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09年第10期
 
体育生活方式与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探析

2009/10/10 10:36:56 浏览次数 4305  

张祥山  山东省齐河县实验中学

摘  要  利用文献资料对体育生活方式理论提出的时代必然性,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与体育生活方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为主要目标,改变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观念和课程结构,以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为主线,创造构建多元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为社会培养全面合格的人才服务。
关键词  体育生活方式;体育与健康;健康第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最初的病理健康观,发展到了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三维健康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体育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作为实施健康教育的阵地,要努力通过体育健康教育来改变学生的不良的行为方式和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树立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生活方式理论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体育生活方式理论是现代生活方式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价值观所指导的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全部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其特点是能够调节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行为能力,是其它生活方式所无法替代的。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是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恢复人的本质和体现人的价值的生命活动及社会实践,以及提高人的生命质量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体育生活方式理论被提出,有着时代的必然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口的高度密集,体力劳动时间的急剧减少和伏案工作的脑力劳动时间增加,以及发达的现代交通业和富营养化食品的增多,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极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现代文明病的大量产生.调查表明,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因病死亡的居民中,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所引发的非传染性疾病占据了主要的比例。

二、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育健康教育相结合是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加强和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6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这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改革目标。健康第一成了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健康观的改变,人们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都提出了新的要求。1985年的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各级各类的合格人才。然而在2001年的学生体质监测结果表明,学生的体质状况不容乐观:(1)学生的体能素质和肺活量较1995年和1985年的体质监测结果都有较明显的下降;(2)肥胖学生比率增加;(3)近视眼的比率居高不下和学生口腔保健水平低。经调查研究表明,造成身体不好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学生体育锻炼不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而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学校的教育思想不够端正,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还没有落到实处,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学生生活方式的不科学。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健康教育的主要手段,必须与体育生活方式充分结合,在健康第一的理念下,改变学生的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培养积极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树立终身体育观,为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三、 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应成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主要目标
3.1 体育生活方式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带来了现代文明病和心理疾病等健康问题.据调查。近年来,我国居民的主要疾病(非传染性疾病)中致病的主要因素是生活方式。为了有效地解决人类因现代文明而带来的健康问题,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地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通过教育、组织、法律和经济等措施干预那些对健康有害的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以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基本要素是运动、营养和休息。运动是核心要素,积极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促进健康的基础。新世纪的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正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具有指导现代人在体育锻炼中实现健康生活,缓解心理压力,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健康质量的特殊作用。因此体育生活方式应成为人类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健康的重要形式。
3.2 体育与健康教育应以培养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为主要目标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得以充分融合,但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以体育为健康,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出发点,不仅要求学生增强体质,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期望学生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体育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体育活动参与等多层次的稳定形态和行为特征,起到调节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的作用,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可持续性,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必备条件。而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在这方面的培养尚显欠缺。调查表明,16~20岁和21~25岁的部分人群是属在校学习年龄段。在学校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强制作用下,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较高,一旦走出校门,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急剧下降,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在校期间并没有真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造成了学生步入社会后就将体育生活置之脑后的怪现象。因此在新时期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体育文化、社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来促使体育生活方式形成,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以真正实现学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为首任 。
3.3  学校是培养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理想场所
    青少年和儿童的发展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与希望,其意识形态的形成和生活方式的养成,对未来社会将产生极大的影响。1995年6月颁布实施的5全民健身计划纲要6中就指出: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学校是青少年和儿童最为集中的地方,由于其身心发展具有较大的可塑性特点和群体生活的特点,决定了学校是实施健康教育和培养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最理想的场所。学校理应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为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服务,使健康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思想得以实施和拓展,使学生终身受益。

四、学校培养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有效机制
4.1 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堪忧问题,决不是每周仅有二三节体育健康课教学所能解决的。学校必须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和观念,真正发挥体育与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教师应认真研究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学校要把体育与健康课的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课外体育活动为主体和服务对象,为学生的课余体育生活服务。把体育生活当作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建设,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把广大的大、中、小学生吸引到课外体育活动中来,提高体育参与度,以确保每天1h的锻炼时间,以养成积极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树立终身体育观。
4.2 面向全体学生改变评价方式
    从前的学校体育教育,受到应试教育和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进行精英教育,以硬性的体育运动技术运动能力和理论考试作为学生的唯一成绩,而忽视了学生体质的客观条件和个性,使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从而使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陷入了困境。随着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全面实施,学校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受益。学生成绩的评定要做到简洁化人性化,将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价与学习过程!进步程度评价相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实际健康水平和身体情况,合理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运动的乐趣。真正做到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
4.3 构建多元化的体育环境
    调查研究表明,造成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校体育设施不足,造成学生无处可运动,只有约15%的学生选择或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因此,学校要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同时也应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创造有利于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物质基础,积极开发学校、家庭、社会等社区的体育文化环境,构建多元的体育文化氛围,为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养成提供支持性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
    体育生活方式作为科学的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被提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学校体育与健康育应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为目标,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确立科学合理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评价模式,努力创造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构建多元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

主要参考文献:
[1]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3):6-8.
[2]田金华.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37-39.
[3]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37-41.
[4]陈 亮.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研究[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359-362.
[5]于传伟.高校体育课程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淮北煤师院学报,2003,24(3):84-87.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437936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