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10年第4期
 
现阶段大学生身体成分与身高标准体重关系的研究

2010/6/8 11:07:51 浏览次数 14684  

康健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江苏徐州 221116)

摘 要:以200名普通在校大学生(男女各100名)为实验对象,通过测量其身高、体重与身体成分,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身高标准体重指标与身体成分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比(BF%)、腰臀比(WHR)与身体成分显著相关性(P<0.01)。从而得出《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身高/标准体重并不能客观评价身体成分的结论。
关键词:大学生;身体成分;身高/标准体重;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腰臀比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超重和肥胖发生率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呈现出逐年上升和年轻化的态势。目前我国超重人口占总人口的18%,肥胖率为5.6%[1],相比1992年翻了一倍。超重与肥胖的迅猛增高,给社会带来学生的经济负担。我国2003年资料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归因于超重和肥胖的直接经济负担高达211.1亿元人民币,占直接疾病负担的25.5%[2]。2005年7月6日《教育部关于2004年学生体质存在的主要问题》中指出:(1)部分体能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2)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呈下降趋势;(3)超重及肥胖检出率继续呈上升趋势;(4)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居不下;[3]而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原本出现在中老年人身上的疾病出现在了青少年身上,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与肥胖相关的病症,患病年龄平均提前了20年[4]。肥胖已经成为我国所面临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身体成分与身高体重关系的研究,为目前《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指标选取提供一定的个人意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06、2007、2008在校参加《标准》测试的在校大学生中随机抽取200人,其中男女各100人。主要研究指标有:身高、体重、脂肪量、肌肉量、去脂体重、体重指标、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和等级评分,按《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身高标准体重给分。
1.2研究方法 
    身高、体重标准严格按照身高体重测量方法进行,所用仪器选用国家体育总局推荐使用品牌。身体成分采用日本产荣研式皮脂厚度计。测量部位为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角皮褶、大腿皮褶、髂上皮褶、腹皮褶等。计算方法采用适用于成年人的美国Jackson和Pollock公式[4]。(整个测试时为夏天,学生仅着单衣)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以 ±S表示。采用SPSS11.0中文版进行统计,P<0.05有显著差异,P<0.01有高度显著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各年龄段身高、体重、去脂体重、BMI、腰臀比等数据
    从表1、表2男女大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的等级评分、WHR、BMI基本一致,但身体中肌肉、脂肪、去脂体重和体脂百分比具有较大的差异。

2.2男大学生各项指标相关性
  从表3数据分析,男大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的等级评分法与身高、体重、肌肉、脂肪、去脂体重和体脂百分比的相关性极低(P>0.05),与BMI和WHR呈较低的相关性;而BMI与身高、体重、脂肪、去脂体重、等级评分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且呈出显著意义(0.05>P>0.01);BF%则与体重、脂肪、BMI和WHR有高度显著相关(P<0.01),WHR与身高、体重、脂肪、BMI、BF%和等级评分有显著相关(0.05<P<0.01)。

2.3女大学生各项指标相关性
  从表4数据分析,女大学生的身高标准体重的等级评分法与身高、体重、肌肉和去脂体重相关性极低(P>0.05),与脂肪、体脂百分比、BMI、WHR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BMI与体重、肌肉、脂肪、去脂体重、BF%、WHR和等级评分都有较高的相关性,其相关性呈高度显著意义(P<0.01);BF%与脂肪、BMI、WHR和等级评分法有较高相关性,(P<0.01);WHR与身高、脂肪、BMI、BF%和等级评分有一定相关性(0.05<P<0.01)。

3 讨论
3.1身高/标准体重指标设置科学性的置疑
    身高/标准体重,这项指标能较好地反映身体发育水平、而且容易操作。主要用来说明人体肌肉、骨骼的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人类形态学把它作为体现人体长、围、宽、厚度发展的整体度量标志,其测量方法简便易行。如果你所测得的身高标准体重数值小于或大于同年龄段的身高标准体重的范围。就说明你身体的匀称度欠佳,需要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或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来增强肌肉组织或减少体内多余的脂肪。我想这也是《标准》中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来评价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原因之一 [6,7]。然而有研究发现,较低体重组大学生的机能和素质得分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但加上形态分后,其总分又会明显低于正常组,这表明两组学生的形态与机能、素质评价呈现出负相关状态[8,9],有关专家对《标准》中采用的身高/标准体重指标反映身体形态做出推测,第一是认定这个指标和测试结果是合理的,即体重轻的学生形态、机能上确实不如正常体重的学生,他们必须通过增加体重提高自己的健康评价分数,以此带动自身健康水平的提高。但是实验中形态与机能、素质的发展在两组学生中相背离,又不符合前面的观点。第二就是《标准》中的形态指标(身高/标准体重)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所以才会导致前后的矛盾。本研究中发现,身高/标准体重与男子身体成分中的身高、体重、肌肉、脂肪、去脂体重均没有相关性,仅与女子的身体脂肪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这就说明《标准》中用来评价身体形态的指标:身高/标准体重,是不能代表身体形态的,是缺乏科学性、有效性的。
3.2 现阶段身体形态分析存在的问题
    从1979-2002年,国家每隔5年就会组织一次全国人民体质健康的调查、研究活动[10]。研究发现,我国学生除了身体形态发育指标(身高、体重)有明显提高外,速度、耐力、爆发力等身体素质指标均出现全面下滑,肺活量在逐年下降,肥胖率显著升高,不良视力检出率上升,中老年疾病年轻化[4,11-12]。这些均说明我国学生整体体质的现状有多么的严峻,而造成这一严峻局面的首要因素就是肥胖。对于肥胖的判断如果简单的采用年龄-身高-体重来分析就会造成错误的分析结果,毕竟肥胖是由脂肪积累过多造成的[13],所以这时需要从身体成分特征的角度来分析,而不能依靠身高/标准体重。在身体形态的测量上还使用过理想体重和BMI指标,但这些办法也不是太理想[14,15]。
    《标准》中身体组成成分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来进行表达,现在已经知道是不科学的了。因为身体成分指体内各种成分的含量(肌肉、脂肪、水和矿物质等),常用体内各种物质的组成和比例表示,所以,身体成分是反映人体内部结构比例特征的指标[5]。根据生理功效的不同,我们常把体重分为脂肪重(BF),和去脂体重(LBM)[16]。对于肥胖或者超重可以分成两种情况来分析:一是体内体脂含量过高,即真肥胖。另一种是肌肉发达,其体重的增加主要是经常锻炼导致肌肉纤维增多增大增粗,骨骼粗大健壮,使得去脂体重加大的结果,实际上他们的体脂含量正常甚至偏低,这种情况就不能称之为肥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发现一部分人:其身高/体重值、理想体重值均处于理想范围内,甚至还低于理想范围,但去脂体重小,即肌肉少而脂肪多,常见于没有锻炼习惯的人群,严格的讲,这部分人也是肥胖的,称为“隐性肥胖”。隐性肥胖通过身高/标准体重、理想体重法和BMI法都是无法检测出来的,其检测结果都处于正常范围内,但其体内脂肪的含量或体脂百分比却已经超过正常范围。
3.3 身体形态指标的遴选
    在1995年、2000年两次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中,皮褶厚度、台阶实验等检测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指标已经试行,只是当时由于皮褶厚度计精度不高,测量人员对卡钳的使用方法没有完全掌握,测量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受到影响,故用身高/标准体重替之 [17] 。美国在1988年推出《最佳健康计划》中将皮脂厚度、身体密度指数(BMI)列入测试项目[10]。
    从本次的研究结果来看,体脂百分比与身体脂肪含量呈高度的相关性(男大学生r=0.92、女大学生r=0.89);体脂百分比还与腰臀比呈现出高度相关性(男大学生r=0.83、女大学生r=0.91);BMI相关数据显示,其两个重要因子:身高、体重,并不完全与BMI呈相关性,其中身高(男大学生r=0.05,女大学生r=-0.05)、体重(男大学生r=0.84,女大学生r=0.51),说明只有体重与BMI指数呈相关性。试验结果证明大学生体脂百分比与脂肪含量呈高度相关(男大学生r=0.85,女大学生r=0.88),与去脂体重呈中度相关(男大学生r=0.64,女大学生r=0.58);腰臀比与身体脂肪含量呈高度相关(男大学生r=0.81,女大学生r=0.77)。男女大学生的BMI和身高/标准体重得分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他们的身体肌肉、脂肪、去脂体重和体脂百分比却显著不同,因此,以理想体重和BMI判断肥胖,只考虑到了身高和体重的因素,不能全面的客观的反映体脂含量。WANG等[14]也认为亚洲人不宜以BMI来判断肥胖。
    体脂百分比、BMI指数和腰臀比这3个评价指标中,与身体脂肪的相关性最高的是体脂百分比,因为同等身高、体重的人群,体脂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BMI指数和腰臀比不能精准明确人体的体脂含量,体脂百分比则可以弥补这种不足。故,三种评价肥胖的指标——腰臀比、BMI指数、体脂百分比中,体脂百分比应是评价体脂成分的首选指标。

4 小结
    已经执行了7年的《标准》,身体形态指标(身高/标准体重)由于不能正确评价身体形态机能,故其科学性、客观性受到多方面的置疑。寻找一个能够准确反映身体形态的指标刻不容缓。
    身体成分的评价是关系到人体体质和健康评价的问题,对于身体脂肪含量和体脂百分比的评价,有许多理论模型和方法,但在大规模样本调查和研究中,都是采用较简易的实验室外的方法(如皮褶厚度法和生物电阻抗法)[5]。这两种方法虽然易受外部因素影响,但只要测量人员注意讲解和操作程序,就可以最大程度减小误差,同时测量成本小,简单易操作的优点使《标准》中将体脂百分比列为身体形态指标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2005,7(26):478-484.
[2]赵文华,翟屹,胡建平,等.中国超重和肥胖造成相关慢性疾病的经济负担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7(27):555-559.
[3] 教育部.关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教体艺[2006]3号.
[4] 刘银芳.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J].体育与健康,2003,1:47~49.
[5] 江崇民、张一民.身体成分测量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J].体育科研.2008,29(1):1-8
[6]黄群玲.《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9):1257-1259.
[7]沈卫珍.《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比较研究.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2):20
[8]潘晟,张宏成,王政.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评价指标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29(1):73-75.
[9]张宏成,王政,谈强,等.江苏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际与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4,25(5):69-72.
[10]于可红,母顺碧.中国、美国、日本体质研究比较[J].体育科学,2004,24(7):51-54
[11]王锐,王宗平.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诠释与探究[J].体育学刊,2004,11(3):90-92
[12]周晓燕.论对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价值取向[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2(3):31-33
[13]田野.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69-770
[14]Wang J, Thornt J C, Russell M,et al. Asians have lower body mass index(BMI) but higher percent body fat than do whites: comparison so fan thropo metric measurement [J]. Am J Clin Nutr, 1994,60:23-28
[15]侯曼,刘静民.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人体体成分及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1):89-92.
[16]刘卫、李丰祥.大学生身体成分特征与运动能力及体质健康的关系[J].体育学刊,2004,11(1):52-55.
[17]于可红、母顺碧.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质测试研究综述[J].中国体育科技,2001,31(11):15-23


关闭窗口

你是第 39213527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