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刊
投稿指南 | 期刊数据 | 期刊全文 | 文章查询 | 下载专区 | 体育茶座   订户之窗 |  学术百家  |  体育网刊 |
: : 体育网刊 : :  
体育网刊2010年第6期
 
中国高等体育院校研究的审视与前瞻

2010/9/28 15:21:21 浏览次数 4190  

衡阳师范学院体育系  湖南 衡阳  421008


摘要:属于高等教育研究一部分的中国高等体育院校的研究,真正开始于上个世纪80、90年代。2001年为分水岭,重量级研究人员主要是博士、教授,所属院校主要集中在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理论层面研究,一是倾向于高等体育院校改革与发展规律的寻找、探讨、归纳和总结,包括对国外高等体育院校研究的借鉴和比较,研究结论具有抽象性、宏观性和普适性;其二是以单个体育院校为个案,探索和总结而得到的结论,结论力求典型性,以图“以点带面”。二者主要集中在办学理念与发展战略、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以及管理体制。实践层面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训练、科研和管理上,与各个时期的环境变化是相适应的。随着高等体育院校的大众化、市场化发展,中国高等体育院校必须进行改革。对其研究的理论、基金支持、组织化活动、人才培养和研究方法应该相应地作出调整。可以考虑进行基于本校实践问题而提供咨询服务的院校研究范式。这样,跟随中国崛起的中国体育院校研究就有可能走出模仿和借鉴,在中国特色之路上茁壮成长。
关键词:高等体育院校;研究;审视;前瞻
中图分类号:G- B8

1  前言
    中国高等体育院校在全民健身战略和奥运争光战略中,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体育人才,可以说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后奥运时代的到来,高等体育院校的规模化发展,市场经济转型的牵引,国际接轨的震荡,中国高等体育院校如何应对规模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带来的挑战?所以,对中国高等体育院校研究进行必要的审视和清楚的前瞻,是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
    本文是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题名输入“高等体育院校”、“中国14所体育院校名称”,收索时间1979-2009,共收索到关于体育院校研究的文章589篇,将其中的课题成果论文和博、硕士学位论文、其他期刊论文作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成果数量统计 
2.1课题研究成果论文数量
    从1993年开始,到2009年的近16年时间里,有31项立项课题,年平均近2项,呈逐年增高的趋势,2007年达到6项。2001年以前只有4项,2001年以后有27项。国家级立项课题10项,省级16项,院校级3项,博士后流动站2项。发表成果文章2篇以上的学者是,陈宁、曹莉、刘志云、赵子建各3篇,黄爱峰2篇。
    课题能够得到立项,是说明国家及社会各个层面对课题的基金支持,以及学者对该课题的重视。也即对高等体育院校生存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的关注。以上课题数量从一个层面可以得到说明:体育院校研究受到重视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才开始,总量并不是很大,但关注程度逐年加大。
2.2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数量
    关于高等体育院校研究的博士、硕士论文中,博士仅有3篇,不到1%,绝大部分是硕士论文。这些学位论文分布在武汉体院、北京体育大学等9所院校。其中武汉体院发表23篇,占二分之一强,处于第一。这可能与武汉体育学院有高教教育研究所有一定联系。北京体育大学有16篇。其他均为1篇。广州体院、山东体院、西安体院、成都体院、沈阳体院、天津体院、河北体院、哈尔滨体院等没有发现关于高等体育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这说明有些体育院校本身对自己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3 其他论文数量
    高等体育院校研究除了以课题和学位论文发表外,还有以单个体育院校的某些内容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发表在各期刊上,暂称为其他论文。据统计,其他论文共有340篇,绝大部分发表于2000年以后。其排名顺序,前三位的分别是北京体育大学、哈尔滨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则把硕士学位论文加在一起就排在第三位)
    综上所述,数量上,中国高等体育院校研究已获支持的各级课题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其他期刊论文,其研究时间2001年是个分水岭,重量级研究人员主要是博士、教授,所属院校主要集中在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

3 高等体育院校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国体育院校建立之初到现在,其生存与发展,危机与机遇,使命与任务就为体育学人所思考、探索和有规律的研究。并且,在不同时期体现不同特色,与当时所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大致是协调发展的。
3.1 理论问题研究
    理论问题研究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说明,一个层面是各个体育院校关于自己院校的一些理论问题的研究,比如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掌舵人对自己的院校发展的办学理念进行了论述;另外一个层面是整个中国的14所体育院校共性发展方面的理论问题研究,比如陈宁《高等体育院校办学问题研究的进展》、《论高等体育院校的办学定位》。并且,从时间上来说,20世纪80、90年代主要是宏观的共性问题研究,21世纪一开始个性化研究多起来。
3.1.1 办学理念与发展战略
    2001年中国体育院校调整以前,体育院校办学理念与发展战略集中在“三结合”上。即高等体育院校遵循“教学、训练和科研相结合”的思路。“三结合”是学习前苏联体育院校办学经验。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99年,有《体育院校“三结合”办学思想的回顾与启示》[1]、《关于体育院校改革与办出特色的思考》(杨桦,1999)[2]、《南京体育学院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华洪兴,1999)[3]、《国家体育总局直属体育院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叶国雄、高雪峰,王兵,邹克宁,程桥1999)[4]。这些文章提出、坚持和强调“三结合”思想对体育院校的任务与使命、生存与发展、危机与挑战所起到的作用。并且,叶国雄就武汉体育学院的特色在1995年还提出过“教学、训练、科研和管理”的“四结合”办学思路[5]。2000年有谢雪峰《试论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及其影响因素》[6]。
    2001年中国体育院校调整以来,体育院校办学理念与发展战略在继承“三结合”思想基础上,众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如2002年有王凯珍《新中国高等体育院校建设与发展50 年回顾》[7]、陈宁《入世与中国体育院校发展的对策研究》[8]、周志雄、朱俊玲《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育发展的战略研究———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育与人才市场的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9];2003年有刘淦清《融体育、科技、人文教育于一体,集道德、文化、专业素质于一身》[10]、池建《论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11]、李杰凯《新时期地方体育高等院校办学理念与定位的思考》[12]、车晓波,魏琳《从国外体育院校的发展状况谈创建一流体育大学的若干思考》[13];2004年有王兴,蔡犁,司虎克《探索与中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体育院校办学教育观》[14]、陈宁《大学理念与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15]、杨桦《“两个战略”协调发展与体育院校改革》[16]、于晓光《科学地选择发展战略,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17]等等。
    2006年有陈宁《探析创办高等体育院校的原因》[22];
    2007年有黄爱峰《我国专业竞技体制改革与高等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23];
    2008年有姚家新《特色发展或边缘化———在体育学院融入现代大学体系过程中的思考》[24]、杨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建设进程———北京体育大学创建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探索与实践》[25]、陈宁《论高等体育院校的办学定位》[26]、薛继升,王红岩《高等体育院校人文与科学融合的和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7]等;
    2009年有张贵敏《发挥体育院校资源优势为“奥运争光”计划做贡献》[28]。
    以上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理念与生存发展研究的结论大致可以认为有,一是要有国际视野,全球化眼光;二是应与国家、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联系,以‘体育’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并赋予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两个战略’急需的各种专门人才,并发挥自身的科技含量高、人才及信息集中等优势,直接服务于‘两个战略;三是要反映高等教育发展的共性,体现体育行业的个性,融入“三结合”的办学思想,突出不同的办学特色,借鉴国外体育院校的经验;四是强调竟技服务是锤炼高等体育院校核心竟争力的支点;五是发挥联合优势,制定宏观规划,在教材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各校特长联合攻关,在继续加强体育科学探索的同时,加强对体育的文化属性和技术属性的关注,积极探索建立体育学院专业评价体系。但是“产学研”研究不够。
3.1.2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有着互为因果的紧密关系。大学培养什么类型、何种规格、等级如何的人才,是依傍大学的学科有什么门类、建设支持力度、大师多少等因素。
    中国高等体育院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讨论与研究,在整个20世纪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学科建设显得单一、迟缓、落后。人才培养主要是为教育系统培养体育师资,和为体育部门输送部门人才。随着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需要改变这种格局以适应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从20世纪末期开始,学者逐渐重视高等体育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问题。
    相关研究有:1995年唐丽娟、韩丁、童义来《关于高等体育院校学科专业设置现状与调整的思考》[29],1996年姜伟民、王揖涛、周国茹、李相如、刘失力、谢琼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体育院系人才培养的战略研究》[30],1996年孙民治、李相如《体育院校培养跨世纪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紧迫性与方略》[31],2003年 陈伟、欧阳柳青、谭华等《高等体育院校培养高层次国际体育人才(奥运人才)的若干设想》[32],2005年王笑梅、李荣日《关于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战略构想》[33],2006年陆亨伯、李建设《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的互联工程构建》[34],2007年张绰庵、张延平《论高等体育院校专业学科建设顶层设计》[35]等等。
    这些研究可以发现,国际化和全球化以及市场经济在中国的逐步得到建立;中国高等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特别注意要交叉联动发展;得到全方位的领导、资金、组织等的支持;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性、特色性、国际性、高层次、多品格的体育人才。
3.1.3 管理体制
    中国高等体育院校管理体制可以理解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两个层面的管理体制都是在与当时高等体育院校的生存环境相适应中改革和发展的。宏观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包括3个层次的结构,即1+5+8的管理体制。微观上看好院长负责制:由院长和副院长组成的指挥系统,由校、系、处组成的执行系统,由党组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组成的监督系统,由高教研究中心组成的反馈系统等各系统构成的一种能级相符、权责对应的领导体制。
    主要研究有:1985年赵延益《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内部领导体制》[37]、1995年叶国雄、王兵《深化我院办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与探索》[36]、1999年王秉尧、戴湘浦《析高等体育院校的管理体制改革》[38]、2009年王文胜《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在“府学关系”演变中的发展历程与趋向》[39]等等。
    关于敏感和争议中的“举国体制”与中国高等体育院校联系的研究比较少,这一点高等体育院校要引起重视。
3.2 实践问题研究
3.2.1教学
    作为“三结合”之一的高等体育院校教学,学者对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进行了摸索、归纳和总结。认为,一是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学主体的教育观念要时时更新、与时俱进;二是要重视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形成有创新能力的教学团队;三是教学模式要根据本院校的情况创造特色;四是教学的质量必须得到时刻关注;五是课程设置有必要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社会需要等相适应。值得一提的是赵子建的博士论文(《Iso9ooo在高等体育院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中,提出、论证用Iso9ooo来提高高等体育院校教育质量。
    主要研究有:1996年任海、李元伟、王凯珍、丁鹏、许琦《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课程结构合理性的探讨》系列文章 [40] 、2004曹莉、孙晋海、韩春利《中国高等体育院(系) 师资结构的比较研究》 [41]、2005年章潮晖《对北京体育大学师资队伍现状及建设对策的研究》 [42]、2009年袁琼嘉,侯乐荣,李雪等,《高等体育院校“体医渗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43]、2009年马兴亚《高等体育院校课程改革中教师课程观念更新论析》 [44]、2009年张绰庵,刘素卿《高等体育院校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45]等等。
3.2.2训练
    主要研究有:2000年,钟秉枢、左琼、张佳麟《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 [46]、2006年王根法《高等体育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47]、2007年黄爱峰,何志林《锤炼竞争优势:体育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战略》 [48](和另外一篇文章是其博士后资助课题成果)、2008年刘志云,王伟明,王晓芬,冯婵《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主体的比较研究》 [49]、2008王炳华,刘志云,王伟明冯婵《我国体育院校竞技体校发展研究》 [50]等等。
众所周知,中国竞技体育人才(尤其是奥运冠军)的训练(培养)有“举国体制”的“法宝”护航,往往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成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只是训练(培养)了少数的顶尖级竞技人才。而经常提到的“体教结合”观念,都使中国高等体育院校在这方面的境地比较尴尬。这方面的研究要加强。
3.2.3科研
    主要研究有:徐家杰,何永康,江百龙,赵发雄,王启舜《关于高等体育院校科技体制改革的初步探讨》 [51]、1997年池健《论高等体育院校科技工作的持续发展》 [52]、2003年王更生,陈本友,张永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科研现状与对策研究》[53]等。
    认为,中国高等体育院校科研在观念上要适应时期变化,体制上要健全,处理好科研、教学、训练之间关系,重视申请科研经费等等。
3.3个案研究
    近年以来,随着各个体育院校的办学规模的扩大,其院校管理的事项越来越复杂,出现了许多实践层面的以单个体育院校的某些管理内容为研究内容的学位论文。比如关于北京体育大学研究学位论文有12篇,而武汉体育学院则有23篇之多,另外哈尔滨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各一篇。
    个案研究中,主要内容集中在各个高等体育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就业问题、图书馆、场馆利用等方面。另外还有留学生、贫困生、校内旅游、网络建设等。
    这些个案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大都有问卷调查、访问法来收集资料。其研究结果有很大的实证性。
    其研究目的是从本校的问题出发,通过资料的收集、分析、总结和归纳,以期清楚认识问题而解决问题。目的指向最后不在于本校,而是在于为所有的体育院校提供一个典型,希望其他体育院校对其能够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比如武汉体育学院蒋仁红的学位论文《武汉体育学院贫困生问题研究》,其研究目的是“必须从实现国家未来发展目标和科教兴国的高度,充分认识当前我国贫困生问题及对其救助的重要意义”,研究意义“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需要;“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实现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促进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捍高思想政治教盲实扮性.建设新时期和谐校园的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管理原则,保证贫困生健康成长和顺利完成学业的需要;全面促进武汉体育学院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这些目的和意义有一般性的普遍性的意义。
4中国高等体育院校研究前瞻
    从以上研究内容发现,学者总是在孜孜不倦地探寻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理念、发展战略、管理体制、学科建设等层面的规律与特点,力求找到为各高等体育院校发展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就是在实践研究层面总是想有“以点带面”的作用,能够“由此及彼”。这些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各个时期的改革与发展,为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挥出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不过,中国高等体育院校研究还是停留在传统研究阶段,在所谓的理论研究上纠缠不清,出现理论与实践的“两张皮”现象,理论对实践的作用非常有限,体现出比较浓厚的模仿和借鉴痕迹。而真正的立足于、满足于、服务于中国本校实际和特色的研究明显不足。
    问题一般产生于事物的某些限制条件的变化。也即这个事物生存和发展的某些条件发生变化后,如果不进行调整,就会出现不协调、脱节、阻挡和妨碍,事物的发展出现停滞、落后,乃至死亡的后果。这就需要随机应变的、与时俱进的观念,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改革。
    当前,中国高等体育院校发展的条件,与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信息社会的无限沟通出现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全球化浪潮;二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越来越多的体育需要准备了条件,刺激了体育产业持续和快速发展;三是市场经济在我国逐步的建立、巩固和加强,以及国家的权力一步一步下放至地方。这样,中国高等体育院校生存和发展就得高瞻远瞩,增强自主能力,锤炼自身竞争优势,对其的研究将在以下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是理论研究的触角,要继续伸入更大范围,更深深度的高等教育理论领域,去吸取最新鲜的理论血液。同时,紧密关注绿色的生动的高等体育教育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结为最坚强的盟友。
比如,近年来高等教育理论在全球化、市场经济强烈的竞争中,将院校研究放在了一个极为显耀的位置。周远清、刘献君、赵炬明、蔡国春等知名学者对院校研究推崇至极。2004年还成立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2010年7月9-1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第四届国际学术会议在苏州西交-利物溥大学举行如期举行。对中国高等体育院校颇有研究的陈宁教授(西华师范大学校长)现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常务理事。
    并且,中国高等体育院校面临的国际、国内各个层面的竞争,以及办学规模的扩大,迫使其重视院校本身的研究,以求改革、生存与发展。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位论文围绕自己院校的做讨论,也说明了这样一个趋势:中国高等体育院校研究对院校研究关注度上升。
    因为,院校研究恰好能够对理论与实践的“两张皮”现象有缓改作用。“院校研究具有其他高等教育研究不具有的独特性质,相应地,它具有区别于一般高等教育研究所不同的实践功能。‘院校研究’是一种特殊的‘实践研究’…是一种以‘研究本校’为本职、服务于本校管理与决策的一个专门领域[56]。”
    二是力求每一个级别不同层次的课题支持。目前,成功申请的关于高等体育院校研究的课题,其数量和层次均有待提高。并且,课题主要是宏观理论方面的为主,极少有关实践操作方面的课题。特别是与企业联合有关的课题更是难见。高等体育院校生存、发展、改革和前进中任何问题都可以成为课题,都可以申请和得到每一个级别、不同层次的基金支持。
    三是组织化学术活动。学术活动特别需要多方探讨、交流和争鸣。这就需要有探讨、交流和争鸣的平台极其举行的学术活动,来支持、充实、推动学术更深入发展,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到位。目前,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有组织化的学术活动需要进一步加强。更多的关于中国高等体育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教学、训练、科研和管理的论坛会议、报告会议需要增多。
    比如,2008年9月20日在吉林体育学院“中外体育院校改革发展战略论坛会议”,可以考虑定期和不定期举行。
    2010年6月举行的中国体育院校第二届辅导员论坛暨第四届大学生科技创新论坛,规模、档次和影响力都还有待提高。
    四是强调人才培养。人才是最活跃的因素。目前从事高等体育院校研究的学者,特别是有深厚研究功力的学者很少。象陈宁教授、谢雪峰教授、杨桦教授、张贵敏教授等对高等体育院校有较强的宏观研究能力的学者不多。近几年出现比较多的硕士学位论文以高等体育院校某些微观问题的研究。但其研究对象的把握,研究方法的选择及执行需要大大提高。所以,可以考虑在研究生硕士点和博士点开设高等体育教育研究方向。
    陈宁教授博士阶段的学科专业是高等教育学,毕业论文为《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征和模式的研究》。
    武汉体育学院谢雪峰教授招收体育高等教育、体育高教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谢雪峰教授博士阶段的学科专业也是高等教育学。为武汉体育学院高教研究所所长。象为研究生设置体育高等教育专业的举措应该得到推广,以培养体育高等教育研究人才。
    五是创新研究方法。万事具备就欠方法。现实是生动活勃的,反对书斋里的冥想,提倡深入调查的方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国际化、市场化和复杂化的高等体育院校需要有事实就是地科学态度,借鉴其他学科的先进的研究方法而创新自己特色的研究方法。

5结论
    属于高等教育研究一部分的中国高等体育院校的研究,真正开始于上个世纪80、90年代,2001年为分水岭,重量级研究人员主要是博士、教授,所属院校主要集中在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理论层面研究,一是倾向于高等体育院校改革与发展规律的寻找、探讨、归纳和总结,包括对国外高等体育院校研究的借鉴和比较,研究结论具有抽象性、宏观性和普适性;其二是以单个体育院校为个案,探索和总结而得到的结论,结论力求典型性,以图“以点带面”。二者主要集中在办学理念与发展战略、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以及管理体制。实践层面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训练、科研和管理上,与各个时期的环境变化是相适应的。随着高等体育院校的大众化、市场化发展,中国高等体育院校必须进行改革。对其研究的理论、基金支持、组织化活动、人才培养和研究方法应该相应地作出调整。可以考虑进行基于本校实践问题而提供咨询服务的院校研究范式。这样,跟随中国崛起的中国体育院校研究就有可能走出模仿和借鉴,在中国特色之路上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宁.体育院校“三结合”办学思想的回顾与启示[J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 ,(2)
[2]杨桦.关于体育院校改革与办出特色的思考[J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1)
[3]华洪兴.南京体育学院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体育与科学,1999, (1)
[4]叶国雄,高雪峰,王兵,邹克宁,程桥.国家体育总局直属体育院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2):1-7
[5]叶国雄,王兵.深化我院办学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与探索[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5(3):1-4
[6]谢雪峰.试论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及其影响因素[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1):6~10
[7]王凯珍.新中国高等体育院校建设与发展50年回顾[J ] .体育科学,2002 ,(1)
[8]陈宁.入世与中国体育院校发展的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1
[9]周志雄、朱俊玲.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育发展的战略研究———中国高等体育院校教育与人才市场的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506-508
[10]刘淦清.融体育、科技、人文教育于一体,集道德、文化、专业素质于一身[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 ,(6)
[11]池建.论竞技体育与高等教育的结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
[12]李杰凯.新时期地方体育高等院校办学理念与定位的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 (4)
[13]车晓波,魏琳.从国外体育院校的发展状况谈创建一流体育大学的若干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4):75-79
[14]王兴,蔡犁,司虎克,张庆文.探索与中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体育院校办学教育观[J].体育科学,2004,24(7):65-68
[15]陈宁.大学理念与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1):1518-1520
[16]杨桦.“两个战略”协调发展与体育院校改革[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1
[17]于晓光.科学地选择发展战略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 ,(1)
[18]同[5]
[19]杨桦.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北京体育大学的改革和发展[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
[20]李忠梅.从美国体育院系的发展看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改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4,21(2):94-97
[21]李鸿江.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战略发展之思考[J].体育科学,2004,24(10):46-50
[22]陈宁.探析创办高等体育院校的原因[J].体育文化导刊,2006,(5):68-70
[23]黄爱峰.我国专业竞技体制改革与高等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6)
[24]姚家新.特色发展或边缘化———在体育学院融入现代大学体系过程中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5(1):5-6
[25] 杨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建设进程———北京体育大学创建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 ,31(1):1-4
[26]陈宁.论高等体育院校的办学定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1):87-91
[27]薛继升,王红岩.高等体育院校人文与科学融合的和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5):644-646
[28]张贵敏.发挥体育院校资源优势为“奥运争光”计划做贡献[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2):3-5
[29]唐丽娟,韩丁,童义来.关于高等体育院校学科专业设置现状与调整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10(4):21-24
[30]姜伟民,王揖涛,周国茹,李相如,刘失力、谢琼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体育院系人才培养的战略研究[J].1996,(2):10-16
[31]孙民治,李相如.体育院校培养跨世纪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紧迫性与方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6(1):8-11
[32]陈伟,欧阳柳青,谭华.高等体育院校培养高层次国际体育人才(奥运人才) 的若干设想[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3):75-79
[33]王笑梅,李荣日.关于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战略构想[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6):115-118
[34]陆亨伯,李建设.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的互联工程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397-1399
[35]张绰庵,张延平.论高等体育院校专业学科建设顶层设计[J].2007,21(3):60-62
[36]同[5]
[37]赵延益.论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内部领导体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85,(3):13-19
[38]王秉尧,戴湘浦.析高等体育院校的管理体制改革上海体育学院学报[J].1999,23(4):14-19
[39]王文胜.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在“府学关系”演变中的发展历程与趋向[J].体育科研,2009,3(1):92-95
[40]任海,李元伟,王凯珍,丁鹏,许琦.国内外高等体育院校课程结构的比较分析(续一)———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课程结构合理性的探讨之二[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14(38):7-20
[41]曹莉,孙晋海,曹景伟.中国高等体育院系办学硬件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 (4):524-527
[42]章潮晖.对北京体育大学师资队伍现状及建设对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374-376
[43]袁琼嘉,侯乐荣,李雪.高等体育院校“体医渗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 32(3):82-84
[44]马兴亚.高等体育院校课程改革中教师课程观念更新论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2):86-89
[45]张绰庵,刘素卿.高等体育院校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3):36-38
[46]钟秉枢,左琼,张佳麟.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体育科学研究,2000,4(2):28-34
[47]王根法.高等体育院校高水平运动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5):83-85
[48]黄爱峰,何志林.锤炼竞争优势:体育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战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2):6-12
[49]刘志云,王伟明,王晓芬,冯婵.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主体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6):48-51
[50]王炳华,刘志云,王伟明,冯婵.我国体育院校竞技体校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11):99-103
[51]徐家杰,何永康,江百龙,赵发雄,王启舜.关于高等体育院校科技体制改革的初步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89(3):6-11,
[52]池健.论高等体育院校科技工作的持续发展[J].体育科学,1997,17(5):27-30
[53]王更生,陈本友,张永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科研现状与对策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 ,27(1):86-90
[54]于世浩,邱建国,任保国.对提高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管理队伍素质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0(3):98-100
[55]刘义峰,郝一伟,赵昀.高等体育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5(97):20-24
[56]蔡国春.院校研究与现代大学管理:美国院校研究模式研究借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181


关闭窗口

你是第 29389404 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体育学刊  粤网站备案号:粤ICP备17133455号  技术支持:网天科技
地址:广东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学报楼4楼         邮编:510631
编辑部电话:020-85211412  传真:020-85210269  邮箱:tyxk@scnu.edu.cn