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红玉 (商丘师范学院体育教学部 河南 商丘 476000)
摘 要:以健身气功与艺术产生的根源即“元气说”为切入点,把“精”、“气”、“神”看作是两者的突破口。再加上访谈多位养生专家对此的精辟见解以及自己练习健身气功所得到的感悟,认为它们的联系表现为:书法——健身气功之“花”;音乐——健身气功之“声”;舞蹈——健身气功之“形”;诗歌——健身气功之“镜”。 关键词: 艺术;元气说;健身气功;艺术精神
2003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已将健身气功确立为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截止目前,已有6000多个站点,习练人数50多万。比赛形式由“交流展示大会”到“交流比赛”,形成了每年一次全国比赛(于2008年9月20-22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了第二届,竞赛功法的出现,打破了健身气功没有竞赛的历史),每两年举行一次国际性比赛(健身气功遍及四洲,非洲除外)。短短的几年时间,四套具有传统特色的健身气功,为什么会取得这样好的社会效应呢?笔者认为:它们除具有很好的健身养生外,还与艺术有着内在的联系。 1 健身气功与艺术内在联系的理论依据 “艺术至此,即所谓技也而进乎道矣。” 即艺术属于技,技之所以能进于道,在于其具有超然的无功利的实用目的。因此,康德说:“美的艺术是一种境界,它本身没有目的,但却含有内在的目的性。为了社会交流的利益,它可以推动种种精神力量的修养。” 那么,从“道”而来的健身气功到底与艺术之“道”有何关系? 首先,它们都是是华夏“元气说”这一本根上出来的奇葩,因为,元气是气功的核心和基础;而在艺术上则成为精神性和创造性的原动力与契机,徐复观说的好:“一个人的观念、感情、想象力,必须通过他的气,而始能表示于其作品之上。……否则不可能有创造的功能。”所以,它们具有天然的联系。也就是说健身气功中有艺术现象,艺术中同样有气功现象。我们知道许多门派的健身气功都重想象力,也就是利用存想法进行养生。如第一本系统介绍气功疗法的中医典籍《诸病源侯论》中就有73 种存想法,而孙思邈《备急千金中要方》中以静功存想为主。至此,存想可以说是健身气功进入深度入静的高级境界和功能态的一种方法。而艺术正是在想象的基础上,神与物游、忘我境界的一种再现。所以,健身气功在调心入静的过程中会出现艺术现象。 其次,艺术创造中的虚静、物我两忘状态,与健身气功修炼不谋而合。艺术不外乎在“动中静,静中动”的过程中完成制作的,而“动中静,静中动”又是健身气功养生的原则。由此,艺术具有养生价值。这也可以从实验得到证明:“意守入静时单位耗氧量则低于熟睡的水平;入静时大脑可导致熵增率变小,血浆中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含量下降,中枢神经介质5-羟色胺水平提高等情况,表明此时实现了良好的储能作用。”因此,虚静状态不仅有利于养生,而且也为艺术灵感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最后,艺术有审美快感,健身气功快感还鲜为人知。《禅秘要法经》中记载:“出定如定,恒闻妙法,……恒自觉心下温暖,心常安乐。”笔者认为它们是“一体两用”,因为它们都具有动静论、虚实论、形神说等共同范畴,可以简单的称为“气功艺术”。就其养生而言,艺术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自然疗法(是以中国传统医学为基础的医疗方法,在治疗疾病时回归自然,运用非药物疗法为特点的治疗方法。)所以,它们必然存在联系。
2 健身气功与艺术联系的表现形式 2.1 书法—气功之“花” 书法是一种艺术,“它无色而具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沈尹默:《书法论丛》)。“精”、“气”、“神”是关于书法整体精神的抽象、概括的描述。苏轼曾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清代著名书家王澎则说:“作字如人,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阙其一,行尸耳。”康有为也说:“书若人然,须备筋、骨、血、肉血浓骨老,筋藏肉莹,加之姿态奇逸,可谓美矣﹗”[1] 可见历代书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书法的“精”、“气”、“神”来自于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而气功也特讲究“精”、“气”、“神”,同样是从《黄帝内经》中得到解释。这样,就可以用异同思维方法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 首先,从书法书写全过程看。第一:姿势,坐式:须含胸拔背,脊柱直,双腿平放,脚趾向前或稍向外,双臂落案,左臂弯曲,左手置胸于中线(任脉),按低,右手执笔,乃至悬臂。头稍低,与纸距一尺到一尺半。这也可以说是气功的坐桩姿势。站式:站立于案前,脚比肩少宽,腿微曲,自然放松,含胸拔背,头稍低。此又于站桩无异。第二:调神,从下笔书写时,气从丹田发出,逐渐运至全身,凝思屏气,杂念俱抛。脑眼专注于字体的灵动,整个身心都沉浸在笔尖勾画的意境中。这难道不是气功的调身、调心、调息的具体体现吗?“写书专注入神时对外界响动充耳不闻,全身的气与力倾注于腕指之中,配合吐纳,这又与气功中的“入静”状态殊途同归。也合气功的“意与气合,气与力合”[2] 的练习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三:调气,从书法与调气看,它随笔画的长短调节丹田之气,以更加有利控制手腕,其实质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动功。不过它表现的是艺术,这种艺术又可以被人所欣赏。也就是说艺术之“花”是气功的美学体现。所以,虞世南《随笔论》云:“欲书之时,当收视返听,绝虑凝神,心之气和则契于妙。” 其次,从书法的“线”来说,它讲究用“线”组织视觉结构和表现艺术家的情思;而气功以人体呈线性的经络为修炼的主体,通过用意念领气打通经络,使气血畅流无阻,以此提高人体的健康和智慧。由此,书法中线条如同人体经络是美感赖以生存的基础。另外,线条书法作品中起着造气和储气的作用,尤其中锋运行的线条气感最感,且富有弹性;运动形式多呈现回旋,像一朵“花”一样。 最后,书法也像气功修炼忌讳经络出现滞点一样,忌讳线条的僵滞。经络有了滞点气血不能流畅,人体就会生病;书法的线条若“妄生圭角”(相当于经络的滯点),或漂浮在纸面,气机就会停滞,作品就失去了美感。也就是说这种艺术之“花”失去了生机。而艺术之“花”(书法的线条)笔者认为就是气功的外在体现。 2.2 音乐—健身气功之“声” 对于声乐(唱歌)与呼吸的关系,伊丽莎白• 舒曼说:“唱歌就是呼吸。”澳洲著名女高音梅尔芭(Melba)说:“要有完美的歌唱,正确的呼吸较美妙的嗓音更重要。呼吸和节省运气的艺术,对于歌唱家是最主要的。”巴葛亚洛蒂(Pacchiayotti)曾经说过:“懂得呼吸和发音的人,就懂得唱歌。”[3] 由此可见,呼吸在唱歌中起着主要的作用。那么,用什么的方法调节呼吸呢?马肯齐爵士(Sir Mackenie)是英国的喉科专家,他在《发声卫生学》中写道:“传统的意大利名师教导别人吸气时指出:前腹部应该稍微收缩。”加西亚在1840出版的《歌唱的艺术》里面说:“为了使呼吸自然,需用慢而有规律的动作提高胸部与肋骨,同时收缩腹部。”赵梅伯运用“腹肌收缩法”(我国传统唱法中运用“丹田之气”的一种创新方法)对唱高音发生极大的效力。而对于歌唱的呼吸原则,声乐大师们一致同意要牢记三个字“慢”,“柔”、“深”。由此,歌唱的呼吸方法、原则与健身气功有相似的地方。 歌唱家楼乾贵说:“歌唱对人的生理是一种调整,歌唱令你的肺部保持舒展、活力与健康。……歌唱同时也是一种全身性调整,而呼吸的通畅将是整个身体得到舒展与放松。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歌唱又是一种很好的内在健身运动。”[4] 从养生角度给这个内在健身运动项目命名,笔者认为它是健身气功最为恰当。不过,歌唱又通过发声把内在的运动表达出来。对此,健身气功•六字诀也是通过吐气发声达到养生的目的,虽然发声不像唱歌,但具有相似的性质。所以,把音乐(歌唱)作为气功“声”的体现就有了依据。 2.3 舞蹈—气功之“形” 舞蹈作为导引治病法,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古乐篇》:“昔陶唐之始,阴多郁滞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厚。民气郁阏,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后世也把它作为导引的起源。我国最早的古医书《黄帝内经》中也有用导引治病的记载(前面已论述过)。另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说,上古时代,把“挢引,案抚”作为治病疾病的重要方法。“挢引”意为伸引手足(亦似舞蹈动作);“案抚”,谓按摩而玩弄身体,使身体气血调畅。因此,世界著名文化史学者柯文斯在考察了大量的原始文化现象而写成的《原始文化史纲》一书说:“可以断言,原始舞蹈具有纯粹锻炼的性质。”[5]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舞蹈的技艺性越来越强,出现了职业的舞蹈家。虽然它与气功分了家,但仍保留了和气功相同的某些特征。如两者都需要对意念、呼吸、动作进行控制和调节。具体来说,舞蹈需从三方面进行调控:一是肢体训练:肢体柔软了,才能运用自如,产生轻松、和谐的美感;二悟性训练:它是表现生命的艺术,是生命无声的诗篇,没有灵性和悟性很难领略其中的真谛和奥妙。只有悟其真谛才能形神合一;三是内功修炼:内功是外功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内功,舞蹈就没有内在的神韵。从中可看出舞蹈也讲究柔软、体悟和气韵,特别是气的位置与舞蹈步法质量关系密切。也就是说舞蹈训练关注调息、调身、调神。因此,笔者认为舞蹈是气功“形”的体现。 从舞蹈养生角度看,叶时进一步说:“教之一舞,所以均调血气,而收束其筋骸,条畅其精神,而涵养其心术,是以血气和平,耳目聪明,移风易俗,天下皆宁。”[6] 张子和在《儒门事亲•卷三》中介绍:“便杂舞,忽笛鼓应之,以治人之忧而心痛者。”由此,舞蹈是一种身心兼养的导引治疗方法。其实质也可以看作是气动的动功,即健身气功之“形”。 2.4 诗歌—健身气功之“镜” 文学是一面镜子,映照着缤纷的世界。而健身气功所展示的既广大又深邃的生命境界,以及这种境界对中华民族内在气质和现实生活的巨大影响,或隐或显映照在这面镜子里。在文学史上有影响的著名诗人如白居易、陆游等都与气功有关。白居易从青年时期就开始读养生书、练气功等,正如在《隐几》中说:“身适忘四支,心适忘是非。既适又忘适,不知吾是谁。百体如槁木,兀然无所知,方寸如死灰,寂然无所思。今日复明日,身心忽两遗。行年三十九,岁暮日斜时。四十心不动,吾今其庶几。”从诗中可看出,诗人显然已进入了坐忘的上乘境界,悟到了其中精义。又如《觅冬日》:“冬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以饮醇醪 ,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意思是在练功过程中,他心神高度入静,自然体内太和之气油然而生。流畅周身肌肤,在元气的熏蒸下,只觉得如饮美酒一般。继而又似初春,蛰虫刚刚苏醒的感觉,身体似消融,四肢百骸舒畅极了,好像自己不复存在了。这就是他在练功过程中,所出现的美用诗歌之“镜”表现出来。从另一个侧面也能说明气功态有利于诗歌的创造。故刘勰在《文心雕龙•养气篇》说:“吐纳文艺,务在节宣,清和其心,调畅其气。”[7] 意即只有调养其气,才能文思畅通,浑洒自如,否则就造成“气衰者虑密以伤神”。故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鲜明地指出作文与养气的关系。气功的重要的特征是排除杂念,收视返听,通过静心养气使大脑保持一种清明的状态。而文学创造,在一定的意义上,是人的一种思维活动。因此,人的精神状态的盛衰与创造的成败得失自然也有一定的关系。唐代文学大师柳宗元对此亦说:“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昏气出之,惧其昧没而杂也。”这从侧面说明柳氏作文之时,注重调养其气,保持神志清明,每逢神疲气昏,便辍笔不作为。清代刘熙载《艺概》卷一说:“文以炼神炼气为上半截事,以炼字炼句为下截事。”亦可以为柳宗元增添一解。宋人胡瑗对此也有相同的见解,他说:“人当先养其气,气全则精神全,其为文则刚而敏。”明人宋濂《文原》也指出:“为文必先养气”,“气得其养,无所不周,无所不极也。”明人王崇庆《海樵子》一书对此说得更为详尽:“或问:‘文章以润身致达,有道乎?’曰:‘有其道奈何?’曰:‘寡欲以充气,充气以完神,完神以致用,是故气养而天下之道得矣,天下之道得而文行乎其中矣。’”总之,文学应以养气为主,而养气贵在虚静。只有通过调气,才能到达虚无的状态,这正是健身气功内容的反应。 以诗歌为代表的文学为什么有养生作用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吟”,而“吟”在晋代葛洪《微旨》中说: “夫导引不在于立名、象物、粉绘、表形、显图,但无名状也。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 显然它属于导引的范围。为什么呢?现具体分析:吟诗要求朗诵者发音准确,精神集中,同时要保持伸臂引颈的站立姿势,运用腹式呼吸法。据医学专家介绍:从生理方面来说,吟诗所运用腹式呼吸进行吐故纳新有利于血液的流动、神经细胞的兴奋和脏器的代谢活动;从心理方面来说,它可以抛弃俗念,集中注意力,进入诗词的美妙境界,就会获得如痴如醉的美的感受。其中,有好多诗就是练气功所感悟出来的,如邵子的《宇宙吟》:“宇宙在乎乎,万物在乎身。绵绵而若存,用之岂有尽。” 同时,笔者认为,它是“身体思维”的结果,又是身体观照的体现。即诗歌—健身气功之“镜”。
参考文献: [1] 郑晓华,胡传海.中国书法史话[M].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5:13. [2] 张积学.挥毫养生书画延年[J].现代养生,2002.(1):29. [3] 赵梅伯.唱歌的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5 :6. [4] 西门王村.养生奥妙[M].北京:长征出版社,2004.2:258. [5] 吴志超.导引健身法解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6:11. [6] 王卜雄,周世荣.中国气功学术发展史[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7:23. [7] 张荣明.中国古代气功与先奏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