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陈玉娟,翟凤鸣,张岩 (石家庄学院 体育系,河北 石家庄 050035)
摘要:目的: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同素质敏感期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征,在体育教学融入运动处方干预,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方法:随机抽取鹿泉市第二中学高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2班实验班,3、4班为对照班。实验前首先对实验对象进行耐力素质测试,而后实验班实施耐力运动处方教学,对照班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授课,经过8周的教学后再次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耐力素质测试,观测运动处方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班经耐力运动处方教学后男、女生测试成绩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班。其中男生成绩与对照班比较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女生成绩与对照班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学生耐力素质敏感期实施耐力运动处方教学,对于提升学生耐力素质效果显著。 关键词:体育教学;素质敏感期;运动处方
随着我国社会文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文明在带给人们充分物质享受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新的威胁。2005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学生身体健康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学生的体质健康方面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不容乐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为此,2007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使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2]学生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如果利用学生自然生长的素质敏感期,有意识的在这一期间发展这项素质,将对学生体质的增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研究根据高中学生处于耐力素质敏感期的生理特征,把耐力运动处方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耐力素质,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鹿泉市第二中学高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2班实验班共86人(男生47人,女生39人),3、4班为对照班共90人(男生48人,女生42人)。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资料,综合参考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奠定扎实基础。 1.2.2专家访谈法 访谈有关运动生理、运动处方等专家、学者,为本研究不同性别成长过程中各素质敏感期的整理和不同性别各素质敏感期素质促进运动处方的制定奠定基础。 1.2.3实验法 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在新学期始,1-3周进行必要的体能恢复性训练,第四周第一次课对研究对象进行耐力素质测试,男生测试1000m,女生测试800m,测试时间、条件一致。测试情况见表1,经T检验处理P>0.05,差异均不存在显著性。自第五周开始实验班实施耐力运动处方教学(耐力运动处方详见表2),对照班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授课,经过8周的教学后再次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耐力素质测试,观测运动处方教学效果。实验设计由第一作者完成,测评由第一、二作者完成,实验实施为第三、四作者完成,实验实施采用双盲实验法。参与人员全部经过正规培训。
1.2.4数理统计法 对实验前后测试数据使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班实验前与实验后测试结果分析 由表3可知,实验班实验前后测试成绩对比结果显示,实验后男、女成绩均有所提高,经统计学检验,实验后男、女测试成绩与实验前相比P<0.01,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其原因可能是实验班采用把运动处方融入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便于授课教师能较好地调控课堂教学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2.2 对照班实验前与实验后测试结果分析 由表3可知,对照班实验前后测试成绩对比结果显示,实验后男、女成绩也有所提高,但成绩提高幅度远低于实验班。经统计学检验,实验后男、女测试成绩与实验前相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 2.3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测试结果分析 由表3可知,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后测试成绩对比结果显示,男、女成绩实验班均高于对照班。其中男生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统计学检验P<0.01,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女生实验班与对照班成绩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3 讨论 在青少年自然成长过程中身体各素质的发展都存在一个快速增长期,把这个时期定义为身体素质发育的敏感期[4]。各素质发育的敏感期不同,研究发现在素质敏感期选用对这一素质发展较好的运动项目,可以促进这一素质的更好提高,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效果更佳。 运动处方是指参加者锻炼的内容、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它是指锻炼者有目的、有计划、科学锻炼身体的一种形式[3]。运动处方的实施能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班进行的耐力运动处方对提高学生耐力素质具有显著的效果。传统教学所暴露出的弊端日益突出,比如:传统方式的授课误以为学习运动技能就是健身[5],教学任务就是完成各种运动项目知识和技术的教授和学习,有些项目小学学,中学学,到了大学还在学,对上体育课缺乏热情,根本不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练习,以致学生的身体素质都逐年下降。并且忽视健身知识的传授和普及,学生体会不到体育课健身的功效。长期以来实行体育教学的结果是学生体质得不到良好改善,对健身知识和方法知之甚少,将来走向社会“坚持健身”、“终生健身”将成为空谈,这是学校体育失败的根本所在。实施运动处方进行教学以学生素质敏感期和体质现状为施教前提,,遵循个别性、渐进性、重复性原则,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目标,不苛求学生对运动技术的精确掌握,考评以体质是否改善为标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强身健体的效益。运动处方教学实验结果P<0.01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获得了良好效果,证明了在体育教学中实施运动处方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高中学生耐力素质的提高有较好的效果。 运动处方教学改变当前体育教学老师不知教什么,学生不知学什么,体育教学质量、学生体质质量不佳的现状,使体育教学按照青少年不同性别各年龄段素质敏感期运动处方化,规定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注意事项等内容,使体育教师教学有标准可依,促进当前我国体育教学发展,改变学生体质滑坡问题。
4 结论 4.1根据素质敏感期制定运动处方,符合科学的健身原理和规律,较之常规进行的运动教学方式能更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 4.2 运动处方在对促进高中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方面具有更强的实效性和科学性,是实现学校体育向健康教育转轨的一种可行而有效的途径,值得推广。 4.3 通过耐力运动处方的实施,学生的耐力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说明体育教学中融入耐力运动处方对高中学生耐力素质的提高举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 向家俊.论社会环境对大众体育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7,(8):46-48. [2] 申玲.基础教育阶段“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中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6):122-124. [3] 杨静宜,徐峻华.运动处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5-146. [4] 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07-310. [5] 彭洪涛,张新安,高彩云.肇庆学院男生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实验研究[J].体育学刊,2000,(4):1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