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9年第2期
 
体育心理学研究对我国体育改革的影响

2009/2/13 9:49:05 浏览次数 4759  

西安体育学院,西安,710068

摘要  近十年我国体育心理学空前繁荣,不但学科体系日臻完善,其研究成果从多方面推动了我国体育的改革和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学科体系构建、研究领域拓展及研究取向的中国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二是为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三是为体育教学改革奠定了心理科学基础;四是致力于为中国当代体育教育的实践服务。
关键词:体育心理学研究    体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804.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体育心理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但真正发展却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近20年来我国体育心理学者跟踪国际体育心理学发展前沿,针对我国体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致力于中国特色体育心理学体系的建设,紧密结合我国体育教学实际开展研究,将大批研究成果运用于体育教学实践,推动了我国体育的改革和发展。

1  近20年来我国体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1.1中国的体育心理学体系日臻完善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相继恢复了《体育心理学》课程。1996年出版了马启伟主编的《体育心理学》,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心理系、体育系以及相关专业的第一本全国性统编体育心理学教材。此后,我国体育心理学者在学习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开展了科学构建中国体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探索,编写出版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满足不同教育对象,并产生了较大影响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心理学教材。如季浏主编的《体育心理学教与学指导》(2006),《体育心理学》(2006,全国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编),《体育运动心理学》(1998,马启伟,张力为主编);龚坚,张新主编的《体育教育学——21世纪体育教育丛书》2006);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主编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2007);王岗,王铁新主编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2005,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龚正伟编著的《体育教学论》(2004);王洪祥等编写的《体育与健康》(2007);唐炎,朱维娜主编的《体育人才学——21世纪体育教育丛书》(2006);高发民主编的《体育心理学——体育教育专业教改试验系列教材》(山东大学出版,2001);唐炎,宋会君主编的《体育教师教育论——21世纪体育教育丛书》(2006,西南师范大学出版);陈松主编的《大学体育教程——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2005,中国电力出版社),上述教材可能对体育心理学的内容取舍详略不尽一致,但比较趋同的是:都注重体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国内外研究前沿的总结概括;都力求于从我国现实体育改革和发展要求来建构中国体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都倾向于从基本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教与学的条件等基本方面来建构体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1.2有中国特色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近年来,随着体育运动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运动的分化日益突出。就目前而言,体育运动大致分为三个领域,即体育教育教学领域、竞技运动领域和大众健身运动领域。由于这三个领域的蓬勃发展,促进了运动心理学的不断分化。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传统的运动心理学已经在运动表现之外拓展了相关的研究领域,最值得注意的研究领域包括生理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而且,在运动心理学的文献中,锻炼心理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Anshel,2003)。体育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则更早一些。如原苏联的丘奇马疗夫在20世纪20年代就研究了学校体育课对学生智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2 体育心理学研究成果为我国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2.1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与教育环境关系的研究
    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源于知识和规范的学习,而且受到复杂多变环境的影响,而体育教学的环境与一般的教学环境解然不同之处在于,它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开放式的场地或场馆进行,而非封闭的教室,另外,体育教学在施教的过程中还尤为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式交流与反馈过程,这一过程在学生人格形成和个性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2体育院校学生心理发展研究
    近年来,体育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分为体育活动参与者心理、体育活动心理、体育运动项目心理、体育中的心理干预手段、体育社会心理,而且各项研究内容是相互制约影响的。体育活动参与者心理的研究范畴主要是: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体育、初中生心理发展特征与体育、高中生心理发展特征与体育。体育活动参与者的心理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体育活动的功能在参与者的生理、心理素质提升上发挥很大地作用,并且往往首先表现在生理上。因而体育运动项目心理通过研究运动员心理素质与运动项目的关系进行心理选材和心理训练。我国体育心理学者主张把体育技能的学习与智能和心理的发展结合起来,已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为智育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
2.3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
    学生的发展并不是单一的,它不仅包括认知,还包括学生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性发展反应了个体从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适应是其核心内容。曾经有研究表明体育院校的学生的性格开朗程度普遍高于传统教育环境下的学生,其社会或环境适应度也是如此。另外,个体的社会性发展与规范学习是不可分割的。规范学习是指个体把社会规范所确定的外在于自己的行为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行为需要的过程,即规范的内化。

3 体育心理学研究为我国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奠定了心理科学基础
3.1以人为本 注重学生主体性培育
    80年代以来,针对我国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尊重学习主体、压制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应试教育倾向,开始了以充分调动和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素质教育的探索。然而这一探索在理论上源于体育心理学对主体性的研究成果。提倡这三种学习方式的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自主、协作、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发展。
3.2提倡探究学习 培养创造性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探究学习摆到突出位置,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中体育选项教学中,提倡探究式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学中思、思中探、探中创、创中收”,以达到让学生在选项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知其所以然,还要知其必然,充分了解体育文化内涵的目的。只有主动参与、亲身体验,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最终解决以及结论的得出使学生体会到体育活动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有体验,在体验中有发现,在发现中有创新,在总结与评价中使每位学生都感到学有所获。
    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与需求,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实施探究学习的基础。体育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学生的身体活动,因而参与是学习的核心,身体活动始终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广泛提供活动空间、创设学习情境是完成探究任务的根本。
3.3因材施教 促进个性充分和谐发展
    体育心理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关注个体差异。我国体育心理学工作者对个体差异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体育心理学关于个别差异的研究,其实践意义是为解决素质教育关于学生个性充分发展问题及因材施教提供了科学基础。要使全体学生通过体育学习各有所获,就必须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在个体差异、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法步骤、教学难度、练习要求、运动负荷上因材施教。注重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育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能有效地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更好的为其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4 我国体育心理学研究致力于为中国现实教育服务
4.1体育道德教育的研究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践服务
    作为一种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体育自古以来就被视作培养公平竞争、诚实、协作、自我控制等优良品质的重要载体。"体育塑造品格"的箴言为世人所熟知。但体育又似乎总是和欺骗、攻击性行为和对对手的不尊重等种种不道德行为联系在一起。而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对于体育纯洁性的保持起着毋庸置疑的作用。因此,顺应素质教育深入化、微观化的发展趋势,充分挖掘体育的德育功能,探讨体育道德素质教育内容与方法的新体系,是当前高校体育领域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一个具有前瞻意义与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4.2体育教育中美育目标的构建为学校审美教育实践服务
    体育活动过程中包含诸多美育的因素,如体育的形式美、姿态美、动作美等。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情操、审美意识和审美方法,提高对美的感受、鉴赏、表达能力,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这些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结构由认识、伦理、审美的三大结构组成。故从人的身心发展来看教育目标中“五育”的结构,可将其分为心理发展(德、智、体)和生理发展(体、劳)两部分。前者为精神前提,后者貌似物质基础,“五育”目标是相辅相成的有机复合体,各种功能若因偏颇而失衡的话,将会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从全面发展的教育内涵来看,德智体美诸方面教育的实施,正是为了使人类“在变易绝对运动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从而“生产出他的全面性”。所以美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与智育、德育、体育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美育的体育中的功能主要有三大功能:1、培养身体美;2、培养精神美;3、培养技巧美。全国教育规划的“七五”、“八五”和“九中都有美育心理的研究课题,通过研究初步形成了美育心的理论和方法,为学校审美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4.3智力与非智力及其培养研究为全面发展体育教育实践服务
    90年代以来,人们认识到单纯的智力培养和开发会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非智力因素在个体成长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非智力因素开始受到重视,这方面究也迅速开展。沈德立、阴国恩等对“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出版了专著《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在竞技体育项目优秀运动员的选拔.培养教育过程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至关重要。其重视程度和培养教育方法及过程,事关优秀运动员最终是否能够成材。这一点,引起教练员和管理者的足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提出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以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素质教育实践。
4.4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培养研究为全面实施体育教育实践服务
    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心理素质人才的关键因素。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心理不健康则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写进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因此,我们要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实施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从而保障学生能全面的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保健.试论体育游戏对儿童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作用.中国体育科技,2002,(6).
[2]  中国心理学会体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体育心理学进展•乌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3]  董广新,王凤贞,梁锦芬.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社会性情感的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01).
[4]  傅玲.体育教学如何实施探究学习.中国教育报,2007(6).
[5]  马静.大学生体育教学因材施教策略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
[6]  祝蓓里.体育心理学新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7]  唐健.论大学生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1):105~107.
[8]  王深.体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新探.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152 - 156.
[9]《论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学规律》,阎健, 陈义;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3):47-50.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426340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