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9年第3期
 
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哲学思辨

2009/3/9 16:41:15 浏览次数 5530  

胡明道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摘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任何一方的活动都以对方为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关系,对于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教师   主导作用   学生   主体性   哲学思辨

前言
    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又影响着教师的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他们之间既相矛盾又相统一,任何一方的活动都以对方为条件。在活动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通过教师的组织,调节和指导学生才能迅速地把知识学到手,并使自身获得发展。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调节只有当学生自身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时,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领导和组织,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则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行为的自觉性、刻苦性、积极性,二是对教学的参与和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筛选、过滤和接受。在体育教学中之所以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主要是因为对“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二者关系的模糊认识有关。为了防止在将来的体育教学中再次出现强调一面便忽视另一面的摇摆现象,有必要把新时期教师与学生的特殊关系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1  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两种倾向”
    体育教学过程是由许多基本因素组成的一个多因素的复杂的系统,教学任务纷繁复杂, 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既要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又要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内容和组织,积极地展开体育教学过程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组织教法就成了体育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在整个教学系统的诸因素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忽略了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就容易出现两种极端倾向。
1.1 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倾向
    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确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学任务、选择教法、组织教学,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与要求,这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基本内容。但如果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需要、兴趣、情绪、意志、性格特征的差异性、不因材施教,就容易出现只强调教师主导作用,产生“教师中心论”的倾向。
1.2 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倾向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动地进行学习,体育教学大多在室外进行,通过有机体自身的运动掌握运动技能,经过不断的适度的超负荷刺激,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但是忽略了教师指导,只强调需要、兴趣、放任自流、就达不到学习的效果,产生 “科学放羊”的倾向。

2  在体育教学中产生“两种倾向”的原因
2.1 产生“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的原因
    体育教学主张以“教师为主导”,即所谓“主导论”,这种观点由来已久。早在30年代,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就竭立倡导教师主导论,受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在50年代以来的体育教学中,基本上是这种教育思想推演出来的。 “主导论”者认为,为了进行系统的完整的知识、技术教育,凯洛夫教育思想特别看重班级教学组织形式,同时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无可否认在进行知识、技术教育中,教师确实占有优势地位,教师在年龄、经验、学识、课前准备,以及对大纲、教材的认识上优于学生,教师在整个知识传授过程中,起着主持、引导的作用。这种主导作用,学生无法取代;古今中外任何课程无一例外。只要人类的教育事业存在一天,教学工作总是要这样进行下去的。
2.2 产生“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原因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与传统教育思想是相对立的,即所谓“主体论”。人们习惯上称它为现代教育思想,“主体论”者始终注重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和对实际生活适应能力的训练、 它主张通过生活的教育,而不强调系统知识教育和完整教材的传授、强调儿童的自由发展,反对教育者给予更多的作用。这种教育思想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竭力倡导的。他针对当时的学校制度、课程 、教学方法的旧传统,以及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提出了“儿童中心论”。这种教育思想批判了传统教育消极地对待儿童,提出把教育的重心从教科书移到儿童身上来。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全国全面的推广,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理念,开始强调“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然而,在教学中却出现了“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看不到教师的示范”、片面追求“愉快的情感体验”、“鄙薄运动技能的学习与体能的发展”等等不正常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与体育教学中对“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二者关系的模糊认识有关。

3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造成的影响
3.1 “教师主导作用”造成的影响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它的缺陷在于忽略了人的因素,忽略了对教育对象研究,这种教育对学生的能动作用重视不够,对学生的身心特点顾及很少,特别是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灌输的状态,难于发挥主动和积极性,更谈不上创造性的发挥。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以教师和书本为主,我们有些体育课上的死气沉沉,导致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
3.2 “学生主体作用”造成的影响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在历史的进程和实践中,也暴露出了它的弱点。由于推行课堂气氛宽松、师生关系随便、教材内容缺乏系统性、教学内容与方法迁就、迎合学生的兴趣的教育思想,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影响了社会各种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也给学生的道德、纪律、法制教育带来许多间题。在体育教学中则导致 “科学放羊”式教学,学生学不到任何技术,就不会对体育感兴趣,体验不到体育带来的乐趣,就养不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不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4 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
    显而易见,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育思想不适应时代的需要,易被人们抛弃,以学生为主体的所谓现代教育思想,也是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情的。首先,要考虑到我国教育的文化背景与西方国家是不同的,西方文化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它提倡个性解放和个人价值等,而中国文化则始终强调一种集体主义精神,认为个人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在教育中注重从社会需要出发,有目的地培养劳动者和接班人。因此全盘接受让学生自由发展的“学生中心论”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将社会需要的知识、技术、技能系统地传授给学生,有时甚至是带强制性的,这一点体现在国家颁布的大纲教材之中。体育教育也如此,不可能完全迎合学生的兴趣。其次,应该承认我们的教育水平(包括体育教学水平和物质水平)还不很高,学校体育教育的客观条件也很差,难于充分满足每个学生多方面的要求。所以,面对两种不同的观点和认识,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4.1 主导与主体这两者在教学过程中是应该、也完全是可以融合的,必须努力倡导与形成两者的有机结合,以体现我国体育教学的一个特色。
4.2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作为两个主体的“主体间关系”是交往关系。通过双向的反馈调控,实现主体间关系的即时性和长远性的教学和教育目标。
4.3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好指令性与非指令性的两种练习,“放”得开,“收”得拢,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活动中去,在其中体验乐趣,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
4.4 课堂是多维立体结构,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同时存在,互为存在前提。然而,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情景中的现实关系,是共处于不平衡和有落差的“双主体”地位关系。即在不同阶段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有所不同,因为不同阶段学生智力水平、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所以要辩证的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系。
4.5 加强教师主导作用。首先要加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提高教学水平,精心备课,认真踏实并热情地上好每堂课,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4.6 突出学生主体性。首先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自由时空;其次给学生自由选择项目;再次给学生提问探讨的时机。学生在课堂上要有学习的主动权,主导服务于主体,激发主体的自我学习的热情,变“填鸭式”教学为“互助式”教学。

结论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复杂的辩证关系:“矛盾——统一——再矛盾——再统一”依此循环递进。同时,这两者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这是实现体育教学完善化的根本途径。人们要善于正确认识这种主客体矛盾的辩证关系,并善于处理促进其良性循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体育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 黄立军.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与主体作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5(19)
[2] 俞秀娣.主导与主体的结合是当前体育教改的特点之一[J].体育科研,1996,9(3)
[3] 尚丽勇.体育教学中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途径[J].体音美教学(科教文汇),2008,2
[4] 吴忠权.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辨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
[5] 李凤芝、朱云、金寅淳.关于体育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意识的辩证关系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5)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430933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