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9年第7期
 
浅析小球改为大球后对乒乓球运动的影响

2009/7/9 10:52:58 浏览次数 18137  

孙向阳
(湖南省新邵一中,湖南新邵,422900)


摘  要:通过分析得出,小球改为大球后,除了增强了比赛的观赏性,还对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器材,发球和接发球技术、抢拉下旋长球、反拉弧圈球、进攻与防守、手上的调节能力等技术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小球,大球,乒乓球运动,影响


    自1926年12月第1届世乒赛举行以来,乒乓球运动得到不断发展。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乒乓球比赛规则的不断变化,特别是从2000年以来国际乒联连续出台乒乓球新规则,即“球的直径由38mm变为40mm”、“11分制”和“无阻挡发球”,这是乒乓球运动有史以来最大的赛制改革。那么当国际乒联决定在悉尼奥运会结束后改用大球时,大球到底会对乒乓球运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对此将进行详细的阐述。

1  小球改为大球的背景分析
    2000年9月,在悉尼奥运会赛场上中国实现了男子乒乓球“大满贯”。然而,在此之后,一个足以让世界乒坛风云骤变的改革悄悄开始,国际乒联先后出台了乒乓球的大小由38mm改为40mm、11分制以及无遮挡发球的新规则。从我国乒乓事业正式发展以来,乒乓球的大小就从未改变过,为什么突然把乒乓球变大了呢?一时间,各种猜测声四起,其中有这样一种猜测。中国乒乓球从50年代开始发展,包揽了各项大赛的奖牌,占据了乒乓球世界霸主的地位,所以,国际乒联要改变乒乓球的大小,会不会只是为了增加难度,打压中国乒乓球队?这样的推测很快就被推翻了,因为,推动小球变大球的,也有我们中国人自己。徐寅生是中国乒乓球届“三巨头”之一,曾担任国家乒联主席,为乒乓球运动进入奥运会大家庭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曾是大球取代小球的积极推动者。他认为乒乓球发展到今天,就是打乒乓球的速度跟旋转,一个是速度快,一个旋转强。因为它太凶了,运动员一个发球,有可能把对方就吃了,往往一板就解决问题了。观众买了票来看你一个精采的比赛,结果一发球对方就完了。也许看到这样的球,在我们拍手称快之前,是不是还要经历一次大脑反应的盲区?没错,球打得太快,还来不及看明白,精彩就已经错过了,所以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人提出把球变大,为的就是降低球速,增加击球来回的次数,增强比赛的观赏性。为了增加比赛的观赏性国际上提了很多方案,难度比较大,从运动员、教练,包括器材商,涉及到很多利益,所以有一些方案,就比较难实行。比如什么网加高,球台加大等等。如果把网加高、桌子加大,那么,对于人高马大、手臂长的欧洲人,控制起来没什么难度,而对于身材比较矮小精悍的亚洲人来说,打起球来可就吃大亏了。而且,还牵涉到运动员的习惯问题,所以在众多方案中,改球成了最合理、呼声最高的改革。
可是,区区两毫米,真的能起到那么大的作用?小球和大球尽管差那么一点点,因为它重量在那儿放着,在空气当中受到的阻力也不一样,40毫米的球要比38毫米的球明显的会减少旋转和速度。虽然只是改动两毫米,技术人员为此所做出的科学实验却没少,为了证明40毫米的大球比38毫米的小球耐打,从击球回合、观众反映、转播效果上,技术专家们设计了大量的测试实验,实验数据表明,增加两毫米,可以让球赛的观赏效果得到保证,也可以让运动员打起来没有手感上的区别。小球阻力小、旋转强、速度快,不用猛力攻击,只是靠发球高速旋转,就能控制对手,掌握赢球机会,甚至在前三板就能结束战斗,所以小球时代,是灵巧型、技巧型运动员的天下。而改成大球后,球大阻力大、旋转慢、回合相对较多,要像小球那样靠发球和玩技巧取分太难,必须凶狠大力扣杀才能占据上风。所以到了大球时代,就成了身强力壮,攻击猛烈,力量型、进攻型运动员的天下。有一组数据显示,在小球时代,王励勤和马琳在发力暴冲的时候,弧圈球最高转速超过了每秒钟100转。当改为大球以后,球的转速明显下降,发球最转的是刘国梁,他的下旋长球最高转速达到每秒钟75转,这就明显看出了小球和大球的区别。

2 改为大球后对乒乓球运动的影响分析
    2000年10月12-15日在江苏扬州举行的第一次使用大球的世界杯比赛格外引人注目。尽管这届世界杯举行的时间距悉尼奥运会只有20天左右,但在参赛的16名运动员中,除了刘国梁、罗斯科夫、盖亭以外,所有的世界一流选手都云集扬州,争夺小球改为大球后的第一个世界杯冠军。经过4天的激烈争夺,马林在决赛中以3比0的悬殊比分战胜金泽洙,获得了大球的第一个世界冠军。而悉尼奥运会冠军、亚军孔令辉、瓦尔德内尔以及萨姆索诺夫都因为对大球不太适应被挡在了八强之外。由此可以说明,改为大球对乒乓球运动之后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1 对心理的影响
    改用大球后,由于球体加大,球的旋转、运行速度以及球性的变化与小球有很大的不同,击球的意识和技战术的运用也有很大的差别[1]。在很短的时间内马上将小球改为大球,而且立即在比赛中实施,因此在心理上给运动员带来很大影响。由于对大球的规律还掌握得不熟练,在比赛中对技战术的运用不自信,出手不果断,因而影响到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比赛的失利。在训练中也会因为训练效果的不理想而引起心情烦躁,产生畏惧情绪,使训练的热情受到影响。从小球到大球,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逐步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自信心在这种进修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念自己的能力的实力,一定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大球的规律。而实际上从小球到大球的过渡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对大球的速度、旋转以及球性就会有很大的了解。
2.2 对乒乓球器材的影响
    大球的飞行速度减慢,放置减弱,对乒乓球器材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在使用中国海绵时,运动员普遍喜欢使用硬度在44-45度,厚度在2.1的海绵。改用大球以后,由于过去使用的海绵硬度过大,厚度也偏薄,在击球时容易下网经过多次的实验以后,多数运动员喜欢使用硬度在40-43度之间,厚度在2.2的海绵。这样也带来一些问题,海绵和胶皮的总厚度不变,海绵加厚,胶皮就必须减薄,那么什么样的组合是最佳组合呢?这个问题目前还在探索之中.据说欧洲运动员在使用套胶时有这样一种发展趋势,海绵用2.3以上的厚度,同时胶皮越来越薄,胶皮要比原来的薄。另外,乒乓球本身的硬度和球的重量也对球的飞行速度和旋转产生影响。在本届大球世界杯比赛中,参赛运动员普遍反映球偏软,容易造成拉球下网,要求增加球的硬度(本届世界杯使用大球的重量是2.7克)。目前,球的重量已最高可达到2.76克,再加上球的硬度加硬,那么对乒乓球器材的要求,包括对底板的硬度和弹性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必须和乒乓球器材生产厂家共同进行研究的课题。
2.3 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大球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首先是对力量的要求更高,要想使打过去的球具有杀伤力,就需要具有更大的力量,特别是在正手全台的连续拉冲和中远台的对拉中体现得更充分,同进对速度耐力的要求也比过去更高。我们在改用大球后的训练中看到,运动员在进行多球训练时,和过去打同样的一筐球要比打小球时累很多,明显感觉体力跟不上。特别是在步法训练时,更感到吃力,跑不到几个来回就要休息一会儿。对于直板反胶打法的运动员来讲,由于球速减慢,正手连续进攻的机会增多,因此跑动的范围增大,对体力的要求更高。而欧洲运动员认为大球对他们有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他们在身体素质上占有明显的优势。由此可见,随着大球的使用,身体素质的训练比重将会比小球时有很大的提高,成为训练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2.4 对技术的影响
2.4.1发球和接发球技术的变化
    1)发球容易出台。发球后,球在触台后的运行弧线和小球不一样,大球角台后,球的弧线是往前往上走,因而发球特别容易出台。由于大球的发球旋转比小球差,而且很容易出台,因此接发球抢冲就成为很重要的技术。
    2)接发球摆短过去的球很短,不往前走。由于大球发球旋转差,容易出台而被对方抢攻,所以发球时就不敢用力。在这种情况下摆短就更不容易,而且摆过去的球还不往前走。2000年扬州世界杯时,马林在对瓦尔德内尔的比赛中,接发球摆短老瓦的正手近网短球5-6个球,老瓦一个球都没有接过去。这是在小球比赛中不可能出现的事情。马林和金泽洙的决赛中,接发球摆住金泽洙的反手位小三角,金泽洙在第一局时还经常侧身抢拉,但一个球都没有拉着,最后就是这个接发球把金泽洙给逼死了,没有上手抢拉的机会。而在去年的中国公开赛上,马林对金泽洙接发球摆同样的位置却被金泽洙频频抢拉得分。
  3)接发球摆短过去的球短而不转。由于发球的旋转差,因而摆过来的球不转,只要回摆就容易冒半机会球,从技术上的要求,对这种球就应该多挑。在扬州世界杯赛上,绝大多数运动员在处理这种球时都是回摆而被对方抢冲。而马林在比赛中对摆短的球基本上都是采用挑的技术,不管对方摆过来的球有多低,经常出乎对方的预料而得分。
    从发球和接发球技术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使用大球对前三板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是接发球抢拉半出台球越来越重要,直接抢拉得分的机会要高于小球的时候;其次是台内球的挑打技术比小球时显得更为重要;再就是对发球的要求更高了。由于发球的旋转不如小球,一出台就容易被对方抢拉得分,因此发球的落点变化就尤为重要。对直板运动员来讲,今后前三板中抢拉对方挑过来的球的比例会大大增多,因此反面抢拉挑过来的球的训练要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2.4.2 抢拉下旋长球的变化
    由于大球的速度、旋转都不如小球,对方在接发球或直接搓过来的下旋底线长球就不如小球时又快又疾,搓过来的球旋转和速度都并差了很多,因此,对擅长侧身抢拉的运动员来讲,抢冲两条下旋底线长球就相对容易多了。但是在抢拉下旋球的时候,击球的用力和小球有些区别,小球时抢冲下旋球是连磨擦带撞,而改用大球后,抢冲下旋球时磨擦要更多,向前的力量要更大。如果在大球训练中注意了这一点,加强抢冲上旋球的基本训练,就能较好地掌握抢冲下旋球的规律,因而在比赛中也就能发挥很高的抢冲下旋球水平,使得分率增高[2]。
2.4.3 反拉弧圈球的变化
    在小球时代,反拉弧圈球已经被所有运动员所掌握,只要你拉的弧圈球落点不好,就很容易被对方反拉。而在改用大球后的世界杯比赛中,反拉对方从下旋球拉起来的弧圈球的命中率却很低。我认为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刚刚从小球改为大球,对反拉弧圈球的规律还没有掌握,因而在比赛中不敢大胆出手,稍一犹豫就反拉失误;二是还在用小球反拉弧圈球的意识和技术。改用大球后,从下旋球拉起来的弧圈球由于飞行速度慢,上台后球的反弹不是很规律,在反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敢于主动发力反拉,尽量少用借力反拉。而且重心向前迎和向前用力以及磨擦都要大于小球反拉的时候;三是反拉的击球时间要比小球的时候稍微晚一点,尽量在球的最高点或下降前期击球。小球改为大球后,在比赛中我们经常看到,在抢拉下旋球的时候,只要拉起来的弧圈球弧线低而转,就很容易直接得分[3]。随着运动员对大球的逐步适应和对大球规律的掌握,这种加转弧圈球的使用会越来越多,特别是欧洲运动员习惯拉高吊弧圈球进入相持。因此,反拉加转弧圈球就显得更为重要。反拉弧圈技术是弧圈打法的核心技术,谁掌握了大球反拉弧圈球的规律,谁就会掌握比赛的主动权。
2.4.4 进攻与防守的变化
    改为大球后,运动员在防守的难度上比小球时增大了,主要是反手位的防守容易下网,下网的原因主要是来球不往前走,借不上力,同时球速慢,对不上点。在连续进攻时也容易出现不应该有的失误,手上球也有些莫名其妙地乱丢,这都说明了球速减慢对技术的影响[4]。在连续进攻的时候,对方防守过来的球由于球速减慢,还略带点下沉,而运动员在进攻时还是小球的意识,球一慢,重心还在后面,再加上击球时磨擦不够,所以容易拉球失误。在双方对拉中也是这样,对方拉过来的球因球速慢,借不上力,重心掉在后面,摩擦也不够,造成对拉失误。本文认为在进攻与防守的关系中,改大球更有利于进攻的一方,特别是直板反胶打法的运动员更能发挥正手全台连续进攻的能力。过去来不及的球,由于球速变慢而变得来得及了,有时间调节自己的步法。因此,积极主动,抢先上手的指导思想变得更为突出。
    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主动击球与借力击球的使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球速减慢,按照打小球的意识和技术就对不上点,借不上力,更多的是要靠自己主动发力支击球,正手的连续进攻与对拉、反手的相持与快撕以及防守、反拉弧圈球等技术都要靠自己发力主动击球,而过多地打借力球往往容易造成失误。所以在训练中要更注重主动发力击球训练的意识培养,特别是在小球到大球的过渡时期,更应强调自己发力主动击球,随着对大球适应程度的增加再调整击球力量的变化。
2.5 对手上的调节能力的影响
    球加大以后,球的旋转减少了23%、球速减慢了13%,因此,由于球在运行中空气阻力加大,使球的运行速度与小球相比变得不是很规则,因此手上的调节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这表现在几个大的方面:
    1)台内球的处理。对方接发球摆短时,摆过来的球比小球时短,而且不转,经常是在身体重心不到位的情况下,靠手上的调节能力击球。对方发球时由于旋转不强,接发球挑球的比例会加大,由于球速慢,挑球的速度和落点就很重要,就要靠手上的调节能力去处理。
    2)连续进攻时的处理。在小球的时候,连续进攻时对方防守过来的球往前拱,经常被顶住,因此站位稍往后退。改为大球后,连续进攻时对方防守过来的球不往前走,还略带一点下沉,进攻时总感觉球不走,重心掉在后面,这时候的拉球就要靠手上的调节能力去处理。有时候给人的感觉是在连续拉冲下旋球,而不是在连续拉冲上旋球,在击球的时候,摩擦向臆就很重要。连摩擦带撞击球方法在这时候容易拉球下网,造成无谓失误。
    3)过渡球的处理。在大球的比赛中,过渡球的处理难度要比小球大些,因为球速慢,球短,既借不上力,也发不上力,身体重心也不是很到位。在处理球时就全靠手上感觉,难度相应就大多了。

结论与建议
    小球改为大球后,球的体积增大阻力增大,使乒乓球在运行中的速度、旋转、反弹角度等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增加了击球回合次数,提高了乒乓球运动的观赏性,同时也给乒乓球运动带来了新的挑战。必须了解各种变化,调整训练方法。器材及技术动作,才能更好地掌握乒乓球技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本文通过分析改为大球后对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器材,发球和接发球技术、抢拉下旋长球、反拉弧圈球、进攻与防守、手上的调节能力等技术产生的影响,提出以下建议:
    1)通过训练加强对大球的速度、旋转以及球性的了解,增强改为大球后对击球意识及技战术运用的自信心;
    2)加强对乒乓球器材的研发以适应改为大球后技战术的变化;
    3)加强身体素质训练避免在比赛中因为体力问题而输掉比赛;
    4)把接发球抢冲、挑打、接发球抢拉技术放到训练中的重要位置;
    5)加强抢冲上旋球的基本训练,掌握抢冲下旋球的规律;
    6)掌握大球反拉弧圈球的技术与规律以在比赛中掌握更大的主动权;
    7)在进攻与防守的训练中要更注重主动发力击球意识的培养;
    8)在训练及比赛中加强手上调节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新.析乒乓球新规则对乒乓球技术的影响[J].安徽体育科技,2005.2.
[2]崔久剑.乒乓大球对中国乒乓球训练的影响及其对策[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6.3.
[3] 李今亮,赵霞,章潮辉. 新规则对世界乒乓球运动技术发展趋势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10.
[4]唐春凤.中国乒乓的制胜法宝[EB/OL].中国体育运动材料与装备. http://samc.ecust.edu.cn, 2007-11-20.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8961776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