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10年第5期
 
浪漫的理想与严峻的现实----黔东南民族体育旅游调研有感

2010/7/8 17:01:36 浏览次数 4170  

张兴奇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贵州,都匀 558000)

    在世人同欢共迎2010年上海世博会国内再次迎来高峰旅游客流之际,2010年4月27日贵州省黔东南侗族苗族自治州台江县亦迎来了为期两天的“‘多彩贵州’第二届贵州民族体育旅游节暨2010年贵州苗族姊妹节”的隆重举办。在顾晓艳教授周密策划下,我们重点学科组全体教师于2010年4月27日早晨7点在学院门口兴奋地踏上了豪华客车,前赴台江县准备展开深入的田野调研工作。
    大概上午10时许,我们到达了台江县苗疆汽车站。一下车,摆设在街道边的导游咨询处就非常清晰地映入视界。我们大家不约而同上去索要了几份宣传单和节日活动安排表,然后向目的地步行前进。当我们到达台江县民族文化广场时,“民族文化大串烧”--大型民族盛装游演活动已经开始约2分钟之久,浩大的游客群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随表演队伍的富有节律的舞步一并前进,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不停拿着相机、摄影机忙碌地奔跑拍摄工作,活动场面热闹非凡。本届民族文化大串烧活动由台江县民族文化广场出发,经穿梭几条毫无古色的街道,最后来到台江县民族中学集中进行民族文化汇演。
    在来台江之前,我对黔东南民族体育也有所了解。本次民族文化大串烧活动主动融合和积极汲取了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和底蕴深厚的当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比如板凳舞、铜鼓舞、木鼓舞、芦笙舞等。这些本身依附于场域文化之上的民族传统体育借助于文化旅游的大平台得以完美地展示,让世人大饱眼福,领略了黔东南民族体育的个性鲜明、形式多样的独特的文化魅力。总体上说,不论活动之规模、持续之天数、内容之丰富,还是达至新高的游客量,都改写以往的历史,具有一定的良好效果。但是当我们以学者身份不考其热闹而用学者的思维以究本质时,一些严峻的现实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一)品牌意识薄弱,有待于塑造与提升。
    民族文化旅游(民族体育旅游)的开发须打造与民族文化深度吻合一致的特色的品牌。在当下国度,云南和湖南的民族文化旅游做的颇为出人头地。以湖南为例,湖南湘西以“神秘湘西”给当地民族文化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极大激发了游客“非揭开这层面纱以究其真面目不可”的追求心理,大大助推了湘西民族文化旅游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样,湘西凤凰以“千年古镇”的品牌塑造和文化魅力致使其发展长久不衰,在国内外也形成一定的影响力。这成功的个案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范式。而在台江旅游中,我并没有感受和体验到品牌两字。到是在两处看见“世界著名的民族文化旅游县”绿色字样。我想当地政府不可能会视“世界著名的民族文化旅游县”为品牌广告而标示在景区,“世界著名的民族文化县”应该是该县旅游发展的目标定位或终极诉求。与品牌塑造风马牛不相及,完全是两码事。
    (二)环境交通管制能力有待于加强。
    科学合理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以环境为依托,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势必会严重影响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比如形象的打造、品牌的塑造、游客的回头率、旅游的可持续等问题。而在台江,即便是在开展独木龙舟竞渡的新大桥至风雨桥的比赛场域,污迹一片,污秽不堪,让人不可思议。同时,街道更是一片狼藉,红的,白的,绿的...什么垃圾都有,街上漂亮的垃圾桶寥若晨星,这与“世界著名的民族文化旅游县”的“称谓”极不相称。另外,交通管制能力及其低下,私家车、公务车乃至大型货车屡屡驶入活动场域致使交通拥堵。在4月28日晚上进行的舞龙嘘花展示过程中,也一度出现人员拥挤成堆水泄不通的景象。游客与车辆的堆积无法让舞龙者有着顺畅的动作完成,活动场面令人尴尬。
    (三)旅游接待能力低迷,有待于提高。
    旅游的发展向来要科学合理的处理好吃、住、行、游、购、娱等问题。吃住等接待能力极其低下的台江让游客怨声载道。4月27日上午11:30,我们一同17人提前准备订餐时就出现订餐荒,几经费解与周折,还好有幸找到一家差强人意的普通饭店。在凯里学院体育学院书记吴萍副教授的鼎力帮助下,我们一同来到距县城2公里处的一家农民家(不以经营餐饮业为主的一个憨厚质朴、热情大方的农民,可能是吴教授的亲戚或朋友),晚餐才得以解决。吃住等接待能力极其低下的台江如果不切实解决餐饮和住宿接待的现实问题,旅游发展前景令人堪忧。通过旅游的发展,拉长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链,促进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以求更大规模经济效应,应是当地旅游发展的终极诉求。
    (四)民族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核保护和传承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
    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保护是当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领域的重点话题之一。在各地政府高层大力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下,关于民族体育的静态博物馆式的保护模式和活态传承途径的研究成果日益丰硕。我们大多数学者在讨论民族体育的活态传承途径时,颇为流行的主流观点不外乎以下几点:1.教育传承;2.旅游传承;3.传承人的保护;4.节日传承。但是往往忽略了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民族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核的传承。我在当地进行偶遇抽样调查过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35-45岁和50-60岁不同年龄阶层的人群,当我问及“您知道为什么有姊妹节吗?”、“您知道姊妹节有什么意义吗”、“您知道在姊妹节为什么要参加板凳舞、芦笙舞吗”和“您知道在姊妹节所开展的板凳舞、芦笙舞和木鼓舞具有什么意义吗”时,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并无二致的“这个不知道”的回答让我震惊和发微:到底是学术研究与实践过程存在巨大的鸿沟还是研究领域所遗留的空白?姑且不论何者,这些问题至少给我的启迪是:我们在强调民族传统体育活态传承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核的传承是一个再也不容我们忽视的重要问题。没有精神内核的传承终究停留在一个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表层,终究未能充分培养族群的民族文化认同,终究致使民族传统体育如同久旱之草木即将面临枯萎和死亡的严峻现实。


关闭窗口

你是第 34103563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