的锻炼团体,他们凭借着共同的爱好,维系着相对稳定的体育锻炼。以个人形式参与的形式在大学生中只占为数不多的比例。 3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延伸 3.1 目标的多元化 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要求我们不能拘泥于传统的育人目标,而应当以崭新的思维方式,立足于一个全新的、全局的、战略的“教育视野”,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当前,“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已深入人心,并且这些新的思想在休闲体育文化的目标上有所体现。随着高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体育思想的不断出现,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目标将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3.2 内容的开放性 高校休闲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不能也不可能完全与外界隔绝,即使是在校大学生,尽管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独立性,但是人与人之间是需要沟通与交流、协调与合作的。因此,高校休闲体育文化在内容上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并且呈现出开放性扩大化的趋势。新世纪是一个高新科技和信息化的时代,传播技术的变革必将改变运动休闲文化的格局,互联网在为大学生提供共享体育文化信息的同时,也为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创造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3.3 形式的社会化 当前,高校的体育俱乐部、自发形式的锻炼团体是高校休闲体育的有效形式。但是,如果从满足更多大学生的不同体育兴趣的长远角度来考虑,这些体育形式又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学校体育形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社会体育的蓬勃发展,在这种环境下,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生存与健康发展的前提在于走向社会化。学校与社会互为需要,互相补充,打破了空间上的限制,实现了校内与校外完美的结合统一,从而形成一种更加灵活,更加多样化的体育形式,加速了高校休闲体育文化建设的步伐。所以,社会化是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一种趋势,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必然。而以“社会化”为方向,不断丰富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形式,将是当前与今后一段时间里我们努力的方向。 4 我国高校休闲体育现状分析 4.1 教育体制的弊端 现行的应试教育造成老师和学生只注重分数和成绩,忽视对身体素质教育的不良局面:使学生长时间埋头于书海、题海中,根本无暇进行体育活动。很多学生又因不知怎么安排课余时间,而感到无聊、变得懒散,无所适从,盼着上课,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 4.2 教学内容的单一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开展主要集中于竞技体育、传统保健体育、现代健身体育和娱乐体育这4大类。所选择的体育教材内容,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过分强调以传习运动技艺为中心的教学,偏重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过分强调体育竞赛和学生过于依赖外界的扶持,许多活动项目缺乏终身受益的内容,既不能适应休闲个体活动的开展,又不适应成年后的运动。因此,不少学生休闲的体育活动项目除了球还是球,长跑锻炼又怕累,其它项目不会或不精,练不起来,使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兴趣减小。传统的体育课外辅导,大多是体育课的直接“翻版”。辅导内容照搬体育教材内容,形式单一,内容陈旧,而且常与学生出勤和考试成绩挂钩,带有强制性,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和习惯的培养,造成学生的消极参与。课外辅导的开展仅局限在开设体育课的一、二年级学生中进行。大部分高校缺乏开展休闲体育的有关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引导措施和发展休闲体育的生活行为方式等,造成了大学生休闲体育活动运行机制的不健全。 4.3 教学经费的欠缺 由于高校体育经费有限,除能维持学生正常体育课和校系田径运动会、篮球、足球等传统竞赛外,再无过多资金扶持大学生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导致学生课余时间的体育活动和各类学生体育协会因经费不足的制约而逐渐消亡,各类体育设施缺少维护而逐渐陈旧、报废。 4.4 学生锻炼意识淡薄 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薄弱,防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从学生参加休闲体育的状况来看:理工科学生多于文科学生,本科生多于专科生,男生多于女生,高年级多于低年级,这说明高校学生对休闲体育的参与意识和行为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学科、学制、性别和差异的影响。 5.影响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主要因素 5.1 时间-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前提条件 参与休闲体育的前提是时间,时间既是生命的载体,又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1995年7 月对1,022名青年抽样调查统计,他们的业余时间平均每周达51.6h,而工作的时间是46.2h,业余的时间远远超出工作的时间。而大学生的休闲时间更多,每周不少于56h(每天休息7h,上课学习6h,吃饭等3h,休闲时间8h),按照这样计算,充足的休闲时间可以为大学生休闲体育提供稳定的时间基础。 5.2 经济-大学生参加与休闲体育的根本保证 客观上制约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是经济因素,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收入的增加,城市居民货币总值,由1980年的1,235.5亿元上升到2000年5,361亿元,增长4.27倍,平均每年递增7.5%;人均货币收入由1980 年的764.13 元上升到2000年的1,623.84 元,增长2.8倍,平均每年递增3.99%。对每个大学生而言,得到家庭雄厚的经济支持,保证了大学生除去生活必需开支外,还有节余经费从事运动性的休闲活动。 5.3 思想意识-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关键 随着时代的发展,休闲文化逐渐进入社会的主流,大学生思想意识和人生观也发生着转变,追求对自由时间的充分利用,人性的完全释放和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目标。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男女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价值取向趋于前三位的分别是:健身、缓解和娱乐。这表明他们逐渐认识到体育运动是为自身健康和娱乐服务的一种手段,是休闲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6.休闲体育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 6.1休闲体育是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最佳选择 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形态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活动方式和行为习惯,它可以分为积极性、中性和消极性三个层面。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往往容易受到就业压力、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使其休闲时段容易在盲目、自流的消极生活方式中度过,如上网、赌博、养宠物、逛街等。而休闲体育则恰好能满足大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它不是以通过比赛追求成绩,也不是以崇拜力量为目的;它既不要求遵守刻板的规则,也不要求有强烈的训练,而是通过非形式的,自发的体育活动,追求身体放松和舒服。休闲体育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学子的运动激情,突破对正式运动比赛的心理障碍,改变过去被动的但又渴望表现的心态,使休闲体育真正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促进大学生自我价值的体现、自我潜力的开发,增强社会群体认同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最终形成持久稳定的终身运动观。 6.2 休闲体育增进大学生与自然界和社会的交流 随着信息时代推进,现代化的生活疏远了人与自然、社会和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大学生步入工作后,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几乎无暇顾及自己的生活质量,很快就退出了体育人口的圈子。那么在高校中开展的休闲体育就成为休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使人学会生活,更应该使人学人学会休闲,提高生活品质。信息时代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协作意识、进取意识的人才,而这些素质都可以从休闲体育中得以培养。休闲体育不受年龄、运动水平、场地、规则的限制,参与者可以通过规则的修改和创新,角色的互变,团队精神的发扬等过程,学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培养在社会中为人处事的能力,体会在运动中超越自我的畅快。相比传统的体育教学,休闲体育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更注重学生参与的广泛性,是人文主义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 6.3 休闲体育拓宽了学校体育的时空维度 从时间上说,学生们在休闲体育中容易学会合理安排休闲时间,体会自我认同的感受,进行运动项目的选择,体验运动的激情,并将这种愉快的情感经历带入到以后的生活中,形成大学休闲体育俱乐部——社会体育俱乐部——老年体育社团的一系列健身模式,从而摆脱了体育课上什么就练什么的被动局面。从空间上说,休闲体育彻底冲破了校园的围墙,和社会、家庭紧密的联系起来,充分利用了社区的物质资源和家庭的人力资源,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互动模式,大学生可以在开放式的学校氛围中自由选择自己的运动时间、方式、场地、强度,增强了学生独立运动能力和利用社会、环境资源创造休闲的决策能力。 6.4 休闲体育促进大学生对体育文化的重新认识 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体育课课程多采用单向式以技术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缺乏情景教育、娱乐教育、审美教育,很难适应现代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休闲体育作为人的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其从休闲文化的价值角度重新认识体育的文化内涵,体育不仅是为政治、经济和社会服务的手段,更应该体现为人服务的本质,有休闲教育的功能。摆脱功利性、政治性和商业性的束缚,回归到对自身的超越和大自然的挑战中,由经验性的体验上升到精神的升华才是体育文化的核心。 7.高校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7.1加强大学生休闲体育文化意识的培养和休闲教育的宣传 国际上对休闲教育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休闲教育旨在让学习者通过利用闲暇时间而获得某种变化。这种变化会表现在信念、情绪、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方面,并且它通常发生在儿童、青年和成人的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环境或娱乐环境中。休闲教育中包含了对运动意识、技能的培养和对休闲时间利用的指导,它把“造就占有休闲时间的主体”的教育,作为与现代信息社会相适应的教育目标。在高校开设相应的休闲体育教育是引导学生迈向积极生活方式的快捷方法,从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层面上升到培养学生人格的塑造高度。此外,休闲体育教育的设计和宣传应重视整体规划,按照“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系统论思想,促进学生在运动中自我决策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决策能力的提高,形成持久健康的休闲观。 7.2 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增设休闲体育的内容 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休闲、娱乐活动一直不被学校所重视,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中休闲娱乐内容所占的比例很少,远不能满足当今时代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学校应根据周边环境,在场地、规则、上课形式和内容上进行人性化设计,以宽松的环境和多维度的评分标准,把国内传统的休闲体育与国外时尚的休闲体育有机的融合在体育课中,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体会到成就感和超越自我的意境,将休闲体育贯穿终身。 7.3 体育院校应认识到培养休闲体育人才的必要性 体育界应该用敏锐性和前瞻性的眼光去看待休闲体育的重要性,在体育院校试点开设休闲体育专业,培养既懂休闲体育管理、休闲产业又懂休闲体育教育的专业人才,拓宽过去体育教育研究领域和就业范围的同时,也适应了社会和学生的需要,就美国为例,从1977年北卡罗来那州立大学首次通过AAHPERD(美国体育健康休闲舞蹈学会)/NRPA(美国休闲与公园学会)的学术认证,到1997年在北美地区,申请接受学术认证通过的大学休闲体育相关学系机构,已突破上百所,说明时代的趋势已经注意将体育、健康、休闲、体育管理等学科联系起来,才能符合全球运动休闲教育的主流。 7.4 社会家庭的人力物力资源应为休闲体育文化创造良好的大环境 资源共享是当今全球化的一个共同趋势,高校应该抓住时机与学校、家庭进行资源优势互补。在场地等硬件设施上,学校一方面可以向社会开放校园体育设施,举办各类青少年、中老年休闲体育比赛,以社会赞助的形式筹集资金,培养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利用校外的街道、公园和自然资源为大学生创造休闲体育的良好氛围。在人力资源上,周末和节假日学校应提倡家长和学生在社区、野外探险活动和户外郊游,促进学生和家长感情交流的同时也加强了户外休闲体育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休闲体育等活动得到家长的支持,培养学生正确的休闲体育态度、休闲体育行为和休闲体育的价值观。 8.结论 21世纪是休闲的世纪, 而运动休闲又是休闲中最积极、最健康的方式。在高校开展休闲体育的教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生活质量高低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它不仅是休闲教育中最直接、最积极的有效方式,而且也是一种价值教育、一种生活教育、一种人文教育、一种行动教育、一种整合教育,是终身教育和终身体育的重要形式。作为追求时尚主力军的大学生,肯定会走在运动休闲的前列,在典型的高校休闲体育文化中展示当代大学生特有的风姿与魅力。
参考文献: [1]刘华平.21世纪初的中国休闲体育[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1) [2]刘一民.余暇体育[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3 [3]卢元镇.高校体育的新探索[N]. 中国体育报,1995.6 [4]卢元镇.中国社会体育学[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5]马惠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 [6]曲宗湖.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曲宗湖.杨文轩 课余体育新视野[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1 [8]王绍玉.跨越转折――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报告[M].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9]王正树、刘仁东.构建高校体育文化环境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心理素质[J]. 学校体育科学1997(2):77-79. [10]魏 薇.休闲体育与生活质量[J]. 浙江体育科学,1997(1) [11]杨峰州.美国休闲运动相关的高等教育探索[J]. 台湾国立体育学院休运动学系创刊号 [12]于 涛.余暇体育研究的理论框构[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