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9年第7期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篮球教学模式探究

2009/7/8 11:30:50 浏览次数 4308  

范  尧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摘  要: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基本观点,通过对篮球教学系统的特性分析,从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控制程序、实现条件和评价五个方面,对篮球教学模式的建构进行探究,尝试建立一种“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实质参与、师生平等互动”的篮球教学模式,为篮球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自组织;篮球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作为教育研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是从美国学者乔伊斯等人的研究开始的。1972年乔伊斯和伟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定义,即: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它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和范型。[1] 国内学者赖志奎等在分析了国内外对教学模式的不同看法后,把教学模式定义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设计和组织教学,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它以简化的形式稳定地表现出来。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一种系统的概括。[2] 篮球教学模式和其它的教学模式一样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受到时代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过去,篮球教学基本上采用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被动的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缺乏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互动,在教学安排上强调共性,没有体现出因材施教的理念,学生被封闭在已知技术技能的框架内,置于被动和从属的地位,抹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兴起,人们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学者们普遍认为,篮球教学模式的研究应建立在系统理论之上。笔者赞同这种观点,并从篮球教学系统的本身特征出发,尝试建构一种“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实质参与、师生平等互动”的篮球教学模式,旨在使篮球教学更加符合当代“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提高现代篮球教学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1 理论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折”,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景化的教育意义。[3] 在这种条件下,“自组织理论”应运而生,并很快被用来研究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复杂现象,成为人类理解复杂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普遍方法论。所谓自组织是指“客观世界存在的另外一类组织现象。在系统实现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如果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扰,仅是依靠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来达到的,我们便说系统是自组织的。这里‘特定干扰’一词是指外界施加作用、影响的形式、特点与系统所形成的各种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自组织指系统形成的各种结构并非是外界环境直接强加给系统的,而外界是以非特定的方式作用于系统”。[4] 从效果上看,自组织与他组织现象一样,都是系统达到了一定的目的,都是实现了某种确定的状态。自组织理论特别强调其产生的条件,即开放性、非线性、远离平衡态和涨落,系统要素间竞争与合作的对立统一视为系统自组织演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篮球教学系统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等诸多要素,各要素之间又存在复杂的关系。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学过程都是以认知活动作为核心的复杂信息交流系统,因此,必须依据一定的科学理论来组织实施。[5] 篮球运动是一项技战术复杂、多样,具有综合性特点的集体对抗性项目。其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篮球运动内容的多元性,竞争过程的多变性等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力图不断有序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围绕掌握与运用篮球技术、技能这一主要内容而协同进行教与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培养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发挥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表现出开放性、直接性、动态性、系统性的教学特点,这与自组织理论的内涵特点是相辅相成的。借助系统科学自组织理论的观点指导篮球教学,有助于教育主体间由单向性关系向网络化关系转变,有助于教育信息量的最大化传递。在教学目标设计上,会由传统的技能传授向充满人文关怀的能力发展进行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使学生有效的学,教师有效的教,最终提高篮球教学效果。

2 教学目标
    传统的篮球教学是以学会和锻炼为主要目标,强调知识的传授,即以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科学地锻炼身体为主要目标,其主要功能是,强化动作记忆、增加运动负荷、保证运动安全、适应各年龄段的运动水平。在篮球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能否使学生掌握篮球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却忽略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没能激发运动兴趣,不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基本观点,笔者认为,篮球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注重对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知情意行和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和谐地发展。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教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营造民主、平等、轻松友好的课堂氛围,增进学生互相交流、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

3 操作程序
    篮球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所构成的双边活动,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多序列的过程,是一个由教师引起,并在与学生的共同调控、组织下不断协同发展的“人——人”系统或“人——物——人”系统。根据自组织理论的核心内涵,笔者尝试建立一种“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实质参与、师生平等互动”的篮球教学模式(图1)。


3.1 激发状态
    篮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需要能否转化为积极的内驱力能量,并使自己的学习过程始终保持自觉的激发状态,使自己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篮球教学活动过程中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地位,这是关系篮球教学活动高效发展的先决条件。教学活动中,学生要有重点的获取教师所传授的教学信息,使其处于有利于自己发展状态,体验到美好、愉悦,学会学习,对于每位学生来说这意味着自我意识的成熟。所以,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唤醒学生全身所有的学习潜在能量,运用自己已有的技能和知识,在教学活动中能独立地确定学习的目标、方向,并且在出现问题时能尽早地预知。
3.2 确立目标
    如何调动广大同学在篮球课堂上的积极性,是篮球教学工作者最为关注的问题。社会动机理论认为,能力知觉、目标定向以及环境的动机气氛对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动机有重要影响。由于能力知觉方式的不同,当面临一项成就活动时,人们的行为就会形成不同的目标定向,即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教学中,一个人是采取任务定向还是自我定向,是由学习主体的人格特质与情境因素共同决定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促进学生的自我定向,在关注学生技战术掌握、提高的同时强调学生的自我比较,使学生降低由于自己能力水平不高而产生的压力感,对自己充满信心,增强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明确学生能力的提高真正表现在通过付出努力去获得知识、技能,提高自我,超越自我,在不断体验进步的学习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3.3  整合要素
    在篮球教学中,学生以篮球教学目标为参照,并随之进行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的适应状态,从而实现个体自身的目标。学习中学生自检、自纠的过程是自我调整的过程,让学生有种自己耕耘自己收获的感觉,技术动作规范,知识运用灵活,心里快慰,期望得到满足,激发继续学习的兴趣。即使技术动作出现错误,学生也能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检察纠正学习中的偏差,直到结果正确。该过程如同学习旅途中的驿站,进行修整和补给营养,保障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行为的继续进行。因此,篮球教师应注意掌握学习者的心理定势,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使学习过程的方式变化更具灵活性,鼓舞学生自觉克服困难,并随着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增长而逐步提高要求。可见,自我调整能力是学生自觉保持激发状态,以积极的非平衡方式去获得优化发展的必然行为。
3.4  控制干扰
    篮球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控制,是学生随着学习进程而表现出的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心理状态。如果学生有很强的自信心和学习毅力,熟悉篮球学练的特点,有意识地强化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控制,那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大大提高篮球教学效果。篮球教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控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主导作用要能使学生在自我控制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教师的控制作用虽然很重要,但对学生从事篮球学练的控制效果来说仍然是间接的,而学生的自我控制才是直接的,它使学生能够独立或半独立地按照教学目标去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没有控制与自我控制的教与学,不可能是优化的,更不可能实现其既定的教学目标。
3.5  反馈信息
    反馈信息是篮球教学模式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强化和调控目标检测的重要手段。篮球教学是一个系统,它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构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能力与教育热情,向学生输出知识与技能,学生则从教师这个知识输出的信息源中输入知识和技能。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师生双方对过程的调控程度,而对技能教学的调控,则依据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学生的自我反馈来实现。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与自我反馈的有机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4  实现条件
    运用的主要策略是从调控篮球教学系统结构诸要素的关系入手,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设和谐的教学件和氛围,从而来实现教学的整体优化。正确理解、认识篮球教学过程中的自组织特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强教师教学的各种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水平趋向平衡,充分发挥教与学的整体功效,可以使整个篮球教学系统所产生的效果得到提高。
    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教育行为的主体,而学生则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篮球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实现这一核心目标的关键是真正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在安排规定教学内容的同时,要设计一定的教学环节,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进行体验式思考,丰富课堂的组织形式,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从“教师教了才懂”过渡到“无师自通”。

5  效果评价
    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在评价时应本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采用相对的评价标准,并采取措施让尽可能的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标准,完成任务。可采取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理解、技能掌握、学习态度、运动参与、情意表现、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奖励,使学生既关心自己的学习和进步,又彼此鼓励、帮助,创造出更大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肖焕禹,平杰.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研,2002.9.
[2]陈钧,郭永波,杨改生.篮球理论教学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P59.
[3]钟启泉,张华.在东西方对话中寻求教育意义[J].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1999,25(12):1.
[4]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P176.
[5]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P163.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430612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