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9年第6期
 
从哲学角度看体育教学与训练

2009/6/3 8:59:18 浏览次数 5111  

冯建军  袁建国 
(温州大学体育学院,温州, 325035)

摘  要:从哲学角度审视了体育教学与训练,提出了参考建议,给体育工作者更好地把握教学训练规律和应用教学训练方法手段做一些参考,从而使体育教学训练达到更优化. 并鼓励人们应用哲学观点来思考体育教学和训练,并且总结其规律。
关键字: 哲学;体育教学训练;观点原理;联系;应用;思考

1  引言
    哲学是以世界整体为研究对象的,并以对各种具体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在思考的方式来把握世界的本质的一般规律。哲学不但要提出观点原理,而且还要对这些观点原理进行解释。基于上面所述,因为世界整体包括体育 ,那么体育也应该是哲学所研究的对象。
    其实在体育中无处没有哲学的各种思想与观点的影子。例如直观教学就是以哲学上的感觉论为基础的。知行合一教学则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 [1]。为了使体育工作着更好地把握教学规律和应用教学方法,进而使体育教学达到更优化,笔者从哲学角度审视分析了体育教学训练,阐述了哲学观点与教学训练的联系及其应用,并提出一些参考建议,也希望人们能养成从哲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2  体育哲学与“哲学体育”的区别  
    用笔者的话总结,本文属于“哲学体育”,即把一些哲学原理思想方法应用到体育现象和实践中,从而指导体育教学与训练。而把哲学只是简单的应用到体育中并非是体育哲学,体育哲学主要在于探讨体育中包括体育实践和体育科学技术的哲学问题。说得具体一点,我们可将体育哲学的研究对象初步概括为:它是通过揭示现代体育活动的本质和特点及其规律体系,,研究人们关于现代体育活动的根本观点,可称为现代体育观或大体育观和方法论原则,并且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从而为人们提供从事现代体育活动的哲学理论和方法[2]。一句话, 体育哲学并不是体育十哲学。体育哲学指导体育的宏观发展,研究体育的本质和特点及其规律体系并有了一定的发展,与此同时笔者认为也应该重视“哲学体育”的发展,即哲学在体育微观中的应用。

3 哲学与体育教学训练的联系及其应用
3.1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对立和统一)
    体育的教与学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他们既有同一性也有斗争性,讲多练少还是讲少练多即是他们的矛盾,它们统一于教学相长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当中。体育课堂中科学性与人文性是对立统一的。体育课堂不仅要从科学性角度关注学生运动素质、身体机能和体格等生理性效应,还要从人文性角度关注学生的快乐、喜悦、成功、自信和满足感等心理体验,“成功的喜悦与艰辛的汗水”是这对矛盾统一性的表现, 一堂好的体育课绝不是“死板教条,死气沉沉”的体育课堂。现代教学观要求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所以,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要不断用各种方法鼓舞学生,营造富有活力的愉快氛围,高度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既要达到良好的生理性效应又要摆脱体育课堂规范技术、素质达标等功利性内容的束缚[3]。体育教学中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是即对立又统一,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遵循教育规律,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规律,体育运动规律等,以严谨、科学的态度组织教学活动;同时,又要克服消极坐等,求稳怕乱的懦夫懒汉的思想,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现在的课程资源,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进行创造性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更全面地发展。要在体育教学中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原则[4]。日本著名排球教练大松博文曾说过:“苦为桨,巧为舵”。这形象的说明,体能运动项目训练,首先要能吃苦,经得起磨练;其次是科学训练,以巧为舵,这样才能把航船引向胜利的彼岸。“苦练”和“巧练”两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不可偏废[5]。体能训练效果的质与训练过程的量是一对基本矛盾,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量和质是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矛盾的双方,两者相辅相承,不可偏颇。二者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体育课上的长跑训练,教者如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体质、训练时间等因素综合实施,往往会出现过度现象,一些学生甚至会出现呕吐、晕厥现象。由此,体能训练必须正确处理负荷的质与量的矛盾。教学主体与客体;负荷量与负荷强度;教学过程管理的严与松;练习和讲解;体质论与技能论;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都是对立统一的。
3.2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实质和内在的根本动力。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既斗争又统一,由此推动了事物发展。教与学这对矛盾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法和学生不断改善学习方法。毛泽东曾说:“老师要向学生学习”。这样就形成教学相长,进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训练当中出现矛盾并非坏事,只要我们处理好就可以推动我们的教学训练向前发展。
3.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3.3.1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每一事物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在训练的开始到最后,从初级到高级,量和强度这对矛盾一直是存在的。在体育教学方法中常用的集体纠错法就是因为某个教学矛盾在班级里普遍存在的。
3.3.2 茅盾的特殊性
    茅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3.3.2.1不同事物和不同运动形式各有其自身的矛盾
    因为教学的条件环境对象等的不同,在教学当中各因素都有其自身的矛盾,教师不能盲目的照搬优秀的教学模式,应从体育课程资源的实际出发,即从本校本班的师生情况、体育设施、课程内容、课外校外体育资源以及地理因素等出发设计教学。体育教师只有实事求是地组织教学,才能发挥现在的课程资源的作用,将其转化为自身优势 [4]。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学导式、发现式的体育教学模式以及其他的目标教学模式、情感教学模式、成功教学模式、快乐体育模式[6]等,它们所反映的主要是突出自身的体育价值观念,各具自身的矛盾特点。尽管相互间也有一定的联系,但不可能全面兼容,因而,也就无法相互替代。只有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情况、教学条件等具体实际,合理选择与借鉴,灵活运用,不同情况用不同教学模式,方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另外,不同运动员承受负荷的能力与恢复的速度都有差异,不同体重和速度的运动员跳远起跳的角度和远度,助跑的节奏和速度也各有自己的特点。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原则与个别指导的教学方法,都是基于这个观点的……
3.3.2.2在事物发展不同过程中和同一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有各自的特殊矛盾
    体育教学课中的负荷量、强度与练习密度在课堂的三个阶段(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都有各自的矛盾特点并在不断的变化。在练习篮球运球技术时,初级水平的队员每人运一球或用左手或用右手,没有特别规定,对于高级水平队员要求每人运两球而且双手要交替拍球[7]。另外不同年龄段的教学也有其各自特点……
3.3.2.3各种矛盾及矛盾诸方面在矛盾总体中有不同的特性---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教师讲授得再好, 也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学习实践,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学成才的,但几乎没有只教不学就成才的。所以在“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中,“学”比“ 教”更为重要。因此, 我们要求学生要不断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之教育实践和学生之学习实践, 是统一于教学实践之两个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找出各相关阶段的主要矛盾,然后有针对性地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譬如在小学,体育课解决的主要矛盾是让学生初步体验和理解运动的乐趣,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逐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初中阶段,在小学的学习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以便初步形成自我锻炼的能力。因此中小学应以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为主,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和锻炼,并从中体验和理解运动的乐趣。而高中和高校体育课的主要矛盾是巩固提高运动技能,学习理论知识增强理解能力,发展创新和逻辑思维能力,因而这时就可采用诱导法与发现法等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去分析、去发现,使学生的创造性和逻辑性思维得到发展[8]。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也是看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否得到了合理的解决。在体育实践课堂三部分中,要处理好数对矛盾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抓住主要矛盾来实现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一个动作时要讲究顺序,第一步先教会学习者动作路线,这是主要矛盾,不能没有解决主要矛盾就解决次要矛盾,如先教动作的细节。在教学跳远的矛盾中,助跑和起跳相结合的关键技术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在教学训练中要解决好这个重难点。教学中两点论与重点论也正是说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解决好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有利于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解决,反过来,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解决也有利于解决好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
    普遍性和特殊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普遍和特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都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在训练中,一些专家说“ 强度比量更重要。”我们也常说“先上量后上强度。” 而强度和量对于时间和运动员来说是相对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量度较大,“ 量”则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量度较小,某一个负荷量对与低水平运动员来说是强度,而对高水平运动员来说只是量而已,所以说量和强度是相对的,也是可能互相转化的。在说明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时所用的“积木原理”和“木桶原理”同样是相对的可以转化的。
3.3.2.4解决矛盾的四种形式
    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矛盾的多样性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法的多样性:(1) 一方克服另一方;(2) 同归于尽;(3) 双方融成一个新事物;(4) 互相促进推动协调发展。
    篮球的攻与防的技术是一对矛盾,在训练中不能用一方克服另一方的方法解决攻防矛盾,更不能用同归于尽的方式解决,而是要双方融成一个新事物或互相促进推动协调发展, 应该练就能攻善守的全面型队员。多年来教练员通过跨项选材解决某竞技项目的矛盾,典型例子是:刘翔跳高和跑的结合促成他优秀的跨栏成绩,这就采用了双方融成一个新事物的解决矛盾方法。速度和耐力是一对矛盾,一个百米运动员必须使他的百米速度和耐力融成一个新事物或互相促进推动协调发展才能获得速度快耐力好的优异成绩。确定教师和学生何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必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把握, 看是在教的过程还是学的过程,如果没有准确定位是什么矛盾就谈更谈不上解决好矛盾了。有时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或没有解决好矛盾会犯教学错误,例如有的教师不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忽视体育的人文精神来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育课堂本来是富有激情和挑战性的天堂,现在却变成了地狱。运动在体育课上变成了纯粹的身体素质训练工具,使喜爱体育活动的学生却不情愿走进体育课堂;有的教师忽视学生的个性,循规蹈矩,追求整齐划一、追求统一规范;还有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格、权利尊重不够,甚至体罚学生,这些都是错误的[9]。要解决好矛盾,我们有时要让双方融成一个新事物或互相促进推动协调发展,有时必须一方克服另一方或同归于尽,对于竞赛的双方便是如此。

4 小结
4.1重视哲学在教学训练中的应用
    确实在教学和训练中,小到处理教学训练中的小问题,大到教学训练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方法原则,无处没有哲学的存在。教学训练中几乎任何事物都能用辩证地思维去认识、理解和应用。所以我们要重视哲学原理在教学训练中的应用,尤其是对立统一规律,其次质量度的辩证、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以及认识规律等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4.2 要哲学地思考问题
    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康德曾说, 他不是教哲学, 而是教人们哲学地思考。同样,在教学与训练发展的漫长道路上,让我们在体育实践中养成哲学思考的习惯,提高用哲学思考体育教学训练的能力,在理论研究中感悟再前进一步的困难。
4.3 总结规律提出观点
    体育工作者应该不但要理解和应用观点,还要用哲学思想武装头脑,总结规律提出观点,并指导和把握教学训练过程,再用实践来检验这些观点,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我们反复认识,在教学训练曲折前进中达到教学训练更优化。


参考文献:
[1]  周发增,试论教学的哲学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6期
[2]  李献祥,关于体育哲学对象范畴和基本内容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0年
[3]  何劲鹏,姜立嘉,杨伟群,高等学校体育,生命视域中体育教学的哲学思考[J] 体育学刊, 2006年3月第13卷第2期.
[4]  黎红明,浅谈体育教学中应坚持的几个哲学原则[J],体育教学,2005.1.
[5]  张树善,对中学生体能训练的哲学思考[J],体育教与学,2008.6。
[6]  曲宗湖,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48-149.
[7]  Burrall paye,Patrick paye,张云涛(译)YOUTH BASHETBALL DRILLS 110BASIC TO ADVANCED DRILLS[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46—70页
[8]  谭兆风,体育教学方法学则与运用的哲学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1卷第一期
[9]  张建新,段爱明,学校体育的理论出发点[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19卷,总第58期。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408891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