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9年第9期
 
城乡居民健身体育差异及原由探析

2009/9/4 15:20:24 浏览次数 4199  

孙征,田雨普
(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摘  要:从场地设施、组织领导力量、体育人口、体育消费、健身目的、健身时间、健身内容等方面对我国城、乡居民健身体育的现状进行比较,对其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究其原由,以期能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制定相关措施以促进城乡居民健身体育更好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城乡居民,健身体育,差异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大报告把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了“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任务。掌握影响城乡居民健身体育差异的原因,制定相关措施为普及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改善城乡居民健身体育的现状、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提供参考。

1  城乡居民健身体育的差异
    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自《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无疑对于群众健身条件有较大程度的改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由于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场地设施、组织领导力量、体育人口、体育消费、健身目的、健身时间、健身内容等方面在城乡之间都会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异。
1.1  场地设施
    从场地上看:2005年公布的《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表明,我国体育场地主要分布在校园,占总量的67.70%,而广大农村地区仅占8.18%[2]。中国社会体育调查结果显示,占国土面积16.5%且仅拥有39%左右人口的城市就占了79.8%的体育场馆资源,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却只占20.2%的体育场馆资源。可见,我国体育场馆资源的分布呈现出“城市优势”和“农村劣势”现象[3]。
    从设施上看:城市的健身器材、健身俱乐部、健身美体、休闲吧等设施比较普遍,但是在农村体育健身设施实为罕见,甚至很多老百姓都闻所未闻。不可否认,体育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实为“有名无实”的状态。由此可见健身体育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城市居民是主力军,农村居民却是体育锻炼的“弱势群体”,因为绝大部分的农村民众没有从事健身体育的资源和条件。据目前状况来看,无论是全面普查还是局部调查的角度,都可以看出农村场地设施的数量和质量远远落后于城市。场地设施是健身活动开展的先决条件,由于场地设施的匮乏,农村居民的健身体育也难以顺利开展。
1.2  组织领导力量  
    科学的组织管理是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发展,合理规范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动下,我国城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逐步发展完善。据2000年调查,不仅市区级建立完善群众体育管理机构,而且有98%的城市在街道办事处设立了群众体育的专(兼)职机构或人员。其中,61.2%的大城市和50%的中小城市,不仅有专门机构,而且有专职人员管理群众体育。而农村,除半数左右的乡镇已初见较为初级的体育组织外,广大乡村还很少见到群众体育管理组织[5]。城市的体育专职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健身体育的盛行,但是农村的专职机构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健身体育的推广。
    全民健身是我国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面健身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1994年开始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截止到2004年,我国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已达43万余人,到2010年,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数将达到65万人左右。但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与配备依旧没有摆脱重城镇轻乡村的格局,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中90%在城镇,广大农村仅占10%[6]。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健身体育中起着宣传和推广的作用,城乡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现实的差距必然会影响城乡健身体育的协调发展,导致两极分化更为严重。
1.3  体育人口
    从城乡体育人口结构来看,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显示的数据,我国城镇中有51.23%的人口参加过体育活动,而农村人口参加体育活动仅占28.97%,中国农村人口中参加体育活动者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比例明显低于城市人口 [7]。从年龄结构上看,城市体育人口主要集中在61~65岁和56~60岁年龄组,属于典型的老年型结构;乡村体育人口大都在在16~20岁和31~35岁年龄组,属于典型的年轻型结构。从职业结构上看,城市体育人口职业结构以智力型职业为主干,乡村体育人口职业结构以体力型职业为主干,不难看出城乡居民的体育人口在各个层面上都有显著的差异。
1.4  体育消费
    体育消费,是物质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消费者体育需求的行为和过程,包括物质性消费和精神性消费。以山东省、安徽省和江苏苏北地区的调查为例,结果所显示的三地农村整体的体育消费水平仍然很低,不到全部调查总人数的一半,体育消费集中在体育彩票上,体育服装的购买率比较低,体育器材购买力最低[9]。有相关研究指出,农民的体育消费开始萌芽,消费方式由单一的温饱型向多元的运动娱乐型转变,过去以补养为主流的健康传统也开始向健身锻炼转变,一些农民的体育消费观念正在形成[10]。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居民已不满足于基本的物质性消费继而转向精神性消费,从购买体育服装、器材等物质产品转向体育彩票、观看体育表演、进场馆锻炼等精神性消费。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农村健身体育由于受到自身经济等条件的限制,虽然农民的体育消费由以前的“一穷二白”逐渐转向一定的物质性消费,打开体育消费的先河,但与城市健身体育消费相比,仍然有难以逾越的鸿沟。
1.5  健身目的
    在城市, 体育锻炼的目的由直接、功利,逐步转化到消遣、休闲和享乐,除了健身之外,健美、消遣、娱乐、交往等都成为锻炼的理由。而广大农民,锻炼出于治病、解乏和参赛等直接目的的约占67%以上,锻炼目的比较直接、功利。当然,也有少数农民将体育作为节假日的难得欣赏和享受,但很难进入日常生活[7]。如浙江省城乡健身者进行健身的目的和动机有近66%的人选择了“增强体质、防病治病”,城乡健身者在“健美减肥”一栏的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前者为21.56%,后者为12.97%,“比赛表演”一栏城乡各为9.67%和3.47%。从“社交”动机看,城市人群为12.54%,农村为9.45%[4]。城市居民参与健身体育的目的呈现多元化,将体育赋予更多的功能或是说对体育抱有更大的期望,这当然与他们对体育的认知高度、注重生活的和谐品位、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等方面有关;而农村居民参与健身体育的目的就相对单一的多,而且意识层面也是保证基本需求,缺少一些人文因素的参与。
1.6  健身时间
    据陕西省统计,参加体育锻炼的农民中有76%的人是在冬季和夏季练习;据山西省207个村镇调查,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约占3.81%,而在农闲季节,参与健身锻炼的就增至8.11%;江苏省和山东省的随机调查结果表明,在农闲时节原本有人锻炼的乡村约有70%,以上在农忙季节根本无人锻炼[7]。由此可见,农村居民的健身时间有农闲和农忙之分。农忙季节,农民一般不参加健身活动,甚至是很多人认为劳动可以代替锻炼;在农闲季节,大部分人就集中在早晨,傍晚和晚饭后进行锻炼。而城市居民健身体育锻炼主要集中在每天的早晨、傍晚、晚饭后、或者是周末,锻炼时间比较规律。城市居民作息时间比较稳定,因而锻炼时间也相当稳定,而农村居民的时间受到季节的限制难以有规律的坚持体育锻炼。
1.7  健身内容
    城市居民活动内容多样化,消费档次比较高。主要是羽毛球、乒乓球、高尔夫球、健美操、游泳、踢毽子、散步、慢跑等各种各样的健身活动。农村居民活动内项目单一,消费档次比较低,主要是散步、跑步、武术、气功。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农村健身体育较城市健身体育有很大的差距和不足,但农村体育的发展潜力还是不可低估的。农村居民们有运动的渴望,但是由于经济条件的落后、运动环境的阙如、场地器材的贫瘠、自身地域文化的限制等原因的制约,使农村居民很难维持最基本的体育活动。在各种条件逐渐成型之后,农村居民的健身内容会不断走向多元化,城乡之间的差异在健身内容这方面就会逐渐缩小。

2  城乡居民健身体育差异的原因
    通过对城乡居民健身体育的现状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城乡之间健身体育的差异是比较显著的,掌握影响城乡居民健身体育差异的原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这是普及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理论基础。
2.1 “二元化”体制下的城乡不均衡
    在我国过去“二元化”发展模式和体制下,由于实行的是“以农补工”、“重城轻农”,优先发展城市的倾斜型发展战略和政策,因而形成了城乡不均的国民收入和社会利益分配制度。虽然在“十五”期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和改革措施,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农民消费增长出现积极性变化,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但是农村经济基础长期薄弱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仍然较低,这突出的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上。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为1.84:1,1994年为2.86:1,2005年则是3.22:1,甚至更多[11]。经济是一切活动的基础,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民,根本不可能走花钱买健康的健身路子,这必然会制约到农村体育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花钱买健康也只能是有钱人的“专利”,这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城乡健身体育发展的不平衡。
    “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基本格局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社会资源配置不公与要素的不公平流动,这使得农村公共文化卫生体育设施建设,农村居民获得的福利性体育服务远远落后于城市[9]。城市居民拥有几乎全部的体育设施,而农村乡镇基本上没有体育设施,最基本的健身条件难以满足,这也是制约城乡健身体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
2.2  文化程度差异下的城乡不均衡
    一般认为,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居民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重视体育锻炼的程度也逐步提高。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小学文化程度占42.8%,15岁以上文盲率为8.3%,分别高于城市23.8%和4.0%的水平;农村人口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39.1%,远低于城市65.4%的水平[12]。文化程度的高低势必影响到农民的体育思想观念,导致现阶段全民健身计划在农村宣传、推广、普及的难度增大。加之当前乡(镇)、行政村体育领导机构及农村体育组织还很不健全、全民健身宣传的主体缺失、农村传统的思维习惯、体育价值取向也会阻碍健身体育的发展。
2.3  “空巢”家庭下的城乡不均衡
    在20世纪50~70年代,农村蓄积了约2亿的剩余劳动力,这是在中国引发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展的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由“势能”转化为“动能”提供了巨大拉力。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农村中剩余劳动力开始涌向城市,全国出现“农民工潮”现象,进入90年代,农民工潮一浪盖过一浪。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有8800万流动人口(实际人口可能更多),其中大部分是农民工。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1978—2000年,中国农村累计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1.3亿人,平均每年转移591万人。动态地看,据“农村劳动力流动课题组”的研究结果,今后几年,每年新增外出打工农民将不少于800万人,即使考虑到回流因素,新增外出打工农民的数量也不会少于600万人。在外流的农村劳动力中,青壮年劳动力占绝大多数,这就形成了“空巢”家庭,这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素质普遍高于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他们理应是农村体育的积极参与者和支持者,但其长年漂泊在外,无形中削弱了农村健身体育的主体力量[11]。主体力量缺失形成的“空巢”家庭逐渐造就了城乡居民健身体育失衡发展。

3  促进农村居民健身体育发展的对策
    明确城乡健身体育之间差异的原因,制定相关措施缩小城乡健身体育的差距才是我们研究此课题的目的所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把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了“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任务,因此需要更快更好更直接的促进农村居民健身体育的发展。
3.1  加强政府扶持,引导地方发展
    基于“二元化”发展模式和体制下形成了城乡不均衡的国民收入,单靠农民自己的单打独斗模式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城乡平衡。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决策部门很显然应在发展农村健身体育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只有加强政府的扶持与带动才能尽快尽好的提高农村健身水平,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诚然,经济是发展一切活动的基础,体育的发展亦是如此。所以发展农村经济是政府部门的最根本的任务。只有农村居民的经济水平提高了,文化程度才会得到提升,健身意识才会得到增强,空巢家庭就会减少,为农村健身体育蓬勃开展提供先决条件。
    其次,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健身事业的投资,在合理的预算情况下重视发展农村健身事业,加大农村健身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为健身体育的发展提供必备条件;第三,积极地引导地方重视农村居民健身需求。以城市居民健身为榜样,逐步向农村推行居民健身活动。搞活诸如“三下乡”以外的“体育下乡”活动,引导居民了解和体验体育健身的重要意义。
3.2  扩大宣传力度,转化体育观念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等媒介逐步遍及我们的生活,但还没有达到全面普及,由于经济和文化水平等条件的限制,触及农民生活的大都是是电视、广播。因此可针对农民的余暇时间(大部分是在晚上)在电视上做一些公益广告,或者开设一个定期的全民健身讲座,吸引农民的注意力,打动农民的外行心,引导农民逐步迈入体育行列。其次是广播,针对农村晚上听收音机的习惯,可以开设一个健身论坛,主要讲解健身活动对预防糖尿病、高血压、肥胖、抑郁等病症的积极作用。鉴于农民经济水平落后,没钱就医等现状必定有意外的收获。当然报纸,书籍等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其次十六大报告把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了“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任务。因此各级行政部门要切实发挥宣传作用,采用各种宣传手段,以各种形式提高全民健身意识。使农民逐渐树立“花钱买健康”、“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奔小康”的体育观。也可举办运动会、组织晨练、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趣味体育等。可尝试通过物质性奖励吸引群众参与进来,进而更好的从事体育锻炼,促进农村健身体育的开展。
3.3  强化学校体育,引领健身体育
    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传播。作为主要教育形式的学校体育教育,承担着传播体育的重要任务。目前虽然在倡导全民健身,但是其存在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如体育场地设施较少,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有限。鉴于这些问题,学校体育教育应发挥其优势作用,发展健身体育。在农村学校里,体育场地还是较为均衡的,因此可以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进行体育锻炼;再就是体育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农民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让学校体育来带动全民健身体育的开展。
3.4  挖掘乡土体育,完善健身体育
    鉴于农民的经济状况,不能够购买高档的体育用品,不能踏入高档的体育场馆活动,可以根据当地农民的民风民俗、生活习惯选择乒乓球、羽毛球、骑自行车、踢毽子、跳绳、拔河、扭秧歌、舞蹈等这些能够贴近农民的生活实际的乡土体育,这不但符合农民的消费水平,同时也能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弘扬体育精神。现在乡土体育在不断的走向没落,为了更好的发展体育,更快的促进全民健身体育,乡土体育还是不可或缺的。充分挖掘乡土体育,不断增加和完善全民健身体育。
3.5  搭建城乡桥梁,带动农村体育
    乡镇是城市的“凤尾”,农村的“鸡头”,不断完善乡镇居民的健身体育,通过乡镇健身体育的优先发展带动农村健身体育的发展,是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健身体育差距的必然选择。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2年7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充分发挥乡镇的聚集效能、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从而明确了发展乡镇体育是发展农村体育的战略重点,为以小乡镇为重点的农村体育发展规划,大力推进中国农村体育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政策导向。但由于政府的能力和资源的限制,可先在乡镇中建立体育组织、增设社会体育指导员、举办运动会,起一个模范带头作用,使附近农村认识到健身体育的乐趣及价值之所在,进而不断的带动周围村的健身体育发展。政府应切实履行起搭建城市与农村桥梁的义务,在城市化下,积极引导和鼓励城市与农村的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交流,为农村健身体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刘开运.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 国家体育总局:《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 http://www.sport.gov.cn/show_info.php?n_id=8931
[3] 田雨普,杨小明,刘开运.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战略[J].体育学刊,2008,(01)
[4] 江志鸿,陈筱东.浙江省城市与农村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 2004,(05)
[5] 田雨普.小康社会时期我国社会体育的城乡差异[J].体育科学,2005, 25( 4) : 3- 6
[6] 李相如.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调查与研究[J].体育科学,2002,22( 4) : 27-30
[7]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63- 85
[8] 仇军.中国体育人口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08
[9] 刘开运.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7
[10] 杨小明,田雨普.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的喜与忧[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
[11] 胡庆山,王健.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J].体育科学,2006,26(10)
[12] 蒋华东.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方法[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 8
[13] 郭谷轩.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J].领导科学, 2006, (5) : 11
[14] 张林.我国城市居民体育健身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4
[15] 崔海燕.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及展望[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7,(06)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319148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