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9年第12期
 
运动教育模式——迷你网球教学

2009/12/7 9:07:41 浏览次数 3930  

张文耀/长亿中学体育教师  林加淇/溪南国中体育教师


    传统的体育课程以3-4 周为单元,在短时间而频繁的授课方式下,导致学生无法有完整而全面的学习经验,往往只能停留在技能的操作阶段,无法体会比赛的乐趣及扮演出多重的角色,体验出更多元的教育价值。运动教育模式系以游戏理论为基础,以运动观点发展的课程模式及教学方式。1968 年Siedentop 教授首先提出以游戏为概念基础的体育课程理论,1982 年他在澳洲召开的Commonwealth Games Conference 首度将运动的观点融入体育课程中,并指出运动与游戏的共通性:“运动具有适当的了解、合适地概念化与适切地实施等游戏特性,运动的基本意义来自游戏,人类日常生活事物的本质与相符”(Siedentop,2002)。       
    因此,运动教育模式系以团队小组合作方式运作,以比赛形式进行完整的学习,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多元价值,且在运动的学习活动中,让每位学生体会出自我的价值,并且在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下,成为运动各领域的优胜者。本篇主要以“运动教育模式”的理论为基础,并建构于“迷你网球”的教学,文中以理论为架构,介绍“迷你网球”运动的技巧,供为参考。

一、运动教育模式
    (一)特征
    运动教育模式的理论强调运动是一项较进步的游戏形式,且是一种全民运动,人人可参与的活动,并以学科精熟为取向,让参与的人都能学会该项运动,其特征应具备下列六项(林静萍、陈信钦,2003):
    1、运动季:运动教育模式是以运动季来实施,一个运动季约有8~10 周,运动季里透过三个时期竞赛的安排,使学生在运动经验上得到精熟的机会,包括所谓的季前期(运动季的前数周)、竞赛期和决赛期。竞赛期间学生获得发展技术、认知的机会与建立参与竞赛的兴趣,以追求运动能力的提升,使对某一项运动竞赛项目能习得更完整且正确的运动经验与知识。
    2、 团队小组:运动季里学生可依意愿组织团队,或由体育教师依学生能力安排团队,并以运动会议的方式协助学生选择所属团队。团队小组的方式可让学生产生团队意识,凝聚向心力,增进同学间的互动与沟通,且团队中有各种不同角色扮演,如教练、队长、裁判、纪录、拉拉队等,教练及队长可协助教师进行团队的练习,学习领导、负责任等能力与态度,且各种不同能力的人都能对团队有所贡献,获得成就感与自尊。
    3、 正式竞赛:运动教育模式强调的是正式竞赛而非传统体育课程的分组练习赛。正式的比赛不仅让学生有切磋技术的机会,更提供学生刺激与激励作用。此正式竞赛的赛程表应在赛前予已公告,让小组可提早拟定练习计划及策略战术
    4、决赛时期:不管是循环赛或淘汰赛,最后应举办季后决赛或总冠军赛。运动比赛最终会产生优胜者,将比赛气氛提升到最高潮,这也是比赛者所追求的目标。而整个赛程安排,务必要求到让所有的学生,皆能依自身的能力,参与自己合适的竞赛或其它相关性的活动,而不是让高技术的学生比赛表演给低技能者观看,而有些人在一旁没事做,这样就失去了季后赛的意义。
    5、纪录保存:运动季里的各种角色,如:裁判、记分员、教练指导员、计时员等,都是由学生担任。比赛过程的各项表现,都是学生学习评量的重要参考。各项数据的保存与收集,也可以作为下一场比赛的借镜。在运动季里,纪录的保存可作为学习者或团体的回馈,学习者的学习历程将藉由纪录的保存被重点式的记下来,比赛纪录不仅可以提供学习者有关技术与策略参考,以因应往后的比赛,亦可做为老师教学评量的重要依据。营造欢愉的学习气氛:运动参与为充满欢乐气氛的历程,而动作技能的学习也应建立在乐趣的基础下,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虽以比赛为主,却不以高度竞争和追求胜利为唯一目标,而是强调运动参与、共聚一堂来庆祝此盛会。因此,运动教育模式实施的主要理念是平等公正地进行比赛,举凡队名、队呼、队旗与队服等的设计,以及运动庆典之认知与实施,除希望与实际生活中的运动休息活动结合外,更重要的在营造一个充满欢乐的学习气氛,最后在总决赛时,让学习气氛“high”到最高点,并藉由此教学单元终结之颁奖或庆功,画下本运动季完美之句点。
    (二)实施的原则
    运动教育模式实施的重要原则为确保运动教育模式实施成效,应遵守下列几项基本原则(林静萍、陈信钦,2003):
    1、详细的教学计划:以教师较擅长的运动项目着手,并考虑学生的兴趣、学校的场地设备等资源,详细拟定教学进度,安排各项职掌,准备成绩纪录表格、观察表格等。
    2、师生共同分担学习责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成学生自主的学习,将部份练习的安排、比赛的进行、评量等决定权转移给学生,由学生共同分摊学习责任。
    3、 异质分组:可由教师、队长或由学生组成的运动委员会进行分组成员的挑选,团队中可包括不同性别、技能水平的成员,不同特质学生彼此间可互相学习。
    4、额外延伸的体育课:鼓励学生利用下课或放学后练习,增进团队情谊,为团队成绩付出。
    5、 多元角色的扮演:理解学生个别差异的事实,而给予担任不同角色的机会,除扮演传统之选手外,学生也学习担任教练、裁判、记分、纪录等运动教育之主要角色,因此,在从事教学设计时,各种不同角色的担任与尊重,为运动教育模式教学的目标之一。
 6、修正式活动设计:运动教育模式透过比赛方式进行教学,为使各种不同技能水平皆能进行比赛,应有修改的观念,透过简化规则、修改场地、器材、设备等方式教学与比赛。

二、迷你网球
    迷你网球最早在1968 年,由墨西哥一位名叫柯尔古拉的人发起;1974 年流行于阿根廷,当地到处可见迷你网球活动盛况。1998 年国际网球总会派请瑞士籍教练Mr. Marcel Meier,来台讲授迷你网球教练课程,这是迷你网球首次完整地引进国内,也是台湾与迷你网球的第一次接触,台湾是由国立艺术学院教育学程中心副教授兼体育室主任张清泉教授发起。
    (一)迷你网球运动的重要性
    迷你网球的器材设备简单易得又便宜,场地不受限制,动作技术好学好玩又有趣,儿童很容易获得成就感,是学习球类运动的入门基础。迷你网球可奠定网球动作的基础,及早培养幼儿身体的协调性,提供青少年球员及男女选手作为训练的项目,增强其技术及体能。
    (二)迷你网球的特点
    1、不受空间与时间限制。
    2、简单易学。
    3、安全有趣。
    4、不会造成伤害。
    5、适合任何年龄层的人都能参与。
    6、花费低又能普遍发展的运动。
    迷你网球使用小而有弹性的海绵球,在不限大小的空地上,两人隔着网或线,让球在自己与对方间来回拍击,是一项老少咸宜的趣味活动。
(三)设备
 球场:44 呎×20 呎(类似的场地均可,如羽球场)。
 球拍:长度从16 吋至23 吋不等,重量介于180 公克至210 公克之间。
 球网:中央高为80 公分,两端的高度为85公分(羽球网、绳子皆可)。
 球:正常球、软球、海绵球。
(四)比赛项目
    着地长球比赛:对角线对决、全场大对决。 截球比赛:持续不断(空中连续截击次数较多者获胜)、正中目标(截球至指定区域即得分)。发球比赛:瞄准比赛、争取高分(不同落点不同分)。综合比赛:单打赛、双打赛。
(五)迷你网球的教学方法
    迷你网球的运动量大,之前仍应针对可能活动的肌肉与关节,进行约五分钟左右的热身运动,例如肌肉的伸展和关节的旋转,为了减少挫折感,并增加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网。第一星期的球感练习可以由个人不持拍玩一个球、抛球转身三百六十度接球、个人持拍玩一个球开始;击球动作练习则包括正拍着地球、底线拍球至网前,练习正拍着地球击球过网。个人目前的教学方法与大家共享:
 球感练习
    利用手向下、向上拍球让学生建立空间感。
    利用向上抛接球,训练学生手、眼、脚协调及与球之间的空间感。
    运用运球方式,让学生了解球的弹力。
   正反拍对空击球,训练学生空间感与时间感。
   手持球拍让球置于拍面,分组接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利用场地
    羽球场:最佳的场所,只需把网子下放即可。
    田径场:利用跑道界定边界。
    排球场:利用六公尺分场。
    网球场:只打发球区半场。
(六)教学分享
    球感练习
    球感训练一:利用手向下、向上拍球让学生建立空间感。
    球感训练二:利用向上抛接球,训练学生手、眼、脚协调及与球之间的空间感。球感训练三:运 用运球方式,让学生了解球的弹力。球感训练四:正反拍对空击球,训练学生空间感与时间感。球感训练四:手持球拍让球置于拍面,分组接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墙与动作练习
    正拍着地球:三人一组,分击球者、送球者、接球者来练习。
    反拍着地球:方式同正拍着地球。
    截球:先向上拍一下,再击球过网,熟了以后改为直接击球过网。
    杀球:自己抛球自己杀球,或一人抛球给另一人杀球。
    发球:两人一组,对角发球。
    器材利用
    羽球柱的网子,往下放即可。
    栏架:于两栏架间绑上橡皮筋或绳子。
    椅子:于两椅子间绑上橡皮筋或绳子。
    标志筒:于标志筒间绑上橡皮筋或绳子。
分组比赛
班级单打排名赛。
班级混合或双打排名赛。
团队团体赛:五点制(单、双、单、双、单)或三点制(单、双、单)或双打五点制。比赛以一盘抢四局或六局(一局抢四分)制。可另行制定规则及比赛方式。
迷你网球运动不受空间限制,只要有球、有墙即可打、只要有人亦可对打、如果有场地更好打。迷你网球运动不受场地与规则限制,随处皆可行,场地与规则并非重点,单人可行,两人同行时只要明定共识的规则即可。


关闭窗口

你是第 31748996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