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9年第7期
 
近年我国女性体质研究实践与成果述评

2009/7/10 11:04:32 浏览次数 3810  

王红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76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就我国女性体质的研究实践和成果进行了回顾,探讨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动该领域研究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体质;监测;女性


    一直以来,我国国民体质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和学生体质研究方面。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老年人体质和健康状况的理论及实践探讨也正逐渐成为一个热点。然而,对于承担着社会主要工作责任和国家建设任务的成年人群体体质的相关研究还显薄弱。成年人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他们的体质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女性又是其中一个不可动摇的群体。在女性体质研究中,不少专家学者以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为研究主线,对不同地域、职业、年龄及城乡女性体质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其中相当一部分以科教和机关干部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职业人群比较,科教人员体质合格率最高,吴锐创、隗金水[10]等人的研究支持了以上观点。这与有些学者[11]对中国部分地区知识分子体质及运动状况的调查分析中得出的,我国知识分子体质状况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中年知识分子的体质健康状况恶化尤为明显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后续研究也证实了前者的结论。一般从营养、卫生、教育、生活和工作条件角度讲,科教人员相对优越,他们在观念和意识上也更注重身体锻炼和较容易接受健身指导。我国农村女性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则相对较差,综合达标率偏低;另外,在所有职业群体中,女子41~45岁年龄段是体质大幅度衰退的开始点。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一文得知,我国体育人口恰恰在41~45岁最低,只占总人口的4.82%,这使得有针对性地开展并指导中年女性参加体育锻炼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回顾我国女性体质研究的实践和成果基础上,探讨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推动该领域研究的建议,以促进我国国民体质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 体质的概念及本文采用的体质研究指标
    体质是人类生命过程中独有的特性。体质最早来源于构成和组成,它的原始定义为:某一个体的一切生物学特征的总和。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体质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体质的范围甚广,各学科均有涉及。中国学术界对体质思想的形成和理论体系的建立做了不懈的努力,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质思想和理论基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作为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方针,一直指导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界于20世纪80年代初,将体质[1]定义为:体质是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等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该定义的体质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身体的发育水平:主要包括体格、体型、体姿、身体成分和营养状况等。
    (2)身体的机能水平:主要包括机体的新陈代谢状况和各器官、系统的效能等。
    (3)身体的素质和运动能力水平:主要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以及走、跑、跳、投等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
    (4)心理的发育水平:主要包括智力、情感、行为、感知觉、个性、性格、意志等。
    (5)适应能力:主要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各种生活紧张事件的适应能力,对疾病和其他有碍健康的不良应激原的抵抗能力或抗病的能力。
    用于评价前三个方面的指标属于生理指标或者身体的健康指标,该类指标详细、系统,并具有客观性,且能进行量化。由于对心理状况和适应能力方面的研究迄今不多,尤其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定量化指标,本文主要采用此类指标对我国女性体质研究的实践和成果进行综述性研究。

2 近年我国女性体质研究实践与成果
    我国国民体质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6]:贫穷社会形态,没有专门体质研究的历史阶段;温饱社会形态,非系统的体质研究时期;小康社会形态,国民体质的系统研究时期。从1979年儿童青少年的大型体质调研开始,我国于1994年和1997年分别对职工和成年人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体质调查摸底,为中国成年人体质测试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奠定了基础。2000年我国则正式启动了包括成年人在内3~69岁的大型国民体质调研,以后每五年进行一次,由此我国也进入了国民体质的系统研究时期。
2.1 关于研究对象
    1)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和需要,研究对象少则几十人,几百人,多则10余万人。廖爱萍在《大学女生体质因素结构的研究》随机抽取了268名女子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何选在《浙江省高校高级知识分子体质健康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中选取浙江省10所高校高级职称(副高及以上)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554人。为定量研究余暇体育对女大学生体质的影响效果,吕时珍在《余暇体育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采用运动处方形式,对80名三年级女大学生进行18周的实验控制,展开实验前后的对比分析。
    在科学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多寡直接关系到研究结果的质量和可信度。我国女子体育运动竞技与体质方面的研究对象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质量,这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改进。
2 )研究对象的社会构成。所谓社会构成,是以研究对象的社会角色来划分的。在我国,至目前为止,研究对象的社会构成包括:学生、运动员、从事工、农业生产的体力劳动力、从事商业和服务的体力劳动者、科教人员及政府机关公务员和企事单位的行政管理人员。一直以来,我国国民体质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和学生体质研究方面:吕时珍(2007)《余暇体育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雷瑛(2007)《有氧健身操对肥胖女大学生体质的影响》;刘静(2008)《体质健康状况对女大学生记忆力影响的实验研究》;张世如,陈晓东(2007)《对黑龙江科技学院女大学生体质测试中测试内容选择的科学性研究》。类似肖夕君(2004)《湘中地区农村50-59岁女性农民体质现状研究》这一试图填补我国农村不同年龄段女性农民体质研究空白的课题是少之又少,其意义在于为了解农民体质收集基础数据,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为指导农民健身提出合理化建议。
2.2  关于指标体系
    廖爱萍在《大学生女生体质因素结构的研究》指出:(1)大学女生身体形态的发育和发展,对其体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其中特别要注意身高、体重、围度(皮脂)的适当比例。(2)非智力心理因素对大学女生体质的关系密切,其中特别是弱神经型和适应性因子具有突出地位。 (3)大学女生在体育锻炼的选择上,应注重适当增加以速度为特征的运动项目。  
    吕时珍《余暇体育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前后的对比分析得出:实验组的身高和握力指数没有显著性差异,体重、800米、立定跳远、肺活量体重指数呈非常显著性差异;除“躯体化”和“敌对”因子项没有显著性差异外,其“强迫”、“抑郁”、“精神病”因子项有显著差异;“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和“偏执”有非常显著差异;社会适应能力总分呈显著差异。总结得出长期坚持中等强度的余暇体育锻炼能有效改善女大学生的体质状况。
    何选等人通过测试法、比较分析等方法发现浙江省高校女性段高级知识分子各年龄体质评价的优秀率总体水平均优于男性,差异显著(P<0.01),认为这可能与男女高校知识分子承担社会、家庭角色的不同,中年女性平时比男性较为注重自身的健康状况有关。
    张龙、王静等人在《体质综合指数落后地区女性与全国成年女性体质指标的比较》中严格按照《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确定测试指标,以身高、体质量、胸围、腰围、臀围、上臂皮褶厚度、肩胛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作为形态类指标;以安静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肺活量、台阶指数作为功能类指标;以握力、背力、纵跳、1 min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作为素质指标。陈松娥等人研究发现经有氧运动12周干预可有效地改善绝经后妇女的体质相关生理生化指标(主要观察指标:两组对象实验前后的身高、体质量、心率、血压、腰围、臀围、体脂率、血糖、血脂),可成为预防冠心病等疾病的有效措施。同时,易立岩认为妇女若在绝经前及绝经早期控制体重、减少BMI、腰围、WHR,对降低更年期妇女糖尿病发病率,提高她们的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
2.3  关于评价体系
    目前,体质检测采用单项评分和综合评级进行评定,单项评分包括身高标准体重评分和其他单项指标评分,采用5分制;综合评级以受试者各单项得分之和确定,共分四个等级,一级(优秀)、二级(良好)、三级(合格)、四级(不合格),如任意一项指标无分者,不进行综合评级。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构成体质的各种成分,内在的规律性,及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也是可以被认识的。我们有必要运用多种体质评价方法(如:离差法、百分位数法、相关法和指数法等)。

3 结论与讨论
    1)在女性体质的研究中,对不同年龄阶段、地域的女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的体质研究较多,对其他群体研究较少,对农村群体的体质研究更是屈指可数;对中老年妇女体质的研究虽呈现上升趋势,但对青年妇女,尤其是对育龄妇女的体质研究较少;对体质的现状研究较多,对寻求增强体质方法和途径的干预措施研究较少;对少数民族女性的体质研究还几乎是空白,这可能与研究者的队伍分布和构成有关,也说明我国成年人体质研究还处于自发研究阶段。
    2)就参加测试的个体而言,国民体质监测的价值应在于通过体质测试使其了解自身体质水平和健康状况,为选择更加科学、合理的健身方法和手段提供依据,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然而目前这一环节恰恰被忽视,正因为如此,也影响了我国国民体质水平的真实反映。
    3)我国学者对体质的定义一直强调体质是身心两方面的发展结果,其构成要素除生理方面外,还应包括心理发育水平和社会适应两项内容。不过目前关于此类的研究仅在对学生的体质研究中有少量出现,在女性乃至成年人的体质研究中还未见到。是否把心理健康等指标列入成年人体质监测范围还尚待研究。

4 建 议
    1)将女性人体质研究向体力劳动者、农民、少数民族、运动员、不同在职女性等群体倾斜。同时,加大对中老妇女肥胖和超重干预措施的研究。
    2)体质测量与评价是体质研究的核心内容,对其展开研究不仅可以深化体质研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而且,还可以为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在过去的一些时间里,我们在此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尝试,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体质测量与评价的社会需求,此领域应当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探讨身体成分的内在特征与外在功能的关系。
    3)身体脂肪含量及其分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较大,随着肥胖问题的世界性蔓延,在此领域的测量和评价技术一直在发展变化着,然而,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近几年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我们目前的体质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评价标准,已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急需解决这一关键技术,建立适合于不同层面的测量技术和评价标准。这一层面的研究不仅是解决脂肪含量的问题,同时也在解决人体的肌肉含量和骨骼健康的测量与评价问题。
    4)建议我国体质研究专家组进一步研发能够反映中老年人群体质健康水平的敏感指标,同时,在评价体质结果时不同的指标应该有一定的权重之分。
    5)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要尝试从社会学角度看女性参与体育、运动、休闲这一社会现象,并分析女性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角色的变化过程。

参考文献:
[1]陈明达,于道中.实用体质学[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2]吕时珍.余暇体育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6(23).
[3]孟文娣,郭永波,邹新娴,祁国鹰.现阶段中国妇女大众体育参与总体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3(28).
[4]廖爱萍.大学女生体质因素结构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7 (1).
[5]王斌.中外女子体育健康及休闲研究的综合考察[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2,22(5):127-129.
[6]王书彦.我国成年人体质研究实践与成果述评[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1(22). 
[7]肖夕君.湘中地区农村50-59岁女性农民体质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1.
[8]陈松娥,彭峰林,邓树勋.有氧运动12周干预绝经后妇女体质形态及功能指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9(3).
[9]何选,童慧儿.浙江省高校高级知识分子体质健康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8,11(3).
[10]吴锐创,隗金水.广州市成年人体质状况的调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19(2).
[11]范丽萍.对中国部分地区知识分子体质及运动状况的调查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20(3).
[12]雷瑛,张东宇.  有氧健身操对肥胖女大学生体质的影响[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12(4)
[13]吕武平.我国体质评价研究状况[J].教育科学研究,1998,(3).
[14]张龙,王静,卢锋,余涛.体质综合指数落后地区女性与全国成年女性体质指标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8(32).
[15]刘静.体质健康状况对女大学生记忆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考试周刊2008,29.
[16]易立岩.更年期妇女腰围、腰臀比及体质指数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
[17]陈建国,袁继芳..影响女性休闲运动的因素[J].安徽体育科技2005,4(26).
[18]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研究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19] 张世如,陈晓东.对黑龙江科技学院女大学生体质测试中测试内容选择的科学性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6(25).


关闭窗口

你是第 31754385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