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10年第4期
 
满族秧歌在村落社区体育中存在的意义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0/6/10 10:28:39 浏览次数 4069  

刘大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体育教学部  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满族秧歌的历史嬗变过程进行全方位挖掘,梳理不同时期满族秧歌的传承特征。分析满族秧歌在村落社区体育中存在的意义,探索新的社会环境下满族秧歌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满族秧歌;历史嬗变;发展对策

1  前言
    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部,是满族文化的发源地。2006年6月,由抚顺市申报的“满族秧歌”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定为“抚顺地秧歌”。可见“满族秧歌”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具有特殊的传承特征。它伴随着满族人民的社会、生产方式进步而发展,是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方式的活化石。本研究力图从体育社会学角度挖掘满族秧歌的历史嬗变过程,分析满族秧歌在村落社区体育中存在的意义,探索新的社会环境下满族秧歌的发展对策,为我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发掘和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提供参考。

2  满族秧歌的历史嬗变过程
2.1 满族秧歌的溯源
    满族秧歌最早的影子,可以从唐代渤海国靺鞨的民间舞蹈“踏鎚”说起。据《奉天通志》(卷九十七•礼俗)描述:“渤海俗,官民每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仕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宛转,号曰‘踏鎚’。踏鎚之名今不闻,揆其情节,或今日之秧歌滥觞欤?”[1]此记载可以说明,在唐代时渤海国的靺鞨人(满族先祖)就有官民同乐、男女相继歌舞的“踏鎚 ”之风俗。虽然“踏鎚 ”后来失传,但它那官民同乐、边跳边唱行进的样式,正是满族秧歌的起源。
2.2 满族秧歌的传承
    从满族秧歌的传承来看,自唐代到清朝以至现代,在有关记载中都可以发现满族秧歌的史料,容纳了大量的满族民俗,是展示满族民间文化的窗口。
    在金代,御史中丞相杨云翼就有诗《父老》云:“几时随父老,社酒太平歌”,[2]这里所提的“太平歌”就是金代女真(满族前身)民间舞蹈的一种叫法,又名“莽式”。莽式舞的表现形式是以舞演“武”,展示了民族战斗生活的传统。明末,崛起于白山黑水间的努尔哈赤一统女真各部,继而形成了"满洲"族。满族人继承了由其先人女真人时期流传下来的民间舞蹈“莽式舞”,喜庆之日举行大宴时,席间满族人边唱歌边跳“莽式舞”。清代康熙初年间,汉人杨宾在东北生活过一段时间,记载了当时“柳条边”(含抚顺地区)流传的“莽式舞”的舞蹈动作和表演形式:“满洲有大宴会,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曰莽势。”[3]清王朝统一全国后,东北地区较为安定,满族人民在原有民间舞蹈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民间舞蹈,逐渐形成了从表演形式到角色、装扮、舞蹈动作都独具特色的鞑子秧歌。
2.3  满族秧歌的命名
    在上世纪80年代,抚顺市开始致力于地方秧歌的研究。工作人员走遍抚顺市周边山川沟岔,深入到所属三县偏远的农村,采访民间老艺人,拍摄各地方的舞蹈照片,搜集原汁原味的地方秧歌和舞蹈的资料。最后,在多名工作人员的精心整理下,编著出版了《满族民间舞蹈》和《辽宁民族舞蹈集成•抚顺卷》,为抚顺地区秧歌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1986年,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抚顺市资料本审稿会议上,辽宁省的秧歌专家们对这种民间舞蹈进行了科学分析、鉴定,认为抚顺地区的秧歌服饰上佩戴八旗旗标,表演中施“打千儿礼”、“抱腰礼”,是鲜明的满族特征;动作中特有的动律——扬、蹲、跺、盘、摆、颤,具有浓郁的满族人民渔猎生活和社会活动方式之特色,可以做为抚顺地区满族人民的代表性民间舞蹈。鉴于尊重少数民族的政策,不称其为“鞑子秧歌”,正式定名为“满族秧歌”。

3  满族秧歌在村落社区体育中存在的意义
3.1 满族秧歌存在的原因
    现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医疗保健技术不断进步,而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大延长了人们的寿命。人口老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人口发展的主要趋势,也同样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大批中老年人承受着生理上的变化和心理上的某种失落感。在拥有大量闲暇时间的同时,健身活动正是他们保持健康、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理想途径。
    参与满族秧歌运动是相当一部分中老年人保持快乐潇洒心态和达到健康长寿目标的有效方式。第一,满族秧歌是一项有节律的身体运动,其负荷量可塑性强,可因人而异。第二,满族秧歌具有审美价值,在锻炼过程中,音乐、舞蹈产生了特殊的场效应。给中老年参与者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强化了他们的身体意识,提高了他们的身体满意感,增强了中老年参与者的自尊感和幸福感。第三,满族秧歌运动具有社会交往价值,通过秧歌锻炼这种中介,增加了参与者之间的交际机会,满足了中老年人渴望交流的需要。
3.2 满族秧歌的体育属性
    满族秧歌是以本民族舞蹈为原型,并吸收了汉族等其他民族舞蹈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发展的,具有火暴、矫健、粗犷、热烈而又豪放的表演特点。表演中身体以其大摆大浪、盘旋作势,再现了满族先民英勇善战,游牧民族善于骑射、征战、劳动生息的民族风情。满族秧歌的舞蹈动律:“扬”、“蹲”、“盘”、“跺”、“摆”、“颤”等动作,以腰部的扭动带动双臂的摆动,与步法配合,膝部稍有屈伸,节奏有缓有急,情绪热烈时全身扭动,膝颤耸肩,使表演者的身体得到了极大地伸展与锻炼,不但充分显现了满族秧歌丰富的艺术特性,而且很大程度地健康了参与者的身体。 
3.3 满族秧歌的健身价值
    健康、长寿是当代人民追求的时尚,生活质量的提高表现在人们提倡科学文明的健身、娱乐方式上。在当前满族秧歌健身群体中,大多数人是以健身娱乐为目的的。满族秧歌的运动方式、强度比较适合中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动作简单易学,节奏鲜明愉快,是一种适应大众的锻炼方式,长年坚持满族秧歌的锻炼能够明显地改善人体各系统的功能。
    第一,满族秧歌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身体的扭动、臂的摆动、肘、腕、膝关节的转动屈伸,可以使人体的骨质增厚、骨变粗、肌肉附着的部位突出明显,从而在形态结构上产生良好的结果,在抗折、抗弯、抗压缩和抗扭转等方面有所提高。还可以使人体的肌肉体积增大,肌力增强,关节囊、韧带和关节周围肌肉的伸展性加大,从而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第二,满族秧歌动作变化较多,音乐旋律也随着动作的不同而变化,这就要求进行秧歌运动时应按照不同的旋律、不同的节奏,完成扬、蹲、跺、盘、摆、颤等不同的动作。这些动作能反复强化人体的神经刺激信息,促进各种感觉分化能力的提高,使机体具有敏锐的肌肉感觉。从而对所做的动作予以适当的调整,以保证动作完成得准确、适度,有利于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和加强,对人体睡眠的质量也有很好的帮助。
    第三,进行满族秧歌运动时,要求手中的道具不断挥动,脚下的步伐不断变换,手脑并用,才能使动作协调,这样就可以刺激大脑发展,改善血液循环。满族秧歌以走动作为基本运动形式,走路可增加能量消耗,可减少脂肪堆积,预防和减轻肥胖,提高身体机能代谢水平,改善心血管系统机能,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满族秧歌运动时心肌兴奋性提高,增加心脏血液输出量,通过各个关节扭、拧、拉、伸,使全身得到段炼,提高了健身者心血管机能水平。
    第四,满族秧歌的各种动作步伐及身体的扭动、伸拉、前俯后仰、上下弹动等动作均对腹腔器官主要是肠胃起到了多方位的按摩、牵拉、轻轻拍打的作用。这种按摩作用可以调整肠胃蠕动和腺体的分泌功能,同时也使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保持协调,增强食欲,促进人体对营养物质的进一步吸收和利用。

4 满族秧歌在村落社区体育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4.1满族秧歌在村落社区体育中的现状
    目前,村落社区的满族秧歌活动群体多为村民自发组织而形成的,他们是活动组织、宣传、表演的主体,而政府部门一般只起到辅助作用,如提供一定的场地、政策保障等,以方便活动的顺利开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多样化娱乐方式、外出打工潮、经费等多方面因素的冲击下,满族秧歌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纯正传统的满族秧歌健身队伍呈逐渐减少的趋势。
    满族秧歌的传承主要是以村落社区群众的整体继承为主,也有部分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上世纪末,满族秧歌的老艺人还有200多位,秧歌健身队伍遍及抚顺周边地区的各县区乡镇、村屯。但是,随着满族秧歌老艺人先后离世,少数现存老艺人也年迈多病,特别是由于大量满族同胞多已汉化,中青年又很少接触满族传统文化,所以满族秧歌的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常见的满族秧歌健身队伍虽然穿着满族服饰,但却不能体现满族秧歌的传统内容与动作特色,原汁原味的舞汇难得一见,这是影响满族秧歌发展的根本所在。
4.2 满族秧歌在村落社区体育中的发展对策
4.2.1 有效保护人才资源
    对满族秧歌老艺人的有效保护是满族秧歌在村落社区体育中发展的前提,如果没有老艺人及专家传授,青年一代无法认知秧歌动作中的典型舞汇和人物装扮等的历史意义。因此,要提高对满族秧歌老艺人的保护意识,建立起规范的保护制度和体系,进而挖掘并整理满族秧歌体现的独特艺术风格和表演特色,揭示满族秧歌蕴含的民情民俗和体育健身价值,以培养更多的满族秧歌活动的传承人,使满族秧歌活动在村落社区体育中广泛发展。
4.2.2 加大宣传力度
    满族秧歌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具有展现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能够增进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稳定。然而由于地方组织者对满族秧歌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所以外界对地方性满族秧歌的了解还很欠缺。没有认识与了解,就没有活动的参与,也就不能促进满族秧歌在村落社区体育中的广泛发展。因此,一定要加大满族秧歌的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媒体、网络资源积极展示自身的特色,让更多的城乡居民了解满族秧歌的活动状况和发展动态,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满族秧歌,参与并促进满族秧歌活动的发展。
4.2.3 健全组织管理体制
    目前,满族秧歌活动的组织大多还处于自发的状态之中,主要依靠体育活动积极分子、老年人协会等来组织,没有系统性、正规性、长期性的专门机构来统筹管理,这种组织管理体制容易导致满族秧歌活动出现混乱无序的状态。为了满族秧歌在村落社区体育中的长期有效发展,地方社会应该健全满族秧歌活动的组织管理体制,实行市体育协会和群众艺术馆为决策层、县区体育局和文化馆为管理层、社区文体活动站为执行层、村屯满族秧歌活动点为参与层的4级组织管理体制,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共同促进满族秧歌活动的不断发展。
5 结束语
    满族秧歌作为一项有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反映了满族人民崇尚武功的民族精神和注重礼仪的古老民风。它所体现的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了满族人民团结奋进的优良品格和激昂向上的精神气质。它所具有的体育属性和健身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已经被广泛认可。只要能够行之有效地发展满族秧歌运动,那么它必将在村落社区体育中彰显出极大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金毓黻.奉天通志•礼俗 [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2: 141.
[2] 米治国.辽金文学作品选[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6:96.
[3] 庞志阳.满族舞蹈寻觅[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4:29.
[4] 陈林宜.满族秧歌及其文化蕴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2):34-37.
[5] 姜桂萍,纪仲秋. 健身秧歌运动负荷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2,38(11):54-55.
[6] 卢元镇.社会体育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20-224.


关闭窗口

你是第 31748193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